第一章
一九四四年一月,巴黎
當我抵達聖日耳曼德佩區地鐵站的入口後,不敢稍作休息急忙衝下樓,搭乘前往拉雪滋神父墓園的列車到巴黎東區。我選擇坐另一邊的折疊椅區,盡量與其他乘客保持距離。緊緊握住胸前裝著珍貴文件的公事包,我心裡默數每個停靠的車站,現在是共和廣場站,還有三站。這時前一節車廂傳來喧嘩聲,列車的警示聲已響了好幾秒,但是車門一直未關閉。吵雜聲漸漸被清晰刺耳的腳步聲取代,我馬上就辨認出那腳步聲屬於誰。數名戴著臂章軍帽,剃著平頭的巡邏警衝進這節車廂的那一刻,我的胸口忽然冒起一股灼熱感,其中一名向駕駛示意把門關上。
「身份檢查!打開隨身包包。」
我的視線沒有朝向巡邏警的方向,坐在車廂最後等他們過來。雖然已經很習慣這樣的突襲搜查,但今天感到格外緊張。
我盡量保持鎮定隱藏焦慮,絕對不能讓他們把我帶走,至少不能是今天,絕不是現在。我調整呼吸克制自己因為緊張做出的下意識反應,雙腳不再隨著想像的驚悚音樂打拍子,讓恐懼的汗不再從額頭流下,原本身體裡迅速流動的血液也慢慢緩和下來。
一切都會沒事的,我還有任務要完成,沒有什麼事不可能做到。
巡邏警站在我後面檢查某位乘客的身分證,翻遍他的手提包。下一站就是我的目的地,每個車門都有一名巡邏警站崗,不可能躲過盤查。於是我站起來,面露自信地看著正向我走來的巡邏警,主動遞上我的身分證,向他們表示下一站就得下車。巡邏警將我身分證上的資料大聲地讀出來:「朱利安‧凱勒,十七歲,職業染匠,生於安省……」他反覆檢查身分證,接著用他狐疑的眼神仔細端詳我的反應。我保持冷靜,我知道他看不出來我內心的恐懼,很確定我的身分證沒有問題,因為是我偽造的。
「身分證沒問題。你姓凱勒,老家在阿爾薩斯區嗎?」
「是的。」
「你這裡面裝了些什麼?。」
這問題正是我最想逃避的。巡邏警指著我手中的公事包,我緊張地握著把手,有那麼一刻我彷彿感覺身體要離開地面了,很想下一秒拔腿就跑,但是任何想逃跑的企圖都徒勞無功。慌張讓我血液凍結,我必須趕緊隨機應變。
「你是聾子嗎?你公事包裝了些什麼?」巡邏警再度問我,這次提高了音量。
「是我的三明治,你想要看嗎?」我順勢把公事包打開。
裡面裝了些三明治,不過食物只是為了掩蓋我拚命都要保護的東西。過了一會兒警察狠狠地瞪著我,上下打量我的臉,試圖從中察覺絲毫可疑的線索,我回了他一個傻笑,每到危機時刻我都會採取的反應,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呆子。接下來幾秒像是幾小時這麼久,列車已抵達拉雪滋神父墓園站,即將要關閉的車門警示音響起。
「好吧,你可以走了。」
到現在我依然清晰記得墓園裡寒風吹過身體刺骨的感覺。我坐在走道的長椅上,當然不是專程到墓園沉思,牙齒冷得打顫,身體不停地發抖。出了地鐵站後我必須走到墓園給自己獨處的時間,逐漸釋放剛才克制的情緒,我稱這些反應為回溯性恐慌,讓身體慢慢解除被壓抑的情緒,我需要點時間讓自己的脈搏變正常,擺脫雙手的顫抖。我坐在那裡到底有多久呢?我也不曉得,也許有五到十分鐘。足夠時間讓我藉著凜風幫助腦子恢復清醒,想起是什麼原因以及為了誰鋌而走險,提醒自己要運送的東西有多緊急,正是任務的急迫性督促我趕緊回神,停止沉溺於墓園的沉靜與身體的麻木。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連絲毫的絕望、自我同情、恐懼和挫敗感都浪費不起。
我起身重新踏上行程,離開之前打開公事包做最後一次檢查。我把三明治翻起來,裡面珍貴的寶貝們都還在:五十張空白法國身分證、筆和墨水、橡皮印章和釘書機。
每次我都會在出任務前一天拿到分配名單,將名單上所有猶太人的名字和住址背下來,挨家挨戶去拜訪這些家庭。這些都是組織從滲透相關部門的支持者所得到的資料,名單上的人將於隔天黎明被警方圍捕。我走在美尼爾蒙大道上,再轉到皇冠街前往貝爾維爾大道後面的巷子。每次探訪我都可以一窺這些陌生姓名背後的真面目。慕林喬街,是布魯曼索一家的住處;莫利斯、露西和他們的兒女們,珍、伊蓮和薇拉都拿到了假證件,他們的祕密人生正要展開。
