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雖然瘋狂,其中卻有條理。」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劇作家,《李爾王》(King Lear)
年幼時期在臺北長大的我,對中國武打商業片非常痴迷。這些電影的情節大多千篇一律,十惡不赦的壞人偷走了武林祕笈,因為秘笈傳授了某種神秘而強大的招式,電影裡的英雄必須竭盡所能練就祕笈裡的武功,才能擊退壞蛋。這些故事真令人嚮往!如果江湖上真的只有一種門派的武功能夠致勝,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舉凡各國古文明,從羅馬、希臘乃至中國,皆有不同形式的武功祕笈,如同市面上許多自成一派的編劇工具書,其實這些書的立基點都大同小異,沒有絕對的對錯,只要對你有用就是正確的方式。現今最受歡迎的綜合格鬥,選手也是融合各家之長,從截拳道至拳擊無所不包,汲取各家武術中最適合他們的招式。這本編劇武功祕笈也是如此,其精髓是我從各大師傑作中吸收的精華,包含了最厲害的形式和風格,這些大師是我有幸一起共事的夥伴,他們的職業可能是老師、經理人、製片、導演、片廠高層等。
你可以將本書視為編劇路上的羅盤,沒有它你也能到達目的地,但這本書或許能讓你少走點冤枉路,避免你陷入創作困境和挫折……進而放棄手中的劇本。
編劇沒那麼難懂
如果過度思考編劇這件事,你只會花更多時間試著弄懂許多龐雜的理論,而不是著手撰寫劇本。看著許多立意良善的工具書和研討會,提供許多編劇相關的艱澀圖表,不禁使我想起《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的一幕。當文學老師約翰基廷(羅賓威廉斯飾)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本上,導讀篇章裡關於如何欣賞一首詩的段落,文中以生硬的圖表呈現評斷詩的標準,羅賓威廉斯接著請同學撕掉整個章節!正在編劇路上的你就應該這麼做,我不是要你撕掉其他的編劇工具書,市面上絕對有很棒的工具書,但如果你把時間花在欣賞那些精密的編劇公式,而不是專注在自己的劇本上,你可以退一步想想,更好的作法是砍掉重練!每個心中懷有故事的人對編劇應該都不陌生,撰寫劇本的過程不難,卻要耗費極大的心力,滴下許多血汗和淚水,讀到這裡,如果你還願意繼續下去……我真心希望你能堅持下去……那麼請繼續往下閱讀吧!
編劇與瘋狂有什麼關係?
我們生而瘋狂,具體來說,我們都有一顆瘋狂的心!《瘋狂的心》(Crazy Heart )一直是我很喜歡的片名,因為這個片名道出了編劇工作的精髓。愛能使你瘋狂,將邏輯全部拋在腦後;愛能使你陷入狂喜,如同看了一部想像力豐富的電影,或創作出一部令人情緒激昂的劇本。讓我們從電影裡的英雄開始說起,他們很瘋狂!他們的作為和一般人不一樣,他們無所畏懼,喔!我們多希望擁有這些特質!他們不像我們每天小心行事。我們看電影的目的,就是希望經歷現實生活中缺乏的刺激感受,不顧一切去冒險、抓住機會。
誰會瘋狂到像《一路到底:脫線舞男》(The Full Monty)裡的主角蓋茲一樣變身脫衣舞男,只為了失業後仍能保有兒子的共同監護權?誰會瘋狂到像《即刻救援》(Taken)裡的爸爸一樣,從美國殺到歐洲,只為了營救遭人口販子綁走的女兒?誰會瘋狂到像《小鬼當家》(Home Alone)裡的八歲男孩一樣,意外在聖誕假期被家人獨自留在家中,還必須隻身擊退闖入家裡的強盜?
孩提時期的我們總能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長大後卻總受到各種時程牽絆,做事要考慮現實、冷靜行事,這也是文明裡出現法律和秩序的原因,但其副作用卻是壓抑了我們瘋狂的本性。
當你問製片或監製希望找到怎樣的編劇,他們很可能會回答,希望找到一名擁有「獨特聲音」的編劇。但你如何量化聲音,而且到底什麼是聲音?這名編劇寫的劇本會唱歌?此處所指的聲音是閱讀劇本時產生的些微感受,聲音是只有你可以傳達的瘋狂觀點,讓你的劇本和才能閃閃發光,即使幾十億光年外的人都能看見。
劇本有什麼了不起?
