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
---我終於懂得去問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顧慮這個世界希望我做什麼。---
媽媽親眼看著我眼裡的火花,在我存在於地球的第十年褪去。現在,經過了三十年,她又看見那道火花回來了。這幾個月以來,我的姿態和以前完全不同。在她眼中,我很有威嚴,甚至有點嚇人。
於是,我開始問自己:十歲時,我眼裡的火花去哪了?我怎麼會迷失自己?
我對這個問題研究了一番,發現:我們在十歲開始學習怎麼當個好女孩和真正的男孩。從十歲開始,孩子會為了成為世界期望他們變成的樣子,而隱藏自己。就在十歲左右,我們開始將正規的馴化過程,吸收內化。
十歲,這個世界要我坐好,叫我安靜。它的手,指著我的牢籠:
這些是你可以表達的感受。
這是女人應該要有的舉止。
這是你要努力追求的身材。
這些是你要去相信的事情。
這些是你可以愛的人。
那些是你應該要害怕的人。
這是你應該要渴望的生活。
套進那些框架吧。起初你會很不自在。但別擔心,到最後,你會忘記自己關在籠子裡,很快你就會覺得,這就是……你的人生。
我想當個好女孩,所以我試著控制自己。我選擇成為某種個性的人,選擇要有怎樣的身材,選擇某一種信仰,選擇某一種性向,這裡面空間好窄,窄到我得憋住呼吸,才能好好待著。沒多久,我就病了,病得不輕。
我成為一個好女孩,但我也開始暴飲暴食。沒有人可以一直憋著不呼吸。暴食症是我用來喘息的窗口。我用暴食來拒絕順從,縱容自己填補飢餓和表達憤怒。我像隻動物,每天瘋狂吃喝,然後又倒在馬桶邊催吐,因為好女孩必須很瘦小,才能待在自己的籠子裡。絕對不能讓別人一眼就看出她很飢餓。好女孩不會肚子餓、不會生氣,也不會有狂野的一面。讓女人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的那些事,全是好女孩的晦暗祕密。當時,我懷疑得暴食症是因為我瘋了。高中時,我住過一陣子精神病院。我的懷疑得到了證實。
但現在,我對自己有了不一樣的認知。
那時的我,只是一個被牢籠關住的女孩。我天生注定翱翔於無邊天際。
我沒有瘋,我是一隻貨真價實的獵豹。
三十年來,我扭曲自己,在框架中符合他人對愛情的看法,而我現在終於擁有一份適合我、為我量身打造、由我自己選擇的愛情。我終於懂得去問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顧慮這個世界希望我做什麼。我覺得自己有了生命。我嚐到自由的滋味,我還要更多。
我認真檢視自己的信仰、交友狀態、工作、性傾向和整個人生,問自己:這當中有多少是我自己的主意?我真的想要這些嗎?或者,那是被制約下,所想要擁有的東西?有哪些信念是我自己得來的,有哪些是別人灌輸給我的?我之所以是這樣一個人,有多少是天生性格,有多少承襲自他人?我的外貌、言談、舉止,有多少是別人訓練我要有的樣子、言談和舉止?在這個世界教我成為怎樣一個人之前,我又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花了一段時間,離開我的籠子。慢慢地,我建立一段新的婚姻關係、一種新的信仰、一種新的世界觀、一項新的人生使命、一個新的家庭,並且拋開別人為我預設好的身分,重新構築自己的身分認同。我揚棄教條,發揮想像力;依憑自己的野性,不做別人訓練我去做的事。
接下來我想要說的,是我如何被關進籠子,以及重返自由的故事。
(以上為本章部分節錄內容)
---我終於懂得去問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顧慮這個世界希望我做什麼。---
媽媽親眼看著我眼裡的火花,在我存在於地球的第十年褪去。現在,經過了三十年,她又看見那道火花回來了。這幾個月以來,我的姿態和以前完全不同。在她眼中,我很有威嚴,甚至有點嚇人。
於是,我開始問自己:十歲時,我眼裡的火花去哪了?我怎麼會迷失自己?
我對這個問題研究了一番,發現:我們在十歲開始學習怎麼當個好女孩和真正的男孩。從十歲開始,孩子會為了成為世界期望他們變成的樣子,而隱藏自己。就在十歲左右,我們開始將正規的馴化過程,吸收內化。
十歲,這個世界要我坐好,叫我安靜。它的手,指著我的牢籠:
這些是你可以表達的感受。
這是女人應該要有的舉止。
這是你要努力追求的身材。
這些是你要去相信的事情。
這些是你可以愛的人。
那些是你應該要害怕的人。
這是你應該要渴望的生活。
套進那些框架吧。起初你會很不自在。但別擔心,到最後,你會忘記自己關在籠子裡,很快你就會覺得,這就是……你的人生。
我想當個好女孩,所以我試著控制自己。我選擇成為某種個性的人,選擇要有怎樣的身材,選擇某一種信仰,選擇某一種性向,這裡面空間好窄,窄到我得憋住呼吸,才能好好待著。沒多久,我就病了,病得不輕。
我成為一個好女孩,但我也開始暴飲暴食。沒有人可以一直憋著不呼吸。暴食症是我用來喘息的窗口。我用暴食來拒絕順從,縱容自己填補飢餓和表達憤怒。我像隻動物,每天瘋狂吃喝,然後又倒在馬桶邊催吐,因為好女孩必須很瘦小,才能待在自己的籠子裡。絕對不能讓別人一眼就看出她很飢餓。好女孩不會肚子餓、不會生氣,也不會有狂野的一面。讓女人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的那些事,全是好女孩的晦暗祕密。當時,我懷疑得暴食症是因為我瘋了。高中時,我住過一陣子精神病院。我的懷疑得到了證實。
但現在,我對自己有了不一樣的認知。
那時的我,只是一個被牢籠關住的女孩。我天生注定翱翔於無邊天際。
我沒有瘋,我是一隻貨真價實的獵豹。
三十年來,我扭曲自己,在框架中符合他人對愛情的看法,而我現在終於擁有一份適合我、為我量身打造、由我自己選擇的愛情。我終於懂得去問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顧慮這個世界希望我做什麼。我覺得自己有了生命。我嚐到自由的滋味,我還要更多。
我認真檢視自己的信仰、交友狀態、工作、性傾向和整個人生,問自己:這當中有多少是我自己的主意?我真的想要這些嗎?或者,那是被制約下,所想要擁有的東西?有哪些信念是我自己得來的,有哪些是別人灌輸給我的?我之所以是這樣一個人,有多少是天生性格,有多少承襲自他人?我的外貌、言談、舉止,有多少是別人訓練我要有的樣子、言談和舉止?在這個世界教我成為怎樣一個人之前,我又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花了一段時間,離開我的籠子。慢慢地,我建立一段新的婚姻關係、一種新的信仰、一種新的世界觀、一項新的人生使命、一個新的家庭,並且拋開別人為我預設好的身分,重新構築自己的身分認同。我揚棄教條,發揮想像力;依憑自己的野性,不做別人訓練我去做的事。
接下來我想要說的,是我如何被關進籠子,以及重返自由的故事。
(以上為本章部分節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