最理想的情況是這些猶太家庭已經備妥護照的相片,我只需要將相片和空白身分證釘在一起,再小心地模仿市府官員的字跡就大功告成。有些人雖然很高興我可以提供他們保命的偽造證件,不過手邊剛好沒有所需的材料,即便如此他們對我的來訪的原因都非常重視,確保隔天警方上門圍捕時都已經逃離家裡,暫避親戚家或去依靠女朋友,但有些人卻沒有依靠無處可躲。
有些人一開始會拒絕我的幫助,但在我向他們保證不收取任何費用後都會改變主意。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被說服,好比住在奧貝坎普街的卓達女士。我很驚訝她對周遭的局勢毫無戒備心,甚至頑固地認為我是名投機份子。當我提出願意幫她家人製作假證件時,卓達女士感到被冒犯並回我:「我家裡幾個世代都是法國公民,為什麼要躲起來?我又沒做錯任何事。」我注意到她身後有四個小孩正在餐桌旁安靜地吃晚餐。我盡我所能地讓她相信我所屬的組織可以協助她把孩子送到國外,他們會在一處安全的地方,並受到完善的照料,她也能固定收到孩子們的消息。可惜我的屢次勸說還是徒勞無功,她怎麼樣就是聽不進去,神情憤怒地站在那兒。最讓我挫敗的莫過於當她聽完我在德朗西親眼所見的反應,我說幾千名被圍捕的人都分批送上火車,被載去死亡營遭到屠殺,但卓達女士語氣冷淡地說那並不是事實,我所指的死亡集中營並不存在,英美政府宣傳的謊話她完全不會相信。過了幾秒鐘後,她威脅我如果不馬上離開的話就會報警。難道她不明白那些所謂的人民保母,明天一早就會來逮捕她與孩子們,不會來保護他們嗎?背負著仍有其他任務與挫折悲痛的雙重壓力,我只好往下一戶人家前進,心裡逐一劃去已拜訪過的家庭。比起未來要四處躲藏的猶太人,我知道自己會永遠懷念即將要被送去集中營的那群人,他們的名字和面孔將成為我揮之不去的陰影,時不時出現在我的噩夢。因為我很有可能是他們失去自由前最後見到的人,我的餘生回憶將永遠為他們留個位置。
任務結束後我再怎麼匆忙也沒用,冬晚的黯淡終究還是掃去了二月白天晴朗的陽光,當最後一個我拜訪的人家從身後關上門,宵禁時間早已過去。我必須放輕腳步將自己緊貼著牆,避免被街燈照到,讓自己變成影子逐漸消失在夜色中。更重要的是我必須盡快找到電話亭,打給我的聯絡人說我已經完成任務,撥通電話留下代碼訊息,唯有完成這個步驟我才可以回家。
再著急地走了二十分鐘後,我總算看到遠方有著磚瓦建築輪廓的青年旅館,今日已成為女子避難所,當時是提供學生與年輕勞工住宿的旅社,價格非常便宜,在找到其他更好的住處前我暫時住在那兒。我到了已放下柵欄的門口,按了幾次門鈴都無人回應。我覺得很冷,腳底快凍僵了,現在又因為宵禁被鎖在門外。夜色低垂的每個角落都讓我產生錯覺,彷彿有陌生身影漸漸朝我逼近,四處充滿不安的聲音,我好像隨時處於危險無處可逃。
在極度疲憊之下我按了最後一次門鈴,不再期望有人會來應門。跑去躲在其中一棟公寓的入口處,我坐在階梯上弓著身子環抱雙臂取暖,等宵禁結束。寒風頻頻吹來讓我冷到無法入睡,我頓時想到卓達女士以及其他我無法說服的猶太人,特別是還年幼的孩子們。我感到莫名罪惡卻又說不出理由,懊悔當初沒有找到正確的字眼和使人信服的論點獲得他們的信任。我想要繼續相信我所做的努力奉獻沒有白費,全部的戰友們都堅決不放棄。我想著水獺是否能在宵禁前完成他的名單,或是比我提供更多證件。希望他不會被逮捕,如果有的話他應該已經死了。那是一九四四年一月,雖然身分證上寫著我十七歲,但事實上我已經十八歲了,我假裝自己還小一歲是為了躲過STO。雖然戰爭爆發突然中斷我的童年,我還是不覺得自己像個大人,但此刻我很確定自己已經不再是個孩子。
