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人生際遇難以預料,是華人與墨西哥人的一個愛情故事,並兼及佛教與天主教教義,闡揚愛的真諦。寫夫婦、婆媳、母女間的關愛與真情。
夢美望著天空,見有白雲飄動,像綿羊那樣潔白可愛,但一會兒像是吼叫的的獅子在追逐羊羣,羊羣不見了,只見張牙舞爪的獅子,兇猛的向她撲來。她嚇壞了。
「不,不!」她驚叫。
後來她發覺自己在屋子裡。她想她是安全的。怎麼沒有美美,菲菲還有悌悌呢?他們在那兒?她環顧四周,這屋子不是自己的家。四周全是牆壁,高處才有一個小圓窗,門也是鎖著的。她記起來了,剛才有人帶她進來,但不知道為什麼,她會來這兒?
她又從小圓窗往外看,只能看到天空,仍然飛飄著白雲,還夾著些烏雲。使她想到成語「坐井觀天」。她此時正像是隻井底青蛙,無法跳出去。她嘆了口氣:「唉!我失去了自由!不能出去,我被關起來了!」她記不得剛才所發生的事,但只想到小時侯。
小時候,夢美是家中的大女兒,父母的掌上明珠,她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家住臺北,他們讀的小學和中學都是私立學校,她從小學鋼琴,在她耳際響起初學時的曲譜「小蜜蜂,嗡嗡嗡...」
後來她考上公立大學,但是鋼琴老師說她有音樂天份,得到父母的同意,她沒上大學,就送她到紐約的一所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副修聲樂。美國的教授、同學都誇她的音樂天賦,而對她的美妙歌喉更為欣賞。她在歡送畢業同學晚會上,她唱了一首義大利名歌,她看到台下觀眾都為她鼓掌,尤其有一位更為熱烈,不像是白人也不是黑人。五管端正,品貌很討人喜歡。後來居然到後台來獻花。
他自我介紹,名叫墨菲。他說他最欣賞歌喉亮麗的女性,他的母親是義大利人,有天生的好歌喉,父親是墨西哥人,在紐約一家音樂器材行工作,他的父親也愛唱歌,會拉小提琴,他的父母在美國巧遇相愛而結婚,就生下他一個獨子。從小他在家聽母親唱歌,也跟父親出入音樂器材行,由於耳濡目染,所以他喜歡音樂愛唱歌,不過他不以音樂為終身事業,從事商業,對華爾街股市暸如指掌。
夢美對墨菲也一見鍾情。彼此留下了電話,以後經常約會,因墜入情網,不久便決定結婚。夢美將喜訊告知遠在臺北的父母,父母希望她畢業後再結婚,而她欣喜地自認為覓得志趣相投的意中人,反正離畢業典禮也只有兩個月,所以父母也不堅決反對,來到美國參加了女兒的婚禮。篤信佛教的母親也認為良緣天定,來祝福他們。
夢美更編織未來的人生美夢。她想,她居然能遇到志趣相投的另一半,定能組織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此外,也一定可以發展她的音樂才華,鋼琴之外,在聲樂演唱可能也會達到高峰。
可是她怎會想到,在畢業典禮之前,她發現自已懷孕。嘔吐不舒服,在畢業典禮時因惡心而中途離開。此後所有登臺演唱的機會也都失去。那時她為自己的早婚而後悔,為了前途,她想打胎,而墨菲不贊成,有時為此爭執。
還好樂觀的義大利婆婆帶著歡樂的歌聲常來看他們,也安慰夢美,叫夢美放心,生下孩子以後,她來照顧!所以夢美仍然可以一展才華。其實夢美也愛孩子,為能有這樣一位明理良善的婆婆而高興,也感恩。
義大利婆婆是天主教信徒,她說孩子是上主賜給每個家庭最好的禮物。樂觀有宗教信仰的她,要夢美為了孩子,心情必須保持愉快,並希望她到教堂多聽聽聖歌,也常一起出席音樂會或演唱晚會,這是最好的胎教,將來出生的孩子一定聰明伶俐,活潑可愛。
夢美果然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眼睛鼻子像墨菲,嘴巴像夢美。義大利婆婆也實踐諾言來幫忙照顧。因女兒在五月出生,就取加為May,小名就叫美美。滿月時,夢美的父母也遠從臺北來探望外孫女,真像是個洋娃娃,大眼睛,高鼻樑,棕色頭髮。像蘋果似的臉蛋,人見人愛,他們出自內心的喜愛她,真有點捨不得離開。因此在美國住了二個多月,要返回臺北時,夢美卻又發現懷孕了。
夢美的母親認為也好,趁著年輕,連著生一個兒子或女兒都好,而且有義大利婆婆照顧,所以夢美的母親跟著父親高興也放心的離美返台了。夢美第二胎生的又是女兒,也很漂亮,取名菲菲。
美美和菲菲只相差一歲一個多月。兩個孩子能吃能睡,日夜長大,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一對可愛的雙胞胎。那時夢美全心全意的在兩個可愛的女兒身上,把自已的聲樂和鋼琴全都拋諸腦後。
菲菲已牙牙學語,會爬會走。兩歲半時,夢美又生第三胎,是兒子,取名悌悌。美美因是大姐,更是走得快,爬得高,跌倒流血都不哭。夢美常誇美美勇敢,不怕痛,乖。美美動作靈敏,但不講話,也不會叫爸媽,全家人懷疑憂慮美美是啞巴,於是看醫生,醫生說美美有自閉症傾向,平時多注意觀察美美的動作,過些日子再來看。
