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人生就濃縮在短篇裡】
與首飾有關的三則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之父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是十九世紀的一位法國文學家,他寫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說,甚至被認為是近代短篇小說之父,今天我想介紹兩篇他寫的短篇小說。
項鍊
第一篇《項鍊》(The Necklace),這篇小說的女主人翁是一位漂亮動人的女孩子,她出生在一個小公務員的家庭,沒有嫁奩,不可能有什麼期待、也沒有機會認識有錢有地位的男人。她嫁給了在教育部工作的一個小科員,她穿著得很樸素,也沒有漂亮的衣服,更談不上晚禮服和珠寶,可是她很喜歡打扮,就像那是她與生俱來的喜好,她要讓別人開心和傾倒,也想要讓別人妒忌她、追求她。但家中簡陋的居處、陳舊的傢俱和破爛的窗簾讓她很不開心,那個幫她打理家務的傭人,也讓她看得不順眼,覺得很委屈;她夢想中的住處是安靜的接待室、長長的會客大堂、精緻的小客廳、掛在牆上的織錦和絲綢、銅鑄打造的燈座、放滿了珍品的櫥櫃和穿著制服的僕人。當她對著她先生坐下來吃飯時,鋪在桌上的是三天沒有換洗的桌布,放在桌上的是一大鍋湯,她先生打開鍋蓋,迫不及待地叫「好喝,好喝」;但是,她夢想的是銀製的餐具、名貴的瓷器、美味佳肴、瀰漫著輕聲淺笑的晚餐。
有一天,她先生下班時,興高采烈的遞給她一個信封,裡面是教育部長夫婦邀請他們參加一個晚宴舞會的請帖,她先生特別?調,沒有幾個像他那麼低層的小科員能夠爭取得到這樣的一份請帖,但是她冷淡地回答她不要去,她的先生有點訝異地追問為什麼時,她哭了起來,因為她沒有晚禮服可以穿去參加舞會,她先生問,那麼要多少錢可以買到一套簡單、以後還可以再穿的晚禮服呢?她算了一下,說要四百法郎,她的先生臉色微微一變,就答應了,因為他正好有四百法郎的私房錢,本來是存下來預備買一把槍跟幾個朋友去打獵用的。
接近舞會的前幾天,她顯得很不開心和焦慮,她的先生說:「晚禮服不是已經準備好了嗎?」但是,她說:「我什麼珠寶都沒有,看起來很寒酸,在有錢人面前顯得寒酸是最大的羞辱。」她先生突然想起她在中學時一位有錢的同學,建議她去看這位好久沒有見面的同學,向她借一件珠寶來佩戴。她到了同學家裡,她同學毫不猶疑的打開她的珠寶箱讓她選擇,當她看到放在一個黑緞盒子裡的一條鑽石項鍊時,她的心在跳、手在抖,她把項鍊戴上,看著鏡子裡自己美麗的身影出神。
在舞會上,她出盡風頭,她比別的女賓都漂亮、高雅,卻又在歡樂裡帶點瘋狂,男士們都想要邀她共舞,她沉醉在喜悅中,忘形於她的美麗帶來的勝利,她一直跳舞到凌晨四點鐘,他先生和其他幾位男士早已躺在一個小房間裡打瞌睡了。她先生替她圍上她常用的披肩,和其他貴婦穿著的皮革相較,是明顯的貧富對比;別人都乘著自己的車回家,她和先生走到河邊才好不容易找到一臺破舊的計程車回家。
回到家裡,脫下披肩,她突然尖叫起來,發現她借來的項鍊?掉了。她先生穿上衣服,沿著回路一步步地去找,早上七點鐘,他兩手空空回到家裡。他們去報警、在報上懸賞、去找計程車行都一無所獲,一個禮拜之後,什麼希望都消失了,她看起來就像老了五歲。她按照裝項鍊的黑緞盒子上面的地址找到那個珠寶商,可是他們沒有賣過這樣一條項鍊的紀錄,她一家家珠寶店去問,最後,在一家高貴的珠寶店裡找到一條幾乎完全一樣的項鍊,要價三萬六千法郎,她手上有她爸爸留給她的一萬八千法郎,她的先生千方百計、東拼西湊也管不了高利貸的利息借來了另外的一萬八千法郎,把項鍊買下來。
她把項鍊還給她的朋友,她的朋友連盒子都沒有打開,只是冷冷的說:「你該早點把項鍊送回來,說不定我也要用。」
她把傭人辭退了,一手做所有粗重的家事,把家搬到一個比較便宜的地方,她先生晚上打零工賺外快。十幾年下來,他們把債還清了,她的確看起來很衰老,就像一個典型的貧窮老婦人,粗壯、硬朗、刻苦,整天為家務操勞。可是,偶然當她的先生出門上班時,她會坐在窗前,想起很久以前那個快樂的晚上,在舞會上美麗動人的她,假如她沒有丟掉那串項鍊,她生命會有怎樣的不同?誰知道?誰知道?
辛苦了一個禮拜之後的某個禮拜天,她在香榭大道上漫步散心時,看到了借給她項鍊的女同學,拖著一個小孩子,她依然美麗、依然年輕、依然迷人,她想既然借的債已經還清了,就鼓起勇氣跟她打招呼,要把過去的事說給她聽,她的女同學幾乎認不得她,「你怎麼變得這麼老了!」「因為妳的緣故,我過了十年貧困的生活。」「為什麼?」「我把你借給我的項鍊弄丟了,我另外買了一條還給你,我們花了十年的時間,才把債還清,我們過得很辛苦,但是整個事情終於告一段落了,我很開心。」』你說你還給我的是另外買來的一條項鍊?」「是的,你居然沒有發現,那我的確找到一條跟原來很像的項鍊啦!」一邊說她一邊笑,帶著一份驕傲和純真的歡欣,她的同學很激動地拉著她的手說「可憐的你,那條項鍊是一件?品,頂多只不過值四百法郎而已!」這就是莫泊桑寫的《項鍊》的故事。
我相信大家都想問一個問題:她同學有沒有把真的鑽石項鍊還給她?小說裡沒有告訴我們,也許她同學確實把鑽石項鍊還給了她,她把項鍊賣掉,手上拿著三、四萬法郎,生活條件也就大大改善了;也許她同學的確把鑽石項鍊還給了她,但是她把項鍊收起來,留給她五歲的女兒;也許她同學要把鑽石項鍊還給她,但是她拒絕了,因為她已經習慣了目前的生活,這條項鍊對她已經沒有意義了;也許她同學根本沒有提起要把鑽石項鍊還給她,只是淡淡的說再見吧!
聽完《項鍊》的故事之後,也許許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是虛榮心害得女主人翁和她的丈夫受了十年的苦,不過我倒覺得我們也不妨有些不同的觀點,「虛榮」和「得體」的分界,往往是模糊的,穿一件漂亮的晚禮服、戴一件首飾去參加一個正式的晚宴舞會是得體多於虛榮。她花了四百法郎去買她的晚禮服,那只是她丈夫買一把槍去打獵的錢,買一把槍也可以算是一個豪華的消費呀!她向她的好同學借了一條項鍊,她同學樂於幫她一個忙呀!我反而覺得可以苛責的是她的好同學是不是因為虛榮心作祟,而沒有跟她講清楚那只是一條假鑽石項鍊呢?
