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詞的五個性質
①描寫性:真實地描繪事情
②程度性:透過量尺掌握事物
③預告性:事先提示內容
④評價性:加上說話者對於事態的評價
⑤期待性:描述與自身基準間的差距
越是單獨探究每一個副詞,就越難進行分類。因此,本書建議,應先列舉出副詞所共通具備的一些基本性質。本書提出了副詞的五個性質,並將在後續的解說中,視需要加以引用說明。
第一個性質為「描寫性」,常見於典型的「情態副詞」。例如「ガタガタ(咯咯)」「ゲラゲラ(哈哈)」等擬音詞、「つるつる(滑溜溜)」「くるくる(滴溜溜)」等擬態詞,其共通特徵為真實地描繪事情。
第二個性質為「程度性」,常見於典型的「程度副詞」。無法僅藉由動詞或形容詞等用言來完全表達的階段,透過副詞便得以詳細描述。副詞可說是具備了透過量尺掌握事物的功能。
第三個性質為「預告性」,常見於典型的「預告副詞」。就日語構造而言,原本理應是不看到句末便無法理解句意。不過,透過副詞於句子開頭事先提示句意,就能正確表達句子整體內容,避免造成誤解。
第四個性質為「評價性」,常見於典型的「評價副詞」。副詞與形容詞一樣,皆屬於容易表現說話者主觀態度的詞類。副詞在使用時往往會夾帶說話者的評價,可說是副詞難以避免的宿命。
第五個性質為「期待性」,常見於典型的「認定副詞」或「限定副詞」等。我們並非直接如實地觀看現象,而是將每個人腦中的基準期望值與實際現象相互對照,透過副詞來表現兩者間的差距。
副詞的期待性――有效傳達情感
思考副詞時,特別重要的是「期待性」。
我們透過言詞來表達時,分為客觀陳述法與主觀陳述法。一般認為,以名詞或動詞來陳述時通常較為客觀。這是由於名詞陳述概念與知識等,動詞則陳述存在與事情等,兩者皆直接陳述現象。
相對於此,透過形容詞或副詞來陳述時,通常容易變得主觀。以形容詞為例,即使氣溫同為二十度,春天時會覺得暖和,秋天時則感到涼爽。這是因為說話者所持基準有所不同,前者為度過寒冬時節後所迎來的春天,後者則是度過盛夏時節後所迎來的秋天。「二十度」為客觀的名詞世界,「暖かい(暖和的)」「涼しい(涼爽的)」則為主觀的形容詞世界。當然,這樣的主觀表現得以成立,是由於說話者與聽者之間擁有共通的經驗。基於共通經驗的「共鳴」是形容詞表現的關鍵。
事實上,副詞也和上述所見形容詞的情況相同。「川がゆっくり流れる(河川緩慢地流動)」這句話之所以成立,是由於說話者腦中有河川流動速度的基準值,眼前河川的流動速度比基準值緩慢,所以才如此描述。富士川為日本三大急流之一,利根川則以流速相較平穩而聞名。分別在這兩條河川旁長大的人,對於「ゆっくり(緩慢地)」的感覺也會有所不同。當眼前現象與自身感覺產生差距時,說話者便會想要使用副詞。
再者,對於「とても大きなハンバーガー(非常大的漢堡)」一句中「とても(非常)」的理解,也看似因人而異。只吃過麥當勞漢堡的人與吃過長崎佐世保漢堡的人,可想見兩者所認知的「とても」之意有所不同。看到佐世保漢堡會說出「とても」的,應該是只吃過麥當勞漢堡的人。
就資訊傳達的觀點而言,副詞是可有可無的表現,這是由於副詞幾乎不含任何資訊。例如「大きい(大的)」與「とても大きい(非常大的)」、「おいしくない(不好吃的)」與「ぜんぜんおいしくない(完全不好吃的)」,即使加上了「とても」或「ぜんぜん」,也並沒有增加實質的資訊。
不過,正是因為如此,才顯現副詞的重要性。明明可以不用說,卻特地說出來,理應有其意義。這意義並非資訊傳達,而是情感的傳達。副詞在情感傳達上,可說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何謂副詞――說話者成見之反映
本章開頭針對副詞的「意義」寫道:「副詞的『意義』為何,不甚清楚。」不過,讀者閱讀至此,朦朧之中應也已可窺見「副詞究竟是什麼」了吧。
說話者主觀理解欲作陳述的事態,所使用的表現即為副詞。說話者各自持有認定為「一般」之事物觀點基準,並以此基準為軸心來理解事態。如此一來,在描述事態本身的名詞、動詞、形容詞之外,也有必要透過事態與基準軸之間的關係,來表示「自身如何看待此事態」,這時所使用的便是副詞。
