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日語研究室》內文摘錄

「はまる」是沉迷的意思?

最近有人告訴我,他覺得年輕人把「はまる」這個詞彙當成「沉迷於、熱中於」的意思使用很奇怪,所以當他聽到「沉迷於遊戲」(ゲームにはまる)或「沉迷於追劇」(ドラマにはまる)這類說法時,都覺得很刺耳。

一般認為,「はまる」是在一九八○年代後半成為流行用語。原本這個字的意思是「絲毫不差地嵌入、恰到好處的嵌合」或是「條件非常合適」,之後又衍生出「全心投入、熱中於某事」的意思,而這種用法也已經存在好一段時間了。

江戶時代中期荻生徂徠所著的《政談》有「カタジケナキ者ナル故、是ヨリシテ役儀ニハマる心出来ル者也」(因在下不才,自此能專注此職務),其中的「役儀」有「職務、職責」之意,所以這裡的「はまる」有「專注擔任此職務」的意思。
既然如此,為什麼有些人聽到年輕人將「はまる」當成沉迷於某事的意思使用會覺得怪怪的呢?

「はまる」這個單字有段時間被當成「走上歧途」(悪の道にはまる)、「沉迷賭博」(賭博にはまる)這類深陷泥沼而不可自拔的意思使用,因此在那些覺得「はまる」有負面意義的人眼中,把「はまる」用來形容熱中於某事,也就是把「はまる」當成具有正面意義的詞彙使用是件很奇怪的事。

此外,比起長時間專注於某事,年輕人口中的「はまる」更有「現在的話,特別喜歡這個……」這種一時間短暫沉迷於某事的語氣,但或許有些人會很排斥這種說法。

無獨有偶,在年輕人的用語之中,還有「へこむ」這個字。他們將這個「へこむ」當成「沮喪、遭遇挫折」的意思使用,可能有不少人聽到「被上司罵,覺得很沮喪」(上司に怒られてへこんだ)的說法也會覺得不甚正確,不過這種用法早從江戶時代就已經出現,在當時的意思是「不知該如何反駁、被辯倒、屈服、沮喪」,之後有段時間不這麼用,到了最近才又敗部復活,以原本的意思使用。

也有人把遭遇挫折的「くじける」當成「沮喪」的意思使用,但年輕人口中的「へこむ」更有「某段時間,稍微陷入低潮」的語氣。

原來不管是「はまる」,還是「へこむ」,從很早以前就是熱中於某事以及沮喪的意思了呢。

------
「おす!」是什麼意思?

年輕男性之間很常以「おす!」打招呼。這個詞在字典裡的解釋是「見面時的問候語」。

一般認為,「おす」源自「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主要的演變過程為「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おはようっす」→「おっす」→「おす」,只剩第一個與尾音留著。

據說這種說法是從海軍先開始,是一種隨口向同輩或對晚輩的問候語,等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便於民間普及。此外,有一部分的武術界也會使用這種說法,此時會故意將「おす」寫成具有「忍耐」意涵的「押忍」。

話說回來,也有人用「ちは!」打招呼對吧?「ちは!」就是「こんにちは」的縮寫,在俗語辭典裡的解釋是「御用聞(店小二的意思)或工匠這類師傅常用,氣勢十足的詞彙」。國語學者柴田武提到這類問候語的使用頻率很高,使用的場面又很固定,所以就算說得含糊不清也聽得懂。

其實「こんにちは」(今天……)本來就是「今天天氣很好」、「今天心情如何?」這類問候語的前半段,到了最後大家都只說這個前半段而已。

其實就連「さようなら」也是「左様ならば、これにて失礼」(若然如此,就此退下!)的前半段。其他還有「あばよ」(掰啦)或是「じゃ、じゃあ」(回見)這類口吻相對輕鬆的離別用語。一般認為「あばよ」是江戶時代的兒童用語,原本的說法是具有「那麼……」(それではね)意思的「さあらばよ」。「じゃ、じゃあ」原本也是「それではこれでお別れしましょう」、「それではまた会いましょう」的「それでは」,後來縮短成「それじゃ」,再簡化成「じゃ」。

這些簡化的問候語讓大家節省不少問候的時間,聽起來也簡單明快許多,很適合用來體現朋友之間的親密程度。

《日語研究室》內文摘錄

「はまる」是沉迷的意思?