我覺得我們不必一定把女主人翁看成一個因為無心錯誤而受盡折磨的女子,她是一個負責任、勇敢地堅強面對事實的女子,小說裡說「當她發現她要借一大筆錢,來買一條項鍊償還給她同學時,她馬上體會到窮人所過的是如何貧困的生活,但是她以突來的勇氣擔當一切,債一定要還,而且她會把債還清。」雖然莫泊桑在小說裡沒有告訴我們,但是,他們夫婦慢慢把債還清,漸入佳境的十年婚姻生活,何嘗不可能是溫馨美麗的十年呢?(待續)假珠寶
莫泊桑有另外一篇短篇小說《假珠寶》。
故事裡的男主人翁是一個有穩定工作的公務員朗丁先生,他在他上司家裡的一個晚會上,認得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孩子,她滿臉的笑容反映出背後純潔可愛的心靈,她的爸爸剛去世不久,她和媽媽搬到巴黎來,目的就是希望她在巴黎找到一個好丈夫,她們母女安靜、低調、誠實,雖然他們並不富有。郎丁先生向她求婚,也被接受了。
朗丁夫人很會管家,雖然朗丁先生收入有限,但是他們過著舒服甚至可以說是豪華的生活,朗丁夫人照顧朗丁先生無微不至,結婚六年了,朗丁先生還覺得他比他們新婚蜜月時更愛朗丁太太了。但是,有兩件朗丁先生不喜歡的事情,朗丁太太喜歡去看戲,她的朋友常常替她買到戲院包廂的票,朗丁先生白天在辦公廳累了一天,還是得陪她去看那些他覺得枯燥無味的表演,另外一件事情是,朗丁太太很喜歡收集假的珠寶。
過了一陣子,朗丁先生對陪夫人看戲的事,找到一個解套的辦法,他建議朗丁夫人找她的女朋友陪她去看戲,自己留在家裡休息,雖然起初朗丁夫人不願意,後來她還是接受了。
至於她喜歡戴假的鑽石耳環、假的珍珠項鍊、假的黃金手鐲,雖然朗丁先生跟她說:「我們買不起真的珠寶,自然純真的美就足夠了。」但是朗丁夫人說:「這是我唯一的弱點。」有時候,他們兩個吃過晚飯,坐在火爐旁邊,朗丁夫人就一一欣賞她放在珠寶箱裡、朗丁先生叫它們垃圾的假珠寶,朗丁夫人會拿著這些珠寶說:「你看,這是不是跟真的一樣!」朗丁夫人也會深情地把玩這些珠寶,似乎這些珠寶的背後有一份不可以言傳的歡欣。
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有一天,朗丁夫人看戲回家,著了涼,轉成肺炎,八天之後就過世了。朗丁先生極度悲傷,不到一個月,他的頭髮全白了,心碎而流淚的他無法忘記朗丁夫人的聲音和笑容。同時,現實生活也成了問題,他發現他的收入不足以應付家用的開支,更加沒有辦法想像怎樣維持朗丁夫人在世的時候,家裡經常享用美酒佳肴的好日子。
朗丁先生陷入了貧窮的困境,他忽然想到一個主意,變賣一些夫人留下來的假珠寶來補貼生活費用。他找了一條拿在手上相當沈重的項鍊,估計大概可以賣六個或者七個法郎。他走到一家小珠寶店去,店主反覆小心地看了好久,說這條項鍊大概值一萬兩千到一萬四千法郎,朗丁先生差點笑出來了,心想「這個笨蛋,連假的珠寶都看不出來!」幾分鐘之後,朗丁先生跑到巴黎最大的一家珠寶店,店主一眼就認出來,這是從他的店裡買的珠寶,按照他的記錄,的確是一段時間以前送到他們家的地址,收件人也正是朗丁夫人。店主說得先把項鍊留在這裡,讓我查證一下,明天你再回來,沒有別的問題的話,我願意用一萬八千法郎把項鍊買下來。
朗丁先生走出珠寶店,他弄糊塗了,他的夫人哪裡來的錢買這麼貴重的珠寶呢?但是,他明白了,那一定是一份禮物,一個可怕的疑問浮現他的腦海,那麼別的珠寶也都是真的、也都是禮物嗎?他一個晚上睡不著,整夜在哭泣。第二天,他想要忘記,但是不能忘記留在珠寶店那條項鍊,他回到珠寶店,店主說:我已經查證清楚了,沒有問題,我現在就付你一萬八千法郎。朗丁先生的手發抖著,接下一大疊法郎鈔票放在口袋裡。
朗丁先生把其他的珠寶也都賣掉了,共賣得了十幾萬法朗。他包了一部車在城裡到處走,跟別人大聲說:「我有二十萬法郎的身家!」他把工作辭掉了,跟他的上司說:「他突然得到一份超過三十萬法郎的遺產!」他到最高貴的餐廳吃飯,告訴坐在他旁邊看起來就像貴族的一個人,他手裡有四十萬法郎的現款,他發現去戲院看戲也挺有趣的,並不是那麼枯燥。六個月之後,朗丁先生又再結婚了,他再婚的夫人是個品德很好的女孩子,但是她的脾氣很壞,把朗丁先生煩死了。
到底朗丁夫人的珠寶是哪裡來的呢?也許大家的猜想和朗丁先生的猜想都差不多。莫泊桑沒有告訴我們,朗丁先生有沒有想過,假如朗丁夫人沒有不幸過世,他還會繼續過著舒適甚至是豪華的生活,朗丁夫人會繼續疼愛照顧他,讓他在結了婚十年、二十年之後,還比蜜月期中更愛朗丁夫人;朗丁先生有沒有想過,假如在朗丁夫人逝世之後,他把夫人的珠寶當作垃圾丟掉。他會怎樣懷念朗丁夫人?到底朗丁先生知道得太多?還是知道得太少?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知道是知識,不知道是無知;可以知道但是沒有知道,可能是幸福;知道了卻裝作不知道,可能是智慧;不必知道卻強行要知道,也許就是愚笨了吧。(待續)亨利‧詹姆士的?品
另外,我要為大家介紹十九世紀有名的文學家亨利‧詹姆士(Henry James)的一篇短篇小說,叫做《?品》(Paste)。
亞瑟(Arthur)的父親生前是一位牧師,他在三個禮拜前過世,很不幸他的繼母在幾天前也跟著走了。亞瑟正在和他的表妹夏綠蒂(Charlotte)一起處理他繼母留下來的遺物,亞瑟的表情似乎是悲哀而沒有多少痛苦,他跟夏綠蒂說:「你來看,我又找到了許多東西了。」
夏綠蒂是個聰明伶俐的女孩,在一個有錢人的家裡當管家,她請了一個月的假回來幫忙,她希望能找到一些遺物帶回去作為紀念。夏綠蒂在一個老舊的匣子裡發現一大堆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的首飾,還有閃閃發光的金屬和玻璃的裝飾品,當然,這不是從教堂裡來的東西,亞瑟的繼母也不可能擁有貴重的珠寶,她曾經在戲院裡當過小演員,但那說不上多采多姿,很可能還是折磨蠻多的一段生涯。
亞瑟說:「這倒是她生前從來沒有提起過的舊東西。」夏綠蒂不表示任何意見,淡淡的說:「看起倒是蠻特別的。」亞瑟說:「這真夠難看,便宜的鍍金首飾,馬鈴薯一樣大的鑽石,這都是老一代的戲子們穿戴的粗陋首飾。」夏綠蒂說:「可是,現在也有女演員會戴真的鑽石呀!」亞瑟冷冷的說:「也許有些吧!」夏綠蒂說:「我是說那些不會演戲或者根本沒有戲的小配角。」亞瑟說:「沒有戲的小配角戴的才是最大的鑽石呢!但是媽媽不是那種人。」夏綠蒂大膽地問下去:「你說她不是一個沒有戲的小配角嗎?」亞瑟避而不答:「總之,不是一個戴大鑽石的小配角就是了。」
