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眭澔平唱遊世界文學集(附CD)

9特價5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隨著那微風飄起
穿越過藍藍晨曦
浮在空中遊戲
輕輕地飛向異域
連串著如淚白翼
我聽到蒲公英的哭泣

隨著那生命旋律
穿越過四海天地
愛在心中洋溢
輕輕地揭開記憶
連串著悲歡笑語
我聽到你相思的情意

隨著那青絲一縷
穿越過生死別離
夢在幽冥重聚
輕輕地旋動心曲
連串著世人猜疑
我聽到你傲笑在天際

隨著那沙漠雨季
駱駝已不再哭泣
心卻冰火衝擊
輕輕地結束孤寂
連串著一生傳奇
你就像蒲公英的哭泣

那一天我們認識了

細數從頭……

陰雨連綿的天氣,把臺北淋得像朵出水芙蓉,熙來攘往的街頭,每個人渺小得只像是這朵芙蓉上平淡而無奇的水珠──誰知道平凡的妝點,會在哪天就那麼又不經意溜滑地滾落,消失無痕。

跳過坑窪的水塘,一面盤算著筆記本、錄音機,一面把目光流轉在南京東路巷弄裡錯落的公寓樓宇,先拋開什麼無痕的水珠,眼前只見雨點還是穿透小傘灑下來沾濕了我的全身。
窗口探出一位面帶笑容的女子向我喊著:「你按錯電鈴啦!」

這是鮮活的三毛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像極了《紅樓夢》大觀園裡大聲大調、精明幹練的王熙鳳。回頭仰望對面四樓窗口,探出一位面帶笑容的女子。慌亂間,我這才發現:顯然把三毛家的地址看錯了,竟然跑到對門的公寓猛按電鈴。經她這聲大喊,我終於恍然大悟,兩顆「芙蓉上的水珠」才在這寂寥的午後,匯流到一塊兒。

「請進,不必脫鞋了──我覺得鞋子是人整體的一部分,擦擦乾淨就可以了!」

三毛一手拿著煙、一手捧著黃澄澄的煙灰缸,怡然自得地倚在門口,盯著首次相見又略帶羞赧的我──被雨打得也像朵「出水芙蓉」,正在樓梯轉角處,又彎腰又起身地不知該不該解下像「枝葉上爛泥」般的鞋子。

「冷不冷?我都穿男孩子的衣服,給你套一件?」

「肚子一定餓!我去舀碗熱的桂圓湯給你!」

現在,換成怡然自得的我,看著她忙出忙進,招呼這個總是來不及表達意見的客人。我兀自呆呆的坐在沙發上,環顧三毛有如奇幻世界般浪漫雅致的小窩。三毛的流浪與率真, 一直是我從她作品中感受的特質,而坦誠、自信與熱情,則是我與她見面五分鐘之內立即衝擊到的溫熱暖意。倒是,在她所謂「另一件衣服」的家裡,我又開始意識到,三毛是一個如此能在極不平衡當中,找到平衡點的女人。一個曾經在撒哈拉沙漠流浪三年的女子,會布置這樣一個舒適溫馨又安定的家;一個會講西班牙語、德語、英語,十九歲半就負笈他鄉、遊歷五十九國的前衛女性,也會在客廳的桌上擺著四大套厚厚的中國線裝書。至於最令我驚訝的還是:牛肉場的風月海報,什麼「北道玄天上帝女主角某某某將為您褪去衣襟……」之類臺北街頭粗俗的廣告圖像文字,竟然並列在她祖母莊嚴的黑白瓷畫像旁。工整的組合,其實並不比她家裡中西古今民俗品雜陳更該唐突;然而給我的印象卻一如她藍色的POLO 衫,配上藍色的牛仔裙一樣的安適和諧。   

「《增評補像全圖石頭記》──這就是《紅樓夢》嘛!」我自言自語地挪開放大鏡,在好些本外文書旁翻開桌上那四本黯藍的線裝書。

「此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實隱去……」  
 
夢幻。直到三毛端出熱騰騰的桂圓湯之前,我還真不免以為自己闖進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夢幻世界。至於她,只是忙著點上煙,也點上一根紅蠟燭,又為我講述西方人如何如何有個燭火會吸收煙味的說法,因此一人抽煙必配一支燭炬云云。

像是走進了大觀園

「我愛《紅樓》,隨著心境不同,每看一次就會有不同的感想……。這套線裝書是我花了六千塊在臺北光華商場買的。我起先嫌貴,但是他們誑我說,如果我不買,明天高陽就會來買,我嚇得趕快做了決定。」

她看我的手拂拭在古舊的清光緒十二年間校印的鈔本上,不覺將話鋒就此一轉,講完她自己也笑得陷在沙發裡,像個毫無拘束的孩子,瀟灑地仰敞著臉,任油紙傘與喀什米爾絲巾透出的鵝黃燈火映上朱顏。在她的天地裡,儘管外面白天黑夜地流轉、紛紛擾擾的變動,這個小屋似乎總像是忘卻時間、空間與世間的堡壘,正用無盡而溫柔的夜,妝扮自我豐美的心靈世界。