當然我知道現在所有警力都在通緝巴黎的偽造者,那是因為我找到一個方法可以大量製造假證件並迅速傳遍整個北歐,甚至遍及比利時和荷蘭。所有在法國需要假證件的人都曉得,只要能聯絡到抗爭組織任何一個分部,就可以立即取得假文件。顯然地如果一般人都知道這個消息的話,想必也逃不過警方的耳目。我們偽造的文件越多,所遭遇危險的可能性就會加倍。而我的優勢就是警方或許認為他們要找的是一名擁有完善印刷設備和木漿工廠的「專家」,想必沒有一名警察想得到鎖定的目標實際上是個不起眼的年輕人。很幸運地我身後有整個團隊作為支援。提供假文件的實驗室負責人是二十四歲的山姆‧庫格,我們都叫他「水獺」。之前的負責人是化名「水百合」的蕾妮‧古拉克,和水獺同年的化學家,為了接下護送孩子們跨越前線邊境的任務,主動放棄負責人的職務。戰爭爆發前水百合和水獺已經在法國猶太童子軍(EEIF)認識對方,從那時候便有了現在的化名。其他成員還有分別為二十及二十一歲的蘇西與赫塔‧席拉夫兩姊妹,兩人都是藝術學院的學生,不管是她們對工作的認真還有源源不絕的幽默感,都為實驗室貢獻良多。這些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第六區」實驗室負責偽造文件的基本成員,也是UGIF的祕密分部。除了我們五個人之外,沒有其他人知道這個實驗室的地址,甚至連我們的長官在任何情況下都無從得知,為了嚴格遵守這個保密規定,我們五個人必須確保自己在任何混亂之中都不能被抓到。
我們的偽裝身份是畫家,實驗室位於聖徒父街十七號頂樓上面的一個狹窄閣樓,內部已經被我們改裝成畫家工作室,那是個不到五坪大的空間,還好採光不錯,至少可以享受些陽光。光是兩張桌子併在一起就幾乎佔去所有空間;一張桌子放置兩台打字機,另一張上面堆滿吸墨紙,固定在牆上的架子放著化學藥劑和墨水瓶,全都依照使用順序整齊擺放,旁邊還刻意放著幾具刷子,不知情的人一看都會以為那些化學劑和墨水是油漆和溶劑。為了增加我們的工作空間,我也在兩張桌子下方用丟棄的零件東拼西湊設置了十幾個滑動架子,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將大量剛完成的文件一次曬乾。另一面牆堆滿我們自己都不要的畫,送去給持有人或是轉交給負責協調的聯絡人之前,我們都會把完成的文件先暫時藏匿在畫作的後面。每個成員都有固定的時間表和辦公時間,這樣一來才不會讓樓下的接待處起疑心,有的時候我們會攜帶調色盤進來,這樣鄰居就不會對化學藥劑的味道感到懷疑。我們也用同一招對付來查電錶的人,每次上來都會對我們的作品讚譽有加,等他一離開再也聽不到腳步聲後,我們每個人都會止不住大笑,因為那些被他大力稱讚的畫作其實完全不值得一提。
我們組織最大的特色就是由UGIF的核心部門所創立,而UGIF是一個由維琪政權成立的官設猶太機構,資金來源為被國家徵收的猶太人財產,主要目的是將國內的猶太人集結起來。UGIF也協助將未成年孩子安排在兒童之家,讓他們可以順利就學並獲得足夠的物資,表面上此機構的出發點很正當純粹,但事實上這只是在納粹控制下的法國政府所想出來一勞永逸的手段,打著充滿人道主義的政策,實則為領先其他佔領國家,利用打卡制度有系統地建立全國猶太人的檔案,之後有效規劃驅逐行動。猶太人因為被下令禁止工作,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求助於UGIF並住進與機構有關連的慈善旅館,這些人的資料立即被政府建檔,計畫中的圍捕行動便容易得多。