接著,話鋒一轉「你看,這些垃圾,真的不值幾個錢。不過,你要不要留幾件下來作為紀念?」夏綠蒂隨手拿起兩、三件來看,都是俗不可耐的?品,她還說:「這總可以賣幾個錢吧!」亞瑟說:「值錢的話,她早就賣掉了,我父母親從來沒有錢可以留下來。」他又補了一句:「假如你在這裡找到什麼值錢的東西,歡迎你把它留下來。」夏綠蒂看了一下,找到一個小包,裡面有一串珍珠項鍊,大顆的珍珠項鍊,拿在手上也相當沈重,她說:「這不一定是?品吧!」亞瑟說:「這些珍珠晦暗無光,肯定是?品,更何況,坦白來講,她哪裡來這麼一串真的珍珠項鍊呢?」夏綠蒂說:「也許是別人送的吧?」亞瑟看了她一眼,好像表示這不是一個得體的問題,接著說:「你認為女演員會有很多圈外的來往嗎?那是不可能的。」
第二天,當夏綠蒂要坐火車回她工作的地方時,亞瑟還特別重覆:「你千萬不可以認為我的繼母是一個輕易和別人往來的人。」夏綠蒂說:「我明白,我先前講的話有點不小心。」她接著說:「那串珍珠項鍊看起來就是粗劣的?品,項鍊的環扣好像也不是純金的。」亞瑟說:「那肯定是?品。」可是,又轉過來說:「假如那不是?品,她又把它保存了那麼久,難道….」然後他就講不出來了。
夏綠蒂回到她工作的地方,主人正好要在家裡辦一個一連五天的盛筵,請來一個幫有錢人辦宴會的專家紀太太。當紀太太意外地看到夏綠蒂帶回來那一堆珠寶飾物裡的珍珠項鍊時,她大感興趣,「那是姑姑留給你的嗎?」「不是,是她過世後,表弟和我在她的遺物裡找出來的,表弟就把它送了給我。」「表弟一直都對你那麼好嗎?」「你為什麼會這樣問?」「你知道那串珍珠項鍊是真的嗎?你的表弟知道那是真的嗎?」
當紀太太把那串項鍊戴上時得意極了,她告訴夏綠蒂,珍珠項鍊肯定是真的,只是多年被埋藏和遺忘,就像睡著了一樣,珍珠需要常常被穿戴跟讚賞才會愈來愈有光澤。夏綠蒂說:「那我該怎麼辦?表弟把它和別的珠寶飾物送給我時,以為它是假的。」紀太太說:「難道你想要還給他嗎?我可不懂,他自己是傻瓜。」夏綠蒂說:「是呀!我記得我還特別指出這串項鍊跟別的珠寶看起來是很不同的。」紀太太說:「那就好了。」
夏綠蒂接著往下說:「那麼,這串項鍊是從哪裡來的呢?」紀太太說:「你說可能是偷來的嗎?」「不可能,不過,姑姑以前是一個演員。」「她長得好看嗎?」「年輕時看起來還很不錯。」紀太太說:「原來如此。」夏綠蒂說:「那你認為這是別人送的禮物嗎?可是,表弟很不喜歡這一個說法,表弟的生母很早就過世了,繼母很用心的照顧他,看著他長大。」她的思路變得混亂了,既然項鍊是真的,她該把它還給表弟,但是,她要不要考慮若無其事地把項鍊和逝去的往事完全埋藏起來。紀太太說:「你也可以把項鍊賣掉。」紀太太有意無意地下了一個伏筆。夏綠蒂不由得問:「那麼姑姑為什麼沒有把項鍊賣掉呢?是不是這也代表一份記憶呢?」
晚上的宴會上,紀太太向夏綠蒂借了那串項鍊,戴在她白白淨淨的脖子上,神采飛揚。五天的宴會結束了,雖然紀太太很想出點主意,插一手,把珍珠項鍊買下來,但是,夏綠蒂還是決定把項鍊還給表弟,她跟紀太太說:「這串項鍊還得由表弟來處理。」
過了幾個月,夏綠蒂才得空去看她的表弟,她把項鍊帶給他,跟他解釋這串項鍊是真的。亞瑟的臉色變得蒼白,冷冷地說:「我不相信!」還顯得有點憤怒地加了一句:「你知道這是令人痛心的影射。」她說:「我是一個局外人,假如你不相信這串項鍊是真的,我也沒辦法。」他重覆地說:「這是低等的?品。」夏綠蒂問:「那麼我可以把它帶回去嗎?」亞瑟說:「我要徵詢別人的意見,我要去找一家高級珠寶店裡的人來看看。」她問:「如果他們說項鍊是真的呢?」他回應她:「那是不可能的!」
過了一段期間後,夏綠蒂在她主人的一個宴會結束時,遇到紀太太,紀太太迫不及待地問夏綠蒂有沒有看到她脖子上的珍珠項鍊,夏綠蒂說:「這跟亞瑟那一串項鍊很像呀!」紀太太說:「這就是亞瑟那一串,她費了好些力氣在一間高級的珠寶店找到的,亞瑟把項鍊賣掉了。」夏綠蒂說:「把項鍊賣掉了?亞瑟還寫信罵了我一頓,說我的想法對他繼母很不敬,他已經把那串假的項鍊打得粉碎了。」
紀太太回去了,夏綠蒂倒記起,紀太太曾經問過她亞瑟的地址,所以,到底紀太太有沒有去找過他呢?(待續)真與假
在法國文學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鍊》的故事裡,莫泊桑描寫一位漂亮動人的女孩子,出身平凡,嫁給了一個小公務員,過著平淡的生活。為了參加教育部長的晚宴舞會,花了一大筆錢買了一件晚禮服,還向她很富有的高中同學借了一條鑽石項鍊,不幸在舞會裡或者在舞會回家的路上,她把項鍊搞丟了,她借錢買到一條相似的項鍊還給她的同學。為了還債,她們倆夫婦過了十年辛苦貧困的生活,當她再遇到她的高中同學時,她才知道,原來丟掉的項鍊是一件?品。
在莫泊桑的另一篇小說《假珠寶》的故事裡,男女主角朗丁先生和朗丁夫人,朗丁先生是個小公務員,收入微薄,但是朗丁夫人很會管家,照顧朗丁先生無微不至,生活也過得很舒適,朗丁夫人喜歡看戲,又喜歡收集耀目的假珠寶。朗丁夫人不幸病逝了,當朗丁先生生活過得越來越貧困時,他把朗丁夫人留下來的假珠寶拿到外面變賣,卻發現它們是貴重的真珠寶。
在《項鍊》的故事裡,女主人翁以為是真的鑽石項鍊,卻原來是假的;在《假珠寶》的故事裡,朗丁先生以為是假的珠寶,原來卻是真的;在亨利‧詹姆士《?品》的故事裡,亞瑟和夏綠蒂以為是假的珍珠項鍊,卻原來是真的。
詹姆士和莫泊桑是同一個時期的小說家,詹姆士刻意把莫泊桑《項鍊》的故事倒過來寫。不過,在《?品》故事裡的幾個人物對那串珍珠項鍊是真是假的反應是比較複雜的,起初亞瑟和夏綠蒂都認為那串項鍊是假的,因為亞瑟的父親和繼母一直過著清貧單純的生活,可是當他們發現那串項鍊是真時,他們馬上的反應是「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不願意把這串真的項鍊聯想成是一份貴重的禮物。當夏綠蒂知道這串項鍊是真的時,她毫不猶豫的要把它還給亞瑟;可是當亞瑟被告知這串項鍊是真的時,他一口咬定項鍊是假的,把夏綠蒂打發走,後來他告訴夏綠蒂他把項鍊打碎了,他的確還是認為項鍊是假的呢?還是他出於憤怒,出於躲避真相,而把項鍊打碎了呢?還是他真的像紀太太所講,把項鍊賣掉呢?至於紀太太呢?真的在珠寶店找到那串項鍊嗎?還是她偷偷跑到亞瑟家和他作了一個交易呢?