最近有人告訴我,他覺得年輕人把「はまる」這個詞彙當成「沉迷於、熱中於」的意思使用很奇怪,所以當他聽到「沉迷於遊戲」(ゲームにはまる)或「沉迷於追劇」(ドラマにはまる)這類說法時,都覺得很刺耳。

一般認為,「はまる」是在一九八○年代後半成為流行用語。原本這個字的意思是「絲毫不差地嵌入、恰到好處的嵌合」或是「條件非常合適」,之後又衍生出「全心投入、熱中於某事」的意思,而這種用法也已經存在好一段時間了。

江戶時代中期荻生徂徠所著的《政談》有「カタジケナキ物ナル故、是ヨリシテ役儀ニハマる心出来ル者也」(因在下不才,自此能專注此職務),其中的「役儀」有「職務、職責」之意,所以這裡的「はまる」有「專注擔任此職務」的意思。既然如此,為什麼有些人聽到年輕人將「はまる」當成沉迷於某事的意思使用會覺得怪怪的呢?

「はまる」這個單字有段時間被當成「走上歧途」(悪の道にはまる)、「沉迷賭博」(賭博にはまる)這類深陷泥沼而不可自拔的意思使用,因此在那些覺得「はまる」有負面意義的人眼中,把「はまる」用來形容熱中於某事,也就是把「はまる」當成具有正面意義的詞彙使用是件很奇怪的事。

此外,比起長時間專注於某事,年輕人口中的「はまる」更有「現在的話,特別喜歡這個……」這種一時間短暫沉迷於某事的語氣,但或許有些人會很排斥這種說法。

無獨有偶,在年輕人的用語之中,還有「へこむ」這個字。他們將這個「へこむ」當成「沮喪、遭遇挫折」的意思使用,可能有不少人聽到「被上司罵,覺得很沮喪」(上司に怒られてへこんだ)的說法也會覺得不甚正確,不過這種用法早從江戶時代就已經出現,在當時的意思是「不知該如何反駁、被辯倒、屈服、沮喪」,之後有段時間不這麼用,到了最近才又敗部復活,以原本的意思使用。

也有人把遭遇挫折的「くじける」當成「沮喪」的意思使用,但年輕人口中的「へこむ」更有「某段時間,稍微陷入低潮」的語氣。

原來不管是「はまる」,還是「へこむ」,從很早以前就是熱中於某事以及沮喪的意思了呢。

------
「おす!」是什麼意思?

年輕男性之間很常以「おす!」打招呼。

這個詞在字典裡的解釋是「見面時的問候語」。

一般認為,「おす」源自「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主要的演變過程為「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おはようっす」→「おっす」→「おす」,只剩第一個音與尾音留著。

據說這種說法是從海軍先開始,是一種對同輩或對晚輩隨興的問候語,等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便於民間普及。

此外,有一部分的武術界也會使用這種說法,此時會故意將「おす」寫成具有「忍耐」意涵的「押忍」。

話說回來,也有人用「ちは!」打招呼對吧?「ちは!」就是「こんにちは」的縮寫,在俗語辭典裡的解釋是「御用聞(即店小二)或工匠這類師傅常用,氣勢十足的詞彙」。

國語學者柴田武提到這類問候語的使用頻率很高,使用的場面又很固定,所以就算說得含糊不清也聽得懂。

其實「こんにちは」(今天……)本來就是「今天天氣很好」、「今天心情如何?」這類問候語的前半段,到了最後大家都只說這個前半段而已。

其實就連「さようなら」也是「左様ならば、これにて失礼」(若然如此,就此退下!)的前半段。其他還有「あばよ」(掰啦)或是「じゃ、じゃあ」(回見)這類口吻相對輕鬆的離別用語。一般認為「あばよ」是江戶時代的兒童用語,原本的說法是具有「那麼……」(それではね)意思的「さあらばよ」。「じゃ、じゃあ」原本也是「それではこれでお別れしましょう」、「それではまた会いましょう」的「それでは」,後來縮短成「それじゃ」,再簡化成「じゃ」。

這些簡化的問候語讓大家節省不少問候的時間,聽起來也簡單明快許多,很適合用來體現朋友之間的親密程度。
------
イケメン(型男)是哪國語言?

若用年輕人的話來說,會把又酷又帥的男性稱「イケメン」對吧?

