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明清時代的女性與文學

9特價70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紅樓夢》的構成

筆者認為歷來各種說法中最具學問基礎的,就是把《紅樓夢》當成自傳小說、現實主義小說所進行的研究。亦即主張《紅樓夢》的主題與創作意圖為作者的體驗及反映當時政治社會現實的研究。站在此立場的學者,詳細調查了作者曹雪芹及其祖先的事蹟與當時的政治社會狀況,同時,亦不容否認,上述這些問題與《紅樓夢》有何連結之研究,進展地極為快速。尤其是主張自傳派的學者,如胡適、俞平伯、周汝昌等人的研究業績,實屬壯觀。不過,現今不論這種研究如何進展、或者學者們如何努力尋找《紅樓夢》中所影射之人,不僅無法回答上面列舉的問題,也難以掌握《紅樓夢》的本質。因為《紅樓夢》的本質更近於虛構小說,所以不能以上述方法去研究它。以至於自傳派的研究越深,事實與作品的矛盾也越深,而當現實與虛構的距離拉大後,彷彿走入迷宮,愈加不知如何是好。我們應該趕快擺脫自傳派的研究方法,重新摸索新的道路。

究竟該如走出自傳派研究的迷途?首先,必須摒除小說就是以作者為主體來創作的現代小說觀以及小說是根據事實來創作的中國傳統觀念,另外,也不可以一開始就認定《紅樓夢》是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總之,我們必須排除先入為主的觀念,重新審視《紅樓夢》作品的世界,並如實的接受清代中期作者的思考模式與創作小說的方法。在這個前提下,首先我們要注意的是《紅樓夢》是在某鞏固的架構下構築出來的小說。眾所周知,其主要架構如下:《紅樓夢》主人公賈寶玉與周圍的佳人原本住在天上的仙女國度太虛幻境。此仙女國在離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主宰者為警幻仙姑,掌管人世間的愛戀與男女情感。警幻仙姑身旁有眾多仙女,當中有位仙童神瑛侍者。神瑛侍者住在太虛幻境的赤瑕宮,喜愛靈河邊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每日灌之以甘露。後來,絳珠仙草從草木幻化為人形,變成絳珠仙女。此時,神瑛侍者卻因小事,煩惱至極,欲降臨下界(人界),得到警幻仙姑的允許,轉世成人。另一方面,絳珠仙女為了報答神瑛侍者的養育之恩,也跟著降臨人世。後來,其他仙女亦陸續追隨他們轉世為人。神瑛侍者轉世為開國元勳貴族賈家後代賈寶玉,出生時口中含著美玉。這塊玉原本是神話時代女媧補天時在大荒山無稽崖的青埂峰丟棄的石頭,為了記錄降臨人世之仙女的生涯,變成了美玉,降臨下界,成了寶玉隨身攜帶之物。另一方面,絳珠仙女則誕生在林家,成為列侯林公的子孫,即賈寶玉的表妹林黛玉。其他的仙女亦分別轉世為人,最後,全部聚集賈家,住在準備讓賈元春(元春貴妃)回家省親而建造的「大觀園」,過著人世間的生活。然而,他們原本就住在仙界,雖降臨人世,其命運早就記錄在警幻仙姑於天界管理的帳簿中。太虛幻境有「癡情司」、「結怨司」、「朝啼司」、「春感司」、「秋悲司」、「薄命司」等建築物,她們皆屬於「薄命司」中原籍金陵的才女。因此,儘管生活在人間,仍必須按照帳簿所記,過著薄命佳人的生涯。而且,還得在下界受盡各種劫難,才能返回原本的仙界。

《紅樓夢》的組織架構大致如上。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故事框架極端荒唐無稽,充滿著「奇怪」、「神怪」。因此,主張《紅樓夢》乃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之紅學學者,都儘量避免去深究這個結構,頂多只認為《紅樓夢》有一些神話的成分與浪漫主義的描寫,設法讓這個結構對作品世界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因為,倘若重視這個成立架構,《紅樓夢》不僅不是「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反而可能是前近代的一部虛妄的因緣故事。不過,只要虛心閱讀《紅樓夢》,就無法否定這個結構的重要性。因為不管怎麼說,《紅樓夢》作品的世界被牢牢地鑲嵌在這個框架中,主要人物只能在這個框架內自由行動。也就是說,這個框架決定了整部作品的構成。因此,就算《紅樓夢》的作品世界屬於陳舊的仙女降凡譚,我們還是得正視這個架構。之所以如此論述乃因架構即便老舊,作品的價值未必會因此降低。這就好像《牡丹亭還魂記》雖然在敘述死者復生,然後結婚的奇異事件,但在中國戲曲史上的評價仍然很高,因為其有著以現代尺度無法衡量的魅力。

