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學習,需要的是教材,地點是教室,遇到不懂的字,需要老師的解說或詳查字典。英文閱讀則是挑選有興趣的書籍,不一定要有老師,可以在任何舒服的角落進行,遇到不懂的單字,可從上下文去猜,可以從插圖去猜,只要不影響主要劇情,跳過去也無不可,閱讀的順暢度,不會因為一、兩個單字而中斷。
幼兒有很棒的「猜」的能力。這種能力常被訓練,長大後可以應用在各種領域。舉例來說,書店常舉辦英文故事時間,故事老師拿著圖畫繪本,配合肢體動作,全程使用英文講演。有幾次,報名年齡層分布得比較廣,同時有4~5歲左右與國小中高年級小朋友參加。
在聽故事時,我發現小小孩雖然有時分心,但感覺聽得津津有味;而大小孩卻幾度不安的想離開現場,這現象讓我覺得很有趣。照理說,大小孩英文比較好,認識的字比較多,穩定性比較高,怎麼會沒有耐心聽完整個故事?
在安撫幾個大小孩時,小孩告訴我,他們不想聽是因為他們「聽不懂」!原來,大小孩只要有一、兩個字聽不懂,思緒就會卡住,無法繼續聽完故事。而小小孩的世界,生活周遭實在有太多聽不懂的對話(中、英文都一樣),於是他們會用與生俱來的能力去「猜」,而猜不到也沒關係,感受到「氣氛」還是可以哈哈大笑,認真參與,怡然自得。
此外,「快樂」最重要!閱讀與聽故事,都應該是讓人愉悅的!聽故事因為幾個字不懂就聽不下去,感覺很掃興!閱讀如果因為幾個單字不了解,就停下來查字典,斷斷續續,看看停停,也抹煞了應有的樂趣!
不要小看小孩「猜」的能力,很多還不識字的小孩看圖畫書,都可從圖像線索猜中故事情節;看英文圖畫書,也可以猜中書名與書中重要英文單字的字意。而這樣猜得的單字,因為跟喜愛的插畫、角色、情節連結在一起,也比較難忘記。
專家常說,英文程度取決於字彙量多寡。坊間各種記憶英文單字的方法,如字根、字首、字尾拆解法;如諧音記憶法「夾不死踢可死」=Chopsticks等,對兒童來說,恐怕都不及「閱讀猜字法」來得有效。
雖然生活中很多領域都需要非常高的準確度與零失誤率,但童年生活,我仍然覺得快樂、放鬆、自在的成長是比較重要的。英文閱讀習慣的培養過程,讓孩子欣賞到作品、滿足到興趣,在無壓力、不費力的狀況下,「猜」中很多英文單字,增強英文語感,同時也提升了英文能力。
認識童書,踏出閱讀第一步
一般對英文童書的刻板印象,以為英文教材就是英文童書。的確,台灣英文童書的市場確實以教材為大宗。各式英文教材,有文法本、習作本、發音本、經典故事改寫本、短篇故事閱讀本等等,這類統稱ELT(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書籍,不是我們要討論的範疇。
教材外的童書出版,基本上並不是專為非母語國家學習英文所設計,屬於作者的自由創作,用字遣詞有絕對的自由,想像力可以無限寬廣,設計可以有絕對的創意。這類英文童書的出版,已經有110年以上的歷史。
完整的出版鏈,從0歲幼幼書至青少年小說,都不難找到優秀作品來幫助小朋友培養閱讀習慣。其中的出版大類簡列如下,這些出版大類與適讀年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出版品類別 類別簡介 適讀年齡階段 重要獎項
有聲品 寶寶CD、童謠、韻文、故事有聲書 1、2
硬頁書 加厚印刷,不易撕壞。翻開一頁,後一頁會自動翹起,鼓勵寶寶翻頁 1、2
翻翻書 硬頁翻翻書、平裝翻翻書。
書頁中另藏1至多個小翻頁 1、2
操作書 書中含有翻、拉、轉、按、壓、觸摸、立體設計等特殊功能 1、2
圖畫繪本 各式圖畫故事書 1、2、3 凱迪克獎
凱特.格林威獎
橋梁書 英文讀本、章節書、系列小品等用以銜接圖像閱讀到全文字閱讀的書種 2、3
青少年小說 經典小說、著名作者、電影衍生小說、得獎作品 3 紐伯瑞獎
非文學類 科學、數學、人物傳記 3
*適讀年齡階段1:0~3歲;階段2:4~8歲;階段3:9~12歲。
了解處於不同階段孩子的閱讀需求,認識國外出版品的類別與性質,從中找出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將可幫孩子輕鬆養成英文閱讀的習慣!