睽違十年修訂的《廣辭苑》第六版也納入這個單字,寫成「いけ面」之外,還另有(這個俗語有可能是由「いけている」的縮寫「いけ」加上代表五官的「面」組成,但通常以片假名寫之)的註釋。這個單字的說明則是「年輕男性的五官十分俊俏,或是擁有這般五官的男性」。

此外,市面上有些書則提出這個單字的「面」與英語的「men(男人)」有關。
其實「いけて(い)る」這個說法是於一九九○年代中期開始流行,而「いけてる」原型是「いく(行く)」,有「前進、抵達目的地」的意思,「いく」的可能型「いける」則有「達到相當水準」的意思。

舉例來說,「英語與德語都很行」(英語もドイツ語もいける)這句話的意思是兩種語言都很拿手,而「いける口」則有千杯不醉的意思。此外,「這料理很行得通」(料理がいける)則是「這道菜很不錯」的意思,就連字典裡的意思也是「很美、很好吃、很美妙」,可見「いける」是個擁有多種意思的單字。

若是在這個「いける」加上表示動作持續進行與某種狀態的「~ている」,就是前面提到的「いけて(い)る」,這個單字也已經被用來形容各種美妙、優異的事物。

雖然用來讚美的詞彙有很多,但這個「いけている」除了有很酷的意思,還概括了很精彩、很有趣以及其他用來讚美的意思,所以年輕人或許覺得這個字很方便。
先前「いかす」這個單字曾流行了一段時間,一說認為「いける」也是從這個「いかす」演變而來。一九五八年,法蘭克永井的《西銀座站前》也有「いかすじゃないか」(很行嘛)這句歌詞,看來當時連流行歌曲都很常出現這個單字。此外,「イカ天(いかすバンド天国:潮團天國)」也被選為一九八九年的流行金句,但現在已很少聽到這個字眼。

那麼,「いけ面」還會繼續流行下去嗎?

------
是「傘をすぼめる」還是「傘をつぼめる」?

若逢梅雨時期,通常得帶傘外出。

日文有「傘をすぼめる」與「傘をつぼめる」這兩個相似的詞彙,但它們兩個到底哪裡不一樣呢?

根據日本文化廳的《語言問答集》所述,「傘をすぼめる」是「縮小傘面的動作」,而「傘をつぼめる」則是「收傘的動作」。舉例來說,遇到強風或是準備穿越人潮時,通常只會「稍微收起傘面」這時候的動作就該以「すぼめる」這個動詞描述,把傘完全收起來的動作才會使用「つぼめる」這個動詞。

接著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兩個單字的來龍去脈吧。

「すぼめる」的語源是「すぼむ」,意思是「物品越到末端,越是變得細長」,例如「裾がすぼんだズボン」(褲腳收緊的褲子)就是其中一種說法。反觀「つぼめる」的語源是「つぼむ」,「つぼむ」的語源則是容器的「つぼ」(壺),所以原義是「像壺一般,口徑縮小的物品」,後來才衍生出「打開的容器閉合」的意思。花朵的「つぼみ」(花蕾)也是同一個語源。大家應該都知道花蕾是閉合的吧。

雖然「すぼめる」與「つぼめる」的意思只有一線之隔,但是「つぼめる」在「閉合」的意思上面,還有兩個不同的意思。以跟「口」有關的動作為例。「口をすぼめる」是嘟嘴的動作,但「口をつぼめる」則反過來,是讓嘴唇往後用來縮緊的動作(抿嘴)。

此外,套用在「肩膀」或「身體」這兩個部位也有不一樣的意思。例如日文有「肩をすぼめる」(因為覺得冷或害怕而肩膀內縮的動作)或「身をすぼめる」(將身體縮成一團以避人耳目的意思)這類說法,卻沒有「肩をつぼめる」或「身をつぼめる」這種說法。

由於嘴巴可以閉緊,所以「すぼめる」或「つぼめる」都是可套用的動詞,但肩膀與身體沒有「閉合」的動作,所以只能套用「すぼめる」這個動詞。

由此可知,即使是很常使用的單字,只要重新檢視一番,往往會發現一些平常難以察覺的差異喲。

------
蘊藏於年菜的各種期待

說到新年,就少不了「年菜」(おせち料理)。

在日本,「年菜」是一種「節會料理」,源自於季節更迭之際的節供(節句:節慶之意)端上桌的料理,而在這個「節會料理」的開頭加上美化語的「お」,就成為我們熟知的「年菜」(おせち料理)。另一說認為,在節慶端上桌的料理稱為「せちく」,在開頭加上「お」,讀成「御節供」之後,又演變成「おせち」這種發音。

其實「おせち料理」本來不是只在新年吃的年菜,但因為新年是最重要的節慶,而且也常常需要宴客,所以才會演變成「おせち料理」等於年菜這種說法。

新年是迎「歲神樣」的活動,「歲神樣(又稱正月樣)」是允諾來年豐收與家人健康的神明,所有的新年裝飾都是為了迎接這位神明的物品,「おせち料理」當然也是其中之一。人們會懷著感恩之情將「おせち料理」獻給歲神樣再一起分享這些供品,而這種人與神明吃相同的食物,與神明合而為一的儀式則有「神人共食」的重要意涵。