某些UGIF的官員發現自己無意間成為推動驅逐行動的幕後黑手後,決定利用多餘的資金建立一個地下分部。他們徵召了一群志願者,特別是來自法國猶太童子軍的成員,因為他們既年輕又忠誠,對於加入抗爭運動滿懷熱血。這些人是祕密組織剛開始成立的主要成員,所以第六區占有優勢,可以提前獲得即將要在UGIF旅館或其他地方被圍捕的猶太人名單。我是最後一位加入第六區的成員,加入後馬上顛覆了原先實驗室的作業方式。當我聽到水百合說她會先用吸水棉花沾滿煮沸過的普通修正液或漂白水來移除註明「猶太人」的刻章,蘇西再用蠟筆重新修改身分證的時候,我簡直快暈倒,他們這種方式實在是太冒險。我立即向他們解釋這些材料一旦碰觸到肌膚或汗水,會在幾天後慢慢呈現黃色,如果沒有用鹼性物質中和修正液的話,塗改的部分會逐漸侵蝕紙張,最後變得像吸墨紙的材質,新的身分證便毫無用處。當我向他們展示自己調製的化學溶劑及接下來的改善方法時,他們全都看得目瞪口呆。這些技術對我來說再簡單不過,其中涉及的化學知識都是我之前在染房當學徒,還有花了許多時間向調製牛奶的專家學習所獲得的經驗。多虧我染房的學徒經歷,我知道如何將棉線染色,但不影響裡面的毛線。我在十四歲的時候就開始研究如何才能移除那款「無敵」墨水,雖然經過這麼多年的實驗我仍然找不到一個方法能夠完全清除成功。
我對他們眼睛為之一亮的反應覺得很有趣,蘇西說這像在變魔術。幾天後水百合自告奮勇接下護送孩童越境的任務,她認為偽造證件的工作已經找到足以勝任的化學專家,她決定投入其他需要人手的領域。
但這只是剛開始,接下來偽造證件的內容越來越複雜,需求量也日益繁重。當我剛加入組織的時候,第六區已經和其他猶太機構密切合作,像是猶太復國主義青年組織(MJS)、猶太戰鬥組織(OJC)、安慕羅街的免費診所及兒童救濟組織(OSE)。之後又增加更多組織與我們緊密聯繫,像是聽從倫敦指揮並以戰鬥為名義的民族解放運動(MLN)與北部解放組織,以及如法國狙擊手和支持者(FTP)及移民勞工團體(MOI)那樣的共產主義組織。由於各方組織的參與,抵抗運動的聲勢逐漸茁壯,規模愈來愈龐大。每個組織都貢獻自身資源與技能對抗猶太人驅逐行動,在鄉間建立馬基游擊隊,這樣緊密的結合讓各組織之間得以交換重要情報。抵抗運動的初期僅由數個小規模的獨立任務與團隊組成,到後來散落各地的分支如同章魚的觸角慢慢相互依存,努力達到共同目標。第六區成為法國擁有最多資源也最有效率的實驗室,同時也是唯一有能力可以大量生產假文件的實驗室。我研究出一種技術讓我們再也不需要依賴現有證件,而能自製和政府核發一模一樣的全新證件,我不但發現如何將證件紙張厚度處理得和官方紙張一模一樣,還做出和官方同樣幾可亂真的橡皮章。
我要特別補充這樣的實驗室不只有一間,當時MLN負責張羅偽造證件的莫里斯‧考許聽說我的能耐之後,主動聯絡是否可以做照相印刷。那時為了節省來回奔波的時間和躲避警方盤查,我已經離開青年旅館並搬到雅各街的寄宿公寓,那裡距離第六區非常近。我佯裝成業餘攝影師,當時寄宿公寓的廚師很喜歡我,把我樓上的一間空房也讓出來,以為我只是要作為擺放攝影器材的地方,原先是一名女傭的房間,現在變成我替MLN偽造證件的實驗室。
第二間實驗室的住址只有我知道,那裡便是我每晚製作偽造文書的地方。因為照相印刷的技術,我才能陸續複製出印章、官方抬頭信紙以及浮水印。所有空白證件都是從雅各街的實驗室生產,那裡全部的設備都是二手店裡左一點右一些搜刮來的元件材料組裝而成,這些拼拼湊湊出來的設備能正常運作,跟真正印刷店內的設備沒有兩樣。由於離心力是唯一可以讓感光液平均散佈於印刷板上的有效方法,我用自行車輪胎做了個離心器,而菸斗對於軟化被酸性物質損壞的證件非常有效,那也是我菸斗唯一的用途,因為我從來不抽菸。我用凸透鏡和凹透鏡,以及一個小型的半透明鏡子,成功複製出李奧納多達芬奇之前製造過的機器,可以投射出圖畫或是印章的虛擬影像,之後方便以手繪描出線條,而且影像非常清晰。雖然是利用廢棄零件手工製成的儀器,但一樣可以照常運作!有時候研發新技術非常耗時,我時常徹夜未眠。
一九四四年一月,巴黎