我們觀看事物並非不抱持任何成見。如同心理學「認知偏誤」一詞所示,每個人皆以偏頗的觀點、抱持著「這才是常識」的期待來觀看世界。當然,如果所有的資訊都要從零開始處理,那麼資訊處理的速度是跟不上腳步的。因此為了提升資訊處理效率,利用成見來觀看事物,是大家都在進行的行為。
既然每個人皆抱持成見觀看世界,那麼擁有相同成見的人們如果使用適切的副詞,便會產生共鳴,促成相互理解。在促進情感共享、加深人際關係這層意義上,比起傳達資訊的言詞,副詞表現扮演更加重要角色的情況不在少數。而且,副詞表現是特意在句子中加進了可有可無的言詞,因此特別容易引起聽者注意。就這點而言,副詞也可說是有效的表達方式。
不過,正如前述政客因發言而遭受輿論撻伐的例子所示,副詞也具有無意間暴露使用者偏見的風險。在撰寫論文或報告時,老師會提醒學生儘量避免使用副詞,正是因為學術寫作須保持客觀立場,若過度使用副詞,可能使文章流於主觀,甚至帶有成見。關於副詞所蘊含的魅力與潛藏的課題,將在第2章以後進一步深入探討。
「とても(非常)」一詞是否常用?
接續第3章,副詞的第二支柱為「程度副詞」,其中包含「程度副詞」「數量副詞」與「時間副詞」。首先讓我們從最有「程度副詞味」的「程度副詞」開始探討。
說到「程度副詞」的典型例子,應該就是「とても」了。英語中若出現「very」一詞,日語必定會翻譯成「とても」。但是,「とても」真的有這麼頻繁地使用嗎?觀察第2章所介紹過的「日語日常會話語料庫」的數據,便能得知「とても」其實並非如此常用。
表現「程度甚高」的典型副詞為「けっこう(相當)」,許多學術研究將其分類為程度副詞(田和2011)。相對於此,本書重視「けっこう」一詞所具有的「出乎意料」之語感,將其分類為審視副詞中之「認定副詞」(詳情參照第6章),不過也可視為帶有「出乎意料」色彩的程度副詞。
「けっこう」在日語日常會話中副詞順位排名第九,每100萬詞中之詞數PMW為1000。同樣表現「程度甚高」的副詞中,次多的是「めっちゃ(超級)」,「日語日常會話語料庫」表記為「めちゃ」,排名21、PMW為310。第三多的是「だいぶ(頗)」,排名42、PMW為101。接著還有排名50的「かなり(相當)」、排名59的「ずいぶん(十分)」、排名64的「めちゃくちゃ(超級)」,PMW分別為67、51、46。在這之後才終於輪到「とても」,排名68、PMW為43。
形容詞「すごい(厲害的)」的連用形「すごく」也用作副詞,例如「すごくおいしい(好吃極了)」;或是終止形「すごい」直接副詞化,例如「すごいおいしい」。「すごい」一詞的PMW為2744,相當驚人。另外,分類為「形狀詞」(形容動詞詞幹)的「まじ(真)」也具有副詞功能,PMW為249。就形態素解析而言,上述兩例的詞類並非副詞,無法單純地做比較,不過應該可以確定的是,「すごく」「けっこう」「めっちゃ」「まじ」這四個是經常用作「程度副詞”」的表現,「とても」則反而不太常用。
感謝的心情――透過間接傳達提升效果
第8章要探討的是,對聽者或閱讀者表達感謝心情之「正向評價副詞」。要表達感謝,並非只有直接說出「謝謝」這個方法。使用表示正向評價的副詞來描述對方的行動,以間接表達謝意,將能更有效地傳達「謝謝」之情。此類副詞表達出對於人際的關懷,特別是在書信或電郵中將發揮其力量,因此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些表現方式。
如同已於第1章作說明的「副詞的評價性」,副詞表現帶有「評價」。因此,若是使用副詞來肯定評價對方的行動,那麼為對方設想、慰勞對方的情感也將自然而然地顯現。
意義稀薄化――「ある意味(某種意義上)」「逆に(反而)」「適当に(隨意地)」
如同上述「ぜひ」「けっこう」的例子,在漢字音用詞「漢語」成為副詞並頻繁使用的過程中,其意涵內容有時會漸趨稀薄。其它副詞也有類似的現象,特別是在職場辦公室中,很容易觀察到副詞的「意義稀薄化」現象。
・{ちょっと/一瞬}いい?(可以{過來一下/占用一瞬的時間}嗎?)
