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讀懂本書所需知道的六個事實
事實一:英語屬於日耳曼語系(Germanic languages)家族,也屬於印歐語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這個大家族。
印歐語系包含拉丁語系、希臘語系、斯拉夫語系、日耳曼語系等,歐洲、美洲、南亞、大洋洲諸多國家都使用印歐語,算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語系之一。日耳曼語是廣泛印歐語系的一支,也是英語的老祖宗,知曉英語屬於日耳曼語將有助於理解本書所述的「格林法則」轉音(sound switching)現象。
事實二:英語借字繁多,約佔3/4,本族語佔1/4,較難記憶的大多是外來借字。
英語的借字大多來自拉丁語(29%)、法語(29%) 或希臘語(6%),而來自古英語、北歐語、荷蘭語等日耳曼語的單字約佔四分之一(26%)。本族語的單字, 例如water、heart、fire、tooth、foot、fish、father、mother、thin 等,大多是單音節或雙音節的簡單生活字彙;外來借字,例如aquarium、cardiac、cardiology、pyromania、dentist、pedestrian、pisces、 patron、maternity、attenuate 等, 大多是工作或專業用字,音節較多,不易記憶,而「格林法則」(Grimm'sLaw)正是克服這些單字的一套工法。
事實三:「格林法則」闡述日耳曼語子音的鏈變現象,掌握轉音原則直擊長難單字。
格林童話創作者之一的雅各布.格林(Jacob Grimm)所提出的「格林法則」又稱「第一次日耳曼語子音推移」,闡述日耳曼語子音的鏈變現象。大約600 B.C. 到100 B.C. 之間,日耳曼語產生子音鏈變現象,這些子音的變化現象又常見於現代英語,例如,fish(魚)、tooth(牙齒)、heart(心臟)等是日耳曼語音變而出現的,若是沒有音變,這些單字會與其他印歐語一樣,分別拼寫為「*pisk-」、「*dent-」、「*kerd-」。
這樣的音變就稱為「格林法則」。以上源自英語本族語的單字簡單易記,但是源自拉丁語的外來借字pisces(雙魚座)、dentist(牙醫)、cardiac(心臟的)就大不易了。另外,這三字和印歐語「*pisk-」、「*dent-」、「*kerd-」拼寫相似,因為源自拉丁語的這三字保有原始印歐語的蹤跡,而英語本族語fish(魚)、tooth(牙齒)、heart(心臟)因為轉音而拼寫改變。
事實四:英語、拉丁語、希臘語同屬印歐語系,系出「同源」。
拉丁語、希臘語、斯拉夫語、日耳曼語(英語是其中一支)同屬印歐語,例如源自日耳曼語的father、foot、three、thin、hundred 與源自拉丁語、希臘語、法語的paternal、pedestrian、trilogy、tenacity、century 等字同屬該語系,因此father / paternal、foot / pedestrian、three / trilogy、thin / tenacity、hundred / century 這些對應字組是「同源字」──同一字源的詞彙,shirt 和skirt 都源自印歐語的詞彙「*sker-」,彼此同源。另外,不同語言會有同源詞彙,例如英語night 和德語的「Nacht」都源自印歐語*nókwts。同源字的唸音及語意可能不同,例如cow / beef、cook /kitchen、chef / chief 都是同源字,但是唸音不同。儘管如此,以現代英文而言,同源字仍是字彙關聯中重要的一環,其模式與學習效益如下:
1.單字對單字
同源字的拼寫相近,尤其是首子音字母幾乎相同,因此容易從拼字聯想二字關聯,達到簡單字聯想困難字的單字記憶效果,例如bomb/ boom、shell / shelter / shield 等。另外,不規則動詞三態都是同源字,名詞若也同源,四個字一起記效果更大。
2.單字對字根(首尾)
不可獨立字根的語意字若與該單字同源,則能達到以單字辨識不可獨立字根的效果,例如mind 是ment- 的語意字,二者又是同源,若以mind 辨識ment-,將有助於學習mental、amentia 等ment- 的衍生單字。
3.字根對字根
同源不可獨立字根能藉由唸音相近的同源特性予以統整,則能解決同義字根拼字不一的學習困境,例如ped-、pod-、pus- 等。
事實五:「轉音六大模式」是完整的轉音系統,涵蓋大量6000 單字。
本書依據「格林法則」的精神,提出「轉音六大模式」,而注音符號可作為建構概念的輔助。
事實六:本書架構是6*3 模式,共18 種分類。
本書以「轉音六大模式」為主軸,共分六大章節,每章節又有「單字對單字」、「單字對字根首尾」、「字根首尾對字根首尾」等轉音類型,了解本書的設計與鋪陳將有助於學習格林法則單字記憶技巧。
