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人人都可以成為寫作者
會說就能寫,只要願意,你就會成為一個好的書寫者。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須有天份才能做成,只要去做就好了。
幾年前,我被邀請參加一個心理團體活動。活動結束後,與這群剛認識的學弟學妹
們喝下午茶。他們時而走心交流,時而相互調侃,我則在一旁微笑靜聽。
一會兒,有位學弟得知我是一位作家,便特意走上前來詢問有關寫作的事。他過來時滿懷熱情,但開口後卻顯得有些拘謹。我們的討論因此也只是點到為止。
起身離開之前,他對我說:「姐姐,你知道嗎?你乍看給人一種親近感,但是又靜得讓人感到可怕。」
哦?原來是我的「可怕」導致了他的不自在!
那個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好像真的很久沒有對他人暢所欲言了。我幾乎每天都只是默默地閱讀、觀察、思考和寫作,以至於已經習慣在人群中靜靜傾聽或審視。
我曾一度認為自己的手已經能完全代替嘴巴來表達自己,其實這種狀態並不好,我的嘴巴顯然因此而變得笨拙和懶惰了。
「作家都像你這樣不善言辭吧!」那時我的朋友也常打趣我,陌生人也對我充滿好奇。
大腦的想法已經習慣透過文字來作表達,嘴巴當然就無事可幹,因而多人聚會時,朋友們時常會看到我呆坐一旁,若有所思的樣子。
我的大腦思路清晰,條理分明,寫起文章來暢快淋漓,但口頭表達時卻往往大打折扣。很多人正好與我相反,他們自認為﹁說」沒問題,但「寫」起來就很傷腦筋。
蒂娜是我的良師益友,在北京某所大學任教的她,能將同一主題滔滔不絕連續講七、八次,而且風趣幽默,自然生動,每次都有新意。但是當我邀請她寫書時,她卻差點把頭搖掉,寧死不寫:「不會,不會!寫東西能要我的命!我從小到大沒寫過一篇像樣的文章,更何況寫書!」
我鼓勵她說:「會說就會寫啊!如果我悄悄把你說的話錄下來,然後轉換成文字,稍加修改、潤色,這不就是你的文章了嗎?現在我也經常這樣鼓勵寫作新手。」我也曾以為自己能寫不能說,因此在作品暢銷後拒絕了很多次演講的機會。七、八年前出版社編輯就用我現在的話來鼓勵我:「你能寫就會說啊!」我當時也像蒂娜一樣,抵死不講:「不會,不會,演講會要了我的命!」
二○一二年,我的作品在海外再次暢銷,出版社開始遊說我做一些講座。我想起了那個男孩說的話,我靜得讓人感到可怕。那次,我決定給我的嘴巴一次挑戰機會。
經過一個月的充分準備,我應馬來西亞大眾書局的邀請,把人生中的第一次講座獻給了吉隆玻和檳城。儘管第一場講座中我不敢直視台下聽眾,但第三場時我已經被人形容為「沙場老將」。你根本想不到,我去的時候彷彿慷慨就義,回來的時候卻意猶未盡。後來出了新書,我也會為讀者做一些相關主題的講座,而且越來越熟練。
不可否認,有的人確實有演說的天分,有的人確實有寫作的天分,但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須有天分才能做成,只要自己喜歡、需要,想要去做,做就好了!
