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的技巧(一):描寫人物好好玩
● 該怎樣描寫人物?
我們應該挑選有特色的對象來寫,文章才會有趣。描寫的對象可以包括萬千世界中的各種物體(有生命、無生命)、人物、情狀、行動、事件的特徵和感官感受。但是寫人不能只寫外貌,更要進一步從人物的行為、環境、性格、心理和語言等各方面來寫,就像如果想要認識一個人,最好對他有各方面的了解。
描寫的方法可以分為外在和內在。外在包括人物的外表、行為、環境和語言,內在則包括性格與思想,一定要面面俱到,盡量做到內外兼顧。方法有下面六種:
1. 外表的印象
外表是我們給別人的第一印象,要把人物寫好,就要先觀察人物的特徵,像是長相、身材、服裝、表情等,都要具體刻畫,才能把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
2. 聆聽人物的對話
「聽其言,觀其行」,想要讓讀者認識你筆下的人物,就要讓讀者有機會「聽人物說話」。人物的「發言」必須符合他的年齡、職業、身分,讀者除了能從對話中認識人物,也能了解故事情節。
3. 觀察人的行為
行為是人物思想的具體表現,也就是「肢體語言」。我們在故事中描述人物的種種行為,比如握手、跌倒、翻白眼、手叉腰等,讀者就會更容易了解人物,還能咀嚼出蘊藏在背後的意義。
4. 搭配周遭環境
人物周圍的環境有成長和居住的環境,或後天生活和工作的環境、去過的地方等,這些描繪能幫助我們判斷人物的個性,可以搭配人物的性格一起寫。
5. 反映人物性格
用形容詞寫出人物的個性特質或情緒狀況,人物的形象就會十分鮮明。直接的形容像是「豪放爽朗」、「溫文儒雅」,需要想像的就像「皮笑肉不笑」、「幽默風趣」等詞,都能讓人物形象在紙上活了起來。
6. 表達人的思想
思想指的是人物的想法和念頭。如果寫出人物對自己的生活、人生、事物的看法,就能表現他的心理和思想,這也是呈現人物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
1.宗定伯賣鬼
曹丕◎列異傳
【故事新編】—高詩佳
子桓1,我是宗定伯。讓我跟你說個故事,希望你將它寫成筆記小說。
我年輕時,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獨自行走,遇到了一隻鬼。
別懷疑,那真的是鬼!鬼長得跟人差不多,不難看,身材很高壯,可是走起路來輕飄飄地,像是踩在雲端,感覺很沒精神,我想應該是一隻懶鬼。
我深吸一口氣冷靜下來,想問清楚鬼的來意,於是我問:「你是誰?」鬼安靜了片刻,忽道:「我是鬼。」聲音氣若游絲。我想這是隻餓鬼。
鬼帶點遲疑的聲音問我:「你呢?你又是誰?」原來鬼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並不是存心找人麻煩,那我乾脆假裝是同類好了。於是我回答:「我也是鬼。」鬼點頭表示同意。這麼容易就過關,莫非它根本是一隻笨鬼?
鬼問我:「你要去哪裡?」我心想我正要回家,但可不能讓你知道我家的地址。於是回答:「我要去宛市。」鬼說:「我也要去宛市。」原來是黏人鬼。
我們一起走了幾里路,鬼突然開口:「這樣走太累了,不如互相背對方吧!」這個點子倒不錯。我回答:「就這樣吧!」這隻鬼好體貼,是個熱心鬼。
鬼先背著我走幾公里,不一會兒,鬼就氣喘吁吁的說:「你真重,可能不是鬼吧?」「應該是我剛死,所以比較重。」我隨口編個理由搪塞,鬼竟然點頭相信了,難道是個單純的好鬼?接著輪到我背鬼了,他幾乎沒有什麼重量,果然人與鬼的差別就在這裡。就這樣,我們輪流背對方好幾次,倒是相安無事。
走一陣子,我終於決定大著膽子試探。我問鬼:「我剛死,不知道鬼都怕什麼呢?」鬼說:「也沒別的,只是要當心人類的口水。」真是個呆鬼!一下子就把弱點告訴我了。我在心裡竊喜。
走著走著,看到了一條平淺的小河。我對鬼說:「你先過去吧。」鬼走了過去,一點聲響也沒有。接著換我走,腳下的水卻發出嘩嘩的水聲。
我心裡覺得糟糕,表面上仍然保持鎮定。果然鬼開口問了:「為什麼會有聲音?」我連忙回答:「因為我剛死,不習慣渡水,別見怪。」鬼很滿意這個答案。
宛市就近在眼前了,我手一伸,忽然將鬼打橫了扛起來,然後加緊腳步往宛市狂奔去。鬼緊張地在我頭上大叫:「快放我下來!」我不理他,繼續狂飆,只顧著往市場衝。
到了市場裡面,我將鬼重重地摔在地上,鬼一著地,竟然變成一隻羊。我大聲叫賣:「有鬼大拍賣!只有一隻,要買要快!」我怕鬼變回來,又在他的身上吐了口水。很快就有人出價一千五百兩,我一手拿錢,一手交貨,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子桓,你說人比鬼可怕嗎?看來似乎是這樣。
● 該怎樣描寫人物?