事實一:英語屬於日耳曼語系(Germanic languages)家族,也屬於印歐語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這個大家族。
印歐語系包含拉丁語系、希臘語系、斯拉夫語系、日耳曼語系等,歐洲、美洲、南亞、大洋洲諸多國家都使用印歐語,算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語系之一。日耳曼語是廣泛印歐語系的一支,也是英語的老祖宗,知曉英語屬於日耳曼語將有助於理解本書所述的「格林法則」轉音(sound switching)現象。
事實二:英語借字繁多,約佔3/4,本族語佔1/4,較難記憶的大多是外來借字。
英語的借字大多來自拉丁語(29%)、法語(29%) 或希臘語(6%),而來自古英語、北歐語、荷蘭語等日耳曼語的單字約佔四分之一(26%)。本族語的單字, 例如water、heart、fire、tooth、foot、fish、father、mother、thin 等,大多是單音節或雙音節的簡單生活字彙;外來借字,例如aquarium、cardiac、cardiology、pyromania、dentist、pedestrian、pisces、 patron、maternity、attenuate 等, 大多是工作或專業用字,音節較多,不易記憶,而「格林法則」(Grimm'sLaw)正是克服這些單字的一套工法。
事實三:「格林法則」闡述日耳曼語子音的鏈變現象,掌握轉音原則直擊長難單字。
格林童話創作者之一的雅各布.格林(Jacob Grimm)所提出的「格林法則」又稱「第一次日耳曼語子音推移」,闡述日耳曼語子音的鏈變現象。大約600 B.C. 到100 B.C. 之間,日耳曼語產生子音鏈變現象,這些子音的變化現象又常見於現代英語,例如,fish(魚)、tooth(牙齒)、heart(心臟)等是日耳曼語音變而出現的,若是沒有音變,這些單字會與其他印歐語一樣,分別拼寫為「*pisk-」、「*dent-」、「*kerd-」。
這樣的音變就稱為「格林法則」。以上源自英語本族語的單字簡單易記,但是源自拉丁語的外來借字pisces(雙魚座)、dentist(牙醫)、cardiac(心臟的)就大不易了。另外,這三字和印歐語「*pisk-」、「*dent-」、「*kerd-」拼寫相似,因為源自拉丁語的這三字保有原始印歐語的蹤跡,而英語本族語fish(魚)、tooth(牙齒)、heart(心臟)因為轉音而拼寫改變。
事實四:英語、拉丁語、希臘語同屬印歐語系,系出「同源」。
拉丁語、希臘語、斯拉夫語、日耳曼語(英語是其中一支)同屬印歐語,例如源自日耳曼語的father、foot、three、thin、hundred 與源自拉丁語、希臘語、法語的paternal、pedestrian、trilogy、tenacity、century 等字同屬該語系,因此father / paternal、foot / pedestrian、three / trilogy、thin / tenacity、hundred / century 這些對應字組是「同源字」──同一字源的詞彙,shirt 和skirt 都源自印歐語的詞彙「*sker-」,彼此同源。另外,不同語言會有同源詞彙,例如英語night 和德語的「Nacht」都源自印歐語*nókwts。同源字的唸音及語意可能不同,例如cow / beef、cook /kitchen、chef / chief 都是同源字,但是唸音不同。儘管如此,以現代英文而言,同源字仍是字彙關聯中重要的一環,其模式與學習效益如下:
1.單字對單字
同源字的拼寫相近,尤其是首子音字母幾乎相同,因此容易從拼字聯想二字關聯,達到簡單字聯想困難字的單字記憶效果,例如bomb/ boom、shell / shelter / shield 等。另外,不規則動詞三態都是同源字,名詞若也同源,四個字一起記效果更大。
2.單字對字根(首尾)
不可獨立字根的語意字若與該單字同源,則能達到以單字辨識不可獨立字根的效果,例如mind 是ment- 的語意字,二者又是同源,若以mind 辨識ment-,將有助於學習mental、amentia 等ment- 的衍生單字。
3.字根對字根
同源不可獨立字根能藉由唸音相近的同源特性予以統整,則能解決同義字根拼字不一的學習困境,例如ped-、pod-、pus- 等。
事實五:「轉音六大模式」是完整的轉音系統,涵蓋大量6000 單字。
本書依據「格林法則」的精神,提出「轉音六大模式」,而注音符號可作為建構概念的輔助。
事實六:本書架構是6*3 模式,共18 種分類。
本書以「轉音六大模式」為主軸,共分六大章節,每章節又有「單字對單字」、「單字對字根首尾」、「字根首尾對字根首尾」等轉音類型,了解本書的設計與鋪陳將有助於學習格林法則單字記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