劇本明明不是成品,為什麼需要投注這麼多的愛和心力?我們平常觀賞的都是拍攝完成的電影,我們又不會去閱讀沒有拍成電影的劇本,那何必多此一舉呢?
劇本是電影潛力的核心。
電影完成前,劇本是最重要且唯一看得見的資產,因此,劇本也被視為智慧財產。在此先說明一下,往後書本裡提及的「讀者」一詞,並不是單指劇本分析師,那群可憐蟲每當經紀公司、製作公司和片廠收到劇本,就必須為每一部劇本撰寫閱讀報告,真是一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我所指的大多是閱讀劇本的決策者和合作者,他們在電影開拍製作前就會讀到劇本。當討論到電影製作的創意視野和工作規劃,劇本往往也會是其中的重點,他們對劇本潛力的認定,將會決定電影是否能夠成功開拍。
製片單憑閱讀劇本的感覺,就必須判斷這部劇本是否能拍成電影¬;劇本接著會交由片廠高層閱讀,高層將會決定是否買下這部劇本,繼續將其發展成電影;甚至連行銷部門都會需要閱讀劇本,並預估美國和全球的銷量;經紀人和經理人會代表導演和電影明星先行閱讀劇本,再決定案子適不適合他們的客戶;經紀人閱讀完劇本掛保證後,電影明星和導演會再閱讀過一次劇本。一旦電影確定開拍,技術組統籌如攝影指導、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執行製片和選角指導都必須閱讀過劇本,並以劇本為基底,在他們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創意和規劃工作細項。劇本是整個電影製作裡最核心的環節!成千上萬的工作機會都依著這份大約105頁的文件而生。
這也是為什麼片廠和出資者有時會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確保劇本發展成最好的樣子,再豪擲1億美元拍攝電影,以及5000萬美元以上的預算來行銷電影。天啊!劇本最好要夠厲害。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電影能稱霸全球,因為美國電影在正式花錢開拍之前,都會先投注資源和心力發展劇本,這賦予好萊塢或美國電影相對的優勢,能夠贏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電影,因為這些國家通常在劇本上花的資源和心力是最少的,他們常常無力負擔這樣的前置作業。美國電影產業超過百年的歷史裡,故事發展和劇本撰寫雖然看似是隱形的環節,卻佔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好萊塢有許多高薪的劇本開發主管,對故事具有極高的敏銳度,主要工作就是將劇本發展成值得開拍的電影。
作者是何方神聖?
我無法像其他作者一樣,吹噓自己經手過幾百萬銷售額的劇本,但我的實戰經驗豐富,曾受聘於美國和中國的公司,撰寫許多電影長片的劇本。作為編劇,我在全球兩大電影市場——中國和美國參與許多電影製作,也曾和美國企業財團旗下致力於國際交流的數位影音工作室合作,發展電視試播集的劇本。我很榮幸能加入美國西部編劇工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West, 簡稱WGA,電影、電視、新媒體專職編劇組成的工會 )以及美國戲劇家協會(Dramatists Guild of America,為劇作家提供服務的專業組織 )。
然而,我的創作生涯裡最棒的成就來自劇本工作坊的教學,我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愛默生學院(Emerson College)以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我以我的學生為榮,其中有些人為環球影業(Universal)和萬達影視撰寫劇本,也有些人撰寫的電視試播集劇本賣到美國廣播公司(ABC)、美國喜劇中心頻道(Comedy Central)以及影音串流網飛(Netflix)。