我們應該挑選有特色的對象來寫,文章才會有趣。描寫的對象可以包括萬千世界中的各種物體(有生命、無生命)、人物、情狀、行動、事件的特徵和感官感受。但是寫人不能只寫外貌,更要進一步從人物的行為、環境、性格、心理和語言等各方面來寫,就像如果想要認識一個人,最好對他有各方面的了解。
描寫的方法可以分為外在和內在。外在包括人物的外表、行為、環境和語言,內在則包括性格與思想,一定要面面俱到,盡量做到內外兼顧。方法有下面六種:
1. 外表的印象
外表是我們給別人的第一印象,要把人物寫好,就要先觀察人物的特徵,像是長相、身材、服裝、表情等,都要具體刻畫,才能把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
2. 聆聽人物的對話
「聽其言,觀其行」,想要讓讀者認識你筆下的人物,就要讓讀者有機會「聽人物說話」。人物的「發言」必須符合他的年齡、職業、身分,讀者除了能從對話中認識人物,也能了解故事情節。
3. 觀察人的行為
行為是人物思想的具體表現,也就是「肢體語言」。我們在故事中描述人物的種種行為,比如握手、跌倒、翻白眼、手叉腰等,讀者就會更容易了解人物,還能咀嚼出蘊藏在背後的意義。
4. 搭配周遭環境
人物周圍的環境有成長和居住的環境,或後天生活和工作的環境、去過的地方等,這些描繪能幫助我們判斷人物的個性,可以搭配人物的性格一起寫。
5. 反映人物性格
用形容詞寫出人物的個性特質或情緒狀況,人物的形象就會十分鮮明。直接的形容像是「豪放爽朗」、「溫文儒雅」,需要想像的就像「皮笑肉不笑」、「幽默風趣」等詞,都能讓人物形象在紙上活了起來。
6. 表達人的思想
思想指的是人物的想法和念頭。如果寫出人物對自己的生活、人生、事物的看法,就能表現他的心理和思想,這也是呈現人物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
1.宗定伯賣鬼
曹丕◎列異傳
【故事新編】—高詩佳
子桓1,我是宗定伯。讓我跟你說個故事,希望你將它寫成筆記小說。
我年輕時,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獨自行走,遇到了一隻鬼。
別懷疑,那真的是鬼!鬼長得跟人差不多,不難看,身材很高壯,可是走起路來輕飄飄地,像是踩在雲端,感覺很沒精神,我想應該是一隻懶鬼。
我深吸一口氣冷靜下來,想問清楚鬼的來意,於是我問:「你是誰?」鬼安靜了片刻,忽道:「我是鬼。」聲音氣若游絲。我想這是隻餓鬼。
鬼帶點遲疑的聲音問我:「你呢?你又是誰?」原來鬼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並不是存心找人麻煩,那我乾脆假裝是同類好了。於是我回答:「我也是鬼。」鬼點頭表示同意。這麼容易就過關,莫非它根本是一隻笨鬼?
鬼問我:「你要去哪裡?」我心想我正要回家,但可不能讓你知道我家的地址。於是回答:「我要去宛市。」鬼說:「我也要去宛市。」原來是黏人鬼。
我們一起走了幾里路,鬼突然開口:「這樣走太累了,不如互相背對方吧!」這個點子倒不錯。我回答:「就這樣吧!」這隻鬼好體貼,是個熱心鬼。
鬼先背著我走幾公里,不一會兒,鬼就氣喘吁吁的說:「你真重,可能不是鬼吧?」「應該是我剛死,所以比較重。」我隨口編個理由搪塞,鬼竟然點頭相信了,難道是個單純的好鬼?接著輪到我背鬼了,他幾乎沒有什麼重量,果然人與鬼的差別就在這裡。就這樣,我們輪流背對方好幾次,倒是相安無事。
走一陣子,我終於決定大著膽子試探。我問鬼:「我剛死,不知道鬼都怕什麼呢?」鬼說:「也沒別的,只是要當心人類的口水。」真是個呆鬼!一下子就把弱點告訴我了。我在心裡竊喜。
走著走著,看到了一條平淺的小河。我對鬼說:「你先過去吧。」鬼走了過去,一點聲響也沒有。接著換我走,腳下的水卻發出嘩嘩的水聲。
我心裡覺得糟糕,表面上仍然保持鎮定。果然鬼開口問了:「為什麼會有聲音?」我連忙回答:「因為我剛死,不習慣渡水,別見怪。」鬼很滿意這個答案。
宛市就近在眼前了,我手一伸,忽然將鬼打橫了扛起來,然後加緊腳步往宛市狂奔去。鬼緊張地在我頭上大叫:「快放我下來!」我不理他,繼續狂飆,只顧著往市場衝。
到了市場裡面,我將鬼重重地摔在地上,鬼一著地,竟然變成一隻羊。我大聲叫賣:「有鬼大拍賣!只有一隻,要買要快!」我怕鬼變回來,又在他的身上吐了口水。很快就有人出價一千五百兩,我一手拿錢,一手交貨,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子桓,你說人比鬼可怕嗎?看來似乎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