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anointed 名詞
被賜福或預選的人或物。

商務行話定義:1.管理階層眼中,一位看起來不會出錯的員工。2.週五下班的狂歡時段,你最不想邀請的辦公室同事。

來源:這個商務行話源自中世紀法文字enoint,意指塗上油或用油、油膏牛奶、奶油或其他油脂塗抹。這樣的動作被用在各種宗教中,當作引薦某種神靈降臨或成聖的儀式。例如一個為基督塗膏油的場景據說發生於伯大尼的瑪利(Mary of Bethany)將油膏到在耶穌雙腳之時。根據《牛津英語詞典》,此用語開始作為名詞使用最早出現於西元1500多年。今日,anointing 可能更有世俗的意涵,雖然它仍舊特別帶有某種「預選之人」(chosen one),擔任有權力的位置之意。而雖然此用語不一定帶有抹油或奶油於某人身上的動作,但我們確定某些同事會很想用另一種形式塗抹(抹黑)對方。


at the end of the day 慣用語
1.分析過所有可能性之後。2.等同「說到底」、「目前來說」或「底線」。

商務行話定義:這是另一種表達「我喜歡在發表意見前,先說些多餘的話」的意思。

來源:此用語最早的紀錄出現在蘇格蘭牧師厄斯金(Ebenezer Erskine) 牧師大人的佈道文, 此文在他身故後於1826 年出版。厄斯金與他激烈的演講促成了分離教會(the Session Church,由蘇格蘭國教會的異議份子組成)的成立。他使用此俚語的方式近似今日的用法:「相較之下,基督的群羊並不多……就群羊的數目來說,他們的數目很少。抽象地想,最終(at the end of the day),他們會變成『無人能細數的無數群眾』;但與邪惡群眾相比,他們的數目的確很少。」
此用語在1980 年代愈來愈盛行(再次,有更多證據指出1980年代幫助摧毀我們現在熟知的世界),但到了2008 年,at the end of the day 在一項英國民意調查中獲選為最煩人的陳腔爛調。


B2B 形容詞
1. 公司藉此進行買賣交易。2 .公司間進行的交易,而非個人消費者之間的交易。

商務行話定義:會計部門的泰瑞常誤將此詞彙當作是新英格蘭鄉間舒服的小旅店。

來源: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第一個提到B2B 文字出處是從1994年《行銷新聞》(Marketing News)的一段文字:「美國市場行銷協會(AMA)啟動B2B行銷交換平台,這是一個網路佈告欄,服務對象是進行企業與企業之間行銷研究的學者與從業人員,提供即將到來的事件、研究網站、課程與有趣文章的資訊。」
但是,任何一個十二歲的南韓女孩都會告訴你,這個詞彙一直到2012年才真正出現。由徐恩光(Seo Eun-Kwang)、李旼赫(Lee Min-hyuk)、李昌燮(Lee Chang-sub)、任炫植(Im Hyun-sik)、Peniel(Peniel Shin)、鄭鎰勳(Jung Il-hoon)與陸星材(Yook Sung-jae)組成的男子團體BtoB 出道之際,這個詞彙才出現。同年,他們發表首張單曲《Born to Bea》,裡面收錄了〈Insane〉與〈Imagine〉等歌曲,但你已經知道了,對吧?我的老天呀﹗快點,我們在談的是BtoB ﹗他們實在好帥喔!


big data 名詞
1. 收集而來的資料,但因為資料太大、過於複雜而無傳統資料庫管理工具進行處理。2 .從公司內部與外部收集而來的傳統和數位資料數據,這是能夠持續發掘與分析的資料來源。

商務行話定義:當你想讓正在進行的工作聽起來超級重要或超級困難(而不是你十歲的孩子就能很快搞懂的)。

來源:有些人認為是任職於歐萊禮媒體(O’Reilly Media)的羅傑.馬古拉斯(Roger Magoulas)於2005年推動big data普及使用。(有趣的是,一年後這家公司也創造了web2.0的用語。)然而,有些人則認為此用語的首次出現遠早於馬古拉斯。約翰.馬沙(John Mashey)在1990年代為視算科技(Silicon Graphics)的首席科學家,他於九O年代中期與後期針對小群眾發表數百場的演講,解釋大數據的概念,其中1998年有一場的標題為「大數據與下一波內部壓力(Big Data and the Next Wave of Infrastress)。同時,《牛津英語字典》則援用1980年來自於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報告,作為big data來源的起始年:「這些大問題都沒有真的擊倒大數據(bigdata)人。」不論此用語的來源為何,big data成為二十一世紀最普遍的商業時髦詞彙之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