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文過飾非
釋義:文,讀作ㄨㄣˋ,掩飾。形容掩飾過失、錯誤。
出處:「文過」出自《論語‧子張》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飾非」出自《莊子‧盜跖》柳下季曰:「辯足以飾非。」
造句:若是做錯事情,要勇於承認錯誤,若是文過飾非,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後果。
相近詞:掩人耳目、欲蓋彌彰
相反詞:知過必改、洗心革面
知識點:「柳下惠坐懷不亂」之典故,所指的人便是柳下季,「柳下」指他的食邑,「惠」是諡號。傳說他曾經夜宿城門,遇到一位來不及進城的女子,他擔心女子因此受凍,便讓她坐在自己懷中保暖,整夜都沒有不規矩的舉動。
溫故知新
釋義:溫:複習。溫習學過的知識,還得到了新的理解與道理。
出處:《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造句:上課時認真聽講,下課時反覆的熟讀,才能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相近詞:數往知來
相反詞:抱殘守缺、食而不化
知識點:〈為政〉篇共有二十四章,主要講述了孔子國家的道理和方法。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便出自於此篇。
杯盤狼藉
釋義:狼藉,散亂的樣子。形容酒席完畢,桌面杯盤散亂的情形。
出處:《史記.淳于髡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
造句:喜宴過後,桌上杯盤狼藉,耳中還迴盪著喧鬧聲。
相近詞:雜亂無章、亂七八糟
相反詞:井井有條、有條不紊
知識點:「狼藉」指的是狼臥息的草堆。傳說狼群經常在草地上休憩,在離去的時候會把躺臥的地方弄亂,以免留下蹤跡,被天敵追趕,後來引申為不整齊的樣子。
不寒而慄
釋義:形容內心非常恐懼。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滑民佐吏為治。」
造句:這本懸疑小說的內容描寫深刻,害得我不寒而慄。
相近詞:膽戰心驚、提心吊膽
相反詞:臨危不懼、無所畏懼
知識點:〈酷吏列傳〉描寫了以酷刑峻法為依據的官吏,他們並沒有針對誰,只要犯錯,就連地方豪強、官員也會受到審判。其中一位義縱,即是西漢武帝時的一個酷吏,執法嚴厲,殺人無數。
胼手胝足
釋義:胼、胝:老繭。手腳上磨出老繭。形容經常地辛勤勞動。
出處:《荀子‧子道》:「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
造句:你所看到的這整片園林,都是祖先們胼手胝足建立起來的。
相近詞:篳路藍縷、櫛風沐雨
相反詞:坐享其成、輕而易舉
知識點:〈子道〉篇的內容主要講述是孝悌之道,還有許多關於孔子和學生們對答內容。子路問孔子,有個人胼手胝足的奉養父母,為什麼沒有得到孝順的名聲。孔子便回答他可能有哪些原因,最主要的還是要從自身做起。
管中窺豹
釋義:指從管子裡看豹,只能看到豹身上的一塊花紋。比喻所見,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
出處:《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造句:我們對於這個領域的見解猶如管中窺豹,還是得請專家來負責。
相近詞:一孔之見、井蛙之見
相反詞:見多識廣、高瞻遠矚
知識點:王獻之,王羲之第七子。自幼聰明好學,跟著父親練習書法,在書法上專攻草書隸書,也擅長繪畫。與其父並稱為「二王」。逸事多見於《世說新語》與《晉書‧王羲之傳》。
文過飾非
釋義:文,讀作ㄨㄣˋ,掩飾。形容掩飾過失、錯誤。
出處:「文過」出自《論語‧子張》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飾非」出自《莊子‧盜跖》柳下季曰:「辯足以飾非。」
造句:若是做錯事情,要勇於承認錯誤,若是文過飾非,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後果。
相近詞:掩人耳目、欲蓋彌彰
相反詞:知過必改、洗心革面
知識點:「柳下惠坐懷不亂」之典故,所指的人便是柳下季,「柳下」指他的食邑,「惠」是諡號。傳說他曾經夜宿城門,遇到一位來不及進城的女子,他擔心女子因此受凍,便讓她坐在自己懷中保暖,整夜都沒有不規矩的舉動。
溫故知新
釋義:溫:複習。溫習學過的知識,還得到了新的理解與道理。
出處:《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造句:上課時認真聽講,下課時反覆的熟讀,才能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相近詞:數往知來
相反詞:抱殘守缺、食而不化
知識點:〈為政〉篇共有二十四章,主要講述了孔子國家的道理和方法。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便出自於此篇。
杯盤狼藉
釋義:狼藉,散亂的樣子。形容酒席完畢,桌面杯盤散亂的情形。
出處:《史記.淳于髡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
造句:喜宴過後,桌上杯盤狼藉,耳中還迴盪著喧鬧聲。
相近詞:雜亂無章、亂七八糟
相反詞:井井有條、有條不紊
知識點:「狼藉」指的是狼臥息的草堆。傳說狼群經常在草地上休憩,在離去的時候會把躺臥的地方弄亂,以免留下蹤跡,被天敵追趕,後來引申為不整齊的樣子。
不寒而慄
釋義:形容內心非常恐懼。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滑民佐吏為治。」
造句:這本懸疑小說的內容描寫深刻,害得我不寒而慄。
相近詞:膽戰心驚、提心吊膽
相反詞:臨危不懼、無所畏懼
知識點:〈酷吏列傳〉描寫了以酷刑峻法為依據的官吏,他們並沒有針對誰,只要犯錯,就連地方豪強、官員也會受到審判。其中一位義縱,即是西漢武帝時的一個酷吏,執法嚴厲,殺人無數。
胼手胝足
釋義:胼、胝:老繭。手腳上磨出老繭。形容經常地辛勤勞動。
出處:《荀子‧子道》:「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
造句:你所看到的這整片園林,都是祖先們胼手胝足建立起來的。
相近詞:篳路藍縷、櫛風沐雨
相反詞:坐享其成、輕而易舉
知識點:〈子道〉篇的內容主要講述是孝悌之道,還有許多關於孔子和學生們對答內容。子路問孔子,有個人胼手胝足的奉養父母,為什麼沒有得到孝順的名聲。孔子便回答他可能有哪些原因,最主要的還是要從自身做起。
管中窺豹
釋義:指從管子裡看豹,只能看到豹身上的一塊花紋。比喻所見,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
出處:《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造句:我們對於這個領域的見解猶如管中窺豹,還是得請專家來負責。
相近詞:一孔之見、井蛙之見
相反詞:見多識廣、高瞻遠矚
知識點:王獻之,王羲之第七子。自幼聰明好學,跟著父親練習書法,在書法上專攻草書隸書,也擅長繪畫。與其父並稱為「二王」。逸事多見於《世說新語》與《晉書‧王羲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