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方詩簡論及譯文
如果要把押韻及其它古典詩的規格去掉,那麼,詩和短的散文prose有甚麼不同?有些文學理論家認為詩是一種的創作,以此和散文有別。於是乎有些現代化的詩人,認為不一定要用語言來創作詩,用其它的媒體(如聲,如音樂中的「交響詩」)也可以。有些其它現代詩人認為這種做法是誤入岐徒的轉向。
在20世紀上半期時,西方傳統的詩歌形式和結構就被拋棄,因而開始質疑傳統的詩歌和詩歌和散文之間的區別、定義、目的和意義。特別考慮到的是散文詩prosaic poetry和詩型的散文poetic prose之別。許多現代主義詩人寫出的非傳統形式的詩,往往會被人們認為是散文,雖然他們的詩中已注入詩所用的辭,也通常有詩的節拍和音調。有些傳統派提倡復古,而有些現代派則走向去發展新的規格及組合。當然,這種的定義不很嚴密。
在這一章中,我只能做一個概觀式的介紹,譯出幾首不同派別的詩,並解釋作者的涵意。現代西方詩的一個特點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放入詩中,因此讀者往往要去推敲及瞭解作者題材的背景才能瞭解。不然就會覺得不知所云了。
首先介紹的是一首超驗詩派的詩。所謂的超驗transcendentalism,就是超越平日經驗的感受。詩人用的超驗大都和宗教的所謂超自然經驗無關。
清晨的內省 The Inward Morning / Thoreau
我腦中裝滿了
自然外表的飾裝,
依它自定的每小時變化方式
它自己維葺一切。
我白白地尋覓外面的變化,
找不到有任何的不同,
直到寧靜之光意外地出現,
這光照到我心中的最深處。
把雲層及樹鍍成亮晶晶,
把天空畫出春天之美的是甚麼?
就是在那裡永恆不褪的,
絲毫不變的光線?
看呀,在一個冬天的早晨,
當太陽穿流過樹林,
任何處被它的寂靜光照射到,
那陰森的黑暗就失蹤了。
耐心的松樹怎能知道
晨風會來到,
或者謙虛的花兒怎能預卜到
中午的蟲兒的嗡嗡聲–
直到從遠處
飄流過綿延多哩的通道
帶著歡樂的新晨光來到,
才能告知靈活地樹林,我來了?
在我靈魂的深處,我聽到
這種歡快的清晨信息,
在我的腦海裡的地平線上,
也曾看到過這樣的東方色彩,
就如在朦朧的曙光時,
當第一隻鳥醒了,
在一些寂靜的樹木中,
聽到小樹枝的斷聲,
或者在太陽出現前,
在東部的天空上看到的,
他自遠方帶來的
暑日熱氣的先聲。
?
原文:
The Inward Morning
Packed in my mind lie all the clothes
Which outward nature wears,
And in its fashion's hourly change
It all things else repairs.
In vain I look for change abroad,
And can no difference find,
Till some new ray of peace uncalled
Illumes my inmost mind.
What is it gilds the trees and clouds,
And paints the heavens so gay,
But yonder fast-abiding light
With its unchanging ray?
Lo, when the sun streams through the wood,
Upon a winter's morn,
Where'er his silent beams intrude,
The murky night is gone.
How could the patient pine have known
The morning breeze would come,
Or humble flowers anticipate
The insect's noonday hum –
Till the new light with morning cheer
From far streamed through the aisles,
And nimbly told the forest trees
For many stretching miles?
I've heard within my inmost soul
Such cheerful morning news,
In the horizon of my mind
Hav
如果要把押韻及其它古典詩的規格去掉,那麼,詩和短的散文prose有甚麼不同?有些文學理論家認為詩是一種的創作,以此和散文有別。於是乎有些現代化的詩人,認為不一定要用語言來創作詩,用其它的媒體(如聲,如音樂中的「交響詩」)也可以。有些其它現代詩人認為這種做法是誤入岐徒的轉向。
在20世紀上半期時,西方傳統的詩歌形式和結構就被拋棄,因而開始質疑傳統的詩歌和詩歌和散文之間的區別、定義、目的和意義。特別考慮到的是散文詩prosaic poetry和詩型的散文poetic prose之別。許多現代主義詩人寫出的非傳統形式的詩,往往會被人們認為是散文,雖然他們的詩中已注入詩所用的辭,也通常有詩的節拍和音調。有些傳統派提倡復古,而有些現代派則走向去發展新的規格及組合。當然,這種的定義不很嚴密。
在這一章中,我只能做一個概觀式的介紹,譯出幾首不同派別的詩,並解釋作者的涵意。現代西方詩的一個特點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放入詩中,因此讀者往往要去推敲及瞭解作者題材的背景才能瞭解。不然就會覺得不知所云了。
首先介紹的是一首超驗詩派的詩。所謂的超驗transcendentalism,就是超越平日經驗的感受。詩人用的超驗大都和宗教的所謂超自然經驗無關。
清晨的內省 The Inward Morning / Thoreau
我腦中裝滿了
自然外表的飾裝,
依它自定的每小時變化方式
它自己維葺一切。
我白白地尋覓外面的變化,
找不到有任何的不同,
直到寧靜之光意外地出現,
這光照到我心中的最深處。
把雲層及樹鍍成亮晶晶,
把天空畫出春天之美的是甚麼?
就是在那裡永恆不褪的,
絲毫不變的光線?
看呀,在一個冬天的早晨,
當太陽穿流過樹林,
任何處被它的寂靜光照射到,
那陰森的黑暗就失蹤了。
耐心的松樹怎能知道
晨風會來到,
或者謙虛的花兒怎能預卜到
中午的蟲兒的嗡嗡聲–
直到從遠處
飄流過綿延多哩的通道
帶著歡樂的新晨光來到,
才能告知靈活地樹林,我來了?
在我靈魂的深處,我聽到
這種歡快的清晨信息,
在我的腦海裡的地平線上,
也曾看到過這樣的東方色彩,
就如在朦朧的曙光時,
當第一隻鳥醒了,
在一些寂靜的樹木中,
聽到小樹枝的斷聲,
或者在太陽出現前,
在東部的天空上看到的,
他自遠方帶來的
暑日熱氣的先聲。
?
原文:
The Inward Morning
Packed in my mind lie all the clothes
Which outward nature wears,
And in its fashion's hourly change
It all things else repairs.
In vain I look for change abroad,
And can no difference find,
Till some new ray of peace uncalled
Illumes my inmost mind.
What is it gilds the trees and clouds,
And paints the heavens so gay,
But yonder fast-abiding light
With its unchanging ray?
Lo, when the sun streams through the wood,
Upon a winter's morn,
Where'er his silent beams intrude,
The murky night is gone.
How could the patient pine have known
The morning breeze would come,
Or humble flowers anticipate
The insect's noonday hum –
Till the new light with morning cheer
From far streamed through the aisles,
And nimbly told the forest trees
For many stretching miles?
I've heard within my inmost soul
Such cheerful morning news,
In the horizon of my mind
H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