被上司這麼叫過去,本應是「一下」「一瞬」的時間,卻遭扣留三十分鐘以上。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過這種經驗?
・一応、お伝えしておきます。 姑且告知。
・とりあえず、今日一日がんばりましょう。 總而言之,今天一天大家一起加油吧。
對方這麼說,不曉得大家是否曾感到困惑,不懂話中的「一応(姑且)」「とりあえず(總而言之)」指的是什麼?
・社内で問題になったのは、ある意味、よかったと思います。 在公司內部發生問題,某種意義上,我認為是好的。
・そこまでほめられると、逆にやばいよね。 被誇獎成那樣,反而不得了呢。
「ある意味(某種意義上)」或「逆に(反而)」也是經常使用的表現,但「某種意義」代表何種意義,「反而」又代表與什麼相反,並不明確。
・適当にやっておいてくれる? 可以幫我隨意地處理一下嗎?
沒有什麼比上司或公司前輩所說的「適当」一詞更令人困惑的事物了。「適当」原本應是「適切」之意,但副詞「適当に(隨意地)」則也有「いい加減(隨便/恰到好處)」的意思。不過在此情況下,雖然說是「いい加減」,並不代表真的能夠「隨便」偷工減料,而是要做到「恰到好處」。但是即使全權負責處理方式,最後上司也是只看結果,因此被吩咐工作的一方應該感到相當痛苦。
如上所述,使用副詞溝通,有很多時候容易導致意思模糊不清,因此對於自身口頭禪中「無意義」的副詞,必須有所自覺。
全國普及的方言副詞――「知らんけど(誰知道呢)」「めっちゃ(超級)」「まるっと(全部)」
最近也經常聽到,在發話最後加上「知らんけど(誰知道呢)」的用法。如果對方在徹頭徹尾詳細說明後,加上一句「知らんけど」,會感到好像撲了個空,非常虛脫,而人們認為這感覺很有趣,因此逐漸普及於日本全國。
將自身體驗照實敘述,雖正確但不有趣。因此為了娛樂聽者,在說話內容中摻雜些許誇大要素或撒點小謊,此種「誇飾法」相信不論是誰都會做。特別是在重視對聽者之「服務精神」的關西文化圈中,經常會發生極端的「誇飾」行為。
但是,如果太過於誇張,便會在結尾加上「知らんけど」,來規避對於自己所說內容所應負的責任。此種轉折方式也是關西地區人們說話時的特徵,透過具副詞性質的詞組「知らんけど」來表現。
「知らんけど」普及至全國的背景中,存在著電視或網路綜藝節目的影響。在節目中,來自關西地區的搞笑藝人頻繁使用「知らんけど」博取笑聲,此用法便廣泛傳開。
如上所述,在我們的語言生活當中,有時也會夾雜源自方言的副詞。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應該就是「めっちゃ(超級)」了吧。
年輕世代所使用的程度副詞之代表,以往為「超(超)」「すごく(極度)」,現在「めっちゃ」也加入隊伍。或許是受到電視綜藝節目「めちゃ×2イケてるッ!(帥呆了!)」的影響,不過在現今,應該幾乎不會認知到「めっちゃ」原本是方言。
「めっちゃ」是將「めちゃめちゃ」縮短而成的用詞,另外也會使用將「むちゃくちゃ」縮短的「むっちゃ」,不過「めっちゃ」較為人所熟悉。
此外,「まるっと(全部)」也是最近經常聽見的副詞,意指「まるまる(整整)」「そっくり全部(完整地)」。「まるっと」一詞源自「まるごと(整個)」,可信度高的學說指出,其原本為名古屋方言。此用詞廣泛普及的契機,一般認為是朝日電視台系列連續劇「TRICK」中的台詞。
副詞具有進行新陳代謝的傾向,其中又以程度副詞為主。一旦有多數人使用,便會漸漸覺得膩,這時就會有別的程度副詞出現。副詞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廣泛流傳,經由以年輕世代為中心的人們「過度」使用後,扎根於語言生活中。
新生副詞的出現
言詞的變化,在副詞上特別顯著。現有的意義容易產生改變,「正向」「負面」語感也是發生變化的對象。文法性質也容易起變化,也有修飾對象範圍擴大或詞類轉換的現象。
不過比起上述,也有更加大膽的改變,即「創造新詞形」。
「ワンチャン(有機會的話)」是最近經常聽見的用法(菊地2021)。「ワンチャン」是「ワンチャンス(one chance一次機會)」的省略形,其用法例如「ワンチャン狙って(窺伺一次機會)」等等。
不過,上述意義擴張,產生以下兩種新的用法。其一為表示「順利事成」的「ワンチャン行けた(這次機會成功了)」;另一則為表達「順利的話可以期待」,顯示預測中含有自身樂觀的希望,例如「ワンチャン勝てるかも(或許有機會能夠獲勝)」。
後者用法更進一步衍生出不帶有樂觀希望、也不抱持期待,只單純表達可能性的「ワンチャンあるかも(或許有機會)」,被人們廣泛應用在各式場面中。
「ぶっちゃけ(直截了當地說)」也是近年大家相當熟悉的副詞。事實上,方才所示「令和三年度國語輿論調查」中,也有如下所述之調查結果。
・正直なところまずい。 老實說很難吃。
有過半數(55.7%)的人回答,將上句中「正直なところ」代換為「ぶっちゃけ」,也不會感到不自然。反之,覺得不對勁的人仍然佔了40.9%,不過可以預想得到,此數字今後將更趨減少。
一般認為推廣「ぶっちゃけ」一詞用法的是藝人木村拓哉。TBS電視台系列於2003年播出的連續劇「GOOD LUCK!!」以航空公司ANA為舞台,木村所飾演的主角新海元,對女主角緒川步實所說出的以下台詞,為「ぶっちゃけ」廣為流傳的契機。
副詞與時代
在闔上本書前,最後讓我們以「程度副詞」為對象,來探討「副詞隨世代不同而產生變化」此一重要議題。
若是要幫「本気」一詞標上讀音,大家會如何表記呢?
