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推薦)
《戒掉爛英文》一直是我會買來看的系列,因為不管語言程度多好,還是會忽略一些小細節。看著看著覺得有趣之餘,也不知不覺養成語感了!
很高興《戒掉爛英文》系列又出了第4本,透過Ricky多年教英文的經驗累積所觀察到的小細節,一定會讓大家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阿滴(「阿滴英文」創辦人、知名YouTuber)
秒懂英文邏輯,溝通從此零距離
與中文相比,英語是一種節奏很快的語言,就像打乒乓球一樣,有來有往,一旦一方漏接,球立刻掉在地上。跟外國朋友溝通時,若無法在當下秒懂對方的心境,跟對方不同步,溝通就產生了距離。
在美國求學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英文能力會大有進展,其實是從去雜貨店買東西、到餐廳點菜、在酒吧和朋友共享歡樂時光等生活情境中,慢慢累積的結果。離開美國後,我到了香港,在電視台主持娛樂新聞,屢有機會訪問好萊塢大明星,專業提問、談笑風生,都是根植於過往那些實際生活體驗,與對方的共鳴,當然也成了我在當地和許多國際友人互動時最好的助力和養分。
要學好道地英文,一定得出國嗎?其實不然。《戒掉爛英文4》正好創造了這種貼切的生活和職場情境,用簡短篇幅、人人可對號入座的方式,說明在不同情境下,最潮、最得體的英文詞語講法,讓你更能融入英語文化,與外國朋友互動更加順暢。
讓我很有感的是第4則,當中提到了Don’t mention it!和Don’t bring it up.這兩句的差異,雖然中文一樣是「別提了」,使用的情境卻完全不一樣。雖然很少人會誤用,但在書中卻清楚說明英語意涵中的邏輯,可以讓人舉一反三。而且這一則例句也提到了「告白」的英文是confess,在今天日常對話時也超好用的。
還有第42則「都是禁止,但prohibit比forbid更有力」,在英文合約或是國外產品說明書中,經常出現prohibit和forbid這兩個有點相似的英文字。看完這一則內容,你就會立刻了解這兩個英文常用字的細微差異了。
我建議英語能力在初階或中等程度的讀者,將這本書當成觸類旁通的小辭典,找出自己不太清楚的單字和句子,透過書中提供的簡單對比,重新釐清語意,配合不同情境中的英文用法,重新理解英文邏輯,當成英語進階的跳板。當然在此,我更要向過往在英語溝通時曾經受挫的讀者說聲恭喜,因為透過這本書,讓你終於有機會,把過去漏接的那些「球」重新撿回來!
李大華(1111人力銀行公共事務部總經理)
用英語力贏在職場起跑點
英語在現今職場已不只是溝通的工具,而是代表是否夠「國際化」的指標,因此許多公司在徵才時都會訂出英語檢定的門檻。但即便你在英語檢測時通過了門檻,如果無法漂亮運用,一切也是徒然。
大家一定都有相同的感觸,教科書所學的詞彙與現實世界所需要的,往往不盡吻合,真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而英語教科書上要求的文法規則,更讓你在開口前再三斟酌、裹足不前。
現在的年輕世代,普遍的英語能力皆可達「一般人能理解」的標準。但是對國際化要求更多的職務來說,標準可能就不止於此了。口說不僅要能傳達詞意,還要能依老外的方式正確說出,才能更拉近彼此距離。許多依中文的思考邏輯轉換成的英語,不但詞不達意,一不小心反而弄巧成拙;而許多連老外都已捐棄不用的老派英語,如果再繼續使用,也會顯得跟不上潮流。
許多年輕人在職場上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在求職時展現英語能力。在關鍵時刻理解考官的提問,並正確地言之有物,才不枉苦讀英語一、二十載。如何在簡短的對話過程,贏得對方的青睞,就格外需要費番功夫了。
Ricky以其在美國成長的優勢,蒐集職場上常見、值得討論的用語,套入生活化的例句,幫助已有一般英語程度的讀者,精準掌握漂亮道地的說法,不但擺脫爛英語,還可能因此脫胎換骨,在職場上嶄露頭角。
許多人在網路上看過Ricky發表討論英語應用的影片,對於其生活化的表達和強勢邏輯分析,都印象深刻。這次以文字表現,仍然維持生動、有趣的節奏,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達到了學習效果。
身為國際航空公司的從業者,英語的應用更是重要。空服員在機上與每位旅客的接觸對話,往往只有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如何訓練組員說得正確、回答得體、言詞達意,更是空服員訓練的重點。我們的訓練部門也會根據機上服務的情境,設計適當的中、英文對話,讓組員練習,就是希望溝通無障礙。而Ricky收集了廣泛使用的生活用語,亦是讓有學習動機的人能和外國人無縫隙地溝通,快速融入情境,有異曲同工之妙。身處在與國際環境緊密接觸的社會,運用各種職場達人系統化蒐集的資料來提升職能,是增加競爭力的捷徑。Ricky這本《戒掉爛英文4》,對於要在世界潮流維持競爭優勢的從業者,或想要體驗美國文化的年輕學子,都是值得推薦的好書。
洪祖光(中華航空公司空服處副總經理)
(摘錄1)
(Section 12)沒聽清楚講成「沒在聽」,小心老闆發飆
沒聽清楚的英文,如果你覺得是I didn’t listen,那就大錯特錯了!正確的說法,會用到catch這個字!
