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廣韻:反切在海陸客話的音讀

9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節錄自〈《廣韻》與海陸客話的關係〉
 
  台灣「海陸客話」指原鄉在今中國大陸廣東省陸河縣全境,海豐縣、陸豐市北部靠山地區,以及揭西縣五雲鎮、上砂鎮的客家人,清代移居到台灣後所說的客家話。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海豐縣劃出石帆、坊廓、吉康三都設立陸豐縣,其中石帆和坊廓二都屬於說潮汕閩南話地區,北部靠山區的吉康都為說客家話地區。清代「吉康都」轄今陸河縣全境和今揭西縣五雲、上砂、下砂地區,1965年劃出揭陽縣西部和陸豐縣東北側原屬吉康都的五雲、上砂、下砂設立揭西縣,下砂今屬上砂鎮。今揭西縣五雲鎮一帶的老輩客家人自外地回五雲,仍習慣說「轉海豐」。1988年廣東省調整行政區劃,割出陸豐縣原屬吉康都的河田、東坑、水唇、螺溪、南萬、上護、河口、新田八個鎮,設立陸河縣。今台灣說海陸客話客家人的祖籍地大多屬今陸河縣全境和揭西縣五雲、上砂地區,新竹縣有許多原籍嘉應州梅縣、鎮平(今蕉嶺)、長樂(今五華),潮州饒平的客家人也改說海陸客話。
  「海陸客話」在台灣稱「海陸腔客語」,簡稱「海陸話」或「海陸」,大陸原鄉並無這種稱說。台灣的客家話有「四縣」、「海陸」的稱名,是因日本治理台灣時期曾經對台灣住民的原籍作過調查,把客家人的前兩大語言族群,原籍廣東屬「嘉應五屬」的嘉應州平遠、鎮平(今蕉嶺)、興寧、長樂(今五華)這四個縣(包含五屬的梅縣)客家人說的話稱為「四縣」;原籍惠州府海豐縣、陸豐縣「吉康都」客家人所說的客家話叫做「海陸」。「海陸話」已經成為台灣的學術用語和習慣稱呼,但在苗栗縣南莊鄉、獅潭鄉一代說海陸話的客家人仍慣稱「海豐話」。今說「海陸客話」客家人在台灣的分布地區,包含新竹縣竹北、竹東、北埔、峨嵋、寶山、新埔、關西、湖口等鄉鎮,桃園市楊梅、新屋、觀音、平鎮等區,苗栗縣南莊、獅潭、三灣等鄉鎮的有些村落;花蓮縣吉安、壽豐、瑞穗、玉里、富里,台東縣池上、海端、關山、初鹿等鄉鎮的部分村落。20世紀後期以來,因工商營生或工作關係也有為數不少說海陸話的客家人,遷移到大都會區如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生活。概括來說,台灣說海陸話的客家人在百萬以上,占客家人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
  客家話為漢語八大方言之一,在北宋之前客家方言已基本定型,從北宋官修韻書《廣韻》《集韻》收字的「反切」,可以切出客家話的讀音得到證明。客家話用字的音讀成分,有源自上古漢語;更多的是來自《廣韻》《集韻》的收字和反切讀音;部分受到官話標準語的滲透;也有不少侗台、苗瑤等底層詞語的殘留,以及一些新近外來語的加入。由於客家話在中古音晚期的宋代已經定型,宋代官修韻書《廣韻》的收字和反切是研究客家話的關鍵鎖鑰;以《廣韻》作為參照點,可以上溯客家話的上古音成分,下探從中古到現代客家話的音韻變化。通過和漢語有親屬關係或接觸關係的藏緬、侗台、苗瑤、南亞、南島語言比對,可以釐清客家話的語音、字詞有哪些屬於這些語言的「底層成分」或「底層詞」。《廣韻》的收字和反切音讀,透過中西方語言學、語音學、文字學、音韻學、等韻學、訓詁學、詞彙學、語法學、語義學、方言學、修辭學等學科的理論分析,得以了解海陸客話從古到今的用字、音韻變化狀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