美美是個乖孩子,她喜歡抱著她心愛的米老鼠。吃飯睡覺,走路,玩耍都要抱著它,很安靜,不吵也不鬧。她有個怪動作,喜歡推倒桌上的瓶瓶罐罐與茶杯。她不愛吃時把盤子與刀叉丟地上,五歲多了,還不會上廁所大小便,所以一直包尿布,後來醫生斷定她是患了自閉症,於是夢美向醫生與自閉症中心求助,如何來管教?後來總算在六歲時,把她的大小便訓練好。可以不用包尿布,也上特殊學校,可是她的行為愈來愈壞,吐口水,丟東西,打人,推倒電視機,凡是推得動的東西她都要推倒,而且她最愛欺侮妹妹,妹妹見到她非常害怕,真像是老鼠見到貓,嚇得躲起來,關上自己的房門。為了安全,菲菲與悌悌請有保母照顧。
美美十歲生日時,外公外婆從臺北來,還送了一架鋼琴,都說自閉症孩子可能有某方面的天份,想藉音樂來薰陶,發揮所長。結果美美把一瓶果汁倒在琴鍵上,一次還打了外婆一巴掌。夢美的媽媽為了這一巴掌,痛哭了一天,她悲歎:「大概是前世作孽,挨外孫女的巴掌。我從小到老還沒被人打過巴掌!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巴掌。」所以她回到臺北以後,不願再到夢美家,說美美是討債鬼。
但美美長得高健美,十三歲時已婷婷玉立,稱得上是一個小美人,可是她的行為粗魯得可怕,不但丟杯子,瓶子,還推翻餐桌。不能罵她,若打罵,她會還手,一次把夢美打哭了。夢美摀住臉,順手拿起一把傘,把傘柄也打斷了,美美才討饒,大叫不要打。
在美國是不能打小孩的,若小孩身上有瘀青,被人發現說是父母打的,父母會被告發受罰。夢美並不是怕受罰而不打孩子,而是由於她的愛心和耐心,那是唯一的一次,平時她是不打孩子的。她覺得打沒有用,和顏悅色地以教導自閉症孩子ABA等方式來教導,比較有效。
小時候菲菲和美美長得像是雙胞胎,然而後來兩姐妹差距愈來愈大,菲菲十四歲了,比十一歲半的悌悌還矮。夢美帶菲菲去看醫生,醫生說菲菲發育遲緩,而且有肌肉萎縮的現象。
夢美回到家裡為此大哭一場,自歎命苦,怎麼生下兩個女兒都有怪病?是前世作孽?還是今世作了什麼壞事而得了「報應」,難道就是母親常說的「因果報應」嗎?!義大利婆婆來安慰她,叫她別傷心難過,並說:
「這不是你的錯,妳是好人,好女孩。不要煩惱,我們應該要有愛心,來好好照顧她們。明天,我陪妳一起去看別的醫生。」
此後,夢美帶美美或菲菲去看醫生,都是由義大利婆婆陪著一起去。每次婆婆都會說:
「也許是上主在考驗我們,我們應該向上主祈禱,聖經上說凡祈求的都會得到。我們應該有信心!今天的困難陰暗必會過去。也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在上主手中,明天自有明天的陽光,明天的福氣。明天的憂慮也應該到明天再說,我們不一定要求道路平坦,而我們向主要求給我們力量來克服崎嶇不平和困苦難走的路。」
夢美受到婆婆愛心的薰陶,也毫無怨言的付出愛心,她全心全意全力的都放在兒女身上,她想,上主是在考驗她。她希望她有力量走過這崎嶇,痛苦,難行的路途,能夠見到明曰美麗的陽光。
紐約世貿大廈遭受恐怖攻擊以後,美國股市一蹶不振,墨菲的心情也跌入了谷底,回到家裡總是悶悶不樂。一天他拿出一把手槍把玩,夢美怕他想不開。自己雖在痛苦中,裝出善意的微笑,並說替他代為保管,於是順手把手槍放在抽屜裡。後來她打電話給有愛心善心的婆婆,邀了公公一起吃飯談天,以消解墨菲的鬱悶。
夢美也乘機悄悄地把手槍一事告訴了婆婆。婆婆又講了些聖經上的故事,耶穌行的奇蹟,跛腳的被醫好了,使瞎子也能看見。以後便言歸正傳,該如何走過痛苦陰暗的幽谷。而後帶領大家唸慈悲串經,並祈求上主護佑引領他們走出幽谷,把一切的苦惱全交託給上主。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在主手,明天的憂慮也該明天憂。只求上主賜給我們力量克服目前的困難,更期望有奇蹟出現。
一天,夢美與臺北的母親通電話,向母親問好。母親問:
「悌悌幾年級了?」夢美答:
「悌悌六年級。」而後母親問美美和菲菲的病情近況。夢美說:
「美美仍在上特殊學校,行為還是老樣子。她長得比我高,我有點招架不住,幸虧墨菲高大,他常常幫忙。菲菲還是嬌小瘦弱。」母親說:
「我還是天天燒香拜佛,祈求神明保佑。」後來夢美談到墨菲的財產幾乎全投資在股票上,最近慘跌,他捨不得低價賣股票,生活都快要成問題了。夢美知道父母經濟環境一向很好,她想或許母親來個雪中送炭,或者自動借錢給她救急。而她的母親卻說:
「我們在臺北也買了股票,慘跌,也全部套牢。」夢美想,大概是吧!也許現在大家都遭到同樣的問題。
不過,夢美覺得母親跟以前不一樣了,缺乏了慈母關愛之情,連普通的慰問話也沒有說一聲。大概是古時候所說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是已出嫁的女兒。但是她又想到,是不是因為美美的一巴掌,把母親的心也打碎了。她恨美美,應該不會吧?!美美是有病,她應該不會那麼記恨吧?外婆不會恨外孫女的吧?!