最後,夏綠蒂心安理得,因為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她把項鍊還給了亞瑟,她壓根沒有想過要把項鍊偷偷留下來處理掉。亞瑟應該是發了一筆小財吧,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該分一半給夏綠蒂?至於紀太太呢?她用了一點心思,最終還是得到她喜歡的項鍊。
其實,在莫泊桑《假珠寶》的故事裡,朗丁先生和亞瑟的心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起初他不願意面對那些珠寶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問題,可是當他知道了、接受了真相之後,他放得很開,好好享受他的財富,只是他後來再婚,過得並不快活。
在《紅樓夢》第五回裡,賈寶玉神遊太?幻境時看到一幅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意思是;把假的看成真的,其實真的何嘗不也是假的;把沒有變成有,其實有也何嘗不是沒有。真和假、有和無,不見得是一定可以一分為二的觀念。
在這三篇小說裡,作者接受了一個前提,那就是珠寶的真假、財富的有無是絕對的、可以驗證的、可以一分為二的。也許在一個珠寶商的實驗室裡,真和假的鑽石、真和假的珍珠是可以毫無疑問地斷定的,也許在銀行的帳目裡,有錢和沒錢是可以毫無疑問地清算的。但是,一個大老板送給女朋友晶亮無瑕、價值連城的鑽石、耳環和一個小科員勉?買得起不到一克拉的鑽石訂婚戒指,何嘗不都是真的鑽石?超過十億的存款,是不是真的比一個小科員每個月努力賺來的幾萬塊的薪水要多得多?更何況,大人物講的話都是真理嗎?辯護律師的證詞都是真相嗎?阿謏奉承代表的都是真的尊敬嗎?甜言蜜語表達的都是真愛嗎?霧裡的花,看不清楚,卻是真的;水中的影,清晰明亮,卻是假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時是無法斷定的。
不過,在這三篇小說裡,作者也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即使珠寶是真是假,已經有一個定論,一定要把真相找出來,是不是必要?知道真相是不是一定會快樂?不知道真相會不會是福氣?知道真相卻當作不知道,需要的是智慧,硬要從一個固定的觀點去解釋真相,那可能就是愚蠢了。
最後,我倒很喜歡這三篇小說裡主人翁的命運,《項鍊》裡的主人翁,無怨無尤的把債還清了;《假珠寶》裡的朗丁夫人,上戲院、收集珠寶,還好好的照顧朗丁先生;《?品》裡的夏綠蒂,把項鍊交還給她的表弟,心安理得,也不管亞瑟怎樣去處理那條項鍊。其實,在一個假假真真的世界裡,能夠盡自己的心、盡自己的力,何嘗不就是最容易依隨、也最能夠讓自己快樂的原則呢?(待續)【星期四:夢見莊子】
生與死
警世通言裡的莊周
明朝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的記載,有這麼一段民間傳說:莊周有三位妻子,第一位年輕時夭折,第二位被休了,第三位田氏,長得肌膚若冰雪、綽約似神仙。有一天,莊周在荒郊散步,看見許多墳墓,嘆口氣說:「志少俱無辨,賢愚同所歸。」意思是年老、年少、聰明、愚拙最後都是來到同樣的歸宿。他忽然看見一座新墳,墳上堆的黃土未乾,墳旁有一位少婦穿著白色的喪服,拿著一把扇子,拼命在墳上搧,莊周走過去問:「娘子,這墳裡葬的是什麼人?您為什麼拿著扇子,拼命搧墳上的黃土呢?」少婦一邊不斷地搧,一邊說:「聽時笑破千人口,說出加添一段羞。」她說:「墳裡埋的是我亡夫,他生前我們非常恩愛,他臨終遺言,他死後,要等到墳上黃土乾了,我才可以改嫁,我想新堆的黃土不容易乾,所以就拼命用扇子搧,讓墳上黃土快點乾。」莊周含笑說:「娘子手腕秀軟、舉扇無力,讓我替娘子出一臂之力吧!」莊周使用仙法,搧了幾下,土就乾了。婦人為了表示感謝之意,把扇子送給莊周,當然那把扇子對她也沒用了。
莊周回到家中,嘆了一口氣,唸出四句詩:「不是?家不聚頭,?家相聚幾時休,早知死後無情義,索把生前恩愛勾。」莊周的妻子田氏聽到,問他為什麼感嘆呢?這把扇子哪裡來的?莊周把整個事情跟田氏說,田氏很生氣地罵這種薄情的婦人,世間少有。莊周又唸了四句詩:「生前個個說恩深,死後人人欲搧墳。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田氏聽了更加生氣:「你不要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假如您死了,不要說三年五載,我一輩子也不會再嫁人。」莊周說:「這倒難說啊!」田氏說:「我那像您那麼無情無義,死了一個又娶一個,休了一個又再娶一個,我們婦道人家,一鞍一馬,你又沒有死,還要?枉別人。」把扇子拿過來,撕成粉碎。
過了幾天,莊周忽然得病,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莊周說:「我恐怕無望了,可惜前幾天妳把那把扇子撕掉了,否則還可以用來搧我的墳。」田氏說:「您放心!我會從一而終,您不相信的話,我願意死在您之前。」莊周說:「那我就死得瞑目了。」就氣絕身亡。田氏撫屍痛哭,悲傷不已。
莊子死後第七天,來了一位英俊美少年,面如敷粉,唇若塗朱,帶著一個老僕人,說是楚國來的王孫,和莊周相約見面,現緣慳一面,希望留下來為莊周守喪一百日,也趁這個機會借讀莊周的著作。這位楚國來的王孫住下來,過了二十幾天和田氏產生了感情,兩個人決定成婚。
不料新婚之夜,這位王孫突然眉頭雙皺,寸步難移,倒在地下,只叫心疼難忍,口吐涎沫,奄奄欲?。田氏問服侍楚國王孫的老僕人,老僕人說:「這種症狀,每隔一兩年發生一次,只有一種藥可以醫治,就是用生人腦髓,用酒煮熟吞服。上一次在楚國就是用被判死刑的囚犯的腦髓把病治好的,可是,現在我們遠在山野之外,哪裡可以找到生人的腦髓呢?」田氏問:「生人的腦髓找不到,用死人的腦髓可以取代嗎?」老僕人說:「大夫說,人死四十九日之內,腦髓還沒有乾枯,可以取代。」田氏說:「我丈夫死了才二十來天,讓我去把棺材劈開,把他的腦髓取出來用。」
田氏右手提燈,左手握砍柴的板斧,去到莊周停棺的地方,把燈放下來,看準棺材,雙手舉斧,用力劈下去。莊周是個小氣鬼,薄薄的棺材,一斧就把棺材劈開了,莊周在棺材裡坐起來,嘆一口氣,說:「娘子,趕快把我扶起來。」田氏把莊周扶起來,回到鋪設燦爛的房間裡,楚國王孫和老僕人都不見了。莊周開懷暢飲,唸了四句詩:「夫妻百夜有何恩,見了新人忘舊人,甫得蓋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搧乾墳。」後來田氏變得精神恍惚,懸樑自盡。這就是莊周鼓盆而歌的故事。
