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漫漫古典情5:文人的另一面

9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清】驚世駭俗「送女兒」 —鄭燮—

一餅勝千鍾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江蘇興化(今江蘇泰州)人。卻是以「號」聞名於世,而掩其名、其字的才子。
他四歲喪母,極為孤寒貧苦。又逢荒年,多虧了忠心耿耿的老乳母費氏撫養,才得成人。他有一首詩,寫得樸拙極了。而出於肺腑的真摯,卻令人為之動容:

平生所負恩,豈獨一乳母!長恨富貴遲,遂令慚恧久。黃泉路迂闊,白髮老人醜。食祿千萬鍾,不如餅在手。

他念念不忘乳母的慈惠:他年幼時,遇到饑荒。乳母每天早上,背著他到市集,用一文錢,買個燒餅給他吃。然後自己做工,賺錢養活他。
一文錢的餅,當然談不上什麼美味。但對鄭板橋而言,真如詩中所云:「千鍾祿」也抵不上那「一個餅」的份量。那餅,不僅是果腹之物,更是乳母的愛!
受恩不忘,正可見鄭板橋的忠厚。

「家教」滋味
鄭板橋未得第時,為生活所迫,曾設蒙館,當私塾的教書先生維持生計。這是一般讀書人在無可奈何之下,聊以糊口的行業。民間有句俗話說:「家有三石糧,不做猢猻王」,實在是迫於生計。可知其不得志與不得已的悲酸心境。
到他登第做官後,作了一首〈自嘲詩〉,道盡教書先生的辛酸:

教館原來是下流,傍人門戶過春秋。半飢半飽清閒客,無鎖無枷自在囚。課少父兄嫌懶惰,功多弟子結冤讐。而今幸作青山客,遮卻當年一半羞!

自書筆榜
自古書畫家為人寫字作畫,接受潤筆,本是常理。除非書畫匠之流,會標出價碼。一般名家,自矜身分,總要別人主動送上,是不肯自貶身價去討價還價的。當然,索書求畫的人,也不會那麼「不上道」。特別是對名家,一定餽贈豐厚。而且通常不會直接給錢,大多是送些珍奇雅致又值錢的禮物;談錢,豈不太俗?
鄭板橋生性率直放誕,鄙視那些表面上「介子推不言祿」,實際卻多多益善的偽君子。所以,自書潤格,貼在牆上:「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中心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帳。年老神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還寫了一首七絕:

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

其人之率真可愛,比之口不言錢的假道學,到底誰雅誰俗?
為吃狗肉上大當
鄭板橋雖然書畫有價,但也並非「有錢必應」。他討厭的人,就給他一千兩銀子,他也是不理的。他喜歡的人,沒錢也送。而且,他賣畫歸賣畫,要他題上對方的名字落款,那還得看交情和他高興。而他送畫的對象,往往是販夫走卒。尤其是請他吃狗肉的市井之輩,他最覺氣味相投,常以小幅書畫為報。反之,富商巨賈,想求他的書畫,卻難如登天。
揚州有一位富豪,是個鹽商。非常喜歡鄭板橋畫的蘭竹,卻求不到,只好間接向別人買。買來的書畫,當然不可能題他的名字落款,使他覺得少了光采。他知道鄭板橋的脾氣古怪,對不喜歡的人,軟硬不吃。無論如何,也不會肯為他落款的。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
某一天,鄭板橋和往常一樣,出去散步。忽然聽到叮咚悅耳的古琴聲,吸引著他循聲而去。走著走著,更聞到一股撲鼻的肉香。他是最愛吃狗肉的,一聞,就知道那是燒狗肉的香味。
走近一看,鼓琴的,是一位相貌高古的老人。老人身旁,有一個童子,正撥動著燒得香噴噴的狗肉。他饞涎欲滴,忍不住冒失的向老人說:「老人家也喜歡吃狗肉呀?」
老人淡然道:「當然!人間美味,數狗肉第一。看來,你倒也算識貨。何不一起吃幾塊嘗嘗?」
鄭板橋巴不得一聲,便隨主人進屋去,落坐大吃起來。主人也不問他姓甚名誰,他也沒問主人的姓名。痛痛快快吃飽了,才有功夫環視所處的環境。只見所在的客廳裡,四面白牆空落落的。忍不住問:「聽老人家鼓琴,自是雅士。何以連幅字畫都不掛?」
主人搖搖頭:「找不到合意的。字畫不好,我還嫌污了我的牆呢!」
鄭板橋聽他這樣說,忍不住問:「此地有個『鄭板橋』,老丈聽說過嗎?」
「鄭板橋?倒也聽說過這名字。可沒見過他的字畫,不知他畫得如何?」
老人淡淡地說。鄭板橋給這一激,一挺胸,道:「我就是鄭板橋!承您款待,吃了您的狗肉。送您幾幅畫向您致謝,大概還不至於污了尊牆!」
於是,老人拿出些紙來,鄭板橋隨手便畫了幾幅。問:「請教大名,我好落款。」
老人說了個名字,鄭板橋一皺眉:「此地有個鹽商,也叫這名字……」
老人冷哼了一聲,生氣的說:「哼!我叫這名字的時侯,只怕他還沒出生呢!」
鄭板橋想想,這話有理,不疑有他,便一一落了款。到鹽商請客,特地派人接他。他看到那些落了款的字畫,都掛在鹽商家的大廳時,才知道自己上當了;卻來不及啦。

嫁女「送作堆」
鄭板橋有個女兒,他極為寵愛。在他嬌寵之下,這位鄭小姐,女孩子該會的烹飪、針黹是一概不會。倒在老爸薰陶下,耳濡目染,擅畫工詩。
到了適婚年齡,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對象。正巧,一位與他氣味相投的朋友妻子死了。他說:「我看,除了你,我也找不到更好的女婿了。就把女兒嫁給你吧!」
既氣味相投,那人也不以為異,便說定了。
他回家見到女兒,說:「明天帶你遊山玩水去!」
女兒第二天高高興興地跟他出門。到了那位朋友家,朋友請他父女用了酒飯。鄭板橋對女兒說:「我已經答應把你嫁給他了。以後,這就是你的家。你就留在這裡,跟著他好好的過日子吧!」
女兒對父親的性情十分了解,也就留下了。鄭板橋得意地說:「除了我,誰也不敢這樣做。除了我女兒,誰也不能嫁這樣的好丈夫!」
世俗婚姻中,問名納采,聘金陪嫁等繁文縟節,一概全免。在當時,也真算是驚世駭俗之舉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