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10大追星日常,你中了幾項?
撰文/B編
照片/B編、EZKorea編輯部
你是追星族嗎?在J-pop、K-pop的洗禮下,迷妹迷弟、粉絲、追星人等成為大家日常習慣的存在,不同世代的粉絲發展出不同特色的追星手段,在網路尚未盛行之前,書店裡那一本本刊載最新消息的偶像雜誌就是追星族的寶典,而且沒辦法人人擁有,還必須靠大家湊錢買下、謹慎傳閱,又或是仔細拆開內頁,若是能分到一張自己偶像的頁面就值得開心好幾天。
隨著網路發達,人人可以掌握第一手消息,與偶像的距離也逐漸縮短,社群貼文、限時動態、直播,看見偶像的臉變得容易,追星的門檻看似降低,要做的事情卻也越來越多。除了時時透過SNS追蹤偶像的動態、刷音源聽新歌、看舞台等「生放送(생방송)」、練習應援口號之外,最近的MZ世代流行用什麼方式追星呢?這篇文章將帶你細數10種粉絲追星行為,一起來看看你中了幾個吧!
01 拜月老、點光明燈
拜月老求姻緣不稀奇,最近台北霞海城隍廟的供桌上除了讓神明吃甜甜的糖果餅乾之外,還出現一張張印著漂亮臉孔的偶像小卡,以及各種演唱會場館的平面圖,如同考生們拿著准考證拜文昌帝君一樣,這些全是粉絲們為了求得「和偶像間的緣分」所準備。
追星圈流傳著這樣的話:「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只不過搶演唱會門票的競爭過於激烈,就算有錢也未必能順利覓得一張票,所以拜託月老爺爺吧!擔心祂老人家聽不懂內場票、看台席,所以粉絲們貼心地印出座位圖,再用螢光筆畫記;也憂心活躍的團體、歌手太多,所以細心地附上照片、寫好想看的場次。這樣誠心誠意的祈求,都是為了求一次珍貴的見面。
除了拜月老以外,也有粉絲會替偶像們「點光明燈」,為他們祈求前途光明、發展順利,無病無痛、只走花路。如果沒時間到廟裡走一趟,不妨試試在搶票前大喊「李泰民李泰民李泰民」就能成功的都市傳說吧!如果是克拉(SEVENTEEN粉絲名)的話,改成「夫勝寛夫勝寛夫勝寛」或許也有機會奏效唷!
02 拆專前的儀式感
近年來K-pop專輯盛行附贈「隨機小卡」,通常是團體成員的自拍或其他漂亮照片,粉絲為了抽到自己的「本命」(指在偶像團體裡最愛的成員),往往會購入一張以上的專輯,唱片公司為求銷量,自然樂此不疲地推出各種版本。小卡流行多年下來,粉絲間雖建立起交換或交易的制度,但少數熱門成員或是通路期間限定的「特典卡」,依舊是可遇不可求。
抽卡全憑運氣,人類無法看透的專輯包裝,就讓「天意」來指路:「這張專輯裡有我的本命卡嗎?」再透過擲銅板、甚至擲筊來決定是否購入。就算天意已經指引了答案,正式拆開塑膠封膜前仍不能鬆懈,拿出最珍愛的本命小卡,在新專輯上面虔誠地繞上左三圈、右三圈:「拜託讓我抽到本命吧!拜託拜託!」
不只是專輯,偶像周邊商品也常是隨機出貨,例如徽章、鑰匙圈、貼紙等,粉絲們賭手氣、拚人品的地方很多,財力雄厚者可以豪擲千金增加本命降臨的機會,預算有限者也別放棄心誠則靈,本命總會找到路回家的!
03 當一回「娃媽」
打開迷妹迷弟的手機相簿,會發現一個共性:同一場景的相片往往有兩種內容,現實人生跟追星人生。如果來到一家適合打卡的美食餐廳,為美味的食物拍下紀念照是合理的,這是粉絲們的現實人生。拿出小卡或小巧可愛的棉花娃娃們,小心翼翼地擺放在杯盤邊,避開反光角度按下的快門,這是粉絲們的追星人生。
是何時開始已不可追溯,目前廣泛流行、象徵偶像的娃娃大致可以分成兩種,其一是迷你Q版的人物形象,另一種則是和偶像們氣質或性格相近的動物(或其他物體)形象。一位偶像的形象娃娃可能不只一種,有官方發布的,也有粉絲們自發創作的各種造型。
粉絲們「養娃娃」不外乎幾種心態,一種是將娃娃當成偶像的「分靈體」,帶著他就像帶著偶像一起出門,可以共享快樂時光;另一種則是將娃娃當成「孩子」照顧,追星時很容易湧現想呵護全世界的心情,而這些娃娃就成了適當的情緒寄託。
娃娃的尺寸五花八門,最適合帶出門的大小約莫是十公分高,因應外出及裝扮的需求,各種「娃包」及特色化的衣物、飾品也在市場上大量出現。畢竟我家的孩子這麼可愛,一定要掛出來讓全世界都看到!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