當我抵達聖日耳曼德佩區地鐵站的入口後,不敢稍作休息急忙衝下樓,搭乘前往拉雪滋神父墓園的列車到巴黎東區。我選擇坐另一邊的折疊椅區,盡量與其他乘客保持距離。緊緊握住胸前裝著珍貴文件的公事包,我心裡默數每個停靠的車站,現在是共和廣場站,還有三站。這時前一節車廂傳來喧嘩聲,列車的警示聲已響了好幾秒,但是車門一直未關閉。吵雜聲漸漸被清晰刺耳的腳步聲取代,我馬上就辨認出那腳步聲屬於誰。數名戴著臂章軍帽,剃著平頭的巡邏警衝進這節車廂的那一刻,我的胸口忽然冒起一股灼熱感,其中一名向駕駛示意把門關上。
「身份檢查!打開隨身包包。」
我的視線沒有朝向巡邏警的方向,坐在車廂最後等他們過來。雖然已經很習慣這樣的突襲搜查,但今天感到格外緊張。
我盡量保持鎮定隱藏焦慮,絕對不能讓他們把我帶走,至少不能是今天,絕不是現在。我調整呼吸克制自己因為緊張做出的下意識反應,雙腳不再隨著想像的驚悚音樂打拍子,讓恐懼的汗不再從額頭流下,原本身體裡迅速流動的血液也慢慢緩和下來。
一切都會沒事的,我還有任務要完成,沒有什麼事不可能做到。
巡邏警站在我後面檢查某位乘客的身分證,翻遍他的手提包。下一站就是我的目的地,每個車門都有一名巡邏警站崗,不可能躲過盤查。於是我站起來,面露自信地看著正向我走來的巡邏警,主動遞上我的身分證,向他們表示下一站就得下車。巡邏警將我身分證上的資料大聲地讀出來:「朱利安‧凱勒,十七歲,職業染匠,生於安省……」他反覆檢查身分證,接著用他狐疑的眼神仔細端詳我的反應。我保持冷靜,我知道他看不出來我內心的恐懼,很確定我的身分證沒有問題,因為是我偽造的。
「身分證沒問題。你姓凱勒,老家在阿爾薩斯區嗎?」
「是的。」
「你這裡面裝了些什麼?。」
這問題正是我最想逃避的。巡邏警指著我手中的公事包,我緊張地握著把手,有那麼一刻我彷彿感覺身體要離開地面了,很想下一秒拔腿就跑,但是任何想逃跑的企圖都徒勞無功。慌張讓我血液凍結,我必須趕緊隨機應變。
「你是聾子嗎?你公事包裝了些什麼?」巡邏警再度問我,這次提高了音量。
「是我的三明治,你想要看嗎?」我順勢把公事包打開。
裡面裝了些三明治,不過食物只是為了掩蓋我拚命都要保護的東西。過了一會兒警察狠狠地瞪著我,上下打量我的臉,試圖從中察覺絲毫可疑的線索,我回了他一個傻笑,每到危機時刻我都會採取的反應,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呆子。接下來幾秒像是幾小時這麼久,列車已抵達拉雪滋神父墓園站,即將要關閉的車門警示音響起。
「好吧,你可以走了。」
到現在我依然清晰記得墓園裡寒風吹過身體刺骨的感覺。我坐在走道的長椅上,當然不是專程到墓園沉思,牙齒冷得打顫,身體不停地發抖。出了地鐵站後我必須走到墓園給自己獨處的時間,逐漸釋放剛才克制的情緒,我稱這些反應為回溯性恐慌,讓身體慢慢解除被壓抑的情緒,我需要點時間讓自己的脈搏變正常,擺脫雙手的顫抖。我坐在那裡到底有多久呢?我也不曉得,也許有五到十分鐘。足夠時間讓我藉著凜風幫助腦子恢復清醒,想起是什麼原因以及為了誰鋌而走險,提醒自己要運送的東西有多緊急,正是任務的急迫性督促我趕緊回神,停止沉溺於墓園的沉靜與身體的麻木。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連絲毫的絕望、自我同情、恐懼和挫敗感都浪費不起。
我起身重新踏上行程,離開之前打開公事包做最後一次檢查。我把三明治翻起來,裡面珍貴的寶貝們都還在:五十張空白法國身分證、筆和墨水、橡皮印章和釘書機。
每次我都會在出任務前一天拿到分配名單,將名單上所有猶太人的名字和住址背下來,挨家挨戶去拜訪這些家庭。這些都是組織從滲透相關部門的支持者所得到的資料,名單上的人將於隔天黎明被警方圍捕。我走在美尼爾蒙大道上,再轉到皇冠街前往貝爾維爾大道後面的巷子。每次探訪我都可以一窺這些陌生姓名背後的真面目。慕林喬街,是布魯曼索一家的住處;莫利斯、露西和他們的兒女們,珍、伊蓮和薇拉都拿到了假證件,他們的祕密人生正要展開。
