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先飛齋日記集

9特價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23年6月21日▲星期四 晴
4月份有去伊朗的首發團,因我文學館要開館,諸多準備工作要做,只得放棄。伊朗是個神秘的國家,去過伊朗的中國人不多,關於伊朗,總覺得有點霧裡看花,也就對我有很大的誘惑。近日,正好有個尾單,當機立斷,決定去,說走就走。
昨天傍晚18:05車來,一個小時45分鐘到上海浦東機場。這個伊朗旅遊團12位遊客,屬小團。我與天馬旅行社老總龐總到機場時,他們已在排隊換登記卡了,不早不晚,真好趕趟。
22:13登機,23:40正式起飛,乘的是馬漢航空公司的飛機。
一上機,我眼罩一戴,就睡覺了。飛了整整9個小時,北京時間8:45到伊朗首都德黑蘭國際機場。當地時間,早上4:13,時差4個半小時。
憋了一晚上,出關前先小便,結果發現男廁所也人滿為患,排著隊,這在中國機場絕對沒有的現象,原來伊朗的男廁所沒有小便池,一人一間,也就與女廁所一樣,得排隊了。我走了50來個國家,這情況還是第一次見,也算開眼界,真所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出關很容易,稱之為“無痕通關”,伊朗海關的工作人員只看一下護照,看一下過關之人與護照上照片是否相符,也沒有探頭之類,瞄一眼而已,竟不在護照上蓋章。據說,這樣,再簽證去美國、去以色列等國家等就沒有麻煩,也算用心良苦。看來伊朗的政策有靈活性有彈性。
但拿行李時間較長,等啊等的,顯然,工作效率不如中國的機場。
拿了行李出關,就有一個伊朗老頭來迎接我們,看上去年齡比我還大,若在中國,偌大年紀,一般退休了,即使返聘或第二職業,也做做門衛等較輕鬆的活。他每人送上一朵紅玫瑰花,很溫馨的感覺。這與到泰國,接機的送上一個花環都是一種表示歡迎,體現文明、友好,讓人有賓至如歸的體驗。後來知道,他叫卡拉米,是導遊協調。
出關後,我們第一想到的是開通手機,出國前諮詢過,開通國際漫遊,每天30元封頂。買套餐,則每天21元。我們10日遊,去掉來回飛機上,買8天的套餐168元。結果發現,開通很麻煩,中國移動公司的信號很弱,時有時無。電信的則根本無法開通。導遊建議我們到了賓館再連結賓館的wi—fi。
全陪姓戴,女的,20多歲的上海姑娘,剛從伊朗帶隊回上海,沒有過夜,再次出征,夠辛苦的。地陪叫梅西,一個27歲的伊朗小夥子,實際上是翻譯。梅西的中文說得很地道,他一開口就說:“伊朗是一個沒有戰爭,沒有恐怖活動的國家,很安全,請放心遊玩。”
是嗎是嗎?這可與我們得到的資訊有點不一致,但梅西這麼說了,還是讓我們心寬了不少。百聞不如一見,看看再說,也許是真的。
機場出來,沿路看上去有點荒涼,綠化不多,遠不如中國。
我們下榻機場賓館,房間不算大,但蠻幹淨的,設施也齊全,比預想的要好。
導遊覺得一晚上紅眼航班很累的,讓我們先小睡幾個小時,10點再出發。我飛機上睡過了,睡不睡無所謂,龐總比我年輕,精神頭好,也無睡意,躺在床上與我天南海北聊到9點,去餐廳吃早餐。餐廳的佈置怪怪的,以黑色為主基調,掛了很多金屬的鏈子,不理解這是什麼審美。
吃罷,差不多該出發了。路上,看到的第一個景點是霍梅尼的陵墓,年紀輕的可能不太知道霍梅尼為何許人也?但六七十歲以上的應該都聽說過他的名字,甚至可以說當年如雷貫耳。他是1979年伊斯蘭革命的政治、精神領袖,他領導的革命推翻了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他在伊朗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我只依稀記得是個包頭巾的大鬍子。
從霍梅尼陵墓的外觀看,規模還不小,有高高大大的中國人俗稱洋蔥頭的建築,金碧輝煌,與一般的大清真寺構造相近,據說對非伊斯蘭教的也開放,但我們得趕路,就沒有進去,車子停了幾分鐘,讓我們下車拍了照片。
第二個景點是格雷斯坦宮,這是伊朗巴列維王朝之前的卡賈王朝的皇宮,距今有250來年的歷史,德黑蘭也是在那個王朝才被確立為伊朗的新首都,之前的首都在伊斯法汗。
一進大門,就看到一棵數百年的老桑樹,一個人合圍不了,還有一棵老梧桐樹,兩個人也合圍不了。整個園內綠樹成蔭,花卉遍地,既古老又莊嚴,既雅致又怡人。