Tom因為前一晚熬夜趕報告,跟總經理開會時昏昏欲睡。就在Tom快睡著前,總經理突然問Tom的意見,Tom沒聽清楚,敷衍地說:Could you please say that again? I didn’t listen.(您可以再說一次嗎?我剛沒在聽。)讓總經理大發雷霆,覺得Tom開會時快要睡著就算了,還敢大言不慚地說「沒在聽」。
(1)我沒有聽清楚
(X)I didn’t listen.
(○)I didn’t catch that.
應該沒有任何下屬敢老實地跟上司說「我沒有在聽」,頂多只會說「我沒有聽清楚」吧!
只是,「我沒有聽清楚」並不是Tom所說的I didn’t listen(我完全沒在聽),在英文裡習慣會說I didn’t catch that,用catch這個字來表示「抓到重點」。
(2)要人講重點,可以這樣說
如果別人拖拖拉拉,被問了一個問題後卻不直接回答重點,有以下兩句可以回應對方:
1. Don’t beat around the bush.(欸,不要拐彎抹角了啦!)
2. Get to the point please.(請講重點好嗎?)
有個細節也要提醒一下大家。「不好意思,可以再請你重複一次嗎?」大家會直覺翻譯成Could you please repeat it again? 這句話看起來好像沒有錯,實際上,repeat本身已經包含「再一次」的意思,repeat again這種講法雖然也行得通,但是只要說Could you please repeat? 就可以了。(摘錄2)
(Section 28)拒絕別人,你還在說No, thank you?
拒絕別人,很多人會講No, thank you. 這個說法不是不對,卻會讓別人覺得你的態度比較冷淡,有點想避免後續的交談。其實有兩種簡單的拒絕法,即使拒絕也不會太直接!
Phil是公司的獨行俠,縱使別的同事覺得他看起來超忙,好心說要幫他,他也總是冷酷地說No, thank you. 導致同事再也不主動開口提供協助,感覺自己很像是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
事實上,跟東方人比起來,西方人比較直接坦率,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但要拒絕別人,還是有點不好意思,因此英文當中「拒絕」的用法比較婉轉一點。
兩種婉拒法,讓你的No不冷酷
說No, thank you.並不是不對,而是有點太過冷冰冰。如果對方是玻璃心,聽到這句不帶感情的話,心可能都碎了。因此,在拒絕時用以下方式說,比較不失禮:
1. Thanks, but no thanks:雖然這句還是有提到no,但感覺上會比單純的No, thank you.還要委婉一點。
2. I’m good, thanks:這句榮登美式英文當中用來禮貌拒絕別人的第一名,超級好用,一定要學起來!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我很好」,再進一步延伸,就是「我現在這樣就很好了,這樣就夠了,所以不用再麻煩您了。」
例如逛街時,商店的銷售人員想幫你介紹新款式,但其實你只是想看看,這時候說:I am good.,銷售員知道你的意思,就不會打擾你了。
或者打給公司的客服電話時,服務人員回答你的問題之後,要結束對話之前,最後會加一句:Is there anything else I can help you with?(還有我可以幫忙的嗎?)如果你沒有其他問題,也已經準備結束對話,同樣也可以說:I’m good.(沒有別的問題了。)
(摘錄3)
(Section 75)我現在沒那個fu,英文怎麼說?