當然這種民間故事都是虛構不可以當真,不過,這虛構的故事也反映了封建社會對婦女三從四德、不合乎人情的偏見,也描繪了莊周偽善、猜疑和嫉妒的性格。
與首飾有關的三則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之父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是十九世紀的一位法國文學家,他寫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說,甚至被認為是近代短篇小說之父,今天我想介紹兩篇他寫的短篇小說。
項鍊
第一篇《項鍊》(The Necklace),這篇小說的女主人翁是一位漂亮動人的女孩子,她出生在一個小公務員的家庭,沒有嫁奩,不可能有什麼期待、也沒有機會認識有錢有地位的男人。她嫁給了在教育部工作的一個小科員,她穿著得很樸素,也沒有漂亮的衣服,更談不上晚禮服和珠寶,可是她很喜歡打扮,就像那是她與生俱來的喜好,她要讓別人開心和傾倒,也想要讓別人妒忌她、追求她。但家中簡陋的居處、陳舊的傢俱和破爛的窗簾讓她很不開心,那個幫她打理家務的傭人,也讓她看得不順眼,覺得很委屈;她夢想中的住處是安靜的接待室、長長的會客大堂、精緻的小客廳、掛在牆上的織錦和絲綢、銅鑄打造的燈座、放滿了珍品的櫥櫃和穿著制服的僕人。當她對著她先生坐下來吃飯時,鋪在桌上的是三天沒有換洗的桌布,放在桌上的是一大鍋湯,她先生打開鍋蓋,迫不及待地叫「好喝,好喝」;但是,她夢想的是銀製的餐具、名貴的瓷器、美味佳肴、瀰漫著輕聲淺笑的晚餐。
有一天,她先生下班時,興高采烈的遞給她一個信封,裡面是教育部長夫婦邀請他們參加一個晚宴舞會的請帖,她先生特別?調,沒有幾個像他那麼低層的小科員能夠爭取得到這樣的一份請帖,但是她冷淡地回答她不要去,她的先生有點訝異地追問為什麼時,她哭了起來,因為她沒有晚禮服可以穿去參加舞會,她先生問,那麼要多少錢可以買到一套簡單、以後還可以再穿的晚禮服呢?她算了一下,說要四百法郎,她的先生臉色微微一變,就答應了,因為他正好有四百法郎的私房錢,本來是存下來預備買一把槍跟幾個朋友去打獵用的。
接近舞會的前幾天,她顯得很不開心和焦慮,她的先生說:「晚禮服不是已經準備好了嗎?」但是,她說:「我什麼珠寶都沒有,看起來很寒酸,在有錢人面前顯得寒酸是最大的羞辱。」她先生突然想起她在中學時一位有錢的同學,建議她去看這位好久沒有見面的同學,向她借一件珠寶來佩戴。她到了同學家裡,她同學毫不猶疑的打開她的珠寶箱讓她選擇,當她看到放在一個黑緞盒子裡的一條鑽石項鍊時,她的心在跳、手在抖,她把項鍊戴上,看著鏡子裡自己美麗的身影出神。
在舞會上,她出盡風頭,她比別的女賓都漂亮、高雅,卻又在歡樂裡帶點瘋狂,男士們都想要邀她共舞,她沉醉在喜悅中,忘形於她的美麗帶來的勝利,她一直跳舞到凌晨四點鐘,他先生和其他幾位男士早已躺在一個小房間裡打瞌睡了。她先生替她圍上她常用的披肩,和其他貴婦穿著的皮革相較,是明顯的貧富對比;別人都乘著自己的車回家,她和先生走到河邊才好不容易找到一臺破舊的計程車回家。
回到家裡,脫下披肩,她突然尖叫起來,發現她借來的項鍊?掉了。她先生穿上衣服,沿著回路一步步地去找,早上七點鐘,他兩手空空回到家裡。他們去報警、在報上懸賞、去找計程車行都一無所獲,一個禮拜之後,什麼希望都消失了,她看起來就像老了五歲。她按照裝項鍊的黑緞盒子上面的地址找到那個珠寶商,可是他們沒有賣過這樣一條項鍊的紀錄,她一家家珠寶店去問,最後,在一家高貴的珠寶店裡找到一條幾乎完全一樣的項鍊,要價三萬六千法郎,她手上有她爸爸留給她的一萬八千法郎,她的先生千方百計、東拼西湊也管不了高利貸的利息借來了另外的一萬八千法郎,把項鍊買下來。
她把項鍊還給她的朋友,她的朋友連盒子都沒有打開,只是冷冷的說:「你該早點把項鍊送回來,說不定我也要用。」
她把傭人辭退了,一手做所有粗重的家事,把家搬到一個比較便宜的地方,她先生晚上打零工賺外快。十幾年下來,他們把債還清了,她的確看起來很衰老,就像一個典型的貧窮老婦人,粗壯、硬朗、刻苦,整天為家務操勞。可是,偶然當她的先生出門上班時,她會坐在窗前,想起很久以前那個快樂的晚上,在舞會上美麗動人的她,假如她沒有丟掉那串項鍊,她生命會有怎樣的不同?誰知道?誰知道?
辛苦了一個禮拜之後的某個禮拜天,她在香榭大道上漫步散心時,看到了借給她項鍊的女同學,拖著一個小孩子,她依然美麗、依然年輕、依然迷人,她想既然借的債已經還清了,就鼓起勇氣跟她打招呼,要把過去的事說給她聽,她的女同學幾乎認不得她,「你怎麼變得這麼老了!」「因為妳的緣故,我過了十年貧困的生活。」「為什麼?」「我把你借給我的項鍊弄丟了,我另外買了一條還給你,我們花了十年的時間,才把債還清,我們過得很辛苦,但是整個事情終於告一段落了,我很開心。」』你說你還給我的是另外買來的一條項鍊?」「是的,你居然沒有發現,那我的確找到一條跟原來很像的項鍊啦!」一邊說她一邊笑,帶著一份驕傲和純真的歡欣,她的同學很激動地拉著她的手說「可憐的你,那條項鍊是一件?品,頂多只不過值四百法郎而已!」這就是莫泊桑寫的《項鍊》的故事。
我相信大家都想問一個問題:她同學有沒有把真的鑽石項鍊還給她?小說裡沒有告訴我們,也許她同學確實把鑽石項鍊還給了她,她把項鍊賣掉,手上拿著三、四萬法郎,生活條件也就大大改善了;也許她同學的確把鑽石項鍊還給了她,但是她把項鍊收起來,留給她五歲的女兒;也許她同學要把鑽石項鍊還給她,但是她拒絕了,因為她已經習慣了目前的生活,這條項鍊對她已經沒有意義了;也許她同學根本沒有提起要把鑽石項鍊還給她,只是淡淡的說再見吧!
聽完《項鍊》的故事之後,也許許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是虛榮心害得女主人翁和她的丈夫受了十年的苦,不過我倒覺得我們也不妨有些不同的觀點,「虛榮」和「得體」的分界,往往是模糊的,穿一件漂亮的晚禮服、戴一件首飾去參加一個正式的晚宴舞會是得體多於虛榮。她花了四百法郎去買她的晚禮服,那只是她丈夫買一把槍去打獵的錢,買一把槍也可以算是一個豪華的消費呀!她向她的好同學借了一條項鍊,她同學樂於幫她一個忙呀!我反而覺得可以苛責的是她的好同學是不是因為虛榮心作祟,而沒有跟她講清楚那只是一條假鑽石項鍊呢?