後來夢美與母親聊了一會,掛上電話。所好有一天道瓊股市指數大漲,墨菲出脫了一些,解決了燃眉之急,墨菲也稍稍舒展了心頭悶氣。
夢美想到這兒,自已似乎也鬆了口氣,她深深地吸了口氣,而後呼出,內心也舒展不少。她覺得今日的陰暗即將消逝,隨著明日的陽光將在眼前。忽然一聲響雷,接著電光,而後不停的雷聲,夢美嚇得心驚膽顫,以為是槍聲,這使她想起來了,她為什麼會來到這兒?那些可怕的鏡頭一一映現眼簾。
墨菲業務出差,要到德州三天,夢美祝一路順風,也叫他放心,她會好好照顧三個孩子的。
那天下午,悌悌騎著腳踏車出去與同學打籃球,夢美與兩個女兒在家。公婆要去參加朋友生日派對,沒能過來陪伴,夢美在電話裡跟婆婆說:
「沒關係,現在美美比較乖,自已會玩,不胡鬧瞎吵,也不推翻亂丟擲東西。我打算為菲菲按摩,而後陪美美玩,講故事。以前也有過我們三人在家的,所以請放心,別記掛,我一定會做個盡責任的好母親,你們輕鬆盡情地享受歡樂的派對,高高興興地與朋友相聚,這是人生一樂。」
美美已經十七歲了。但由於自閉症,還是很不懂事。那時她打開抽屜拿著手槍玩,邊玩邊走下樓來,夢美在樓下客廳,正為躺在沙發上的菲菲按摩。她聽到腳步聲,知道美美下樓來了,很自然的抬頭望,見美美在把玩手槍,趕緊站起,去奪下美美手中的槍,"說時遲,那時快",一顆子彈正飛出來打到了沙發上的菲菲。
當夢美自美美手中奪下手槍,而卻又飛出一粒子彈,因一轉手,換了方向,打到了美美,美美跌倒在地。那時的夢美嚇呆了。手中仍握著搶。她不知道要去拉扶美美,還是要去看沙發上的菲菲。
鄰居聽到槍聲,都出來觀望,有一鄰居即撥911報案,這是緊急事件,警車馬上來到,夢美家車庫門正開著,因悌悌騎腳踏車出去,門沒關。所以多位荷槍的員警自車庫進入,見夢美暈倒在地上,她的身旁有一把手槍,於是把夢美母女三人現場,即時攝影留存,並予以測量。
那詩悌悌打完球,騎著腳踏車回家,見有警車停著。有些訝異。他自車庫進入放好腳踏車,走到屋裡,見狀,嚇壞了,哭叫著:
「媽媽,媽媽。」而後問屋子裡的員警:「誰殺了我媽媽和兩個姐姐?」員警回答:
「這也是我們來這兒的目的。」
鄰居們七嘴八舌在作旁證,他們說:
「夢美的兩個女兒有病,大的自閉症,小的肌肉萎縮,一定是她厭世而槍殺了女兒,然後自殺。」後來報刋上刋出了如此的新聞。
那時警方問何人在現場目睹?但沒有一人親眼目睹。又夢美的丈夫出差,公婆也一時無法連絡,所以先把她們母女三人送醫急救,把現場封鎖。不准任何人進入觸摸,以便保持現場的完整性,而後再詳盡的蒐證偵查。同時要悌悌通知他的父親和祖父母。
在夢美的身上沒有任何損傷,她只是暈倒。菲菲所受的子彈傷及腦部,形成腦死。美美的那顆子彈射入胸部,也正中要害,都回生乏術。
當夢美清醒後,便開始訊問,問她為什麼要槍殺兩個女兒?她說,沒開槍,並堅持沒有槍殺女兒。還問兩個女兒現在在那兒?當她知道女兒在醫院,而且已宣告死亡。那時夢美傷心痛哭哀號。對警方的問話,無法作答。因此也就把她送回房間。讓她安靜,恢復平靜以後再進行。
夢美一人獨處,仍然傷心流淚,但心情平靜不少,她想起所發生的恐怖情事,若依據事實敘述,別人會相信嗎?不會相信的,人家一定不會相信,真叫「有理說不清」。小時後,常聽母親和一群婆婆媽媽們聊天,常說「好有好報,惡有惡報,與早死早超生」。所以夢美認為:
「我活著是受苦,是今生還是前世作了惡?還不如早死的好。」
她決定以後再偵訊時,她想,「我什麼都不說,反正說了也白說,他們早已認定我槍殺了女兒,給我判死刑好了。」但是她想到兒子悌悌,「悌悌騎車出去打球,回家了沒有?」又想到婆婆會照顧悌悌的,她可以放心的離開人間。而她又想到,「自己不明不白的受兩個有病女兒折磨,身心都受苦,最後還蒙受寃屈,有理都無法申訴。」她內心很難過,因此她跪下,痛苦的向全能的上主祈求:
「主啊!祢一定知道我沒有殺女兒,但是祢也救不了我,因為他們都武斷地認為我槍殺了女兒,我能下得了那毒手嗎?我沒有殺她們,我是無辜的。不過,我生不如死,我寧可死去。而要我背負"槍殺女兒"的罪名而死,我實在不甘心,我不願蒙受那不白之寃!」
而後夢美念著天主教的經文,祈求上主俯聽她的祈禱。
當夢美再提訊時,她的公婆都來了,與夢美抱頭痛哭,公婆都說夢美心地善良,不會做這種殘暴槍殺女兒的事。但是因不在場,也拿不出證據。
墨菲應訊時,也因當時不在現場同樣的也提不出證據。不過,他提出一個要求,請法官仔細檢驗手槍上的指紋,以作為最重要的證據。
後來夢美在應訊時,依據實情敘述。她並不在求脫免自己的刑責,只是在說實話盡做人的本份。
悌悌作旁證應訊時,說媽媽從來也不用手槍,槍是爸爸的。墨菲也想為夢美脫罪,說明問題是在他的槍,故他有罪。而法官根據種種旁證與主要的物證-槍上的指紋,證明開槍的不是夢美,故最後的判決,夢美沒有犯殺人罪,而她仍有罪,沒有善盡照顧孩子的罪。仍得關在獄中。
夢美在獄中,她的心情平靜得出奇。她覺得她不久就可出獄回家,但是那一天她不知道,她毫不關心也不想知道。她認為目前很好,她可以清靜地想想,她這十七年來的生活重心全在美美與菲菲身上,使她心力交瘁,像是活在煉獄之中,而她當時不以為苦,還能熬過來,她懐疑自己是那兒來的力量?