她拉著我跑上樓梯,去看頂層加蓋的閣樓客房,興致勃勃地對我說:一領到劇本費將要如何如何的在這裡修浴室、買大床,準備將這原木襯得玲瓏有致的房間,為客人布置裝潢,雖然她這兒可能一年沒有一位留宿的客人。她正著手創作的電影劇本《滾滾紅塵》,在她摔傷肋骨的重病休養中,是如何日以繼夜的埋頭苦寫……;至於劇本中包括林青霞、秦漢、張曼玉演的角色,每個人都有她的影子。突然間,我深深感到她的影子又何嘗只在她自己創作的劇本中──那些在民國三、四十年代像張愛玲一樣有著時代與人性糾結、充滿愛恨悲歡的角色呢?在我的眼前,《紅樓夢》中的人物彷彿也一一從她的輕顰淺笑中悄然顯現。首先跳出來的雖是鮮活好強的鳳姐兒,引領著我在她當家的「大觀園」裡,感受她條理有序的格局;但是更撩撥我此刻心弦的是,三毛這位既不活在幻想裡,也不活在自己的作品裡, 而是個徜徉自在於現實生活裡的人,更像紅樓夢裡的「枕霞舊友」── 史湘雲又跳出來了!

湘雲的活潑天真、瀟灑自在,像極了現實生活裡人們眼中的三毛。當年本名「陳懋平」的三毛,為了難寫的「懋」,小時候連名字都讓自己給改成了「陳平」。到了十三歲那年,為了初中數學老師的處罰屈辱而從臺北一女中輟學,自此連高中聯考也都放棄,經過自我教育成長歷程的三毛,的確乃是「真名士自風流」。只是文才高妙、滿腹經綸的女子,似乎總是遭受命運的磨難。史湘雲出身仕宦世家,卻因父母雙亡必須寄住在叔叔家,甚至進不了大觀園。好不容易嫁了個才貌雙全的夫婿,他卻又染上了癆病。對比起現實生活裡的三毛,她聰慧可愛,但陰錯陽差的只擁有初中肄業的文憑;西班牙、西德與美國的求學飄蕩後,雖然與西班牙青年荷西共啟了生命的新頁,但是西北非外海加納利群島的狂濤大海又吞噬了丈夫的生命,她依舊孤獨。

三毛抓起身邊棕色的玩具小熊親呀親!臉上泛起的純真,彷彿從未歷經過任何歲月的摧磨。她大說大笑、洋洋灑灑,還直對我道出她內心的奇想:發明一種放在臺北街頭的投幣式「擁抱機器」──每當人們覺得空虛孤單,需要別人關愛的時候,只要投個五塊、十塊什麼的,就可以得到來自這暖暖軟軟的機器,一個熱情安撫的擁抱。因為,她知道,我們的世界上有太多人需要愛,她來不及付出。這份真情摯意的可愛,多像那位同樣愛穿「小子衣」(男生的衣服)、大口生吃鹿肉、猛划酒拳的史湘雲──無拘無束地超越成規定軌,自在享受生活,即便自我的人生原本盡是悲苦。三毛就是這樣看見別人就忘記自己的人,如此的豁達開朗,難怪如同湘雲只要一到大觀園,寶玉的人影就隨她瘋玩得不見了。這也難怪,每當三毛走在住家鄰舍附近,連理髮店的小妹都會忍不住跑出來叫她一聲:「嗨!三毛!」或「哦!小姑!」(小姑獨處之意)。

三毛練達的瀟灑觸動人心,特立獨行但不驚世駭俗,她自信的做一個自己。這麼單純的意念看似平凡無奇,然而也就因為臺灣在一九七○年代曾出現了這樣一位女性,於是在當時以她的流浪告白,牽引了千千萬萬的寶島青年;後來,三毛同樣以她的真誠自信,感動了海峽彼岸億億萬萬的大陸讀者。

「三毛!像妳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社會裡是沒有的!妳純潔、坦盪而自信,我只能在史籍中的竹林七賢、揚州八怪略見一二。」

這是一封來自大陸的信件,三毛將所有的文件資料都整理得井然有序,包括這些每天上百封的信件也是有條有理的放在書櫃裡。而這段文字其實只印證了她個性特質的一個切面,那一年大陸返鄉掃墓祭祖之行,不少大陸朋友像這封來信一樣,以「妳就是我不及的的夢」,抽搐地擁著三毛哭泣。誰又了解身為名作家的三毛,她是否也有屬於她內心不為人所探觸的抽搐與哭泣呢?打散辮子、斜枕手臂而眠的湘雲,是三毛的自在;跑入花叢,以芍藥花瓣為枕的湘雲,是三毛的浪漫。但是,當我問她「妳是率性還是任性」時,她卻告訴我:「我是韌性而不任性。」

三毛那份帶著湘雲「惟恐夜深花睡去」的浪漫真情,似乎同時流轉著另一份堅強敏銳的生命力量,跳躍中正平靜溫婉地流露出《紅樓夢》十二金釵裡的另一位主角:薛寶釵。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