拒絕別人不能一直說no,如果改成「我現在沒有那個fu」,被拒絕的人聽了也不會太受傷,但你知道這句話該怎麼用英文表達嗎?
Jenny邀姊妹淘Mandy下班後去她們最愛的義大利麵餐廳吃晚餐,但Mandy卻一臉反常地說:I don’t feel like it.這讓Jenny覺得納悶,她們倆都喜歡那間餐廳,Mandy怎麼會突然不喜歡,而說出I don’t feel like it呢?是她最近在減肥不喜歡吃澱粉類食物,才說自己不喜歡義大利麵嗎?
Mandy真的是突然性情大變,不喜歡義大利麵嗎?Mandy說的I don’t feel like it.又是什麼意思呢?
語義陷阱
I don’t feel like it!
(X)我不喜歡!
(○)我不想要!看到feel大家都直接翻譯成「感覺」,like則是翻成「喜歡」,那麼feel like應該就是感覺喜歡了,對吧?!遺憾的是,在這裡,feel like是「想要」的意思,表達當下對於某件事物充滿興趣。
請看以下對話:
A:Want to come jogging with me later?(你等一下要跟我去慢跑嗎?)
B:I don’t feel like it. I’m so tired.(我現在不想去,累死了啦!)
同義用法
I don’t feel like it.並非表示討厭或是排斥,只是當下沒有動力或是沒有感覺,
除了可以說I don’t feel like it.之外,也可以講成I’m not in the mood.
例如可以說:
1. I’m not in the mood for spaghetti.(我現在不想吃義大利麵。)
2. I don’t feel like going to school today.(我今天沒有心情上學。)
下次要拒絕別人時,如果怕直接說no會傷到對方的玻璃心,不妨試試看I don’t feel like it. Maybe some other day.(我現在不太想,下次吧!)來回絕,這樣也比較不失禮。
《戒掉爛英文》一直是我會買來看的系列,因為不管語言程度多好,還是會忽略一些小細節。看著看著覺得有趣之餘,也不知不覺養成語感了!
很高興《戒掉爛英文》系列又出了第4本,透過Ricky多年教英文的經驗累積所觀察到的小細節,一定會讓大家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阿滴(「阿滴英文」創辦人、知名YouTuber)
秒懂英文邏輯,溝通從此零距離
與中文相比,英語是一種節奏很快的語言,就像打乒乓球一樣,有來有往,一旦一方漏接,球立刻掉在地上。跟外國朋友溝通時,若無法在當下秒懂對方的心境,跟對方不同步,溝通就產生了距離。
在美國求學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英文能力會大有進展,其實是從去雜貨店買東西、到餐廳點菜、在酒吧和朋友共享歡樂時光等生活情境中,慢慢累積的結果。離開美國後,我到了香港,在電視台主持娛樂新聞,屢有機會訪問好萊塢大明星,專業提問、談笑風生,都是根植於過往那些實際生活體驗,與對方的共鳴,當然也成了我在當地和許多國際友人互動時最好的助力和養分。
要學好道地英文,一定得出國嗎?其實不然。《戒掉爛英文4》正好創造了這種貼切的生活和職場情境,用簡短篇幅、人人可對號入座的方式,說明在不同情境下,最潮、最得體的英文詞語講法,讓你更能融入英語文化,與外國朋友互動更加順暢。
讓我很有感的是第4則,當中提到了Don’t mention it!和Don’t bring it up.這兩句的差異,雖然中文一樣是「別提了」,使用的情境卻完全不一樣。雖然很少人會誤用,但在書中卻清楚說明英語意涵中的邏輯,可以讓人舉一反三。而且這一則例句也提到了「告白」的英文是confess,在今天日常對話時也超好用的。
還有第42則「都是禁止,但prohibit比forbid更有力」,在英文合約或是國外產品說明書中,經常出現prohibit和forbid這兩個有點相似的英文字。看完這一則內容,你就會立刻了解這兩個英文常用字的細微差異了。
我建議英語能力在初階或中等程度的讀者,將這本書當成觸類旁通的小辭典,找出自己不太清楚的單字和句子,透過書中提供的簡單對比,重新釐清語意,配合不同情境中的英文用法,重新理解英文邏輯,當成英語進階的跳板。當然在此,我更要向過往在英語溝通時曾經受挫的讀者說聲恭喜,因為透過這本書,讓你終於有機會,把過去漏接的那些「球」重新撿回來!