現在美美與菲菲都離她而去,以後她不知道該怎麼活?她覺得留在獄中也好,反正悌悌一向是個健康寶寶,聰明可愛的資優生,不需她付出太多的心力,能自然正常的成長,而且有著祖父母和父親的照顧。我對悌悌而言,這個母親在他生命中並不太重要,我是多餘的。
所以夢美想:「我計夢美,終身監禁也好,反正我生平已無大志,生活也已失去了重心,以後我能做什麼?我淪落到這地步!這怪誰?錯在哪裡?也許是老天的惡作劇?上主懲罰我?!」
父母給我的名字「夢美」,太美了。我在婚前一直像是生活在美夢之中,使我甜美地一步步走向美麗的人生旅途。
媽媽也常常祈求菩薩神明保佑我,怎麼不保佑我的兩個女兒呢?!她哭了,她在淚眼婆娑中看到了美美和菲菲變成了兩個可愛的天使,在高空飛舞望著她。
「上主派了兩個天使來陪伴我?怕我一人在此太寂寞。」夢美如此想著。她拭淚水,想把天使看個清楚,但是一會兒天使冉冉上升,飛高飛遠,在模糊中漸漸遠去而消失。但她仍望著高空發呆。
墨菲與悌悌父子兩人來接她出獄。那麼快就可出獄回家?這使她出乎意料之外。但是她的心仍然平靜,已靜如止水,不激發起任何的漣漪。
夢美回到家,接到母親從臺北來電話安慰她,叫她想開,人死不能復生。母親已為美美,和菲菲做了佛事,燒了很多紙錢,還有汽車,洋房和傭人。夢美流著淚說:
「謝謝媽媽」而她心裡在想:
「何必浪費錢?還製造空氣污染!」不過她不敢說,她只說:
「媽,以後不用燒了,她們用不著人世間的東西」而媽媽關心又熱情地說:
「陽曆年或寒假裡,悌悌放假,妳和墨菲帶悌悌到臺灣來玩,散散心解解悶。」
夢美想: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都疼愛著自已的女兒。但是她仍然平靜地說:
「媽,我會跟他們商量,選定合適的日期,我們決定後再跟您說。」於是在再見聲中掛上了電話。
媽媽關懷的話使夢美的心激盪了起來,她想,媽媽終究是愛自已的女兒的,不管她出不出嫁,女兒在母親的心中總是瑰寶。
一會兒,公公與婆婆來了,帶來了生曰蛋糕,原來這天是悌悌的十三歲生日。夢美覺得遺憾,她居然把兒子的生日都忘了,她內心非常愧疚。所以更感激她的公婆,即刻上前擁抱,以示謝意。然後點燃小紅燭,合唱生日快樂頌。夢美的歌喉依然清脆亮麗,不減當年,大家欣喜的拍手鼓掌,這含有多重意義,一祝悌悌生日快樂,二為歡迎夢美回家。然後悌悌許下生日願望,大家分享著蛋糕,午後的咖啡或果汁。
晚間他們準備全家到餐廳共進晚餐,在等待與歡聚時刻,大家吃喝談天,一會,婆婆從皮包內拿出一個信封給夢美,夢美打開閱讀,原來是一封教堂聖誕晚會節目策劃人的邀請函,請夢美在晚會上唱兩首歌,這使夢美更出乎意料之外,她不知道該不該接受邀請?若接受該唱什麼歌呢?所以她躊躇著。公公鼓勵她接受,並建議唱「聖母頌」,婆婆建議唱「平安夜」。墨菲建議唱:「愛的真諦」。公婆都拍手一致贊同。至於另外一首歌慢慢再作決定。
於是夢美試談「愛的真諦」也自唱,而後全家合唱著:「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忌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已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當唱完這首歌,墨菲擁抱夢美。熱情不減當年,夢美熱淚盈眶,她感慨也感恩。她想,「上主既然賜給我這麼愛我的丈夫,但是為什麼不賜給我完美的女兒呢?」她不懂,也想不通,這大概是媽媽一直在說的「命」吧!
「但無論如何,我從痛苦中走了出來,感謝上主。」這出自於夢美肺腑的感恩心語。
聖誕節演唱晚會以後,夢美的心又活躍了起來,整個人也像從桎梏中解放了出來,得到了新生,新希望。此後她常參加各種慈善活動,演唱會及音樂會,也常有丈夫,兒子或公婆的參與。她想。
「我的人生美夢實現了嗎?是喜劇?!還是人生苦海,是悲情?!在我美麗人生中著了墨色,那是因為墨菲是墨西哥人?美美與菲菲,兩個可愛的安琪兒,妳們來到人間,是在考驗我的愛心嗎?」她想哭,但沒有淚,要笑,也笑不出來。只有一顆平靜的心在正常的跳動著。在夢美眼簾映現著美美與菲菲幼年時像一對雙胞胎般可愛的模樣!