最理想的情況是這些猶太家庭已經備妥護照的相片,我只需要將相片和空白身分證釘在一起,再小心地模仿市府官員的字跡就大功告成。有些人雖然很高興我可以提供他們保命的偽造證件,不過手邊剛好沒有所需的材料,即便如此他們對我的來訪的原因都非常重視,確保隔天警方上門圍捕時都已經逃離家裡,暫避親戚家或去依靠女朋友,但有些人卻沒有依靠無處可躲。
有些人一開始會拒絕我的幫助,但在我向他們保證不收取任何費用後都會改變主意。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被說服,好比住在奧貝坎普街的卓達女士。我很驚訝她對周遭的局勢毫無戒備心,甚至頑固地認為我是名投機份子。當我提出願意幫她家人製作假證件時,卓達女士感到被冒犯並回我:「我家裡幾個世代都是法國公民,為什麼要躲起來?我又沒做錯任何事。」我注意到她身後有四個小孩正在餐桌旁安靜地吃晚餐。我盡我所能地讓她相信我所屬的組織可以協助她把孩子送到國外,他們會在一處安全的地方,並受到完善的照料,她也能固定收到孩子們的消息。可惜我的屢次勸說還是徒勞無功,她怎麼樣就是聽不進去,神情憤怒地站在那兒。最讓我挫敗的莫過於當她聽完我在德朗西親眼所見的反應,我說幾千名被圍捕的人都分批送上火車,被載去死亡營遭到屠殺,但卓達女士語氣冷淡地說那並不是事實,我所指的死亡集中營並不存在,英美政府宣傳的謊話她完全不會相信。過了幾秒鐘後,她威脅我如果不馬上離開的話就會報警。難道她不明白那些所謂的人民保母,明天一早就會來逮捕她與孩子們,不會來保護他們嗎?背負著仍有其他任務與挫折悲痛的雙重壓力,我只好往下一戶人家前進,心裡逐一劃去已拜訪過的家庭。比起未來要四處躲藏的猶太人,我知道自己會永遠懷念即將要被送去集中營的那群人,他們的名字和面孔將成為我揮之不去的陰影,時不時出現在我的噩夢。因為我很有可能是他們失去自由前最後見到的人,我的餘生回憶將永遠為他們留個位置。
任務結束後我再怎麼匆忙也沒用,冬晚的黯淡終究還是掃去了二月白天晴朗的陽光,當最後一個我拜訪的人家從身後關上門,宵禁時間早已過去。我必須放輕腳步將自己緊貼著牆,避免被街燈照到,讓自己變成影子逐漸消失在夜色中。更重要的是我必須盡快找到電話亭,打給我的聯絡人說我已經完成任務,撥通電話留下代碼訊息,唯有完成這個步驟我才可以回家。
再著急地走了二十分鐘後,我總算看到遠方有著磚瓦建築輪廓的青年旅館,今日已成為女子避難所,當時是提供學生與年輕勞工住宿的旅社,價格非常便宜,在找到其他更好的住處前我暫時住在那兒。我到了已放下柵欄的門口,按了幾次門鈴都無人回應。我覺得很冷,腳底快凍僵了,現在又因為宵禁被鎖在門外。夜色低垂的每個角落都讓我產生錯覺,彷彿有陌生身影漸漸朝我逼近,四處充滿不安的聲音,我好像隨時處於危險無處可逃。
在極度疲憊之下我按了最後一次門鈴,不再期望有人會來應門。跑去躲在其中一棟公寓的入口處,我坐在階梯上弓著身子環抱雙臂取暖,等宵禁結束。寒風頻頻吹來讓我冷到無法入睡,我頓時想到卓達女士以及其他我無法說服的猶太人,特別是還年幼的孩子們。我感到莫名罪惡卻又說不出理由,懊悔當初沒有找到正確的字眼和使人信服的論點獲得他們的信任。我想要繼續相信我所做的努力奉獻沒有白費,全部的戰友們都堅決不放棄。我想著水獺是否能在宵禁前完成他的名單,或是比我提供更多證件。希望他不會被逮捕,如果有的話他應該已經死了。那是一九四四年一月,雖然身分證上寫著我十七歲,但事實上我已經十八歲了,我假裝自己還小一歲是為了躲過STO。雖然戰爭爆發突然中斷我的童年,我還是不覺得自己像個大人,但此刻我很確定自己已經不再是個孩子。