在早期,「おせち料理」是在除夕夜享用的料理。雖然現代是以二十四小時劃分一整天,但過去是將日落視為一天的尾聲,也代表新的一天準備開始,所以會在除夕的日落之時迎接新年。

到了江戶末期之後,在除夕吃「おせち料理」的風俗演變成吃「過年蕎麥麵」(年越し蕎麦),但現在似乎還有些地區保有在除夕吃「おせち料理」的習慣。
「おせち料理」基本上是三道菜,稱為「祝肴」(祝い肴)或「三肴」(三つ肴),東日本的「おせち料理」會是「黑豆、鯡魚卵、炒小魚乾」,西日本則會將黑豆換成「用擀麵棍拍打過的牛蒡」。

這些食物各有不同的象徵意義,例如「黑豆」有祈求黝黑健康,勤勉工作之意,「鯡魚卵」則有開枝散葉,多子多孫的含意,至於炒小魚乾的讀音為「ごまめ」,漢字寫成「五萬米」,有祈求五穀豐收的意味。此外,小魚乾在早期是肥料,所以漢字又寫成「田作り」。用擀麵棍拍打過的牛蒡也是五穀豐收的意思。在江戶時代,牛蒡相對便宜,一般百姓也比較容易購得,所以只要有牛蒡就能度過新年。

其他還有金黃色象徵財富的「栗金團」或是象徵長壽到腰都挺不直的「蝦子」,以及帶有「喜悅」(よろこぶ)之意的「昆布捲」(こぶまき),在古代,昆布捲讀成「廣布」,有「撒播喜悅」的含意。伊達卷則是因為比一般的玉子燒更加好吃,外觀也更加豪華,所以才在象徵「華麗而富有風情」的「伊達」加上代表「結緣」的「卷」,藉此祈求家庭和睦。魚板(かまぼこ)則是因為成形之後的形狀與日出很相似,所以是祝賀新生活啟動必備的吉祥物。

一般認為,「重箱」以四層較為正式,而盒子菜色以奇數道為吉祥,但現代已不再如此講究,每個家庭都能以自己的形式準備菜色與許下心願,迎接美好的一年。
------
一樓(階)、二樓、三樓,數數的方法

一階(いっかい)、二階(にかい)與「漢語」的發音幾乎一樣,只有四階與七階會以「和語」的方式念成「よんかい」、「ななかい」對吧。

「四階」在古時候是念成「しかい」,但現代已經不會這樣念了,據說這是因為「し」聽起來跟漢語的「死」很接近,「しち」又很容易聽成「いち」,所以四階與七階才會念成「よ(ん)」與「なな」。

話說回來,「三階」到底是念成「さんかい」還是要念成有濁音的「さんがい」呢?

其實「さんがい」才是正確的讀音,因為在日語裡,「ん」的後面通常會是濁音。除了數字之外,「神社」(じんじゃ)、「万歳」(ばんざい)這類常用名詞也有相同的傾向,就連「天下」原本也是念成有濁音的「てんが」。雖然「ん」的後面不一定都是濁音,但因為有這類傾向,所以有濁音的「さんがい」才是「三階」原本的讀音。

不過,「よんかい」的「ん」後面是沒有濁音的「かい」喲,據說這是因為只有「し」被換成了「よん」,而後面的「かい」還是保有原本讀音的緣故。

近年來,將「三階」讀成「さんかい」的人似乎越來越多。根據日本文化廳的調查,這樣的人在一九九七年的時候有百分之二十六,到了二○○三年之後,就增加至百分之三十六。

話說回來,「十」%的「十」該怎麼讀?ジッ%?還是ジュッ%呢?其實兩種讀音都不能算錯。從歷史來看,「十」的發音原本是「ジフ」,後來才演變成「ジッ」與「ジュウ」,所以現代的「十」可寫成「ジッ」與「ジュウ」。由此可知,ジッ%是比較傳統的讀音。假設在國語的讀寫考試將「十手」與「十戒」寫成「ジュッテ」與「ジュッカイ」,有可能會被視為錯誤的答案,但是「ジュウ」在很久以前已經被念成「ジュッ」,所以「十」讀成「ジッ」「ジュウ」與「ジュッ」也沒問題。

基本上,廣播節目會以傳統讀音的「ジッ」為主,但是也接受「ジュッ」這個讀音。要是所有的數數方法都有規則就好了,只可惜就是沒有,所以數數的方法才會這麼混亂與困難,這時候或許可以大家怎麼念,就跟著怎麼念,但讀音是否能成為所謂的習慣,全看是否能於該時代普及。

雖然讀音會隨著時代改變,但傳統的讀音還在,所以無法斷言哪邊才是正確的讀音。看來,日語還真是難啊。

------
イケメン(型男)是哪國語言?