「唉!世事誰能預料?」夢美深深的嘆了口氣。
原刊於2002年12月8日至10日北美世界日報「小說世界」。
夢美望著天空,見有白雲飄動,像綿羊那樣潔白可愛,但一會兒像是吼叫的的獅子在追逐羊羣,羊羣不見了,只見張牙舞爪的獅子,兇猛的向她撲來。她嚇壞了。
「不,不!」她驚叫。
後來她發覺自己在屋子裡。她想她是安全的。怎麼沒有美美,菲菲還有悌悌呢?他們在那兒?她環顧四周,這屋子不是自己的家。四周全是牆壁,高處才有一個小圓窗,門也是鎖著的。她記起來了,剛才有人帶她進來,但不知道為什麼,她會來這兒?
她又從小圓窗往外看,只能看到天空,仍然飛飄著白雲,還夾著些烏雲。使她想到成語「坐井觀天」。她此時正像是隻井底青蛙,無法跳出去。她嘆了口氣:「唉!我失去了自由!不能出去,我被關起來了!」她記不得剛才所發生的事,但只想到小時侯。
小時候,夢美是家中的大女兒,父母的掌上明珠,她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家住臺北,他們讀的小學和中學都是私立學校,她從小學鋼琴,在她耳際響起初學時的曲譜「小蜜蜂,嗡嗡嗡...」
後來她考上公立大學,但是鋼琴老師說她有音樂天份,得到父母的同意,她沒上大學,就送她到紐約的一所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副修聲樂。美國的教授、同學都誇她的音樂天賦,而對她的美妙歌喉更為欣賞。她在歡送畢業同學晚會上,她唱了一首義大利名歌,她看到台下觀眾都為她鼓掌,尤其有一位更為熱烈,不像是白人也不是黑人。五管端正,品貌很討人喜歡。後來居然到後台來獻花。
他自我介紹,名叫墨菲。他說他最欣賞歌喉亮麗的女性,他的母親是義大利人,有天生的好歌喉,父親是墨西哥人,在紐約一家音樂器材行工作,他的父親也愛唱歌,會拉小提琴,他的父母在美國巧遇相愛而結婚,就生下他一個獨子。從小他在家聽母親唱歌,也跟父親出入音樂器材行,由於耳濡目染,所以他喜歡音樂愛唱歌,不過他不以音樂為終身事業,從事商業,對華爾街股市暸如指掌。
夢美對墨菲也一見鍾情。彼此留下了電話,以後經常約會,因墜入情網,不久便決定結婚。夢美將喜訊告知遠在臺北的父母,父母希望她畢業後再結婚,而她欣喜地自認為覓得志趣相投的意中人,反正離畢業典禮也只有兩個月,所以父母也不堅決反對,來到美國參加了女兒的婚禮。篤信佛教的母親也認為良緣天定,來祝福他們。
夢美更編織未來的人生美夢。她想,她居然能遇到志趣相投的另一半,定能組織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此外,也一定可以發展她的音樂才華,鋼琴之外,在聲樂演唱可能也會達到高峰。
可是她怎會想到,在畢業典禮之前,她發現自已懷孕。嘔吐不舒服,在畢業典禮時因惡心而中途離開。此後所有登臺演唱的機會也都失去。那時她為自己的早婚而後悔,為了前途,她想打胎,而墨菲不贊成,有時為此爭執。
還好樂觀的義大利婆婆帶著歡樂的歌聲常來看他們,也安慰夢美,叫夢美放心,生下孩子以後,她來照顧!所以夢美仍然可以一展才華。其實夢美也愛孩子,為能有這樣一位明理良善的婆婆而高興,也感恩。
義大利婆婆是天主教信徒,她說孩子是上主賜給每個家庭最好的禮物。樂觀有宗教信仰的她,要夢美為了孩子,心情必須保持愉快,並希望她到教堂多聽聽聖歌,也常一起出席音樂會或演唱晚會,這是最好的胎教,將來出生的孩子一定聰明伶俐,活潑可愛。
夢美果然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眼睛鼻子像墨菲,嘴巴像夢美。義大利婆婆也實踐諾言來幫忙照顧。因女兒在五月出生,就取加為May,小名就叫美美。滿月時,夢美的父母也遠從臺北來探望外孫女,真像是個洋娃娃,大眼睛,高鼻樑,棕色頭髮。像蘋果似的臉蛋,人見人愛,他們出自內心的喜愛她,真有點捨不得離開。因此在美國住了二個多月,要返回臺北時,夢美卻又發現懷孕了。
夢美的母親認為也好,趁著年輕,連著生一個兒子或女兒都好,而且有義大利婆婆照顧,所以夢美的母親跟著父親高興也放心的離美返台了。夢美第二胎生的又是女兒,也很漂亮,取名菲菲。
美美和菲菲只相差一歲一個多月。兩個孩子能吃能睡,日夜長大,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一對可愛的雙胞胎。那時夢美全心全意的在兩個可愛的女兒身上,把自已的聲樂和鋼琴全都拋諸腦後。
菲菲已牙牙學語,會爬會走。兩歲半時,夢美又生第三胎,是兒子,取名悌悌。美美因是大姐,更是走得快,爬得高,跌倒流血都不哭。夢美常誇美美勇敢,不怕痛,乖。美美動作靈敏,但不講話,也不會叫爸媽,全家人懷疑憂慮美美是啞巴,於是看醫生,醫生說美美有自閉症傾向,平時多注意觀察美美的動作,過些日子再來看。