高齡世代或許會認為除了「ほんき」以外沒有其它選擇,中年世代則為「マジ」,更年輕的青壯年世代,可能會回答「ガチ」。
也就是說,根據所選擇的是「ほんきでやばい(真的不得了)」「マジでやばい」還是「ガチでやばい」,就能看出是屬於哪個世代的人。
最近「ガチ」的氣勢鼎盛,觀察複合名詞的組成,便能體認其產能之高。如欲舉出「マジ」複合名詞的例子,腦中浮現的僅有區區「マジレス(認真回覆)」「マジギレ(認真發怒)」;但如果是「ガチ」,馬上就會想到無數用詞,例如「ガチバトル(認真戰鬥)」「ガチ中華(道地中華餐廳)」「ガチ食い(認真大吃)」「ガチ恋(認真戀愛)」「ガチ対決(認真對決)」「ガチレース(認真比賽)」「ガチ公募(認真公開招募)」「ガチ相談(認真商量)」等等。
①描寫性:真實地描繪事情
②程度性:透過量尺掌握事物
③預告性:事先提示內容
④評價性:加上說話者對於事態的評價
⑤期待性:描述與自身基準間的差距
越是單獨探究每一個副詞,就越難進行分類。因此,本書建議,應先列舉出副詞所共通具備的一些基本性質。本書提出了副詞的五個性質,並將在後續的解說中,視需要加以引用說明。
第一個性質為「描寫性」,常見於典型的「情態副詞」。例如「ガタガタ(咯咯)」「ゲラゲラ(哈哈)」等擬音詞、「つるつる(滑溜溜)」「くるくる(滴溜溜)」等擬態詞,其共通特徵為真實地描繪事情。
第二個性質為「程度性」,常見於典型的「程度副詞」。無法僅藉由動詞或形容詞等用言來完全表達的階段,透過副詞便得以詳細描述。副詞可說是具備了透過量尺掌握事物的功能。
第三個性質為「預告性」,常見於典型的「預告副詞」。就日語構造而言,原本理應是不看到句末便無法理解句意。不過,透過副詞於句子開頭事先提示句意,就能正確表達句子整體內容,避免造成誤解。
第四個性質為「評價性」,常見於典型的「評價副詞」。副詞與形容詞一樣,皆屬於容易表現說話者主觀態度的詞類。副詞在使用時往往會夾帶說話者的評價,可說是副詞難以避免的宿命。
第五個性質為「期待性」,常見於典型的「認定副詞」或「限定副詞」等。我們並非直接如實地觀看現象,而是將每個人腦中的基準期望值與實際現象相互對照,透過副詞來表現兩者間的差距。
副詞的期待性――有效傳達情感
思考副詞時,特別重要的是「期待性」。
我們透過言詞來表達時,分為客觀陳述法與主觀陳述法。一般認為,以名詞或動詞來陳述時通常較為客觀。這是由於名詞陳述概念與知識等,動詞則陳述存在與事情等,兩者皆直接陳述現象。
相對於此,透過形容詞或副詞來陳述時,通常容易變得主觀。以形容詞為例,即使氣溫同為二十度,春天時會覺得暖和,秋天時則感到涼爽。這是因為說話者所持基準有所不同,前者為度過寒冬時節後所迎來的春天,後者則是度過盛夏時節後所迎來的秋天。「二十度」為客觀的名詞世界,「暖かい(暖和的)」「涼しい(涼爽的)」則為主觀的形容詞世界。當然,這樣的主觀表現得以成立,是由於說話者與聽者之間擁有共通的經驗。基於共通經驗的「共鳴」是形容詞表現的關鍵。
