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紐約現場直擊:從無名小子到全明星賽最耀眼的一顆星〉文‧龔邦華
那一天,是林書豪加盟尼克隊回到紐約的主場的第一個比賽。我到休息室去找他,等了很久,他都沒有出現。後來他終於走進來,看到我們時,他說:「我要先去教堂禱告,然後會回來接受你們的訪問。」可是沒多久比賽就開始了,我只好回到記者席,希望林書豪有機會上場。結果那場比賽因為比數接近,大家便心知肚明了:在這種比數接近的關鍵時刻,林書豪不會有上場的機會。帶著失望,在賽後訪問的時間,我又再度到休息室找他。等了一會兒,他才出現。滿身大汗。不是沒出場嗎?是去做了什麼呢?原來他去做了體能訓練,主要是跑步。他說,雖然沒有太多上場的機會,但是球團要他做的菜單,他都還是一一去把它做好。
當板凳球員的痛苦,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了解。隨時要做上場的準備,而在那短短的時間裡,又必須要有所表現。對身心來說,都是一種煎熬。
那天去看球的亞裔並不少,因為紐約畢竟是亞裔居住最密集的都市之一。但是訪問球迷一圈下來,沒有一位認為林書豪會在尼克隊安定下來。一位球迷說,雖然我非常希望看到他能多表現,但是他是個備胎,當受傷的主將回來他就沒有地方去了。而同業之間也是這樣的看法。不過,林書豪在面對我的問題時,那種自我批判的誠實以及正面思考,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我知道現在還是在過渡期,我才加入尼克隊,還沒有熟悉他們的戰術,但是我越來越了解了。我覺得這個教練的體系很適合我。」
說完這些話沒多久,他又被放到發展聯盟去磨練。尼克隊繼續苦戰,林書豪繼續他在美國職籃的載沉載浮之旅。然後沒想到就在他快要被球隊放棄的時候,機會終於來了。
2月4日的那天,在無兵可用的迫切之需下,狄安東尼啟用了板凳後衛林書豪。林書豪一舉爆發,拿下亮眼的25分。不僅如此,他控球的方式,正是狄安東尼最知名的進攻戰法。原本缺乏生氣的紐約尼克隊,彷彿活了過來
那一天,是林書豪加盟尼克隊回到紐約的主場的第一個比賽。我到休息室去找他,等了很久,他都沒有出現。後來他終於走進來,看到我們時,他說:「我要先去教堂禱告,然後會回來接受你們的訪問。」可是沒多久比賽就開始了,我只好回到記者席,希望林書豪有機會上場。結果那場比賽因為比數接近,大家便心知肚明了:在這種比數接近的關鍵時刻,林書豪不會有上場的機會。帶著失望,在賽後訪問的時間,我又再度到休息室找他。等了一會兒,他才出現。滿身大汗。不是沒出場嗎?是去做了什麼呢?原來他去做了體能訓練,主要是跑步。他說,雖然沒有太多上場的機會,但是球團要他做的菜單,他都還是一一去把它做好。
當板凳球員的痛苦,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了解。隨時要做上場的準備,而在那短短的時間裡,又必須要有所表現。對身心來說,都是一種煎熬。
那天去看球的亞裔並不少,因為紐約畢竟是亞裔居住最密集的都市之一。但是訪問球迷一圈下來,沒有一位認為林書豪會在尼克隊安定下來。一位球迷說,雖然我非常希望看到他能多表現,但是他是個備胎,當受傷的主將回來他就沒有地方去了。而同業之間也是這樣的看法。不過,林書豪在面對我的問題時,那種自我批判的誠實以及正面思考,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我知道現在還是在過渡期,我才加入尼克隊,還沒有熟悉他們的戰術,但是我越來越了解了。我覺得這個教練的體系很適合我。」
說完這些話沒多久,他又被放到發展聯盟去磨練。尼克隊繼續苦戰,林書豪繼續他在美國職籃的載沉載浮之旅。然後沒想到就在他快要被球隊放棄的時候,機會終於來了。
2月4日的那天,在無兵可用的迫切之需下,狄安東尼啟用了板凳後衛林書豪。林書豪一舉爆發,拿下亮眼的25分。不僅如此,他控球的方式,正是狄安東尼最知名的進攻戰法。原本缺乏生氣的紐約尼克隊,彷彿活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