我覺得我們不必一定把女主人翁看成一個因為無心錯誤而受盡折磨的女子,她是一個負責任、勇敢地堅強面對事實的女子,小說裡說「當她發現她要借一大筆錢,來買一條項鍊償還給她同學時,她馬上體會到窮人所過的是如何貧困的生活,但是她以突來的勇氣擔當一切,債一定要還,而且她會把債還清。」雖然莫泊桑在小說裡沒有告訴我們,但是,他們夫婦慢慢把債還清,漸入佳境的十年婚姻生活,何嘗不可能是溫馨美麗的十年呢?(待續)假珠寶
莫泊桑有另外一篇短篇小說《假珠寶》。
故事裡的男主人翁是一個有穩定工作的公務員朗丁先生,他在他上司家裡的一個晚會上,認得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孩子,她滿臉的笑容反映出背後純潔可愛的心靈,她的爸爸剛去世不久,她和媽媽搬到巴黎來,目的就是希望她在巴黎找到一個好丈夫,她們母女安靜、低調、誠實,雖然他們並不富有。郎丁先生向她求婚,也被接受了。
朗丁夫人很會管家,雖然朗丁先生收入有限,但是他們過著舒服甚至可以說是豪華的生活,朗丁夫人照顧朗丁先生無微不至,結婚六年了,朗丁先生還覺得他比他們新婚蜜月時更愛朗丁太太了。但是,有兩件朗丁先生不喜歡的事情,朗丁太太喜歡去看戲,她的朋友常常替她買到戲院包廂的票,朗丁先生白天在辦公廳累了一天,還是得陪她去看那些他覺得枯燥無味的表演,另外一件事情是,朗丁太太很喜歡收集假的珠寶。
過了一陣子,朗丁先生對陪夫人看戲的事,找到一個解套的辦法,他建議朗丁夫人找她的女朋友陪她去看戲,自己留在家裡休息,雖然起初朗丁夫人不願意,後來她還是接受了。
至於她喜歡戴假的鑽石耳環、假的珍珠項鍊、假的黃金手鐲,雖然朗丁先生跟她說:「我們買不起真的珠寶,自然純真的美就足夠了。」但是朗丁夫人說:「這是我唯一的弱點。」有時候,他們兩個吃過晚飯,坐在火爐旁邊,朗丁夫人就一一欣賞她放在珠寶箱裡、朗丁先生叫它們垃圾的假珠寶,朗丁夫人會拿著這些珠寶說:「你看,這是不是跟真的一樣!」朗丁夫人也會深情地把玩這些珠寶,似乎這些珠寶的背後有一份不可以言傳的歡欣。
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有一天,朗丁夫人看戲回家,著了涼,轉成肺炎,八天之後就過世了。朗丁先生極度悲傷,不到一個月,他的頭髮全白了,心碎而流淚的他無法忘記朗丁夫人的聲音和笑容。同時,現實生活也成了問題,他發現他的收入不足以應付家用的開支,更加沒有辦法想像怎樣維持朗丁夫人在世的時候,家裡經常享用美酒佳肴的好日子。
朗丁先生陷入了貧窮的困境,他忽然想到一個主意,變賣一些夫人留下來的假珠寶來補貼生活費用。他找了一條拿在手上相當沈重的項鍊,估計大概可以賣六個或者七個法郎。他走到一家小珠寶店去,店主反覆小心地看了好久,說這條項鍊大概值一萬兩千到一萬四千法郎,朗丁先生差點笑出來了,心想「這個笨蛋,連假的珠寶都看不出來!」幾分鐘之後,朗丁先生跑到巴黎最大的一家珠寶店,店主一眼就認出來,這是從他的店裡買的珠寶,按照他的記錄,的確是一段時間以前送到他們家的地址,收件人也正是朗丁夫人。店主說得先把項鍊留在這裡,讓我查證一下,明天你再回來,沒有別的問題的話,我願意用一萬八千法郎把項鍊買下來。
朗丁先生走出珠寶店,他弄糊塗了,他的夫人哪裡來的錢買這麼貴重的珠寶呢?但是,他明白了,那一定是一份禮物,一個可怕的疑問浮現他的腦海,那麼別的珠寶也都是真的、也都是禮物嗎?他一個晚上睡不著,整夜在哭泣。第二天,他想要忘記,但是不能忘記留在珠寶店那條項鍊,他回到珠寶店,店主說:我已經查證清楚了,沒有問題,我現在就付你一萬八千法郎。朗丁先生的手發抖著,接下一大疊法郎鈔票放在口袋裡。
朗丁先生把其他的珠寶也都賣掉了,共賣得了十幾萬法朗。他包了一部車在城裡到處走,跟別人大聲說:「我有二十萬法郎的身家!」他把工作辭掉了,跟他的上司說:「他突然得到一份超過三十萬法郎的遺產!」他到最高貴的餐廳吃飯,告訴坐在他旁邊看起來就像貴族的一個人,他手裡有四十萬法郎的現款,他發現去戲院看戲也挺有趣的,並不是那麼枯燥。六個月之後,朗丁先生又再結婚了,他再婚的夫人是個品德很好的女孩子,但是她的脾氣很壞,把朗丁先生煩死了。
到底朗丁夫人的珠寶是哪裡來的呢?也許大家的猜想和朗丁先生的猜想都差不多。莫泊桑沒有告訴我們,朗丁先生有沒有想過,假如朗丁夫人沒有不幸過世,他還會繼續過著舒適甚至是豪華的生活,朗丁夫人會繼續疼愛照顧他,讓他在結了婚十年、二十年之後,還比蜜月期中更愛朗丁夫人;朗丁先生有沒有想過,假如在朗丁夫人逝世之後,他把夫人的珠寶當作垃圾丟掉。他會怎樣懷念朗丁夫人?到底朗丁先生知道得太多?還是知道得太少?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知道是知識,不知道是無知;可以知道但是沒有知道,可能是幸福;知道了卻裝作不知道,可能是智慧;不必知道卻強行要知道,也許就是愚笨了吧。(待續)亨利‧詹姆士的?品
另外,我要為大家介紹十九世紀有名的文學家亨利‧詹姆士(Henry James)的一篇短篇小說,叫做《?品》(Paste)。
亞瑟(Arthur)的父親生前是一位牧師,他在三個禮拜前過世,很不幸他的繼母在幾天前也跟著走了。亞瑟正在和他的表妹夏綠蒂(Charlotte)一起處理他繼母留下來的遺物,亞瑟的表情似乎是悲哀而沒有多少痛苦,他跟夏綠蒂說:「你來看,我又找到了許多東西了。」
夏綠蒂是個聰明伶俐的女孩,在一個有錢人的家裡當管家,她請了一個月的假回來幫忙,她希望能找到一些遺物帶回去作為紀念。夏綠蒂在一個老舊的匣子裡發現一大堆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的首飾,還有閃閃發光的金屬和玻璃的裝飾品,當然,這不是從教堂裡來的東西,亞瑟的繼母也不可能擁有貴重的珠寶,她曾經在戲院裡當過小演員,但那說不上多采多姿,很可能還是折磨蠻多的一段生涯。
亞瑟說:「這倒是她生前從來沒有提起過的舊東西。」夏綠蒂不表示任何意見,淡淡的說:「看起倒是蠻特別的。」亞瑟說:「這真夠難看,便宜的鍍金首飾,馬鈴薯一樣大的鑽石,這都是老一代的戲子們穿戴的粗陋首飾。」夏綠蒂說:「可是,現在也有女演員會戴真的鑽石呀!」亞瑟冷冷的說:「也許有些吧!」夏綠蒂說:「我是說那些不會演戲或者根本沒有戲的小配角。」亞瑟說:「沒有戲的小配角戴的才是最大的鑽石呢!但是媽媽不是那種人。」夏綠蒂大膽地問下去:「你說她不是一個沒有戲的小配角嗎?」亞瑟避而不答:「總之,不是一個戴大鑽石的小配角就是了。」