事實上,副詞也和上述所見形容詞的情況相同。「川がゆっくり流れる(河川緩慢地流動)」這句話之所以成立,是由於說話者腦中有河川流動速度的基準值,眼前河川的流動速度比基準值緩慢,所以才如此描述。富士川為日本三大急流之一,利根川則以流速相較平穩而聞名。分別在這兩條河川旁長大的人,對於「ゆっくり(緩慢地)」的感覺也會有所不同。當眼前現象與自身感覺產生差距時,說話者便會想要使用副詞。
再者,對於「とても大きなハンバーガー(非常大的漢堡)」一句中「とても(非常)」的理解,也看似因人而異。只吃過麥當勞漢堡的人與吃過長崎佐世保漢堡的人,可想見兩者所認知的「とても」之意有所不同。看到佐世保漢堡會說出「とても」的,應該是只吃過麥當勞漢堡的人。
就資訊傳達的觀點而言,副詞是可有可無的表現,這是由於副詞幾乎不含任何資訊。例如「大きい(大的)」與「とても大きい(非常大的)」、「おいしくない(不好吃的)」與「ぜんぜんおいしくない(完全不好吃的)」,即使加上了「とても」或「ぜんぜん」,也並沒有增加實質的資訊。
不過,正是因為如此,才顯現副詞的重要性。明明可以不用說,卻特地說出來,理應有其意義。這意義並非資訊傳達,而是情感的傳達。副詞在情感傳達上,可說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何謂副詞――說話者成見之反映
本章開頭針對副詞的「意義」寫道:「副詞的『意義』為何,不甚清楚。」不過,讀者閱讀至此,朦朧之中應也已可窺見「副詞究竟是什麼」了吧。
說話者主觀理解欲作陳述的事態,所使用的表現即為副詞。說話者各自持有認定為「一般」之事物觀點基準,並以此基準為軸心來理解事態。如此一來,在描述事態本身的名詞、動詞、形容詞之外,也有必要透過事態與基準軸之間的關係,來表示「自身如何看待此事態」,這時所使用的便是副詞。
我們觀看事物並非不抱持任何成見。如同心理學「認知偏誤」一詞所示,每個人皆以偏頗的觀點、抱持著「這才是常識」的期待來觀看世界。當然,如果所有的資訊都要從零開始處理,那麼資訊處理的速度是跟不上腳步的。因此為了提升資訊處理效率,利用成見來觀看事物,是大家都在進行的行為。
既然每個人皆抱持成見觀看世界,那麼擁有相同成見的人們如果使用適切的副詞,便會產生共鳴,促成相互理解。在促進情感共享、加深人際關係這層意義上,比起傳達資訊的言詞,副詞表現扮演更加重要角色的情況不在少數。而且,副詞表現是特意在句子中加進了可有可無的言詞,因此特別容易引起聽者注意。就這點而言,副詞也可說是有效的表達方式。
不過,正如前述政客因發言而遭受輿論撻伐的例子所示,副詞也具有無意間暴露使用者偏見的風險。在撰寫論文或報告時,老師會提醒學生儘量避免使用副詞,正是因為學術寫作須保持客觀立場,若過度使用副詞,可能使文章流於主觀,甚至帶有成見。關於副詞所蘊含的魅力與潛藏的課題,將在第2章以後進一步深入探討。
「とても(非常)」一詞是否常用?
