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唐詩樂遊園 套書(2冊)

9特價68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一首詩,搏功名

在華人世界,就算是背不出一首詩的人,也知道《唐詩三百首》,這真是一本超級有名的詩集。

這本書的編選並不是唐代人,而是由清代的一對夫妻檔蘅塘退士孫洙和妻子徐蘭英攜手完成的,說不定徐蘭英花費的時間與心血更多些。可惜現在的人多半知道編書者是蘅塘退士,卻沒留意還有一位飽讀詩書的才女,也貢獻了許多心力。「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能有徐蘭英這樣的女性,真是很難得的。

這本詩選集原本是給家塾孩子的讀物,也可以驗證一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說法是否屬實。

他們參考了各家選本,總共選出七十七位詩人,共三百一十一首詩,每一首詩都是經典,令人愛不釋手。這個選本顧慮到兒童與少年的學習,因此以流暢、典雅、親切、情真的詩作為主,不僅受到家塾孩子的喜愛,也成了所有讀者共享的寶典。後來的人翻印這本詩集,不免有些增補,到最後竟不斷飆高,達到四百首呢。

但唐詩當然不只三、四百首而已,目前仍保存下來的唐詩,約莫有五萬首。

歷史上的名人,寫作《紅樓夢》的曹雪芹,有個深受康熙皇帝寵信的祖父曹寅,曹寅受康熙欽命,編選了《全唐詩》,共收錄兩千兩百多位詩人,蒐羅了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這個數字,真是前朝與後代都無法迄及的,因此,詩,就成為了唐朝的代表,也成就了唐朝的輝煌。

在很多不同的時代,寫詩最大的功能是抒發情感,寄託幽懷。就像到了現代,不少兒童和青少年,也都能寫上兩句頗有詩意的句子。把自己難以對人傾訴的心事,或是浪漫情懷,藉由詩句表達出來。

然而,在唐代,寫詩寫得好,竟然可以在科舉中金榜題名,還能在朝廷得到官位與俸祿,可以說是功名利祿的敲門磚,既能抒發情懷,又可踏上知識分子夢寐以求的官宦之途,詩人何樂而不為?怪不得唐詩如此蓬勃迅速的發展起來了。

現代學生在考試時免不了寫作測驗,題目上必然註明著,不可寫詩。不管詩寫得多好,在考試時一點也派不上用場,唐代人卻在考科舉時寫過不少好詩。

中唐有位詩人錢起,是有名的才子,與其他九位詩人合稱為「大曆十才子」,他就是在應試時作了一首詩,得到主考官的激賞,金榜題名。那首詩也就成為應試詩的代表作了。湘水女神多麼擅長彈琴鼓瑟啊,可以聽見堯帝之女想要表達的深情。連水神馮夷也隨之舞動,雖然並不能領略其中的意境,而途經楚地的過客更被觸動心事,不忍聽聞。那悲苦的聲調,連堅硬的金石都為之酸楚;那清揚響亮的琴音,穿透了無窮的青天與無盡的冥界。在蒼梧死去的舜帝的魂魄也被驚動,勾起了愛慕與思念之情,而江邊的香草白芷,在這樣的樂音中也鼓動著沁人的芳香。這樂音隨著流水,飄散在湘水兩岸,形成悲愴的風,吹過八百里洞庭湖。這樣動人的音樂,使聆聽者渴望見到演奏的人,然而,樂音終止,除了江上幾座青碧的山峰,一個人也看不見呀。

從落第到及第之間

許多詩人或許都羨慕錢起的幸運,能以一首命題詩金榜題名,大部分的詩人,得忍受更多失敗的挫折和打擊,所幸,為了伸展自己的抱負,詩人們是不會輕易放棄的。他們在「落第」的失敗中,再接再厲,等待著「及第」的成功。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金榜題名的那一天,才能揚眉吐氣;才能衣食無缺;才能光耀門楣。

成功幾乎都是從失敗中來的,就連錢起也曾在落第時寫下了「不醉百花酒,傷心千里歸。」的淒涼詩句。

以〈遊子吟〉這首詩流傳後世的中唐詩人孟郊,被稱為「苦吟詩人」,他對作詩很有狂熱,只是靈感有些欠缺,為了吟一首詩,往往陷入艱苦的奮鬥。而他的科舉之路,同樣充滿坎坷。他出身貧寒,刻苦用功,在尋求功名的道路上,卻只能嘗試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他在〈下第〉詩中這樣寫著:「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雖然這樣努力,自己的才華卻像是無用的廢物那樣,被丟棄了,丟棄了一次又一次,心中的情感,彷彿被銳利的刀劍所傷,疼痛不堪。很少見到一句詩中五個字都用「去」聲,去聲字讀來會有低落沉鬱之感。作詩總要花費許多時間心血的孟郊,連續使用五個去聲字,絕不會是偶然,而是將他心中的沮喪,化為音韻,強烈的表現出來。這樣講究的詩人,怪不得寫詩這麼辛苦了。

