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唐代民間歌謠

95特價39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章 緒 論

一、
  
從西元六一八年,唐高祖的開國,到西元九○七年,朱全忠的廢帝自立,其間共歷兩百八十九年;也就是由七世紀初葉,到十世紀初葉,史家稱這段時期為唐代。
  
在這大約三百年間,不但文學繁盛,同時,它跟其他各種藝術有著連鎖性的發展,舉凡音樂、舞蹈、繪畫、建築、雕刻等,在當時,均有著蓬勃的氣象和非凡的成就。從敦煌的俗講、壁畫、千佛崖的雕刻,韓幹、王維、吳道子的繪畫,以及長安城的建築,驪宮的服飾和〈霓裳羽衣曲〉、〈劍器〉大曲的舞樂,唐人的詩歌,民間的雜歌謠辭,去想像唐人藝術的富美,自有他們登峰造極的成就。
  
向來研究唐代文學的人,多重視唐詩、古文、唐人傳奇小說、敦煌變文諸項,固然這些作品是唐人文學上不可磨滅的成就;然唐代文學興盛的原因,與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教化、風俗、信仰等背景息息相關,加以外來文化的融合,胡漢民族的結合,促使唐代的文學波瀾壯大,照耀千古。其中就以唐詩一項來看,詩人之多,作品之富,歌謠之盛,音樂的普遍,已推展到各階層人士,所以唐朝詩歌的富盛,遠超過當時民間的雜歌謠辭,這與音樂的流行,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民間歌謠樂曲的普遍,影響了唐詩的發展,因此本書研究的重點,便縮小到「唐代民間歌謠與敦煌曲子詞」這個範圍上面去。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