接續第3章,副詞的第二支柱為「程度副詞」,其中包含「程度副詞」「數量副詞」與「時間副詞」。首先讓我們從最有「程度副詞味」的「程度副詞」開始探討。
說到「程度副詞」的典型例子,應該就是「とても」了。英語中若出現「very」一詞,日語必定會翻譯成「とても」。但是,「とても」真的有這麼頻繁地使用嗎?觀察第2章所介紹過的「日語日常會話語料庫」的數據,便能得知「とても」其實並非如此常用。
表現「程度甚高」的典型副詞為「けっこう(相當)」,許多學術研究將其分類為程度副詞(田和2011)。相對於此,本書重視「けっこう」一詞所具有的「出乎意料」之語感,將其分類為審視副詞中之「認定副詞」(詳情參照第6章),不過也可視為帶有「出乎意料」色彩的程度副詞。
「けっこう」在日語日常會話中副詞順位排名第九,每100萬詞中之詞數PMW為1000。同樣表現「程度甚高」的副詞中,次多的是「めっちゃ(超級)」,「日語日常會話語料庫」表記為「めちゃ」,排名21、PMW為310。第三多的是「だいぶ(頗)」,排名42、PMW為101。接著還有排名50的「かなり(相當)」、排名59的「ずいぶん(十分)」、排名64的「めちゃくちゃ(超級)」,PMW分別為67、51、46。在這之後才終於輪到「とても」,排名68、PMW為43。
形容詞「すごい(厲害的)」的連用形「すごく」也用作副詞,例如「すごくおいしい(好吃極了)」;或是終止形「すごい」直接副詞化,例如「すごいおいしい」。「すごい」一詞的PMW為2744,相當驚人。另外,分類為「形狀詞」(形容動詞詞幹)的「まじ(真)」也具有副詞功能,PMW為249。就形態素解析而言,上述兩例的詞類並非副詞,無法單純地做比較,不過應該可以確定的是,「すごく」「けっこう」「めっちゃ」「まじ」這四個是經常用作「程度副詞”」的表現,「とても」則反而不太常用。
感謝的心情――透過間接傳達提升效果
第8章要探討的是,對聽者或閱讀者表達感謝心情之「正向評價副詞」。要表達感謝,並非只有直接說出「謝謝」這個方法。使用表示正向評價的副詞來描述對方的行動,以間接表達謝意,將能更有效地傳達「謝謝」之情。此類副詞表達出對於人際的關懷,特別是在書信或電郵中將發揮其力量,因此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些表現方式。
如同已於第1章作說明的「副詞的評價性」,副詞表現帶有「評價」。因此,若是使用副詞來肯定評價對方的行動,那麼為對方設想、慰勞對方的情感也將自然而然地顯現。
意義稀薄化――「ある意味(某種意義上)」「逆に(反而)」「適当に(隨意地)」
如同上述「ぜひ」「けっこう」的例子,在漢字音用詞「漢語」成為副詞並頻繁使用的過程中,其意涵內容有時會漸趨稀薄。其它副詞也有類似的現象,特別是在職場辦公室中,很容易觀察到副詞的「意義稀薄化」現象。
・{ちょっと/一瞬}いい?(可以{過來一下/占用一瞬的時間}嗎?)