許多學生在劇本寫作事業都有不錯的成績,參與了許多知名電視台的節目製作,如:《透明家庭》(Transparent)、改編自DC漫畫的《泰坦》(Titans)、《一家之主》(Man with a Plan)、《芝加哥醫情》(Chicago Med)、《逐星女》(Stargirl)、《威士忌騎士》(Whiskey Cavalier)、《重案組》(Major Crimes)、《諜影行動》(Quantico)、《肯恩醫生煩不煩》(Dr. Ken)、《0:21 超異能英雄再啟》(Heroes Reborn)、《荷伯報到》(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等,有些學生成為西蒙與舒斯特(Simon & Schuster)和紀事出版(Chronicle Books)等出版社的作家,一位中國學生的編劇作品甚至獲得金馬獎(相當於華語電影界的奧斯卡)肯定,某些過去的學生也持之以恆地創作,相信他們很快就會迎來屬於自己的機會了。但對我而言,重點不是他們有沒有成為專職作家,寫作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那些非得成為作家不可的學生,現在肯定正努力將故事訴諸文字,變成一頁頁的劇本,我為所有的學生感到驕傲。
一站式服務
本書前半部包含以下內容:故事發想、角色塑造、一頁式條列劇情大綱以及劇本撰寫,後半部則會拆解不斷演化的好萊塢體系,以及針對在全世界引起共鳴的故事分享見解,其中幾個章節會談論到快速成長的中國電影產業,與美國電影產業之間的關係。了解電影以全球的觀點和格局製作會產生什麼影響後,編劇便可以用一種更具包容性和國際觀的角度撰寫故事。首先,為了理解美式敘事吸引全球的觀眾的原因,我們會分析中國電影和美國以外的電影,如何將自己獨特的文化揉合進故事裡,與世界各地的觀眾接軌。這些箇中道理啟發你創造和發展出的電影,不僅能感動自己國內的觀眾,還能像上世紀的好萊塢電影一樣能夠讓全球觀眾都深有同感。
歡迎來到瘋人院
文明促使我們在人生中小心行事,如果我們像電影裡的英雄一樣行事瘋狂,這個世界會陷入一片混亂!電影裡的英雄做決定總是隨心所欲,我們現實生活中並不會這麼做,我們受制約的腦袋會極力攔阻,但英雄們滿足了我們內心的慾望,這就是我們愛他們的原因。
有人能夠教我們如何瘋狂嗎?
好像沒有。但瘋狂可以引導和培養,讓我們一起重新找回心中的瘋狂吧!
「雖然瘋狂,其中卻有條理。」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劇作家,《李爾王》(King Lear)
年幼時期在臺北長大的我,對中國武打商業片非常痴迷。這些電影的情節大多千篇一律,十惡不赦的壞人偷走了武林祕笈,因為秘笈傳授了某種神秘而強大的招式,電影裡的英雄必須竭盡所能練就祕笈裡的武功,才能擊退壞蛋。這些故事真令人嚮往!如果江湖上真的只有一種門派的武功能夠致勝,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舉凡各國古文明,從羅馬、希臘乃至中國,皆有不同形式的武功祕笈,如同市面上許多自成一派的編劇工具書,其實這些書的立基點都大同小異,沒有絕對的對錯,只要對你有用就是正確的方式。現今最受歡迎的綜合格鬥,選手也是融合各家之長,從截拳道至拳擊無所不包,汲取各家武術中最適合他們的招式。這本編劇武功祕笈也是如此,其精髓是我從各大師傑作中吸收的精華,包含了最厲害的形式和風格,這些大師是我有幸一起共事的夥伴,他們的職業可能是老師、經理人、製片、導演、片廠高層等。
你可以將本書視為編劇路上的羅盤,沒有它你也能到達目的地,但這本書或許能讓你少走點冤枉路,避免你陷入創作困境和挫折……進而放棄手中的劇本。
編劇沒那麼難懂
如果過度思考編劇這件事,你只會花更多時間試著弄懂許多龐雜的理論,而不是著手撰寫劇本。看著許多立意良善的工具書和研討會,提供許多編劇相關的艱澀圖表,不禁使我想起《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的一幕。當文學老師約翰基廷(羅賓威廉斯飾)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本上,導讀篇章裡關於如何欣賞一首詩的段落,文中以生硬的圖表呈現評斷詩的標準,羅賓威廉斯接著請同學撕掉整個章節!正在編劇路上的你就應該這麼做,我不是要你撕掉其他的編劇工具書,市面上絕對有很棒的工具書,但如果你把時間花在欣賞那些精密的編劇公式,而不是專注在自己的劇本上,你可以退一步想想,更好的作法是砍掉重練!每個心中懷有故事的人對編劇應該都不陌生,撰寫劇本的過程不難,卻要耗費極大的心力,滴下許多血汗和淚水,讀到這裡,如果你還願意繼續下去……我真心希望你能堅持下去……那麼請繼續往下閱讀吧!
