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另冊歲月(下冊):史言紀實系列之一

9特價27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51
方莊公社石書記帶領的學大寨工作組在榆樹村搞“驢屎蛋子一面光”的大寨田,把幾個老實巴交的四類分子子弟弄到臺子上批鬥,還美其名曰“以階級鬥爭開路”,這讓周恆順很不高興,他覺得這很胡來,也很莫名其妙,但是,他對學大寨運動還是很擁護的,而且對它抱了很大希望。作為一個讀書人,雖然身處逆境,但“位卑未敢忘憂國”,他關心時事,關心國計民生,關心工農業生產。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高中畢業後又一直生活在農村,知道農村太窮了,農民太苦了,很多時候,老百姓比解放前還要苦,但他畢竟受共產黨教育多年,他也沒想過“走回頭路”,但是他看到的眼前的辦法兒又確實不靈。他從報紙廣播中知道了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大隊“戰天鬥地”的事蹟,心裡很激動,對大寨大隊的帶頭人陳永貴和他那一幫骨幹人物十分欽佩,他想,如果農村的大小隊幹部真心誠意地學習陳永貴,梁便梁,郭鳳蓮那些人的精神,大公無私,帶頭實幹,生產能上去,集體經濟得以壯大,社員能豐衣足食,該有多好啊。他希望像石書記他們這種做法的祗是個別的,因為畢竟學大寨是生產運動,目的是把農業生產搞好,多產糧棉油,應該不至於大家都去搞“形式主義”。他從心裡祈願學大寨不像原先農村一個個運動那樣虎頭蛇尾,南轅北轍,事與願違,而是真正取得成效。當大隊抽調男女青年社員到公社參加“戰山河”工程營,生產隊通知石頭兒也在名單之列,奶奶擔心石頭兒身體吃不消,周恆順很猶豫,因為顧青山、于三套對周恆順說,他們給帶隊的幹部說好了,給石頭兒安排適當的活兒,因為工程營負責管理經營公社農場,自勞自食,既種莊稼,也種蔬菜,可以讓石頭兒去菜地裡幹活兒,還能學習技術。正當他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他和上初中時他們班的團支部書記張峰的意外重逢,讓他萬分驚喜,並且很高興地同意讓石頭兒去參加“戰山河”工程營了。
快過年了,那天周恆順沒出去拉活兒,在家打掃屋子,天晌午的時候,突然有人推開大門進來,問:“周恆順在家嗎?”周恆順聽出像是張峰的聲音,兩步竄出屋,見果然是張峰站在院子裡!七、八年過去了,當時年齡就比較大的張峰已經是一個中年漢子,還是那樣高大,魁武,祗是臉上有了不少皺紋,張峰像塔一樣直挺挺地站著,身上背個軍用小包兒,手裡提著兩包點心。張峰面前的周恆順更不是當年那個全班最小的稚嫩的小男生,而是一個飽經滄桑的農夫了。兩人都很激動,周恆順忍不住流下淚來,張峰也滿眼眶子淚水,兩人緊緊地握手,又手牽著手進了堂屋,周恆順說:“奶奶,我以前給你說過不少回的,我上初中時的班長,團支書,對我最關心的老大哥張峰來了。”張峰連忙喊“奶奶”,問候身體,奶奶十分高興,說:“端陽——是周恆順的小名——沒少念叨你,老誇你,說和你在一起沒待夠。”張峰說:“周恆順是好學生,功課,人品都好,可惜我沒幫上他多大忙兒,心裡一直放不下。”周恆順說:“不管怎樣,你為我盡心了,我一直沒有忘。”奶奶忙著去炒菜,做飯了。兩位老同學互相詢問,各自訴說分別後這些年的情況。