幼兒有很棒的「猜」的能力。這種能力常被訓練,長大後可以應用在各種領域。舉例來說,書店常舉辦英文故事時間,故事老師拿著圖畫繪本,配合肢體動作,全程使用英文講演。有幾次,報名年齡層分布得比較廣,同時有4~5歲左右與國小中高年級小朋友參加。
在聽故事時,我發現小小孩雖然有時分心,但感覺聽得津津有味;而大小孩卻幾度不安的想離開現場,這現象讓我覺得很有趣。照理說,大小孩英文比較好,認識的字比較多,穩定性比較高,怎麼會沒有耐心聽完整個故事?
在安撫幾個大小孩時,小孩告訴我,他們不想聽是因為他們「聽不懂」!原來,大小孩只要有一、兩個字聽不懂,思緒就會卡住,無法繼續聽完故事。而小小孩的世界,生活周遭實在有太多聽不懂的對話(中、英文都一樣),於是他們會用與生俱來的能力去「猜」,而猜不到也沒關係,感受到「氣氛」還是可以哈哈大笑,認真參與,怡然自得。
此外,「快樂」最重要!閱讀與聽故事,都應該是讓人愉悅的!聽故事因為幾個字不懂就聽不下去,感覺很掃興!閱讀如果因為幾個單字不了解,就停下來查字典,斷斷續續,看看停停,也抹煞了應有的樂趣!
不要小看小孩「猜」的能力,很多還不識字的小孩看圖畫書,都可從圖像線索猜中故事情節;看英文圖畫書,也可以猜中書名與書中重要英文單字的字意。而這樣猜得的單字,因為跟喜愛的插畫、角色、情節連結在一起,也比較難忘記。
專家常說,英文程度取決於字彙量多寡。坊間各種記憶英文單字的方法,如字根、字首、字尾拆解法;如諧音記憶法「夾不死踢可死」=Chopsticks等,對兒童來說,恐怕都不及「閱讀猜字法」來得有效。
雖然生活中很多領域都需要非常高的準確度與零失誤率,但童年生活,我仍然覺得快樂、放鬆、自在的成長是比較重要的。英文閱讀習慣的培養過程,讓孩子欣賞到作品、滿足到興趣,在無壓力、不費力的狀況下,「猜」中很多英文單字,增強英文語感,同時也提升了英文能力。
認識童書,踏出閱讀第一步
一般對英文童書的刻板印象,以為英文教材就是英文童書。的確,台灣英文童書的市場確實以教材為大宗。各式英文教材,有文法本、習作本、發音本、經典故事改寫本、短篇故事閱讀本等等,這類統稱ELT(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書籍,不是我們要討論的範疇。
教材外的童書出版,基本上並不是專為非母語國家學習英文所設計,屬於作者的自由創作,用字遣詞有絕對的自由,想像力可以無限寬廣,設計可以有絕對的創意。這類英文童書的出版,已經有110年以上的歷史。
完整的出版鏈,從0歲幼幼書至青少年小說,都不難找到優秀作品來幫助小朋友培養閱讀習慣。其中的出版大類簡列如下,這些出版大類與適讀年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出版品類別 類別簡介 適讀年齡階段 重要獎項
有聲品 寶寶CD、童謠、韻文、故事有聲書 1、2
硬頁書 加厚印刷,不易撕壞。翻開一頁,後一頁會自動翹起,鼓勵寶寶翻頁 1、2
翻翻書 硬頁翻翻書、平裝翻翻書。
書頁中另藏1至多個小翻頁 1、2
操作書 書中含有翻、拉、轉、按、壓、觸摸、立體設計等特殊功能 1、2
圖畫繪本 各式圖畫故事書 1、2、3 凱迪克獎
凱特.格林威獎
橋梁書 英文讀本、章節書、系列小品等用以銜接圖像閱讀到全文字閱讀的書種 2、3
青少年小說 經典小說、著名作者、電影衍生小說、得獎作品 3 紐伯瑞獎
非文學類 科學、數學、人物傳記 3
*適讀年齡階段1:0~3歲;階段2:4~8歲;階段3:9~12歲。
了解處於不同階段孩子的閱讀需求,認識國外出版品的類別與性質,從中找出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將可幫孩子輕鬆養成英文閱讀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