若用年輕人的話來說,會把又酷又帥的男性稱「イケメン」對吧?

睽違十年修訂的《廣辭苑》第六版也納入這個單字,寫成「いけ面」之外,還另有(這個俗語有可能是由「いけている」的縮寫「いけ」加上代表五官的「面」組成,但通常以片假名寫之)的註釋。這個單字的說明則是「年輕男性的五官十分俊俏,或是擁有這般五官的男性」。

此外,市面上有些書則提出這個單字的「面」與英語的「men(男人)」有關。
其實「いけて(い)る」這個說法是於一九九○年代中期開始流行,而「いけてる」原型是「いく(行く)」,有「前進、抵達目的地」的意思,「いく」的可能型「いける」則有「達到相當水準」的意思。

舉例來說,「英語與德語都很行」(英語もドイツ語もいける)這句話的意思是兩種語言都很拿手,而「いける口」則有千杯不醉的意思。此外,「這料理很行得通」(料理がいける)則是「這道菜很不錯」的意思,就連字典裡的意思也是「很美、很好吃、很美妙」,可見「いける」是個擁有多種意思的單字。

若是在這個「いける」加上表示動作持續進行與某種狀態的「~ている」,就是前面提到的「いけて(い)る」,這個單字也已經被用來形容各種美妙、優異的事物。
雖然用來讚美的詞彙有很多,但這個「いけている」除了有很酷的意思,還概括了很精彩、很有趣以及其他用來讚美的意思,所以年輕人或許覺得這個字很方便。
先前「いかす」這個單字曾流行了一段時間,一說認為「いける」也是從這個「いかす」演變而來。一九五八年,法蘭克永井的《西銀座站前》也有「いかすじゃないか」(很行嘛)這句歌詞,看來當時連流行歌曲都很常出現這個單字。此外,「イカ天(いかすバンド天国:潮團天國)」也被選為一九八九年的流行金句,但現在已很少聽到這個字眼。

那麼,「いけ面」還會繼續流行下去嗎?

------
是「傘をすぼめる」還是「傘をつぼめる」?

若逢梅雨時期,通常得帶傘外出。

日文有「傘をすぼめる」與「傘をつぼめる」這兩個相似的詞彙,但它們兩個到底哪裡不一樣呢?

根據日本文化廳的《語言問答集》所述,「傘をすぼめる」是「縮小傘面的動作」,而「傘をつぼめる」則是「收傘的動作」。舉例來說,遇到強風或是準備穿越人潮時,通常只會「稍微收起傘面」這時候的動作就該以「すぼめる」這個動詞描述,把傘完全收起來的動作才會使用「つぼめる」這個動詞。

接著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兩個單字的來龍去脈吧。

「すぼめる」的語源是「すぼむ」,意思是「物品越到末端,越是變得細長」,例如「裾がすぼんだズボン」(褲腳收緊的褲子)就是其中一種說法。反觀「つぼめる」的語源是「つぼむ」,「つぼむ」的語源則是容器的「つぼ」(壺),所以原義是「像壺一般,口徑縮小的物品」,後來才衍生出「打開的容器閉合」的意思。花朵的「つぼみ」(花蕾)也是同一個語源。大家應該都知道花蕾是閉合的吧。

雖然「すぼめる」與「つぼめる」的意思只有一線之隔,但是「つぼめる」在「閉合」的意思上面,還有兩個不同的意思。

比方說,「口」(嘴巴)這個單字就是其中一例。「口をすぼめる」是嘟嘴這個動作,但「口をつぼめる」則反過來,是讓嘴唇往後用來縮緊的動作(抿嘴)。

此外,套用在「肩膀」或「身體」這兩個部位也有不一樣的意思。例如日文有「肩をすぼめる」(因為覺得冷或害怕而肩膀內縮的動作)或「身をすぼめる」(將身體縮成一團以避人耳目的意思)這類說法,卻沒有「肩をつぼめる」或「身をつぼめる」這種說法。

由於嘴巴可以閉緊,所以「すぼめる」或「つぼめる」都是可套用的動詞,但肩膀與身體沒有「閉合」的動作,所以只能套用「すぼめる」這個動詞。

由此可知,即使是很常使用的單字,只要重新檢視一番,往往會發現一些平常難以察覺的差異喲。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