李大華(1111人力銀行公共事務部總經理)
用英語力贏在職場起跑點
英語在現今職場已不只是溝通的工具,而是代表是否夠「國際化」的指標,因此許多公司在徵才時都會訂出英語檢定的門檻。但即便你在英語檢測時通過了門檻,如果無法漂亮運用,一切也是徒然。
大家一定都有相同的感觸,教科書所學的詞彙與現實世界所需要的,往往不盡吻合,真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而英語教科書上要求的文法規則,更讓你在開口前再三斟酌、裹足不前。
現在的年輕世代,普遍的英語能力皆可達「一般人能理解」的標準。但是對國際化要求更多的職務來說,標準可能就不止於此了。口說不僅要能傳達詞意,還要能依老外的方式正確說出,才能更拉近彼此距離。許多依中文的思考邏輯轉換成的英語,不但詞不達意,一不小心反而弄巧成拙;而許多連老外都已捐棄不用的老派英語,如果再繼續使用,也會顯得跟不上潮流。
許多年輕人在職場上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在求職時展現英語能力。在關鍵時刻理解考官的提問,並正確地言之有物,才不枉苦讀英語一、二十載。如何在簡短的對話過程,贏得對方的青睞,就格外需要費番功夫了。
Ricky以其在美國成長的優勢,蒐集職場上常見、值得討論的用語,套入生活化的例句,幫助已有一般英語程度的讀者,精準掌握漂亮道地的說法,不但擺脫爛英語,還可能因此脫胎換骨,在職場上嶄露頭角。
許多人在網路上看過Ricky發表討論英語應用的影片,對於其生活化的表達和強勢邏輯分析,都印象深刻。這次以文字表現,仍然維持生動、有趣的節奏,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達到了學習效果。
身為國際航空公司的從業者,英語的應用更是重要。空服員在機上與每位旅客的接觸對話,往往只有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如何訓練組員說得正確、回答得體、言詞達意,更是空服員訓練的重點。我們的訓練部門也會根據機上服務的情境,設計適當的中、英文對話,讓組員練習,就是希望溝通無障礙。而Ricky收集了廣泛使用的生活用語,亦是讓有學習動機的人能和外國人無縫隙地溝通,快速融入情境,有異曲同工之妙。身處在與國際環境緊密接觸的社會,運用各種職場達人系統化蒐集的資料來提升職能,是增加競爭力的捷徑。Ricky這本《戒掉爛英文4》,對於要在世界潮流維持競爭優勢的從業者,或想要體驗美國文化的年輕學子,都是值得推薦的好書。
洪祖光(中華航空公司空服處副總經理)
(摘錄1)
(Section 12)沒聽清楚講成「沒在聽」,小心老闆發飆
沒聽清楚的英文,如果你覺得是I didn’t listen,那就大錯特錯了!正確的說法,會用到catch這個字!
Tom因為前一晚熬夜趕報告,跟總經理開會時昏昏欲睡。就在Tom快睡著前,總經理突然問Tom的意見,Tom沒聽清楚,敷衍地說:Could you please say that again? I didn’t listen.(您可以再說一次嗎?我剛沒在聽。)讓總經理大發雷霆,覺得Tom開會時快要睡著就算了,還敢大言不慚地說「沒在聽」。
(1)我沒有聽清楚
(X)I didn’t listen.
(○)I didn’t catch that.
應該沒有任何下屬敢老實地跟上司說「我沒有在聽」,頂多只會說「我沒有聽清楚」吧!