接著,話鋒一轉「你看,這些垃圾,真的不值幾個錢。不過,你要不要留幾件下來作為紀念?」夏綠蒂隨手拿起兩、三件來看,都是俗不可耐的?品,她還說:「這總可以賣幾個錢吧!」亞瑟說:「值錢的話,她早就賣掉了,我父母親從來沒有錢可以留下來。」他又補了一句:「假如你在這裡找到什麼值錢的東西,歡迎你把它留下來。」夏綠蒂看了一下,找到一個小包,裡面有一串珍珠項鍊,大顆的珍珠項鍊,拿在手上也相當沈重,她說:「這不一定是?品吧!」亞瑟說:「這些珍珠晦暗無光,肯定是?品,更何況,坦白來講,她哪裡來這麼一串真的珍珠項鍊呢?」夏綠蒂說:「也許是別人送的吧?」亞瑟看了她一眼,好像表示這不是一個得體的問題,接著說:「你認為女演員會有很多圈外的來往嗎?那是不可能的。」
第二天,當夏綠蒂要坐火車回她工作的地方時,亞瑟還特別重覆:「你千萬不可以認為我的繼母是一個輕易和別人往來的人。」夏綠蒂說:「我明白,我先前講的話有點不小心。」她接著說:「那串珍珠項鍊看起來就是粗劣的?品,項鍊的環扣好像也不是純金的。」亞瑟說:「那肯定是?品。」可是,又轉過來說:「假如那不是?品,她又把它保存了那麼久,難道….」然後他就講不出來了。
夏綠蒂回到她工作的地方,主人正好要在家裡辦一個一連五天的盛筵,請來一個幫有錢人辦宴會的專家紀太太。當紀太太意外地看到夏綠蒂帶回來那一堆珠寶飾物裡的珍珠項鍊時,她大感興趣,「那是姑姑留給你的嗎?」「不是,是她過世後,表弟和我在她的遺物裡找出來的,表弟就把它送了給我。」「表弟一直都對你那麼好嗎?」「你為什麼會這樣問?」「你知道那串珍珠項鍊是真的嗎?你的表弟知道那是真的嗎?」
當紀太太把那串項鍊戴上時得意極了,她告訴夏綠蒂,珍珠項鍊肯定是真的,只是多年被埋藏和遺忘,就像睡著了一樣,珍珠需要常常被穿戴跟讚賞才會愈來愈有光澤。夏綠蒂說:「那我該怎麼辦?表弟把它和別的珠寶飾物送給我時,以為它是假的。」紀太太說:「難道你想要還給他嗎?我可不懂,他自己是傻瓜。」夏綠蒂說:「是呀!我記得我還特別指出這串項鍊跟別的珠寶看起來是很不同的。」紀太太說:「那就好了。」
夏綠蒂接著往下說:「那麼,這串項鍊是從哪裡來的呢?」紀太太說:「你說可能是偷來的嗎?」「不可能,不過,姑姑以前是一個演員。」「她長得好看嗎?」「年輕時看起來還很不錯。」紀太太說:「原來如此。」夏綠蒂說:「那你認為這是別人送的禮物嗎?可是,表弟很不喜歡這一個說法,表弟的生母很早就過世了,繼母很用心的照顧他,看著他長大。」她的思路變得混亂了,既然項鍊是真的,她該把它還給表弟,但是,她要不要考慮若無其事地把項鍊和逝去的往事完全埋藏起來。紀太太說:「你也可以把項鍊賣掉。」紀太太有意無意地下了一個伏筆。夏綠蒂不由得問:「那麼姑姑為什麼沒有把項鍊賣掉呢?是不是這也代表一份記憶呢?」
晚上的宴會上,紀太太向夏綠蒂借了那串項鍊,戴在她白白淨淨的脖子上,神采飛揚。五天的宴會結束了,雖然紀太太很想出點主意,插一手,把珍珠項鍊買下來,但是,夏綠蒂還是決定把項鍊還給表弟,她跟紀太太說:「這串項鍊還得由表弟來處理。」
過了幾個月,夏綠蒂才得空去看她的表弟,她把項鍊帶給他,跟他解釋這串項鍊是真的。亞瑟的臉色變得蒼白,冷冷地說:「我不相信!」還顯得有點憤怒地加了一句:「你知道這是令人痛心的影射。」她說:「我是一個局外人,假如你不相信這串項鍊是真的,我也沒辦法。」他重覆地說:「這是低等的?品。」夏綠蒂問:「那麼我可以把它帶回去嗎?」亞瑟說:「我要徵詢別人的意見,我要去找一家高級珠寶店裡的人來看看。」她問:「如果他們說項鍊是真的呢?」他回應她:「那是不可能的!」
過了一段期間後,夏綠蒂在她主人的一個宴會結束時,遇到紀太太,紀太太迫不及待地問夏綠蒂有沒有看到她脖子上的珍珠項鍊,夏綠蒂說:「這跟亞瑟那一串項鍊很像呀!」紀太太說:「這就是亞瑟那一串,她費了好些力氣在一間高級的珠寶店找到的,亞瑟把項鍊賣掉了。」夏綠蒂說:「把項鍊賣掉了?亞瑟還寫信罵了我一頓,說我的想法對他繼母很不敬,他已經把那串假的項鍊打得粉碎了。」
紀太太回去了,夏綠蒂倒記起,紀太太曾經問過她亞瑟的地址,所以,到底紀太太有沒有去找過他呢?(待續)真與假
在法國文學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鍊》的故事裡,莫泊桑描寫一位漂亮動人的女孩子,出身平凡,嫁給了一個小公務員,過著平淡的生活。為了參加教育部長的晚宴舞會,花了一大筆錢買了一件晚禮服,還向她很富有的高中同學借了一條鑽石項鍊,不幸在舞會裡或者在舞會回家的路上,她把項鍊搞丟了,她借錢買到一條相似的項鍊還給她的同學。為了還債,她們倆夫婦過了十年辛苦貧困的生活,當她再遇到她的高中同學時,她才知道,原來丟掉的項鍊是一件?品。
在莫泊桑的另一篇小說《假珠寶》的故事裡,男女主角朗丁先生和朗丁夫人,朗丁先生是個小公務員,收入微薄,但是朗丁夫人很會管家,照顧朗丁先生無微不至,生活也過得很舒適,朗丁夫人喜歡看戲,又喜歡收集耀目的假珠寶。朗丁夫人不幸病逝了,當朗丁先生生活過得越來越貧困時,他把朗丁夫人留下來的假珠寶拿到外面變賣,卻發現它們是貴重的真珠寶。
在《項鍊》的故事裡,女主人翁以為是真的鑽石項鍊,卻原來是假的;在《假珠寶》的故事裡,朗丁先生以為是假的珠寶,原來卻是真的;在亨利‧詹姆士《?品》的故事裡,亞瑟和夏綠蒂以為是假的珍珠項鍊,卻原來是真的。
詹姆士和莫泊桑是同一個時期的小說家,詹姆士刻意把莫泊桑《項鍊》的故事倒過來寫。不過,在《?品》故事裡的幾個人物對那串珍珠項鍊是真是假的反應是比較複雜的,起初亞瑟和夏綠蒂都認為那串項鍊是假的,因為亞瑟的父親和繼母一直過著清貧單純的生活,可是當他們發現那串項鍊是真時,他們馬上的反應是「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不願意把這串真的項鍊聯想成是一份貴重的禮物。當夏綠蒂知道這串項鍊是真的時,她毫不猶豫的要把它還給亞瑟;可是當亞瑟被告知這串項鍊是真的時,他一口咬定項鍊是假的,把夏綠蒂打發走,後來他告訴夏綠蒂他把項鍊打碎了,他的確還是認為項鍊是假的呢?還是他出於憤怒,出於躲避真相,而把項鍊打碎了呢?還是他真的像紀太太所講,把項鍊賣掉呢?至於紀太太呢?真的在珠寶店找到那串項鍊嗎?還是她偷偷跑到亞瑟家和他作了一個交易呢?
