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為何分析台灣五位民選總統首任就職演說內容
  台灣自1996年開始,以全民普選方式產生歷屆總統,在此之前,中華民國總統皆由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產生。因此,全民普選總統,可以說是台灣邁向直接民主的重要里程碑。民選總統要向全民負責,也需要多數民眾支持,才能有效治理國政,因此,總統能否經由向全民演說的方式,說服民眾接受其治國方針,維繫人民對領導者的向心力,便是觀察總統領導統御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同時,誠如美國傳播學者Mumby(1993)所言,總統演說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演說內容是一種社會控制手段,也有助於文化與社會的延續。
  在總統發表的各項演講中,首任就職演說內容尤其受到關注。這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這是新任領導人對其就任時,國家內外局勢的觀察、分析與描述,也是對國家在過去、現在或未來故事的敘事(narration)。身為新任總統,首先面臨的挑戰,就是對於這些故事的敘事方式,能否獲得至少是多數選民的認同,這也是民眾藉以判斷他們是否選對了領袖的第一項觀察指標。
  其次,民選總統的首任就職演說,必然要標示出在未來四年任期中,要完成哪些重要施政項目。新任總統會用何種敘事方式,讓人民能夠清楚完整地了解並認同其治國願景;更要讓民眾相信,那些有關未來故事的承諾,有實現的環境與落實的方法,這關乎新總統就職後,是否有個好的開始。是新總統就任時的第二項挑戰。
  最後,由於台灣與大陸的特殊關係,以及台灣在亞洲,乃至全球範圍內大國博弈中的戰略地位,自1996 年以來,台灣每屆新任總統的就職演說中,如何看待與對應兩岸、台美、及台灣與其他盟邦或非盟邦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互動模式,也是大陸、美國與其他國家政府乃至人民關切的議題。由於台灣的民選總統對兩岸、外交與軍事事務有主導與決策權,因此,新總統的上台,能否讓對岸與其他國家相信,台海局勢不至於往失控的方向移動,便是新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必須講究敘事策略、小心應對的另一項挑戰。
  面對以上三項挑戰,台灣自總統直接民選以來,從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直到賴清德等五位國家領導人,都在首次承受民眾付託後,以獨特的敘事方式,在就職演說中,展現其政治思想與治國理念。雖然這五位總統在演說中做出的承諾,未必都能兌現;但是,對這些演說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與比較後,對於近30年來,由總統帶動的台灣民主政治發展軌跡與演變歷程,卻可獲得從傳播學視角觀察後,獲得的另一番知其所以然,這也是本研究希望取得的一項主要貢獻。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