究竟《紅樓夢》作品的世界是建構在怎樣的框架中?筆者認為《紅樓夢》乃由下面三個世界組成:

(一)太虛幻境──天上仙女居住的理想世界。太虛幻境乃警幻仙姑主宰的天上仙女國度,作者藉著「夢」將太虛幻境的情景作象徵性的描寫。雖然不是小說的主要舞臺,但卻是作者描繪的理想世界,意義重大。

(二)大觀園──降凡的仙女化身在人世生活的場所。大觀園乃賈家為了讓元春貴妃返家省親時建築的華麗庭園。這裡乃天上太虛幻境在人間的投影,也是降凡的神瑛侍者與諸位仙女在人間生活的地方。賈寶玉、林黛玉等多位薄命佳人居住於此,是《紅樓夢》最重要的舞臺。

(三)其他人間社會──一般俗人居住的污穢世界。指賈家兩邸(寧國邸、榮國邸)等大觀園以外庸俗污濁的現實社會。大觀園乃人世間最清淨的世界,相對的,其他人間社會則是墮落腐敗的世界,俗世的醜男子與非仙女化身的一般女子居住於此。《紅樓夢》大概可以分成上述的三個世界。無疑的,這三個世界中,作者的描寫中心就是大觀園與那些降臨人間的仙女化身。如前所述,《紅樓夢》乃描寫太虛幻境的仙女投胎下界的故事,她們身處污濁的俗世,仍保持仙女化身的潔淨之姿,並如「薄命司」帳簿所載,過著佳人薄命的生涯。《紅樓夢》第一回云:「並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其中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甲戌本凡例也指出:「此書只是著意於閨中,故敘閨中之事切,略涉於外事者則簡,不得謂其不均也。」如上所述,我們不難了解《紅樓夢》主要舞臺「大觀園」是怎樣的世界,還有金陵十二釵等主要人物是怎樣的人。也就是說,「大觀園」雖然是天上太虛幻境的投影,但絕對不等同天上的仙境;另一方面,「大觀園」雖然存在於人間,但又與世上的豪華庭園有所不同。誠如下面元春貴妃在《紅樓夢》第十八回所題,「大觀園」乃融合了天上與人間美景的庭園。「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換句話說,「大觀園」是介於虛構與現實之間半真半假的庭園。這也就是為何「大觀園」之說有十多種之多,有人說在北京、南京,或者說是某家的庭園,然無論如何尋找,畢竟沒有確切答案。

此外,住在「大觀園」的眾多佳人,皆是從天界謫降的仙女化身,故與人世的佳人不同。另一方面,她們皆在地上過著人世間的生活,所以沒有天界的仙女超然。也就是說,她們乃混融了仙與凡的佳人,亦即融合了仙女化身與人間佳人的特性、還有天上的非現實性與地上的現實性。另一方面,大觀園以外的人間社會與住在此處的人,較之於與大觀園內的佳人,則更接近現實、更有人的味道。因為此處為充滿污濁的現實社會,而地上的理想世界大觀園被包圍在這之中。就這層意義來說,大觀園以外的社會是極現實的。然而,雖說如此,賈家以及賈家的男性並沒有影射作者或作者周圍之人。因為,他們也被描寫成壞人,而且倘若作者要影射某人,應該會小心地不讓人察覺才是。作者在《紅樓夢》中,真實的反映出當時一般大貴族腐朽的生活,就這層意義而言,可謂現實主義(近於真)的作品。由上述可知,作者描寫《紅樓夢》主要舞臺「大觀園」時,絕非據實地描述;住在大觀園的佳人,也不是「真實人物」,而是作者以仙界與人界相互融合的角度去描寫的。這些事實雖極為明確,然而,或許受主張《紅樓夢》為現實小說者之強烈的影響,以至於目前尚未達成共識。有鑑於此,筆者將繼續考察《紅樓夢》中佳人之存在與生活型態所呈現的非現實面。

所謂非現實面,是指她們具有仙女的特徵,眾多佳人中,仙女色彩最濃的就是林黛玉。眾所周知,林黛玉的前身是「閬苑仙葩」,即「天界絳珠草」(絳珠仙女),〈紅樓曲.終身誤〉云:「世外仙姝寂寞林」。此外,別號「瀟湘妃子」也有仙女的味道。總之,林黛玉身上離不開仙女的影子,作者將她塑造成具濃厚仙女色彩的薄命佳人。例如:「如今來了這們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玉)」、「這林姑娘和你們寶二爺是一對兒,原來真是天仙似的」、「林妹妹死的時候遠遠的有音樂之聲。或者他是有來歷的也未可知」、「說是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必是那裏的仙子臨凡」、「我姊妹們都一個一個的散了!林妹妹是成了仙去了」。