我做圖書策劃和自由寫作已經很多年,結識了很多高學術素養的老師和閱歷豐富的朋友,他們有時讓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也總想著把他們的話變成文字。特別是具備專業知識、講課妙趣橫生的老師們,我很希望他們的講課內容能夠變成文字形式,方便讀者們隨時品讀,而我們手頭的教科書大多都有固定的條條框框,每次看書至懨懨欲睡時,我總會抱怨藏在書本後那些面無表情的編著者們,他們用枯燥的語言,「成功且專業地」摧毀了讀者們的閱讀興趣。
一直被我遊說寫書的蒂娜一直不認為自己會寫東西。我說:「好吧,給我三天時間,讓我採訪你,你負責說就行!」確定主題後,我們在她的辦公室、咖啡廳、餐廳,斷斷續續地聊足了二十四小時,然後我請人將聊天內容音訊轉成電子文字檔,對內容進行編排,最終整理出來的稿子字數有八萬七千多字。
「天啊,我說了這麼多?」當我把這些文字交到她手中時,她難以置信。
「遠遠不止,我還刪掉了一些重複的以及和主題不相關的內容。」我得意地說。
這時,她才對寫作產生興趣。我讓她自己抽時間做一些修修補補的工作。兩個月後,她把自己精心修改的處女作交到了我手中。嗯!確實是她的講課風格,十萬字。
給蒂娜策劃一本書,就像幫她設計一棟房子。很多人想要房子,但想到那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自己不會設計也沒有建築修砌經驗,怎麼可能實現呢?他們不知道自己其實有土地、有材料,也有修房子的能力。只要先按自己的構想把房屋框架搭好(當然,根基要穩),然後根據藍圖一點點地往上壘磚加瓦,逐漸完善、裝飾,假以時日,房子就建成了。
我們身上的很多能力都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我從來沒有當眾演講的經歷,卻可以獨自在國外連講三場而不被發現是新手;蒂娜從未寫過書,她的原創書稿卻能在幾個月內完成。
我們每天都在經歷不同的事,都在與他人打交道,都在說話。所謂「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會說就能寫。只要你願意,你會成為一個好的書寫者,嘗試著把自己說過的話用文字表達出來吧。相信自己的潛能,不必總想著天賦的問題。
因何而寫,為誰而寫
如果你的文字是寫給自己的,那就很自由了!
你可以隨心所欲,不必有任何顧忌,只要開心就好。
曾經有個十六歲的女生帶著她的作品來向我請教。
看著她的得意之作,我心想:「嗯,很符合大多數青春期女孩的作品特徵——沒有明
確的主題,全文用詞華麗優美,隱約能讀出絲絲憂傷,卻又不知這些憂傷從何而來,飽含情意,卻又虛無縹緲。」幾千字看完,我竟然不知道她究竟在寫些什麼。
她問我哪裡可以發表這些文章。
「這是寫給自己的,還是寫給別人看的?」我沒有回答,而是先問了個問題。
「哦……算是寫給自己的吧!」她手托著腮,捋了捋頭髮,噘起嘴巴慢條斯理地回答。
「寫給自己的東西,別人不一定能看懂。」我說,「你寫得不錯,但如果要發表的話,至少要把主題表達清楚。」
其實每一種風格,無論是有感而發或是無病呻吟,都是作者的內心寫照。十五、六歲的青春期少女,她們的人生中還未發生過動人的故事,但內心卻對某些事情有了一些萌動。她們一方面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害怕他人透過文字洞察自己的真實內心。於是,她們會模仿一些風花雪月的詞句來編造自己的夢,但是到最後究竟寫了些什麼,或許連自己也說不清,文章的意義以及其中的情懷,只有她自己懂得。
然而,如果你的文字是寫給自己的,即使別人看不懂,甚至說你寫得很爛,你都不必理會,因為這跟別人沒關係。寫作對你仍是有意義的,因為它是你真情的流露,最真實的情感表現。相信我,多年後當你再次看到這些文章時,你的內心會莫名為之一顫。就像前面那個女孩的文章,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感覺的。
只有當寫作成為一種職業時,才會有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職業寫作並不如自由寫作那樣暢快,因為在敲奏鍵盤之樂時,必須聽從的指揮官太多。
所以,當你提起筆的時候,你有必要先確定自己現在是因何而寫、為誰而寫;為了抒發情懷,還是為了稿費?為了記錄自己的人生故事,還是為了傳授經驗給別人?是刻意編纂,還是有感而發?
