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譯研所落榜,新聞界逃兵,譯緣剪不斷〉

我大四那年,台大辦全校中英筆譯比賽,我莫名其妙奪魁,事隔兩三個月,志得意滿的我報考輔大翻譯碩士班,結果,一起去考筆試的同學紛紛接到口試通知,住男一舍的同學跑來敲我寢室門,問我接到電話沒。

我沒接到輔大電話,倒是同學連環扣,煩死我也。同學一聽我還在等電話,尷尬一句「那我最好別佔線」就閃退。既然線路沒問題,我繼續鵠候到深夜,不肯認輸。

沒記錯的話,筆試那天考中英文克漏字、改寫中英文段落、中英文作文各一篇,不考翻譯。我事先打聽過題型,但不知從何準備起,只多多看社論,讀讀《時代》(Time)和《經濟學人》雜誌。我自認弱點在口語,筆試前壓力並不大,以平常心應試。一坐進考場,從不失常的我肚子竟然咕咕叫了起來,劇痛難忍,腋下滂沱成兩座溫帶雨林,所幸考題不難,尤其是作文Live Now, Pay Later,我特別有感,振筆疾書,引經據典,愈寫愈得意。交卷的瞬間,胃腸警報解除。

學校放暑假,我總先把能寫的作業一口氣拼完,然後放心玩兩個月。基於這心態,我對「及時行樂」這考題唱反調。考完後,同學之間討論到這題目,大家都申論carpe diem把握當下的哲理,說我和主題背道而馳,等於答錯。我心裡嘀咕著,你又不知道我舉信用卡債為例,反對論寫得多麼精闢。擲地有聲啊。30年後,BNPL先買後付果然橫掃美國,成了人人喊打、比信用卡更腹黑的高利貸。

自信過高,落榜的事實一巴掌打醒我。但我不認為唱反調是我考砸的癥結。再過一段時日後,我漸漸領悟主因。台大翻譯比賽,比的是中翻英、英翻中的即戰力,輔大翻譯碩士班不考翻譯,表示考官想找值得塑造的素人,而我卻把自己塗成大花臉,敲鑼打鼓進場。記得在輔大筆試裡,我以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形容「兩難」,落筆時還沾沾自喜:這能顯示本山人的希臘神話底子深厚,兩個遠古海獸名也都沒拼錯,考官一定印象深刻。

30年後的我,假如讀文章見這成語,我也會印象深刻,追罵作者一句:賣弄!以我讀過譯過的英文印刷品,加上我聽過的全球英美語,我至今沒再撞見這兩頭海怪。除了這成語,那天我還狂飆幾個考GRE才有的高難度單字。痞到沒力。

那時我當然懵懂無知,以為台大冠軍光環罩頂害我馬失前蹄,一心想雪恥,明年捲土重來,所以去要求體育老師當掉我,讓我延畢讀大五,以免畢業立刻被徵召入伍。
那時我家只有我讀大學,教育費不成問題,但我從大一下學期開始打工,向爸媽堅持學雜住宿費由我自付,以行動證明老么已經長大。決定延畢後,我心想,反正多讀一年也不花家裡一毛錢,通知爸媽一聲就好。我在宿舍走廊打公用電話,向陸軍少校退伍的老爸報告,他一聽,無法接受兒子被留級,更一口咬定兒子有意逃避兵役,不准我回家,語畢,我只聽見嘟——。

火大又傷心之下,我回寢室,拿起剛削好的柳丁,放下,改拿水果刀,對準左手腕,聽見室友的鼾聲才作罷。

大五,我搬出男一舍,租個小房間準備重考。這次是卯足全力,去圖書館影印社論,挖掉一些詞黏在文章背面,隔幾星期拿出來考克漏字,同時也找文章磨練改寫,自訂題目寫作。沒背景、沒財富、沒繳過補習費、非邊疆民族、沒出過國、更沒才華,只好閉關深造。

懸樑刺骨之外,我兼幾個家教,幫補習班閱卷,為美商寶僑家品做同步口譯,有空自個兒去郊外散散心。有一次獨遊日月潭,住進旅館,老闆拉著我聊天,我打哈欠表示累了,他還不放我走。我很怕話題觸及落榜的醜事。退房時,老闆吞吞吐吐透露,前陣子在附近某旅社,有個大學獨行俠在房間浴缸輕生。

台灣最美的風景果然不是日月潭。是開展眼界的時候了。我一直想當記者,而台大新聞研究所也只考中英語能力,我筆試口試都過關。在開學之前,美國前國防部長錢尼訪台,花旗銀行徵選十名大學生和他面對媒體談時事,我躬逢其盛,見識到新聞實務的幕後,更堅定從事新聞工作的決心,從此雖口筆譯工作不間斷,卻決定省下報名費,不再執著於翻譯碩士班。何況,輔大口譯組四年才拿得到碩士。同樣讀四年,都可以攻博士了,當時我如此安慰仍待癒合的心靈。

台大新聞第三屆聘請曾獲普立茲獎的美國報社資深主編Stan Abbott傳授採訪寫作,寄居國際青年活動中心的十幾個碩士生接受實作考驗。我有獎學金可領,但翻譯依然是我的衣食父母。記者即譯者,工作本質同樣是中介訊息。在新聞碩士班,我比多數譯者多了兩年雙語實戰特訓,對翻譯能力只有加分作用。
取得碩士,熬過近兩年的黑暗部隊生活,通過日本語能力測驗一級,我夢想英日通吃,卻再次被輔大事件的鳥嘴啄醒:又光環罩頂啦?英文已經強到可以兼顧日文了嗎?於是決心專攻中英。日文擺著跟村上春樹交心才用吧。

第一份全職工作是進《英文中國郵報》(The China Post)跑新聞。一陣子後,社長得知我曾是週日學生雙語版《學生郵報》(Student Post)的小讀者,指派我另創一份非假日版的雙語新聞GuidePost,鎖定社會人士。推出後,有些政府機關和公司行號每天影印雙語版,分發給同仁參考。社長為乘勝追擊,再指定我接掌《雙語學生郵報》,大幅改版,主打高中校園,發行量爆增12倍。 進報社當英文記者編輯,竟又被彈回翻譯圈,可見我註定跟翻譯孽緣難剪。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