皇宮系拱形建築造型,敞開式的,很典型的伊斯蘭建築特色。建築外有一塊大大的幕簾,擋住了炙熱的陽光,應該是為了保護宮殿內鑲嵌玻璃藝術品而懸掛的。室內佈滿了彩釉鑲嵌的幾何圖案與花卉圖案,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許多遊客只顧拍照,導遊的介紹都沒有聽見。
我們還去了鏡子大廳,從室內裝飾看,這位皇帝特別偏愛玻璃,不少圖案是由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玻璃片黏貼而成的,可能大塊玻璃易碎易裂,就選用了不少小玻璃片,因角度的緣故,因高低的緣故,有了閃閃爍爍的光學效果。
在這宮裡,還看到了坎兒井,這我在新疆見識過。挖這種井,原因還是缺水,地表溫度高,水分蒸發快,於是,發明了藏在地下的坎兒井。據考證:世界最早的坎兒井可以追溯到西元前8世紀的西亞之亞述帝國,也就是在伊朗境內,伊朗應該是世界上使用坎兒井年代最長、數量最多、發展程度最高之地。行萬里路就是有收穫,長知識了。
飯後,車經過伊朗外交部,高高大大的門,有點氣派的,可沒有警衛,我懷疑這裡只是曾經做過外交部吧。我們的車在大門口不遠處停了幾分鐘,我們下去拍照。只要不往裡走,並無人驅趕。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
下午遊覽的主要景點去伊朗國家博物館,紅磚砌成穹頂狀,上有阿拉伯文字。比之埃及的博物館,那大大遜色,無論建築規模,展品的件數、體量、精美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語。不過還是有不少值得一看的古董。譬如,我注意到一隻體型碩大的陶牛,有修補痕跡,那形狀與中國唐代著名畫家韓幹筆下的《五牛圖》中的牛十分神似,我就多看了幾眼,結果發現牛身上有文字,再仔細一看竟很像中國早期的漢字,類似石鼓文,可惜我不是文字專家,無法釋讀。
我們團有幾位對櫥窗裡一顆白頭發的骷顱頭髮生了興趣,導遊告知:這個人不慎跌在了鹽礦裡,埋在了鹽礦裡,鹽,保證了他的不腐不爛,因此幾千年後,他的頭髮還根根清晰,他當時隨身帶的毛毯,與穿著的靴子都基本保存完好,讓我們後人看到了前人的服飾,以及古人制靴、織毯的手藝。
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有一批中國元代、明代的青花瓷器,元青花即便在中國也極為稀罕,這也印證、詮釋了中國700多年前就與波斯有貿易交往,確確實實存在一條絲綢之路。
博物館有不少容量頗大的彩陶器,與精美的金器、銀器、玻璃器、鑲嵌畫、彩釉磚、青銅像,碩大的石浮雕,高高的雙羊頭石雕等,有的達5000年之久,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讓觀眾看到了伊朗悠久而古老文明的縮影,也有利於人們瞭解波斯古國曾經的輝煌,以及各個朝代的興衰史。
最後去德黑蘭古老之門。
晚飯吃烤羊排,服務員拿來不銹鋼的鋼釺,有兩三尺長,每根鋼釺上有五塊烤羊排,與平時我們中國吃的大排大小差不多,雖然沒有膻味有香味,但我日常基本吃素,對烤的煎的炸的食物都儘量避之,於是,淺嘗輒止,吃了一塊。而喜歡吃羊肉的,則大快朵頤,最多的連吃了6塊,在我眼裡就算大胃王了,我服。吃羊排配有薯條、洋蔥、烤番茄等,沒有酒,不過有沒有酒精的啤酒與可樂、桔子水等飲料。幾位女的也只吃了兩三塊,多下的十多塊打包給了伊朗駕駛員。如果扔了,就暴殄天物,罪過的。
在伊朗德黑蘭有個奇怪的發現,整個德黑蘭沒有發現有自行車,除了汽車,就是摩托車,摩托車的量就像中國的自行車。但摩托車停放很自由,如在中國就屬亂停亂放,要罰款,或被拖走的。街道上有小商小販的地攤,與做小生意的流動攤販車,我注意觀察了,似乎沒有特定的區域,也沒有統一擺放,有點雜亂,有點自由,但極少看到員警,更不要說輔警、城管了,我猜測,伊朗是沒有城管的,員警也不管擺攤謀生的。平心而論,伊朗的衛生狀況還算不錯,遠遠好於印度、尼泊爾。
梅西看我們幾個很注意觀察路上的汽車,就告知:紅色的是政府車,綠色的是員警車,藍色的是大使館車,黃色的是計程車,白色的是私家車。但我看到有的警車並非純綠色的,只是車上有綠色的警車標誌而已。
伊朗禁酒的,伊斯蘭教更是禁豬肉的,團中有幾位好酒的,沒酒喝饞死了難受死了,很想買瓶酒喝喝,還有的說最好燒碗紅燒肉吃吃,那才過癮。導遊說:這在伊朗違法的,要吃官司的,趕快打消這種念頭。像我這種煙酒不沾的,倒無所謂。
伊朗與中國還有若干不同之處,例如他們是星期四、星期五為休息日。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