在我看來,寫作的目的只有兩種:一種是為他人,一種是為自己。
為稿費而奮鬥的寫作有很多束縛,很多情況下你是為別人而寫。你既要聽從自己,也要聽從出版機構,還要聽從讀者。為了文字能順利發表,有時候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
我相信大多數作家都有向出版社妥協的時候,眼睜睜地看著編輯們刪掉那些他們認
為「不符合出版要求」的內容而心痛。記得我很早以前接受過一次約稿,交稿後出版方覺得印刷出來書會太薄,又讓我硬生生地補充了些不痛不癢的內容。這種尷尬就像已經懷胎十月,孩子都快要生了,醫生才嫌胎兒不夠重,臨時讓產婦努力多吃點東西養胎。
出版機構會迎合市場。大多數情況下,市場是由讀者而不是作者決定的。對於職業寫手來說,更多的是考慮讀者需要什麼,而不是自己要展現什麼。如果你總是自顧自地表達自己、炫耀自己、釋放自己,而不去考慮讀者的特性和需求,不去想別人能從你這裡獲得什麼,別人又有什麼理由選擇你的作品呢?
你可能不知道,很多學者、研究者、教授們,花了一輩子的心血整理出來的研究成果,因為沒能迎合大眾需求,讀者群太小,遭到出版方婉拒。而一些懵懂少年花前月下的感悟,卻往往在圖書市場大行其道。當文章變成商品,大眾衡量它成功與否的標準,往往是暢銷度,而不是文字本身的價值,這就是市場經濟。
寫給別人的文章,就像送給別人的禮物,自己喜歡固然重要,但對方是否喜歡(或者是否適合對方閱讀)更重要。比如,文章若是寫給三歲小朋友看,你就有必要揣摩小朋友的心思,用他們能聽懂的語言和他們交流,你必須告訴他們太陽下山是因為「太陽公公想回家睡覺了」,而不能一本正經地說:「這是因為地球自轉,當自轉到太陽照射不到的臨界點時,就出現了太陽下山的現象」。
再比如,若拿一本十年前出版的小說和最近的小說相比較,你會發現以前小說的自然段落幾乎都很長,有的甚至一個頁面只有一個段落,而現在的書中則大量使用短句。這就是出版方迎合讀者閱讀習慣而出現的一個小現象。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快,壓力大,內心浮躁,缺乏耐心,讀到長長的段落時會嫌累,所以很多編輯經常會提醒作者:「注意多分段落!」「要配圖!」「要讓讀者輕鬆閱讀!」
職業作者寫文章並不是隨心所欲的,他們在主題選擇、寫作形式,甚至包裝等很多方面,都需要考慮到目標讀者的特性和閱讀興趣。同樣是寫文章,寫給自己看和寫給他人看,完全是兩回事。
如果是寫給自己的,那就很自由了!寫作既是一種表達自己,與他人交流的方式,也是一種個人學習和修養的方式。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寫任何東西,不必有任何顧忌,只要自己開心就好。
寫作是我的愛好,同時也是我的職業。有很多朋友為此羡慕不已:「你可以用自己的愛好換飯吃,真好!」也有些朋友深刻地理解:「當愛好變成一種職業,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其實,我把自己的文字分隔得很清,我知道它們各自對我意味著什麼:「你,給了我一碗飯,我要認真、負責地把你寫出來!讓你代表我像模像樣地出現在讀者面前!」
「你,負責陪伴我,逗我開心,陪我悲傷。你是自己人,我對你就會隨意一點啦!」
寫到這裡,我好像很得意於有兩個忠誠的文字伴侶輪流陪著我,一個與我相敬如賓,一個與我嬉笑打鬧。
有時即使在趕稿期間,我也會任性地打開日記,隨心所欲地寫點自己的小情緒,比如開開心心地寫個孩子的搞笑糗事,然後配上他的表情包;義憤填膺地寫個社會新聞事件,讓朋友們也參與評論;邊寫邊自我分析昨晚那個意味深長的夢等等。寫完就把頁面關掉,獲得不吐不快的快感後,再心情舒暢地去趕稿。
所以,我的寫作狀態是喜歡也寫,不喜歡也寫;有靈感會寫,沒靈感也會寫;晴天會寫,下雨天也會寫;高興了會寫,傷心時也會寫;有任務時會寫,沒任務時也會寫;為別人寫,也為自己寫。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