當然我知道現在所有警力都在通緝巴黎的偽造者,那是因為我找到一個方法可以大量製造假證件並迅速傳遍整個北歐,甚至遍及比利時和荷蘭。所有在法國需要假證件的人都曉得,只要能聯絡到抗爭組織任何一個分部,就可以立即取得假文件。顯然地如果一般人都知道這個消息的話,想必也逃不過警方的耳目。我們偽造的文件越多,所遭遇危險的可能性就會加倍。而我的優勢就是警方或許認為他們要找的是一名擁有完善印刷設備和木漿工廠的「專家」,想必沒有一名警察想得到鎖定的目標實際上是個不起眼的年輕人。很幸運地我身後有整個團隊作為支援。提供假文件的實驗室負責人是二十四歲的山姆‧庫格,我們都叫他「水獺」。之前的負責人是化名「水百合」的蕾妮‧古拉克,和水獺同年的化學家,為了接下護送孩子們跨越前線邊境的任務,主動放棄負責人的職務。戰爭爆發前水百合和水獺已經在法國猶太童子軍(EEIF)認識對方,從那時候便有了現在的化名。其他成員還有分別為二十及二十一歲的蘇西與赫塔‧席拉夫兩姊妹,兩人都是藝術學院的學生,不管是她們對工作的認真還有源源不絕的幽默感,都為實驗室貢獻良多。這些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第六區」實驗室負責偽造文件的基本成員,也是UGIF的祕密分部。除了我們五個人之外,沒有其他人知道這個實驗室的地址,甚至連我們的長官在任何情況下都無從得知,為了嚴格遵守這個保密規定,我們五個人必須確保自己在任何混亂之中都不能被抓到。
我們的偽裝身份是畫家,實驗室位於聖徒父街十七號頂樓上面的一個狹窄閣樓,內部已經被我們改裝成畫家工作室,那是個不到五坪大的空間,還好採光不錯,至少可以享受些陽光。光是兩張桌子併在一起就幾乎佔去所有空間;一張桌子放置兩台打字機,另一張上面堆滿吸墨紙,固定在牆上的架子放著化學藥劑和墨水瓶,全都依照使用順序整齊擺放,旁邊還刻意放著幾具刷子,不知情的人一看都會以為那些化學劑和墨水是油漆和溶劑。為了增加我們的工作空間,我也在兩張桌子下方用丟棄的零件東拼西湊設置了十幾個滑動架子,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將大量剛完成的文件一次曬乾。另一面牆堆滿我們自己都不要的畫,送去給持有人或是轉交給負責協調的聯絡人之前,我們都會把完成的文件先暫時藏匿在畫作的後面。每個成員都有固定的時間表和辦公時間,這樣一來才不會讓樓下的接待處起疑心,有的時候我們會攜帶調色盤進來,這樣鄰居就不會對化學藥劑的味道感到懷疑。我們也用同一招對付來查電錶的人,每次上來都會對我們的作品讚譽有加,等他一離開再也聽不到腳步聲後,我們每個人都會止不住大笑,因為那些被他大力稱讚的畫作其實完全不值得一提。
我們組織最大的特色就是由UGIF的核心部門所創立,而UGIF是一個由維琪政權成立的官設猶太機構,資金來源為被國家徵收的猶太人財產,主要目的是將國內的猶太人集結起來。UGIF也協助將未成年孩子安排在兒童之家,讓他們可以順利就學並獲得足夠的物資,表面上此機構的出發點很正當純粹,但事實上這只是在納粹控制下的法國政府所想出來一勞永逸的手段,打著充滿人道主義的政策,實則為領先其他佔領國家,利用打卡制度有系統地建立全國猶太人的檔案,之後有效規劃驅逐行動。猶太人因為被下令禁止工作,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求助於UGIF並住進與機構有關連的慈善旅館,這些人的資料立即被政府建檔,計畫中的圍捕行動便容易得多。