美美是個乖孩子,她喜歡抱著她心愛的米老鼠。吃飯睡覺,走路,玩耍都要抱著它,很安靜,不吵也不鬧。她有個怪動作,喜歡推倒桌上的瓶瓶罐罐與茶杯。她不愛吃時把盤子與刀叉丟地上,五歲多了,還不會上廁所大小便,所以一直包尿布,後來醫生斷定她是患了自閉症,於是夢美向醫生與自閉症中心求助,如何來管教?後來總算在六歲時,把她的大小便訓練好。可以不用包尿布,也上特殊學校,可是她的行為愈來愈壞,吐口水,丟東西,打人,推倒電視機,凡是推得動的東西她都要推倒,而且她最愛欺侮妹妹,妹妹見到她非常害怕,真像是老鼠見到貓,嚇得躲起來,關上自己的房門。為了安全,菲菲與悌悌請有保母照顧。
美美十歲生日時,外公外婆從臺北來,還送了一架鋼琴,都說自閉症孩子可能有某方面的天份,想藉音樂來薰陶,發揮所長。結果美美把一瓶果汁倒在琴鍵上,一次還打了外婆一巴掌。夢美的媽媽為了這一巴掌,痛哭了一天,她悲歎:「大概是前世作孽,挨外孫女的巴掌。我從小到老還沒被人打過巴掌!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巴掌。」所以她回到臺北以後,不願再到夢美家,說美美是討債鬼。
但美美長得高健美,十三歲時已婷婷玉立,稱得上是一個小美人,可是她的行為粗魯得可怕,不但丟杯子,瓶子,還推翻餐桌。不能罵她,若打罵,她會還手,一次把夢美打哭了。夢美摀住臉,順手拿起一把傘,把傘柄也打斷了,美美才討饒,大叫不要打。
在美國是不能打小孩的,若小孩身上有瘀青,被人發現說是父母打的,父母會被告發受罰。夢美並不是怕受罰而不打孩子,而是由於她的愛心和耐心,那是唯一的一次,平時她是不打孩子的。她覺得打沒有用,和顏悅色地以教導自閉症孩子ABA等方式來教導,比較有效。
小時候菲菲和美美長得像是雙胞胎,然而後來兩姐妹差距愈來愈大,菲菲十四歲了,比十一歲半的悌悌還矮。夢美帶菲菲去看醫生,醫生說菲菲發育遲緩,而且有肌肉萎縮的現象。
夢美回到家裡為此大哭一場,自歎命苦,怎麼生下兩個女兒都有怪病?是前世作孽?還是今世作了什麼壞事而得了「報應」,難道就是母親常說的「因果報應」嗎?!義大利婆婆來安慰她,叫她別傷心難過,並說:
「這不是你的錯,妳是好人,好女孩。不要煩惱,我們應該要有愛心,來好好照顧她們。明天,我陪妳一起去看別的醫生。」
此後,夢美帶美美或菲菲去看醫生,都是由義大利婆婆陪著一起去。每次婆婆都會說:
「也許是上主在考驗我們,我們應該向上主祈禱,聖經上說凡祈求的都會得到。我們應該有信心!今天的困難陰暗必會過去。也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在上主手中,明天自有明天的陽光,明天的福氣。明天的憂慮也應該到明天再說,我們不一定要求道路平坦,而我們向主要求給我們力量來克服崎嶇不平和困苦難走的路。」
夢美受到婆婆愛心的薰陶,也毫無怨言的付出愛心,她全心全意全力的都放在兒女身上,她想,上主是在考驗她。她希望她有力量走過這崎嶇,痛苦,難行的路途,能夠見到明曰美麗的陽光。
紐約世貿大廈遭受恐怖攻擊以後,美國股市一蹶不振,墨菲的心情也跌入了谷底,回到家裡總是悶悶不樂。一天他拿出一把手槍把玩,夢美怕他想不開。自己雖在痛苦中,裝出善意的微笑,並說替他代為保管,於是順手把手槍放在抽屜裡。後來她打電話給有愛心善心的婆婆,邀了公公一起吃飯談天,以消解墨菲的鬱悶。
夢美也乘機悄悄地把手槍一事告訴了婆婆。婆婆又講了些聖經上的故事,耶穌行的奇蹟,跛腳的被醫好了,使瞎子也能看見。以後便言歸正傳,該如何走過痛苦陰暗的幽谷。而後帶領大家唸慈悲串經,並祈求上主護佑引領他們走出幽谷,把一切的苦惱全交託給上主。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在主手,明天的憂慮也該明天憂。只求上主賜給我們力量克服目前的困難,更期望有奇蹟出現。
一天,夢美與臺北的母親通電話,向母親問好。母親問:
「悌悌幾年級了?」夢美答:
「悌悌六年級。」而後母親問美美和菲菲的病情近況。夢美說:
「美美仍在上特殊學校,行為還是老樣子。她長得比我高,我有點招架不住,幸虧墨菲高大,他常常幫忙。菲菲還是嬌小瘦弱。」母親說:
「我還是天天燒香拜佛,祈求神明保佑。」後來夢美談到墨菲的財產幾乎全投資在股票上,最近慘跌,他捨不得低價賣股票,生活都快要成問題了。夢美知道父母經濟環境一向很好,她想或許母親來個雪中送炭,或者自動借錢給她救急。而她的母親卻說:
「我們在臺北也買了股票,慘跌,也全部套牢。」夢美想,大概是吧!也許現在大家都遭到同樣的問題。
不過,夢美覺得母親跟以前不一樣了,缺乏了慈母關愛之情,連普通的慰問話也沒有說一聲。大概是古時候所說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是已出嫁的女兒。但是她又想到,是不是因為美美的一巴掌,把母親的心也打碎了。她恨美美,應該不會吧?!美美是有病,她應該不會那麼記恨吧?外婆不會恨外孫女的吧?!
