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雨天・《雨人》
「我要你知道,我沒殺我女兒。」
艾格妮絲・卡本特(Agnes Carpenter)對巴利・莫羅(Barry Morrow)說的第一句話就非常尖銳。莫羅原本就約好要來訪問這位卡本特家族的老夫人,她卻突然插到來應門的管家身前,嚇了莫羅一大跳。這突如其來的尷尬場面打斷了莫羅的自我介紹。他小心翼翼地回應:「好的,夫人。我能進門嗎?」
***
那是一九八四年。好萊塢製片人傑瑞・溫特勞勃(Jerry Weintraub),找來身為編劇的巴利・莫羅。莫羅不久前才寫出兩部大受歡迎的電視長片:榮獲艾美獎的《比爾》(Bill,一九八一,暫譯)以及《比爾:獨行》(Bill: On His Own,一九八三,暫譯),由米基・魯尼(Mickey Rooney)和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主演。兩部長片都是基於莫羅與比爾・薩克特(Bill Sackter)的真實友誼而寫成,比爾有智能障礙,莫羅和他成為朋友,還把他從被關了四十四年的機構中救了出來。
從一九七六年就開始管理木匠兄妹合唱團事業的溫特勞勃,在十月十八日星期四請莫羅為一部即將開拍的電視長片編寫劇本,片名暫定為《給你的歌:凱倫・卡本特的故事》(A Song for You: The Karen Carpenter Story)。但莫羅對他說:「其實我不怎麼聽木匠兄妹的歌。」
莫羅聽過木匠兄妹的音樂,也記得前一年新聞報導了凱倫早逝的消息,但他不是特別喜歡他們的音樂。他說:「那是電梯音樂吧,我聽的是迷幻搖滾,像巴布・狄倫(Bob Dylan)和克羅斯比、史提爾斯與納許(Crosby, Stills and Nash)這種。」
溫特勞勃不打算放棄,開始對莫羅採取軟性攻勢:「你看這樣好不好,你不用做什麼。我給你三、四張專輯,和一瓶上等葡萄酒。你找個房間,關掉燈,一邊喝這瓶酒,一邊聽這些專輯。」
莫羅承認,當時的他連一瓶不錯的葡萄酒都沒喝過,更別說是上等酒了,所以他乖乖照辦。「我從來沒有真正聽她唱歌,沒有放下一切專心聽過,」他說。「我從未聽見她聲音裡的遺憾、哀傷和痛苦。我以為她唱到『我在世界之巔』時,她是真的那樣覺得。我從未聽出她歌聲裡潛藏的情感和層次。我聽到〈告別愛情〉(Goodbye to Love)中段的吉他獨奏時,我心想,等等,原來我根本不認識木匠兄妹啊!」
喝完那瓶酒後,莫羅告訴溫特勞勃:「我接了,如果你還想用我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