編劇與瘋狂有什麼關係?
我們生而瘋狂,具體來說,我們都有一顆瘋狂的心!《瘋狂的心》(Crazy Heart )一直是我很喜歡的片名,因為這個片名道出了編劇工作的精髓。愛能使你瘋狂,將邏輯全部拋在腦後;愛能使你陷入狂喜,如同看了一部想像力豐富的電影,或創作出一部令人情緒激昂的劇本。讓我們從電影裡的英雄開始說起,他們很瘋狂!他們的作為和一般人不一樣,他們無所畏懼,喔!我們多希望擁有這些特質!他們不像我們每天小心行事。我們看電影的目的,就是希望經歷現實生活中缺乏的刺激感受,不顧一切去冒險、抓住機會。
誰會瘋狂到像《一路到底:脫線舞男》(The Full Monty)裡的主角蓋茲一樣變身脫衣舞男,只為了失業後仍能保有兒子的共同監護權?誰會瘋狂到像《即刻救援》(Taken)裡的爸爸一樣,從美國殺到歐洲,只為了營救遭人口販子綁走的女兒?誰會瘋狂到像《小鬼當家》(Home Alone)裡的八歲男孩一樣,意外在聖誕假期被家人獨自留在家中,還必須隻身擊退闖入家裡的強盜?
孩提時期的我們總能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長大後卻總受到各種時程牽絆,做事要考慮現實、冷靜行事,這也是文明裡出現法律和秩序的原因,但其副作用卻是壓抑了我們瘋狂的本性。
當你問製片或監製希望找到怎樣的編劇,他們很可能會回答,希望找到一名擁有「獨特聲音」的編劇。但你如何量化聲音,而且到底什麼是聲音?這名編劇寫的劇本會唱歌?此處所指的聲音是閱讀劇本時產生的些微感受,聲音是只有你可以傳達的瘋狂觀點,讓你的劇本和才能閃閃發光,即使幾十億光年外的人都能看見。
劇本有什麼了不起?
劇本明明不是成品,為什麼需要投注這麼多的愛和心力?我們平常觀賞的都是拍攝完成的電影,我們又不會去閱讀沒有拍成電影的劇本,那何必多此一舉呢?
劇本是電影潛力的核心。
電影完成前,劇本是最重要且唯一看得見的資產,因此,劇本也被視為智慧財產。在此先說明一下,往後書本裡提及的「讀者」一詞,並不是單指劇本分析師,那群可憐蟲每當經紀公司、製作公司和片廠收到劇本,就必須為每一部劇本撰寫閱讀報告,真是一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我所指的大多是閱讀劇本的決策者和合作者,他們在電影開拍製作前就會讀到劇本。當討論到電影製作的創意視野和工作規劃,劇本往往也會是其中的重點,他們對劇本潛力的認定,將會決定電影是否能夠成功開拍。
製片單憑閱讀劇本的感覺,就必須判斷這部劇本是否能拍成電影¬;劇本接著會交由片廠高層閱讀,高層將會決定是否買下這部劇本,繼續將其發展成電影;甚至連行銷部門都會需要閱讀劇本,並預估美國和全球的銷量;經紀人和經理人會代表導演和電影明星先行閱讀劇本,再決定案子適不適合他們的客戶;經紀人閱讀完劇本掛保證後,電影明星和導演會再閱讀過一次劇本。一旦電影確定開拍,技術組統籌如攝影指導、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執行製片和選角指導都必須閱讀過劇本,並以劇本為基底,在他們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創意和規劃工作細項。劇本是整個電影製作裡最核心的環節!成千上萬的工作機會都依著這份大約105頁的文件而生。
這也是為什麼片廠和出資者有時會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確保劇本發展成最好的樣子,再豪擲1億美元拍攝電影,以及5000萬美元以上的預算來行銷電影。天啊!劇本最好要夠厲害。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電影能稱霸全球,因為美國電影在正式花錢開拍之前,都會先投注資源和心力發展劇本,這賦予好萊塢或美國電影相對的優勢,能夠贏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電影,因為這些國家通常在劇本上花的資源和心力是最少的,他們常常無力負擔這樣的前置作業。美國電影產業超過百年的歷史裡,故事發展和劇本撰寫雖然看似是隱形的環節,卻佔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好萊塢有許多高薪的劇本開發主管,對故事具有極高的敏銳度,主要工作就是將劇本發展成值得開拍的電影。
作者是何方神聖?