只是,「我沒有聽清楚」並不是Tom所說的I didn’t listen(我完全沒在聽),在英文裡習慣會說I didn’t catch that,用catch這個字來表示「抓到重點」。
(2)要人講重點,可以這樣說
如果別人拖拖拉拉,被問了一個問題後卻不直接回答重點,有以下兩句可以回應對方:
1. Don’t beat around the bush.(欸,不要拐彎抹角了啦!)
2. Get to the point please.(請講重點好嗎?)
有個細節也要提醒一下大家。「不好意思,可以再請你重複一次嗎?」大家會直覺翻譯成Could you please repeat it again? 這句話看起來好像沒有錯,實際上,repeat本身已經包含「再一次」的意思,repeat again這種講法雖然也行得通,但是只要說Could you please repeat? 就可以了。(摘錄2)
(Section 28)拒絕別人,你還在說No, thank you?
拒絕別人,很多人會講No, thank you. 這個說法不是不對,卻會讓別人覺得你的態度比較冷淡,有點想避免後續的交談。其實有兩種簡單的拒絕法,即使拒絕也不會太直接!
Phil是公司的獨行俠,縱使別的同事覺得他看起來超忙,好心說要幫他,他也總是冷酷地說No, thank you. 導致同事再也不主動開口提供協助,感覺自己很像是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
事實上,跟東方人比起來,西方人比較直接坦率,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但要拒絕別人,還是有點不好意思,因此英文當中「拒絕」的用法比較婉轉一點。
兩種婉拒法,讓你的No不冷酷
說No, thank you.並不是不對,而是有點太過冷冰冰。如果對方是玻璃心,聽到這句不帶感情的話,心可能都碎了。因此,在拒絕時用以下方式說,比較不失禮:
1. Thanks, but no thanks:雖然這句還是有提到no,但感覺上會比單純的No, thank you.還要委婉一點。
2. I’m good, thanks:這句榮登美式英文當中用來禮貌拒絕別人的第一名,超級好用,一定要學起來!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我很好」,再進一步延伸,就是「我現在這樣就很好了,這樣就夠了,所以不用再麻煩您了。」
例如逛街時,商店的銷售人員想幫你介紹新款式,但其實你只是想看看,這時候說:I am good.,銷售員知道你的意思,就不會打擾你了。
或者打給公司的客服電話時,服務人員回答你的問題之後,要結束對話之前,最後會加一句:Is there anything else I can help you with?(還有我可以幫忙的嗎?)如果你沒有其他問題,也已經準備結束對話,同樣也可以說:I’m good.(沒有別的問題了。)
(摘錄3)
(Section 75)我現在沒那個fu,英文怎麼說?
拒絕別人不能一直說no,如果改成「我現在沒有那個fu」,被拒絕的人聽了也不會太受傷,但你知道這句話該怎麼用英文表達嗎?
Jenny邀姊妹淘Mandy下班後去她們最愛的義大利麵餐廳吃晚餐,但Mandy卻一臉反常地說:I don’t feel like it.這讓Jenny覺得納悶,她們倆都喜歡那間餐廳,Mandy怎麼會突然不喜歡,而說出I don’t feel like it呢?是她最近在減肥不喜歡吃澱粉類食物,才說自己不喜歡義大利麵嗎?
Mandy真的是突然性情大變,不喜歡義大利麵嗎?Mandy說的I don’t feel like it.又是什麼意思呢?
語義陷阱
I don’t feel like it!
(X)我不喜歡!
(○)我不想要!看到feel大家都直接翻譯成「感覺」,like則是翻成「喜歡」,那麼feel like應該就是感覺喜歡了,對吧?!遺憾的是,在這裡,feel like是「想要」的意思,表達當下對於某件事物充滿興趣。
請看以下對話:
A:Want to come jogging with me later?(你等一下要跟我去慢跑嗎?)
B:I don’t feel like it. I’m so tired.(我現在不想去,累死了啦!)
同義用法
I don’t feel like it.並非表示討厭或是排斥,只是當下沒有動力或是沒有感覺,
除了可以說I don’t feel like it.之外,也可以講成I’m not in the mood.
例如可以說:
1. I’m not in the mood for spaghetti.(我現在不想吃義大利麵。)
2. I don’t feel like going to school today.(我今天沒有心情上學。)
下次要拒絕別人時,如果怕直接說no會傷到對方的玻璃心,不妨試試看I don’t feel like it. Maybe some other day.(我現在不太想,下次吧!)來回絕,這樣也比較不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