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樂遊原①
向晚意不適②,驅車登古原③。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校注]
  ①樂遊原,在長安東南,地勢較高,四望寬敞,可以眺望長安全城。漢宣帝神爵三年(西元前59年)於此建樂遊苑。《漢書》顏師古注引《關中記》云:「宣帝立廟於曲池之北,今所呼樂遊廟者是也。」又稱樂遊園。唐代太平公主於此建亭閣,玄宗時寧、申、岐、薛諸王再加修建,遂成長安登覽勝地。每年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長安士女多到此登賞。《唐詩品彙》、《唐音統籤》題作〈登樂遊原〉。②向晚,傍晚。③古原,指樂遊原。自秦於此建宜春苑、漢於此建樂遊苑,已歷近千年。
[鑑賞]
  樂遊原在長安東南,四望寬敞,可以俯瞰全城,為唐代登臨勝地。漢宣帝曾於其地建造樂遊苑,故詩稱「古原」。
  前兩句寫登臨之由。薄暮的環境氣氛,每易棖觸愁緒。這裡只籠統表示「意不適」,當是鬱積盤結、複雜多端、難以言說的惆悵。因此後半部因登覽而觸發的感慨,其內涵也就特別深遠虛涵。紀昀說:「末二句向來所賞。妙在第一句倒裝而入,末二句乃字字有根。」
  後兩句寫登覽所感。詩人於登臨所見諸多景物中獨取「夕陽」,固緣在薄暮的曠遠迷茫中,最引人注目的景象便是正在西沉的一輪紅日;同時也由於潛藏之「不適」恰與景遇,觸發更深遠的人生感慨。詩人既激賞夕陽之「無限好」,又因其「近黃昏」而不勝低迴流連,惋惜悵惘。唯其「無限好」,悵惘之情便愈加濃重,三句之極讚正導致反跌末句之浩嘆。其間「無限」與「只是」,一揚一抑,一縱一收,將濃重的悵惘渲染得非常充分,卻又顯得唱嘆有致。作者身處衰世,國運陵夷,身世沉淪,歲月蹉跎,對好景不長的感受特別深刻。登古原騁望,見夕陽西沉之蒼茫景象,自不免觸發上述種種感受。情與景浹,遂渾淪書感,而家國之憂、身世之感、時光流逝之恨均一齊包括。而在「百感茫茫,一時交集」(紀昀語)之中,還蘊含著更深一層而帶有哲理意涵的感慨:某種行將消逝的事物往往呈現出特有的美,而這種美又是如此匆匆易逝。美的發現與消逝,美的讚嘆與惋惜緊密地連結在一起,詩人的感情也陷入既讚賞流連又惋惜悵惘的矛盾苦悶之中。詩中所表現的這種感慨,既帶有那個衰頹時世特有的色彩,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管世銘謂此詩「資訊甚大,為絕句中所未有」,正道出其感慨的深遠虛涵。
  本篇景生慨,最近興體,妙在有意無意、不即不離之間,可以引起廣泛聯想,卻不必拘泥於一點。若當作有明確意圖的比喻,便全失語妙。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