後來夢美與母親聊了一會,掛上電話。所好有一天道瓊股市指數大漲,墨菲出脫了一些,解決了燃眉之急,墨菲也稍稍舒展了心頭悶氣。
夢美想到這兒,自已似乎也鬆了口氣,她深深地吸了口氣,而後呼出,內心也舒展不少。她覺得今日的陰暗即將消逝,隨著明日的陽光將在眼前。忽然一聲響雷,接著電光,而後不停的雷聲,夢美嚇得心驚膽顫,以為是槍聲,這使她想起來了,她為什麼會來到這兒?那些可怕的鏡頭一一映現眼簾。
墨菲業務出差,要到德州三天,夢美祝一路順風,也叫他放心,她會好好照顧三個孩子的。
那天下午,悌悌騎著腳踏車出去與同學打籃球,夢美與兩個女兒在家。公婆要去參加朋友生日派對,沒能過來陪伴,夢美在電話裡跟婆婆說:
「沒關係,現在美美比較乖,自已會玩,不胡鬧瞎吵,也不推翻亂丟擲東西。我打算為菲菲按摩,而後陪美美玩,講故事。以前也有過我們三人在家的,所以請放心,別記掛,我一定會做個盡責任的好母親,你們輕鬆盡情地享受歡樂的派對,高高興興地與朋友相聚,這是人生一樂。」
美美已經十七歲了。但由於自閉症,還是很不懂事。那時她打開抽屜拿著手槍玩,邊玩邊走下樓來,夢美在樓下客廳,正為躺在沙發上的菲菲按摩。她聽到腳步聲,知道美美下樓來了,很自然的抬頭望,見美美在把玩手槍,趕緊站起,去奪下美美手中的槍,"說時遲,那時快",一顆子彈正飛出來打到了沙發上的菲菲。
當夢美自美美手中奪下手槍,而卻又飛出一粒子彈,因一轉手,換了方向,打到了美美,美美跌倒在地。那時的夢美嚇呆了。手中仍握著搶。她不知道要去拉扶美美,還是要去看沙發上的菲菲。
鄰居聽到槍聲,都出來觀望,有一鄰居即撥911報案,這是緊急事件,警車馬上來到,夢美家車庫門正開著,因悌悌騎腳踏車出去,門沒關。所以多位荷槍的員警自車庫進入,見夢美暈倒在地上,她的身旁有一把手槍,於是把夢美母女三人現場,即時攝影留存,並予以測量。
那詩悌悌打完球,騎著腳踏車回家,見有警車停著。有些訝異。他自車庫進入放好腳踏車,走到屋裡,見狀,嚇壞了,哭叫著:
「媽媽,媽媽。」而後問屋子裡的員警:「誰殺了我媽媽和兩個姐姐?」員警回答:
「這也是我們來這兒的目的。」
鄰居們七嘴八舌在作旁證,他們說:
「夢美的兩個女兒有病,大的自閉症,小的肌肉萎縮,一定是她厭世而槍殺了女兒,然後自殺。」後來報刋上刋出了如此的新聞。
那時警方問何人在現場目睹?但沒有一人親眼目睹。又夢美的丈夫出差,公婆也一時無法連絡,所以先把她們母女三人送醫急救,把現場封鎖。不准任何人進入觸摸,以便保持現場的完整性,而後再詳盡的蒐證偵查。同時要悌悌通知他的父親和祖父母。
在夢美的身上沒有任何損傷,她只是暈倒。菲菲所受的子彈傷及腦部,形成腦死。美美的那顆子彈射入胸部,也正中要害,都回生乏術。
當夢美清醒後,便開始訊問,問她為什麼要槍殺兩個女兒?她說,沒開槍,並堅持沒有槍殺女兒。還問兩個女兒現在在那兒?當她知道女兒在醫院,而且已宣告死亡。那時夢美傷心痛哭哀號。對警方的問話,無法作答。因此也就把她送回房間。讓她安靜,恢復平靜以後再進行。
夢美一人獨處,仍然傷心流淚,但心情平靜不少,她想起所發生的恐怖情事,若依據事實敘述,別人會相信嗎?不會相信的,人家一定不會相信,真叫「有理說不清」。小時後,常聽母親和一群婆婆媽媽們聊天,常說「好有好報,惡有惡報,與早死早超生」。所以夢美認為:
「我活著是受苦,是今生還是前世作了惡?還不如早死的好。」
她決定以後再偵訊時,她想,「我什麼都不說,反正說了也白說,他們早已認定我槍殺了女兒,給我判死刑好了。」但是她想到兒子悌悌,「悌悌騎車出去打球,回家了沒有?」又想到婆婆會照顧悌悌的,她可以放心的離開人間。而她又想到,「自己不明不白的受兩個有病女兒折磨,身心都受苦,最後還蒙受寃屈,有理都無法申訴。」她內心很難過,因此她跪下,痛苦的向全能的上主祈求:
「主啊!祢一定知道我沒有殺女兒,但是祢也救不了我,因為他們都武斷地認為我槍殺了女兒,我能下得了那毒手嗎?我沒有殺她們,我是無辜的。不過,我生不如死,我寧可死去。而要我背負"槍殺女兒"的罪名而死,我實在不甘心,我不願蒙受那不白之寃!」
而後夢美念著天主教的經文,祈求上主俯聽她的祈禱。
當夢美再提訊時,她的公婆都來了,與夢美抱頭痛哭,公婆都說夢美心地善良,不會做這種殘暴槍殺女兒的事。但是因不在場,也拿不出證據。
墨菲應訊時,也因當時不在現場同樣的也提不出證據。不過,他提出一個要求,請法官仔細檢驗手槍上的指紋,以作為最重要的證據。
後來夢美在應訊時,依據實情敘述。她並不在求脫免自己的刑責,只是在說實話盡做人的本份。
悌悌作旁證應訊時,說媽媽從來也不用手槍,槍是爸爸的。墨菲也想為夢美脫罪,說明問題是在他的槍,故他有罪。而法官根據種種旁證與主要的物證-槍上的指紋,證明開槍的不是夢美,故最後的判決,夢美沒有犯殺人罪,而她仍有罪,沒有善盡照顧孩子的罪。仍得關在獄中。
夢美在獄中,她的心情平靜得出奇。她覺得她不久就可出獄回家,但是那一天她不知道,她毫不關心也不想知道。她認為目前很好,她可以清靜地想想,她這十七年來的生活重心全在美美與菲菲身上,使她心力交瘁,像是活在煉獄之中,而她當時不以為苦,還能熬過來,她懐疑自己是那兒來的力量?