我無法像其他作者一樣,吹噓自己經手過幾百萬銷售額的劇本,但我的實戰經驗豐富,曾受聘於美國和中國的公司,撰寫許多電影長片的劇本。作為編劇,我在全球兩大電影市場——中國和美國參與許多電影製作,也曾和美國企業財團旗下致力於國際交流的數位影音工作室合作,發展電視試播集的劇本。我很榮幸能加入美國西部編劇工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West, 簡稱WGA,電影、電視、新媒體專職編劇組成的工會 )以及美國戲劇家協會(Dramatists Guild of America,為劇作家提供服務的專業組織 )。
然而,我的創作生涯裡最棒的成就來自劇本工作坊的教學,我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愛默生學院(Emerson College)以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我以我的學生為榮,其中有些人為環球影業(Universal)和萬達影視撰寫劇本,也有些人撰寫的電視試播集劇本賣到美國廣播公司(ABC)、美國喜劇中心頻道(Comedy Central)以及影音串流網飛(Netflix)。許多學生在劇本寫作事業都有不錯的成績,參與了許多知名電視台的節目製作,如:《透明家庭》(Transparent)、改編自DC漫畫的《泰坦》(Titans)、《一家之主》(Man with a Plan)、《芝加哥醫情》(Chicago Med)、《逐星女》(Stargirl)、《威士忌騎士》(Whiskey Cavalier)、《重案組》(Major Crimes)、《諜影行動》(Quantico)、《肯恩醫生煩不煩》(Dr. Ken)、《0:21 超異能英雄再啟》(Heroes Reborn)、《荷伯報到》(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等,有些學生成為西蒙與舒斯特(Simon & Schuster)和紀事出版(Chronicle Books)等出版社的作家,一位中國學生的編劇作品甚至獲得金馬獎(相當於華語電影界的奧斯卡)肯定,某些過去的學生也持之以恆地創作,相信他們很快就會迎來屬於自己的機會了。但對我而言,重點不是他們有沒有成為專職作家,寫作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那些非得成為作家不可的學生,現在肯定正努力將故事訴諸文字,變成一頁頁的劇本,我為所有的學生感到驕傲。
一站式服務
本書前半部包含以下內容:故事發想、角色塑造、一頁式條列劇情大綱以及劇本撰寫,後半部則會拆解不斷演化的好萊塢體系,以及針對在全世界引起共鳴的故事分享見解,其中幾個章節會談論到快速成長的中國電影產業,與美國電影產業之間的關係。了解電影以全球的觀點和格局製作會產生什麼影響後,編劇便可以用一種更具包容性和國際觀的角度撰寫故事。首先,為了理解美式敘事吸引全球的觀眾的原因,我們會分析中國電影和美國以外的電影,如何將自己獨特的文化揉合進故事裡,與世界各地的觀眾接軌。這些箇中道理啟發你創造和發展出的電影,不僅能感動自己國內的觀眾,還能像上世紀的好萊塢電影一樣能夠讓全球觀眾都深有同感。
歡迎來到瘋人院
文明促使我們在人生中小心行事,如果我們像電影裡的英雄一樣行事瘋狂,這個世界會陷入一片混亂!電影裡的英雄做決定總是隨心所欲,我們現實生活中並不會這麼做,我們受制約的腦袋會極力攔阻,但英雄們滿足了我們內心的慾望,這就是我們愛他們的原因。
有人能夠教我們如何瘋狂嗎?
好像沒有。但瘋狂可以引導和培養,讓我們一起重新找回心中的瘋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