周恆順說:“你剛上了化工技校,咱倆還通過幾封信,後來,我又去信,就給退回來了,咱倆從那就失去了聯繫。”張峰說:“化工技校是東風化工廠自已辦的,國民經濟困難,工廠停產,學校也辦不下去了。我看形勢不妙,就少報了年齡,參了軍。在部隊幹得還不錯,很快就入了黨,但是身體不爭氣,得了阿米巴痢疾,經常犯,犯了病就得住院,也沒提成幹。幾年過去了,好歹把病治好了,復員回來了。這不,公社武裝部看了我的檔案,給公社黨委彙報了,他們非讓我當‘戰山河’工程營的營長兼公社農場的場長,今天是跟全公社各大隊的書記,大隊長一起來參觀石書記搞的‘大寨田’,開現場會。剛散會,我就過來了。”周恆順問:“家裡大娘,嫂子,孩子都好嗎?”張峰面露戚色,說:“別提了,三年大饑荒,我母親吃野菜中了毒,本來挨餓挨得身體很弱了,一中毒,很快就去世了,我的兩個孩子,大的,那個男孩兒不小了,不好好念書,在家裡,小女兒三年困難時期吃不下野菜去,餓死了。一家死了兩口兒,我不在家,沒把你嫂子難為死。”周恆順心想,張峰的母親是烈士遺孀,她和自已的小孫女竟這樣慘死,真令人慨歎。張峰又說:“咱兩人雖然後來沒再聯繫,但我沒少打聽你,你高中階段,高考,回家後拉排車這些事,我都聽說了。恆順,你很苦,也很不簡單。”周恆順說:“這可能就是我的命吧。跑運輸也是沒辦法兒的事兒,奶奶歲數大了,弟弟身體不大好,我得把家裡這付擔子挑起來啊。”張峰問:“弟弟年紀輕輕的,身體怎麼回事?”周恆順說了石頭兒“惹禍”遭報復的情況,張峰氣憤地說:“真是豈有此理。”周恆順說:“社會上‘豈有此理’的事太多了。你來得真巧,大隊讓他上‘戰山河’,奶奶怕把他累著了,我正猶豫著哩。”張峰說:“剛才開完會,你們大隊顧書記找我說這事了,要求安排活兒時給予照顧,我答應了。讓他去吧。我安排工種,保證累不著他。那邊管吃管住,隊裡還照記工分,這不是大好事嗎?”兩人正說著話,石頭兒背著糞筐回來了,周恆順告訴石頭兒,這位張峰大哥是我上初中時的同學,老大哥,現在是方莊公社農場的場長兼‘戰山河’工程營的營長,已經說好了,你去跟張大哥幹,有張大哥照顧,什麼都不用擔心了。”石頭兒十分高興,說:“張大哥,我保證聽大哥吩咐,好好幹。你多指教。”吃飯的時候,周恆順又把這事給奶奶說了,奶奶笑得合不上嘴。周恆順說:“領導上讓你幹的這件事,是大好事,利在當世,還造福後人。”張峰說:“話是這樣說,但真正做好很不容易。一是治山治嶺,改土改水,要出大力,流大汗,甚至要流血,費力很大,收效很慢;更難的是,弄這種工程應該有科學態度,因地置宜,注重實效,但是,很多領導人往往熱衷於‘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祗圖當時好看,博得上級好感就行了。中國的事做不好,不少是這樣造成的。”周恆順說:“俺大隊現在搞的這片‘樣板田’,就犯了這個毛病。”張峰說:“上午開完會,我就給石書記說,你們弄的這塊‘樣板田’,中看不中用。石書記很不高興。我仗著自己‘自來紅’,說話從來都是‘一針見血’,他們也拿我沒辦法兒。我對公社裡石書記他們這幫領導說了,你們讓我做這個事,我祗能搞真的,不搞假的,玩實的,不玩虛的,無論在哪裡搞工程,都真能給人家帶來實際利益,不能留下駡名。”周恆順問:“領導們怎麼說?”張峰說:“他們當然都表示,就應該這樣幹。但遇到具體問題,抱什麼態度就很難說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