現在美美與菲菲都離她而去,以後她不知道該怎麼活?她覺得留在獄中也好,反正悌悌一向是個健康寶寶,聰明可愛的資優生,不需她付出太多的心力,能自然正常的成長,而且有著祖父母和父親的照顧。我對悌悌而言,這個母親在他生命中並不太重要,我是多餘的。
所以夢美想:「我計夢美,終身監禁也好,反正我生平已無大志,生活也已失去了重心,以後我能做什麼?我淪落到這地步!這怪誰?錯在哪裡?也許是老天的惡作劇?上主懲罰我?!」
父母給我的名字「夢美」,太美了。我在婚前一直像是生活在美夢之中,使我甜美地一步步走向美麗的人生旅途。
媽媽也常常祈求菩薩神明保佑我,怎麼不保佑我的兩個女兒呢?!她哭了,她在淚眼婆娑中看到了美美和菲菲變成了兩個可愛的天使,在高空飛舞望著她。
「上主派了兩個天使來陪伴我?怕我一人在此太寂寞。」夢美如此想著。她拭淚水,想把天使看個清楚,但是一會兒天使冉冉上升,飛高飛遠,在模糊中漸漸遠去而消失。但她仍望著高空發呆。
墨菲與悌悌父子兩人來接她出獄。那麼快就可出獄回家?這使她出乎意料之外。但是她的心仍然平靜,已靜如止水,不激發起任何的漣漪。
夢美回到家,接到母親從臺北來電話安慰她,叫她想開,人死不能復生。母親已為美美,和菲菲做了佛事,燒了很多紙錢,還有汽車,洋房和傭人。夢美流著淚說:
「謝謝媽媽」而她心裡在想:
「何必浪費錢?還製造空氣污染!」不過她不敢說,她只說:
「媽,以後不用燒了,她們用不著人世間的東西」而媽媽關心又熱情地說:
「陽曆年或寒假裡,悌悌放假,妳和墨菲帶悌悌到臺灣來玩,散散心解解悶。」
夢美想: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都疼愛著自已的女兒。但是她仍然平靜地說:
「媽,我會跟他們商量,選定合適的日期,我們決定後再跟您說。」於是在再見聲中掛上了電話。
媽媽關懷的話使夢美的心激盪了起來,她想,媽媽終究是愛自已的女兒的,不管她出不出嫁,女兒在母親的心中總是瑰寶。
一會兒,公公與婆婆來了,帶來了生曰蛋糕,原來這天是悌悌的十三歲生日。夢美覺得遺憾,她居然把兒子的生日都忘了,她內心非常愧疚。所以更感激她的公婆,即刻上前擁抱,以示謝意。然後點燃小紅燭,合唱生日快樂頌。夢美的歌喉依然清脆亮麗,不減當年,大家欣喜的拍手鼓掌,這含有多重意義,一祝悌悌生日快樂,二為歡迎夢美回家。然後悌悌許下生日願望,大家分享著蛋糕,午後的咖啡或果汁。
晚間他們準備全家到餐廳共進晚餐,在等待與歡聚時刻,大家吃喝談天,一會,婆婆從皮包內拿出一個信封給夢美,夢美打開閱讀,原來是一封教堂聖誕晚會節目策劃人的邀請函,請夢美在晚會上唱兩首歌,這使夢美更出乎意料之外,她不知道該不該接受邀請?若接受該唱什麼歌呢?所以她躊躇著。公公鼓勵她接受,並建議唱「聖母頌」,婆婆建議唱「平安夜」。墨菲建議唱:「愛的真諦」。公婆都拍手一致贊同。至於另外一首歌慢慢再作決定。
於是夢美試談「愛的真諦」也自唱,而後全家合唱著:「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忌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已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當唱完這首歌,墨菲擁抱夢美。熱情不減當年,夢美熱淚盈眶,她感慨也感恩。她想,「上主既然賜給我這麼愛我的丈夫,但是為什麼不賜給我完美的女兒呢?」她不懂,也想不通,這大概是媽媽一直在說的「命」吧!
「但無論如何,我從痛苦中走了出來,感謝上主。」這出自於夢美肺腑的感恩心語。
聖誕節演唱晚會以後,夢美的心又活躍了起來,整個人也像從桎梏中解放了出來,得到了新生,新希望。此後她常參加各種慈善活動,演唱會及音樂會,也常有丈夫,兒子或公婆的參與。她想。
「我的人生美夢實現了嗎?是喜劇?!還是人生苦海,是悲情?!在我美麗人生中著了墨色,那是因為墨菲是墨西哥人?美美與菲菲,兩個可愛的安琪兒,妳們來到人間,是在考驗我的愛心嗎?」她想哭,但沒有淚,要笑,也笑不出來。只有一顆平靜的心在正常的跳動著。在夢美眼簾映現著美美與菲菲幼年時像一對雙胞胎般可愛的模樣!
「唉!世事誰能預料?」夢美深深的嘆了口氣。
原刊於2002年12月8日至10日北美世界日報「小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