不幸的是,孟郊再一次應考落榜,於是,寫下了〈再下第〉詩:「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他已經來長安赴考兩次了,放榜之時,得到的只有失敗與挫折,望著開滿鮮花的長安城,知道自己再沒有容身之地,於是,忍不住傷痛的流下眼淚。唐代的科舉是在秋天舉行的,放榜則要等到第二年的春天,這些前來應考的讀書人多半都會留在長安,等待著「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結果揭曉。這真是一段好難捱的日子,卻值得一試再試。孟郊四十六歲那年,再度來到長安城,進了考場,命運之神這一次給了他一個微笑,及第了。人生中這麼重要的時刻,怎麼可以不寫詩?〈登科後〉記錄了孟郊的得意狂喜,也預兆了他的成功只是一個瞬間的幻影。

我們用「春風得意」來形容一個人做人做事都很順利,這成語就是來自這首詩。「走馬看花」則是形容時間短促,無法確實了解。走馬就是跑馬,騎馬奔馳,怎麼可能將花兒的模樣看得真切呢?這成語也是出自這首詩。

四十六歲的孟郊考上科舉,卻一直等到五十歲才得到一個小小的官職。既無法「放蕩」,也沒有「無涯」。

〈登科後〉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過往在科舉考試中受到的挫敗,那些灰頭土臉的日子不必再提了。今日終於金榜題名,讓人感到毫無拘束的暢快。放任馬兒狂飆,在溫暖的春風中馳騁著,短短一天,就要把長安城裡所有的花兒看盡。

寒山寺,夜半鐘

唐代詩人在落第後寫的詩數量不少,其中有一位,他詩名不高,詩作也不多,卻因為一首詩,而能揚名後世,那就是〈楓橋夜泊〉的作者張繼。

張繼流傳後世的詩有四十幾首,我們熟知的只有〈楓橋夜泊〉這首七言絕句。那一年,張繼去到長安趕考,滿懷希望的從秋天等到春天,這希望竟然落空了。於是,他取道蘇州回故鄉,那是個前途茫茫的夜晚,住在小船上的詩人輾轉難眠,聽著寺院的鐘聲,寫下一首詩。

這首詩成就了一個詩人,那就是張繼;這首詩打造了一座名寺,那就是「寒山寺」。

寒山寺原本只是蘇州城外的一座小寺廟,據說是梁武帝時興建的,叫做「妙利普明塔院」,並不起眼。唐太宗時兩位年輕僧人寒山、拾得來此修道,拾得後來去了日本宣揚佛法,寒山成為此寺的住持,又因為他能作詩,名氣很大,人們就將這座寺院稱為「寒山寺」。讀過張繼這首詩的人,都對於半夜在船上聆聽鐘聲有了無限美好的嚮往,也對寒山寺充滿情感,因此,千年以來,雖然遭遇過好幾次的毀壞,卻總能修建起來,屹立不搖。〈楓橋夜泊〉的前兩句共有十四個字,包含了六種意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月落」是時間,「烏啼」是聽覺,「霜滿天」是寒冷的體感,「江楓」表明了季節是秋天,「漁火」標示出地點是蘇州,「對愁眠」指的是滿懷愁緒的詩人,在這樣的景色中,有個失眠的人呀。

密集的鋪陳了六種意象之後,三、四兩句,詩人只寫一座寺廟與一種聲音,這就是寫作時,「疏密相間」的技巧。

太繁複的意象或描寫,會讓讀者感覺疲累,就算是再美麗的描寫,也無法停留在記憶中。就像聽見一段綿密的、抒情的樂章,聽眾的情緒被看不見的絲線提起來搖盪著,有些難以負荷,這時候,需要的是一個短短的休止符。因此,繁複的意象之後,應該有樸素的白描。

每次重讀〈楓橋夜泊〉,總會想起那個失眠之夜,對當時的詩人來說,是多麼困頓的一個時期,對未來沒有把握,對金榜題名的人豔羨不已,他只會寫詩,也只能寫詩。卻並不知道,他的這首詩遠遠超越了那一年的狀元,那一年的宰相,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但讀過〈楓橋夜泊〉的人都記住了張繼,這首詩帶著他突圍了,從小小的客船上,到文學史的長河中,永垂不朽。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月兒消失,烏鴉啼叫,彌天蓋意的秋霜,江邊的楓樹與漁船上的點點火光,映照著我這雙憂愁難眠的眼睛。姑蘇城外那座寒山寺的僧人也沒睡去,他們敲擊的鐘聲,迴盪著,來到我這遊子的船中。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