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Unit 4 工作經驗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資歷摘要就像一道前菜,
讓人資主管先嚐到一點滋味。
只要處理得當,對方就會胃口大開。
而工作經驗,則是履歷中的主菜。
能否留住「客人」的心,就看你能端出什麼好料。

基本原則
一般而言,所謂的工作經驗應包含所有曾經從事過的工作,包括兵役、實習和義工經驗等。不過這是「一般而言」,在寫履歷時,略過對求職者沒有幫助的職位才是較為實際的作法。履歷是一種廣告而不是個人簡史,所以別一股腦兒地將短期工作或與應徵職位無關的經驗全寫進去了。

此外,距離應徵時間十五年以上的工作也不必寫,因為那些工作多半與現在從事的工作無關,寫出來反而會有風險,比如讓自己顯得資歷繁雜或歲數太高。如果工作史中出現很長一段空窗期,勢必會啟人疑竇,也要特別小心。假如你的「空窗期」非常明顯,可能會連應徵的機會都沒有;即使對方找你面試了,也必定會要求你解釋。在本單元中我們將傳授一些技巧和用語,教你將某個看似毫不相干(甚至有如一場災難)的工作經驗轉變成正面的經歷。

「工作經驗」的四大元素
一旦決定好在工作經驗中要列出曾擔任過哪些職位,接下來就得確定每個職位都融入了以下四大元素:(一)職稱、(二)公司名稱、(三)任職日期,以及(四)工作職責與成就。這是所有履歷都必須包括的,求職者是否能夠脫穎而出,關鍵就在於這些元素的呈現方式。

一、職稱
如果你的職稱比任職公司的名稱還響亮,那就直接將職稱寫在前面。假使職稱太過抽象或冷僻,如 Officer, Level II,則建議你採用大家看得懂的名稱,例如: Senior Management Trainee。切記千萬不要自以為聰明地為自己「升官」。如果曾經調職或升遷,兩個不同的職稱應分開排列。另外,要盡量表現出在公司中有步步高升的趨勢,即使事實上你只是被調去擔任同等位階的職務。

二、公司名稱
如果任職的公司名氣響亮、聲譽崇高,則可考慮將公司名寫在職稱之前。若公司知名度較低,但簡短描述一下有加分作用的話,可以考慮以下的處理方式: 如果任職公司規模龐大,請註明任職部門:
Shin Kong Life Insurance Co., Product Development Division.
最後,別忘了註明現任公司的所在地。雖然沒有必要將地址、電話號碼或網址全告訴未來雇主,但是註明現任公司所在城市有助於加深對方對你的印象。
三、任職日期
儘管對贏得面試機會幫助並不大,任職日期卻是履歷中的必要資訊。在不可省略的前提下,任職日期的格式安排上應盡量低調。傳統上,日期被放在履歷左側成一列;不過這種作法早已過時,因為這會使履歷看起來像個人簡史,而無法發揮履歷真正的效用:自我宣傳。

前面提到,人資主管會注意到你工作經驗中的空窗期,如果你計畫長期休息,可考慮在 1 月辭職,然後在隔年的 12 月開始在下一家公司上班。如此你一方面可以休 22 個月的長假,同時空窗期也不會特別顯眼。例如:

Company A: 2010–present (Actually, hired in Dec. 2010)
Company B: 2007–2009 (Actually, resigned in Jan. 2009)
A公司:2010年至今(實際上 2010年 12月到職)
B公司:2007年—2009年(實際上 2009年 1月離職)

四、工作職責與成就
這是履歷中人資主管最有可能仔細閱讀的部分,所以內容必須非常扎實。基本上在此應提供職務內容與工作成就等兩類資料,不過最好能藉由描寫工作成就,讓對方從中看出你的職務內容。下面何者看起來比較優秀?

●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d selling supplemental health coverage
職責包括銷售追加健康保險方案。
● Sold over NT$100 million dollars in supplemental health coverage in two years
在兩年內賣出的追加健康保險方案,超過新台幣一億元。

仔細比較這兩個範例,你會發現有兩個重點:

1. 善用具說服力的動詞
比起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d” 或 “Duties included” 等片語,句子一開頭就用 “Sold” 這種具有說服力的動詞,可以讓人資主管感覺強而有力。

2. 盡可能量化工作成就
數字是有憑有據的客觀事實,人資主管看到量化呈現的工作成就便會知道求職者是講求實在的人。量化工作成就時,應包括以下資料:

● Amounts 數量:units sold, new customers brought in, etc.
銷售套數、帶進的新客戶人數等

● Dollars 金額:revenue generated, profits earned, money saved, etc.
創造的收益、賺進的利潤、省下的金錢等

● Percentages 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increased sales, reduced returns, etc. 提高多少百分比的業績、減少多少百分比的退貨等

● Time Periods 時間範圍:increased production per month, reduced turnaround time, etc. 每月增加的產量、減少的作業時間等
在條列量化的成就時,最好能同時使用不同種類的數字資料。例如在前面的項目列出金額,後面的項目則以百分比呈現。不過除非有利於凸顯成就,否則並不需要寫出時間範圍。比方說,doubling sales in six months(在六個月內達到雙倍業績)令人印象深刻,但若是 doubling sales in six years(在六年內達到雙倍業績),相對就遜色多了。

如果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量化法不適用,或者你的工作成就屈指可數,這時可以利用這個部分來凸顯你的技能,並說明你如何運用這些技能對曾經任職的公司做出貢獻。如果值得自豪的技能也不多,那就只能仰賴傳統的「備胎」資料,也就是個人特質來推銷自我了。

格式
「工作經驗」的四大元素該如何安排,雖然沒有單一的正確方式,但是錯誤的方式卻不少。在大多數情況下,應先寫職稱或公司名稱。請記住,一旦選定了格式,履歷中其他部分包括「學歷」或是「其他資料」等,也都應採用同樣的格式。

為「工作經驗」命名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和 “Experience” 都是目前最常見的標題。以前最常見的名稱是 “Employment”、“Employment History”、“Work History”等,不過現在看起來都已經過時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