最後,夏綠蒂心安理得,因為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她把項鍊還給了亞瑟,她壓根沒有想過要把項鍊偷偷留下來處理掉。亞瑟應該是發了一筆小財吧,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該分一半給夏綠蒂?至於紀太太呢?她用了一點心思,最終還是得到她喜歡的項鍊。
其實,在莫泊桑《假珠寶》的故事裡,朗丁先生和亞瑟的心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起初他不願意面對那些珠寶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問題,可是當他知道了、接受了真相之後,他放得很開,好好享受他的財富,只是他後來再婚,過得並不快活。
在《紅樓夢》第五回裡,賈寶玉神遊太?幻境時看到一幅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意思是;把假的看成真的,其實真的何嘗不也是假的;把沒有變成有,其實有也何嘗不是沒有。真和假、有和無,不見得是一定可以一分為二的觀念。
在這三篇小說裡,作者接受了一個前提,那就是珠寶的真假、財富的有無是絕對的、可以驗證的、可以一分為二的。也許在一個珠寶商的實驗室裡,真和假的鑽石、真和假的珍珠是可以毫無疑問地斷定的,也許在銀行的帳目裡,有錢和沒錢是可以毫無疑問地清算的。但是,一個大老板送給女朋友晶亮無瑕、價值連城的鑽石、耳環和一個小科員勉?買得起不到一克拉的鑽石訂婚戒指,何嘗不都是真的鑽石?超過十億的存款,是不是真的比一個小科員每個月努力賺來的幾萬塊的薪水要多得多?更何況,大人物講的話都是真理嗎?辯護律師的證詞都是真相嗎?阿謏奉承代表的都是真的尊敬嗎?甜言蜜語表達的都是真愛嗎?霧裡的花,看不清楚,卻是真的;水中的影,清晰明亮,卻是假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時是無法斷定的。
不過,在這三篇小說裡,作者也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即使珠寶是真是假,已經有一個定論,一定要把真相找出來,是不是必要?知道真相是不是一定會快樂?不知道真相會不會是福氣?知道真相卻當作不知道,需要的是智慧,硬要從一個固定的觀點去解釋真相,那可能就是愚蠢了。
最後,我倒很喜歡這三篇小說裡主人翁的命運,《項鍊》裡的主人翁,無怨無尤的把債還清了;《假珠寶》裡的朗丁夫人,上戲院、收集珠寶,還好好的照顧朗丁先生;《?品》裡的夏綠蒂,把項鍊交還給她的表弟,心安理得,也不管亞瑟怎樣去處理那條項鍊。其實,在一個假假真真的世界裡,能夠盡自己的心、盡自己的力,何嘗不就是最容易依隨、也最能夠讓自己快樂的原則呢?(待續)【星期四:夢見莊子】
生與死
警世通言裡的莊周
明朝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的記載,有這麼一段民間傳說:莊周有三位妻子,第一位年輕時夭折,第二位被休了,第三位田氏,長得肌膚若冰雪、綽約似神仙。有一天,莊周在荒郊散步,看見許多墳墓,嘆口氣說:「志少俱無辨,賢愚同所歸。」意思是年老、年少、聰明、愚拙最後都是來到同樣的歸宿。他忽然看見一座新墳,墳上堆的黃土未乾,墳旁有一位少婦穿著白色的喪服,拿著一把扇子,拼命在墳上搧,莊周走過去問:「娘子,這墳裡葬的是什麼人?您為什麼拿著扇子,拼命搧墳上的黃土呢?」少婦一邊不斷地搧,一邊說:「聽時笑破千人口,說出加添一段羞。」她說:「墳裡埋的是我亡夫,他生前我們非常恩愛,他臨終遺言,他死後,要等到墳上黃土乾了,我才可以改嫁,我想新堆的黃土不容易乾,所以就拼命用扇子搧,讓墳上黃土快點乾。」莊周含笑說:「娘子手腕秀軟、舉扇無力,讓我替娘子出一臂之力吧!」莊周使用仙法,搧了幾下,土就乾了。婦人為了表示感謝之意,把扇子送給莊周,當然那把扇子對她也沒用了。
莊周回到家中,嘆了一口氣,唸出四句詩:「不是?家不聚頭,?家相聚幾時休,早知死後無情義,索把生前恩愛勾。」莊周的妻子田氏聽到,問他為什麼感嘆呢?這把扇子哪裡來的?莊周把整個事情跟田氏說,田氏很生氣地罵這種薄情的婦人,世間少有。莊周又唸了四句詩:「生前個個說恩深,死後人人欲搧墳。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田氏聽了更加生氣:「你不要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假如您死了,不要說三年五載,我一輩子也不會再嫁人。」莊周說:「這倒難說啊!」田氏說:「我那像您那麼無情無義,死了一個又娶一個,休了一個又再娶一個,我們婦道人家,一鞍一馬,你又沒有死,還要?枉別人。」把扇子拿過來,撕成粉碎。
過了幾天,莊周忽然得病,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莊周說:「我恐怕無望了,可惜前幾天妳把那把扇子撕掉了,否則還可以用來搧我的墳。」田氏說:「您放心!我會從一而終,您不相信的話,我願意死在您之前。」莊周說:「那我就死得瞑目了。」就氣絕身亡。田氏撫屍痛哭,悲傷不已。
莊子死後第七天,來了一位英俊美少年,面如敷粉,唇若塗朱,帶著一個老僕人,說是楚國來的王孫,和莊周相約見面,現緣慳一面,希望留下來為莊周守喪一百日,也趁這個機會借讀莊周的著作。這位楚國來的王孫住下來,過了二十幾天和田氏產生了感情,兩個人決定成婚。
不料新婚之夜,這位王孫突然眉頭雙皺,寸步難移,倒在地下,只叫心疼難忍,口吐涎沫,奄奄欲?。田氏問服侍楚國王孫的老僕人,老僕人說:「這種症狀,每隔一兩年發生一次,只有一種藥可以醫治,就是用生人腦髓,用酒煮熟吞服。上一次在楚國就是用被判死刑的囚犯的腦髓把病治好的,可是,現在我們遠在山野之外,哪裡可以找到生人的腦髓呢?」田氏問:「生人的腦髓找不到,用死人的腦髓可以取代嗎?」老僕人說:「大夫說,人死四十九日之內,腦髓還沒有乾枯,可以取代。」田氏說:「我丈夫死了才二十來天,讓我去把棺材劈開,把他的腦髓取出來用。」
田氏右手提燈,左手握砍柴的板斧,去到莊周停棺的地方,把燈放下來,看準棺材,雙手舉斧,用力劈下去。莊周是個小氣鬼,薄薄的棺材,一斧就把棺材劈開了,莊周在棺材裡坐起來,嘆一口氣,說:「娘子,趕快把我扶起來。」田氏把莊周扶起來,回到鋪設燦爛的房間裡,楚國王孫和老僕人都不見了。莊周開懷暢飲,唸了四句詩:「夫妻百夜有何恩,見了新人忘舊人,甫得蓋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搧乾墳。」後來田氏變得精神恍惚,懸樑自盡。這就是莊周鼓盆而歌的故事。
當然這種民間故事都是虛構不可以當真,不過,這虛構的故事也反映了封建社會對婦女三從四德、不合乎人情的偏見,也描繪了莊周偽善、猜疑和嫉妒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