某些UGIF的官員發現自己無意間成為推動驅逐行動的幕後黑手後,決定利用多餘的資金建立一個地下分部。他們徵召了一群志願者,特別是來自法國猶太童子軍的成員,因為他們既年輕又忠誠,對於加入抗爭運動滿懷熱血。這些人是祕密組織剛開始成立的主要成員,所以第六區占有優勢,可以提前獲得即將要在UGIF旅館或其他地方被圍捕的猶太人名單。我是最後一位加入第六區的成員,加入後馬上顛覆了原先實驗室的作業方式。當我聽到水百合說她會先用吸水棉花沾滿煮沸過的普通修正液或漂白水來移除註明「猶太人」的刻章,蘇西再用蠟筆重新修改身分證的時候,我簡直快暈倒,他們這種方式實在是太冒險。我立即向他們解釋這些材料一旦碰觸到肌膚或汗水,會在幾天後慢慢呈現黃色,如果沒有用鹼性物質中和修正液的話,塗改的部分會逐漸侵蝕紙張,最後變得像吸墨紙的材質,新的身分證便毫無用處。當我向他們展示自己調製的化學溶劑及接下來的改善方法時,他們全都看得目瞪口呆。這些技術對我來說再簡單不過,其中涉及的化學知識都是我之前在染房當學徒,還有花了許多時間向調製牛奶的專家學習所獲得的經驗。多虧我染房的學徒經歷,我知道如何將棉線染色,但不影響裡面的毛線。我在十四歲的時候就開始研究如何才能移除那款「無敵」墨水,雖然經過這麼多年的實驗我仍然找不到一個方法能夠完全清除成功。
我對他們眼睛為之一亮的反應覺得很有趣,蘇西說這像在變魔術。幾天後水百合自告奮勇接下護送孩童越境的任務,她認為偽造證件的工作已經找到足以勝任的化學專家,她決定投入其他需要人手的領域。
但這只是剛開始,接下來偽造證件的內容越來越複雜,需求量也日益繁重。當我剛加入組織的時候,第六區已經和其他猶太機構密切合作,像是猶太復國主義青年組織(MJS)、猶太戰鬥組織(OJC)、安慕羅街的免費診所及兒童救濟組織(OSE)。之後又增加更多組織與我們緊密聯繫,像是聽從倫敦指揮並以戰鬥為名義的民族解放運動(MLN)與北部解放組織,以及如法國狙擊手和支持者(FTP)及移民勞工團體(MOI)那樣的共產主義組織。由於各方組織的參與,抵抗運動的聲勢逐漸茁壯,規模愈來愈龐大。每個組織都貢獻自身資源與技能對抗猶太人驅逐行動,在鄉間建立馬基游擊隊,這樣緊密的結合讓各組織之間得以交換重要情報。抵抗運動的初期僅由數個小規模的獨立任務與團隊組成,到後來散落各地的分支如同章魚的觸角慢慢相互依存,努力達到共同目標。第六區成為法國擁有最多資源也最有效率的實驗室,同時也是唯一有能力可以大量生產假文件的實驗室。我研究出一種技術讓我們再也不需要依賴現有證件,而能自製和政府核發一模一樣的全新證件,我不但發現如何將證件紙張厚度處理得和官方紙張一模一樣,還做出和官方同樣幾可亂真的橡皮章。
我要特別補充這樣的實驗室不只有一間,當時MLN負責張羅偽造證件的莫里斯‧考許聽說我的能耐之後,主動聯絡是否可以做照相印刷。那時為了節省來回奔波的時間和躲避警方盤查,我已經離開青年旅館並搬到雅各街的寄宿公寓,那裡距離第六區非常近。我佯裝成業餘攝影師,當時寄宿公寓的廚師很喜歡我,把我樓上的一間空房也讓出來,以為我只是要作為擺放攝影器材的地方,原先是一名女傭的房間,現在變成我替MLN偽造證件的實驗室。
第二間實驗室的住址只有我知道,那裡便是我每晚製作偽造文書的地方。因為照相印刷的技術,我才能陸續複製出印章、官方抬頭信紙以及浮水印。所有空白證件都是從雅各街的實驗室生產,那裡全部的設備都是二手店裡左一點右一些搜刮來的元件材料組裝而成,這些拼拼湊湊出來的設備能正常運作,跟真正印刷店內的設備沒有兩樣。由於離心力是唯一可以讓感光液平均散佈於印刷板上的有效方法,我用自行車輪胎做了個離心器,而菸斗對於軟化被酸性物質損壞的證件非常有效,那也是我菸斗唯一的用途,因為我從來不抽菸。我用凸透鏡和凹透鏡,以及一個小型的半透明鏡子,成功複製出李奧納多達芬奇之前製造過的機器,可以投射出圖畫或是印章的虛擬影像,之後方便以手繪描出線條,而且影像非常清晰。雖然是利用廢棄零件手工製成的儀器,但一樣可以照常運作!有時候研發新技術非常耗時,我時常徹夜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