被上司這麼叫過去,本應是「一下」「一瞬」的時間,卻遭扣留三十分鐘以上。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過這種經驗?
・一応、お伝えしておきます。 姑且告知。
・とりあえず、今日一日がんばりましょう。 總而言之,今天一天大家一起加油吧。
對方這麼說,不曉得大家是否曾感到困惑,不懂話中的「一応(姑且)」「とりあえず(總而言之)」指的是什麼?
・社内で問題になったのは、ある意味、よかったと思います。 在公司內部發生問題,某種意義上,我認為是好的。
・そこまでほめられると、逆にやばいよね。 被誇獎成那樣,反而不得了呢。
「ある意味(某種意義上)」或「逆に(反而)」也是經常使用的表現,但「某種意義」代表何種意義,「反而」又代表與什麼相反,並不明確。
・適当にやっておいてくれる? 可以幫我隨意地處理一下嗎?
沒有什麼比上司或公司前輩所說的「適当」一詞更令人困惑的事物了。「適当」原本應是「適切」之意,但副詞「適当に(隨意地)」則也有「いい加減(隨便/恰到好處)」的意思。不過在此情況下,雖然說是「いい加減」,並不代表真的能夠「隨便」偷工減料,而是要做到「恰到好處」。但是即使全權負責處理方式,最後上司也是只看結果,因此被吩咐工作的一方應該感到相當痛苦。
如上所述,使用副詞溝通,有很多時候容易導致意思模糊不清,因此對於自身口頭禪中「無意義」的副詞,必須有所自覺。
全國普及的方言副詞――「知らんけど(誰知道呢)」「めっちゃ(超級)」「まるっと(全部)」
最近也經常聽到,在發話最後加上「知らんけど(誰知道呢)」的用法。如果對方在徹頭徹尾詳細說明後,加上一句「知らんけど」,會感到好像撲了個空,非常虛脫,而人們認為這感覺很有趣,因此逐漸普及於日本全國。
將自身體驗照實敘述,雖正確但不有趣。因此為了娛樂聽者,在說話內容中摻雜些許誇大要素或撒點小謊,此種「誇飾法」相信不論是誰都會做。特別是在重視對聽者之「服務精神」的關西文化圈中,經常會發生極端的「誇飾」行為。
但是,如果太過於誇張,便會在結尾加上「知らんけど」,來規避對於自己所說內容所應負的責任。此種轉折方式也是關西地區人們說話時的特徵,透過具副詞性質的詞組「知らんけど」來表現。
「知らんけど」普及至全國的背景中,存在著電視或網路綜藝節目的影響。在節目中,來自關西地區的搞笑藝人頻繁使用「知らんけど」博取笑聲,此用法便廣泛傳開。
如上所述,在我們的語言生活當中,有時也會夾雜源自方言的副詞。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應該就是「めっちゃ(超級)」了吧。
年輕世代所使用的程度副詞之代表,以往為「超(超)」「すごく(極度)」,現在「めっちゃ」也加入隊伍。或許是受到電視綜藝節目「めちゃ×2イケてるッ!(帥呆了!)」的影響,不過在現今,應該幾乎不會認知到「めっちゃ」原本是方言。
「めっちゃ」是將「めちゃめちゃ」縮短而成的用詞,另外也會使用將「むちゃくちゃ」縮短的「むっちゃ」,不過「めっちゃ」較為人所熟悉。