作者賦予林黛玉仙女化身的特性,以此作為她人格的特徵,其他佳人的仙女要素雖然沒有林黛玉強,但也有同樣的特質。作者云秦可卿:「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塵寰中之人也。」另外,尤三姐自殺後返回天界時說:「妾今奉警幻之命,前往太虛幻境修注案中所有一干情鬼。」還有,金釧兒被喻為洛水女神;第四十三回中寶玉到水仙庵祭拜,看到庵中洛神的雕像神似生前的金釧兒,不禁淚流不止。第七十八回云晴雯死後變成芙蓉花神,寶玉作〈芙蓉女兒誄〉追悼之。第一一一回描述秦可卿已經成為上位仙女,鴛鴦後來繼承其位,成了太虛幻境「癡情司」的管理者。除此之外,又如:「貴族之女,俱屬從情天孽海而來。」這士隱自去度脫了香菱,送到太虛幻境,交那警幻仙子對冊。可見作者在塑造《紅樓夢》的佳人時,賦予了她們超乎尋常的仙女特徵。除了佳人之外,男主人公賈寶玉也有許多異於常人的非現實面。或許因為寶玉的前身是仙界的神瑛侍者,故出現這些特徵,例如,他出生時口中含著嵌有文字的五彩美玉(通靈寶玉)。這塊美玉不僅是賈寶玉姓名的由來,還有守護他的作用,只要弄丟,就會呈現癡呆症狀,何等荒唐無稽。《紅樓夢》人物中仙人色彩尤其濃厚的是賈寶玉與林黛玉。因為《紅樓夢》一開始出現這兩人的名字時,便指出其前身分別為神瑛侍者與絳珠仙女。而且,他們的名字(神瑛↓寶玉、絳珠↓黛玉)都有「玉」,與道教關係深厚,似乎在暗示其與仙界的關連。至於其它佳人則「因此一事(兩人降凡),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來,陪他們去了結此案」。所以這些沒有仙名的眾多佳人,仙女化的程度比寶玉、黛玉更為薄弱。不過,名列「警幻情榜」中的「金陵十二釵」、「副十二釵」、「又副十二釵」等三十六名(若再加上「三副十二釵」、「四副十二釵」則為六十人)佳人,本來就是天上的仙女,就算降臨人間,多少仍會帶著仙女的屬性。由此不難了解為何寶釵、熙鳳、襲人等人身上具有幾分仙女色彩。例如,第七回敘述和尚教導寶釵如何製造「冷香丸」:「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將這四樣花蕊,於次年春分這日曬乾,和在藥末子一處,一齊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周瑞家的忙道:『噯喲!這麼說來,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這日竟不下雨,這卻怎處呢?』寶釵笑道:『所以說那裏有這樣可巧的雨?便沒雨也只好再等罷了。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二錢。把這四樣水調勻,……丸了龍眼大的丸子,盛在舊磁罈內,埋在花根底下。若發了病時,拿出來吃一丸,用十二分黃柏煎湯送下。』」究竟誰才能製造出如此異想天開、集天地精髓的藥?如此非現實之事,大概只有仙女化身的寶釵才辦得到!總之,她們與仙女化身脫離不了關係,而且要按照仙女的屬性,在人世過著薄命佳人的生活。在續作(第八十回以後)中,整體而言,作品的悲劇性已變得相當淡薄,而且寶釵、熙鳳、襲人等重要人物世俗化的傾向也越來越強,比如寶釵婚後懷孕,寶玉鄉試及第等等。不過,另一方面,作者卻也更直接強化佳人身上的仙女色彩。例如寶玉在續作云:「我所居兮,青埂之峯;我所遊兮,鴻蒙太空。誰與我遊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可見其對回歸太虛幻境的描寫是加倍用心的,倘若整部《紅樓夢》都是曹雪芹所撰,最後為使作中人物在仙界團圓,不致離散四方,也不得不採取這種描寫方式!

總之《紅樓夢》決非描寫現實的作品。如果我們了解作者所設計的《紅樓夢》架構,就會認同這是一部描寫從天降臨的仙女如何在人間度過薄命佳人生涯的作品。所以黛玉等主要人物的特性,才會展現天上仙女與地上佳人彼此交融的性質。當然,在創作的過程中,不管在人物造型或者舞臺背景等各方面,還是會有融入作者個人經驗與當時政治社會事件的地方。不過,若將所有內容擺在《紅樓夢》之框架內來審視之,《紅樓夢》的主軸始終是在描寫仙女降臨以及她們在污濁的人世中過著淒美生活的情景,至於其他各種政治社會現象,不過是用來突顯這個主軸罷了。綜上所述,《紅樓夢》乃一部壯觀、華麗的仙女降凡小說;換句話說,是一種仙女崇拜小說。基本上,誠如作者所言,整部作品交錯、混雜了「真」與「假」,乃「滿紙荒唐之言」、「假語村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