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國語文學史(2版)

9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章 古文是何時死的?
  我們研究古代文字,可以推知當時戰國時代中國的文體已不能與語體一致了。戰國時,各地的方言已很不統一。孟軻說: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曰:「使齊人傅之。」
  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孟子》書中又提及「南蠻鴃舌之人」,也是指楚人。又《韓非子》:「鄭人謂玉未理者璞,周人謂鼠未臘者璞。」可見當時各地方言已很不相同。方言不同但當時文字上的交通卻甚繁甚密,可見文字與語言已不能不分開了。
  戰國時文體與語體已分開,故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有「同文書」的必要。《史記》記始皇事,屢提及「同書文字」(《琅琊石刻》)、「同文書」(《李斯傳》)、「車同軌,書同文字」(《始皇本紀》)。後人往往以為秦「同文書」不過是字體上的改變。但我們看當時的情勢,和李斯的政治思想,可以知道當日「書同文」必不止於字體上的改變,而是想用一種文字作為統一的文字;因為要做到這一步,故字體的變簡也是一種必要。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