此外,「まるっと(全部)」也是最近經常聽見的副詞,意指「まるまる(整整)」「そっくり全部(完整地)」。「まるっと」一詞源自「まるごと(整個)」,可信度高的學說指出,其原本為名古屋方言。此用詞廣泛普及的契機,一般認為是朝日電視台系列連續劇「TRICK」中的台詞。
副詞具有進行新陳代謝的傾向,其中又以程度副詞為主。一旦有多數人使用,便會漸漸覺得膩,這時就會有別的程度副詞出現。副詞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廣泛流傳,經由以年輕世代為中心的人們「過度」使用後,扎根於語言生活中。
新生副詞的出現
言詞的變化,在副詞上特別顯著。現有的意義容易產生改變,「正向」「負面」語感也是發生變化的對象。文法性質也容易起變化,也有修飾對象範圍擴大或詞類轉換的現象。
不過比起上述,也有更加大膽的改變,即「創造新詞形」。
「ワンチャン(有機會的話)」是最近經常聽見的用法(菊地2021)。「ワンチャン」是「ワンチャンス(one chance一次機會)」的省略形,其用法例如「ワンチャン狙って(窺伺一次機會)」等等。
不過,上述意義擴張,產生以下兩種新的用法。其一為表示「順利事成」的「ワンチャン行けた(這次機會成功了)」;另一則為表達「順利的話可以期待」,顯示預測中含有自身樂觀的希望,例如「ワンチャン勝てるかも(或許有機會能夠獲勝)」。
後者用法更進一步衍生出不帶有樂觀希望、也不抱持期待,只單純表達可能性的「ワンチャンあるかも(或許有機會)」,被人們廣泛應用在各式場面中。
「ぶっちゃけ(直截了當地說)」也是近年大家相當熟悉的副詞。事實上,方才所示「令和三年度國語輿論調查」中,也有如下所述之調查結果。
・正直なところまずい。 老實說很難吃。
有過半數(55.7%)的人回答,將上句中「正直なところ」代換為「ぶっちゃけ」,也不會感到不自然。反之,覺得不對勁的人仍然佔了40.9%,不過可以預想得到,此數字今後將更趨減少。
一般認為推廣「ぶっちゃけ」一詞用法的是藝人木村拓哉。TBS電視台系列於2003年播出的連續劇「GOOD LUCK!!」以航空公司ANA為舞台,木村所飾演的主角新海元,對女主角緒川步實所說出的以下台詞,為「ぶっちゃけ」廣為流傳的契機。
副詞與時代
在闔上本書前,最後讓我們以「程度副詞」為對象,來探討「副詞隨世代不同而產生變化」此一重要議題。
若是要幫「本気」一詞標上讀音,大家會如何表記呢?
高齡世代或許會認為除了「ほんき」以外沒有其它選擇,中年世代則為「マジ」,更年輕的青壯年世代,可能會回答「ガチ」。
也就是說,根據所選擇的是「ほんきでやばい(真的不得了)」「マジでやばい」還是「ガチでやばい」,就能看出是屬於哪個世代的人。
最近「ガチ」的氣勢鼎盛,觀察複合名詞的組成,便能體認其產能之高。如欲舉出「マジ」複合名詞的例子,腦中浮現的僅有區區「マジレス(認真回覆)」「マジギレ(認真發怒)」;但如果是「ガチ」,馬上就會想到無數用詞,例如「ガチバトル(認真戰鬥)」「ガチ中華(道地中華餐廳)」「ガチ食い(認真大吃)」「ガチ恋(認真戀愛)」「ガチ対決(認真對決)」「ガチレース(認真比賽)」「ガチ公募(認真公開招募)」「ガチ相談(認真商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