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中國文字中用韻,是很古的,如《尚書》、《易經》中,很多叶韻的句子。中國詩歌的產生,並不較散文為遲。有整篇或整段的散文的時候,即可找得出有韻的詩歌來。用韻這件事,好像很有技巧,很雕飾的,實在很自然,很原始的。
中國文學中有韻的文字,大別為詩、賦、詞、曲四類。這是一般中國文學者所公認的。茲編所論,即分詩、賦、詞、曲四部。此外在宗教文字中亦頗有韻文存在,以非文學的範圍,可不論。民間小曲,大都有韻,其中不乏有極美妙的抒情,極成熟的技巧,與散詞散曲相較,決不多讓。然而材料之收集較難,且多猥褻的作品;能俗不傷雅,好色不淫者,十不得一,故未為一般學者所注意。近來雖有稍稍搜討之者,亦僅采輯而已,不遑深論。近年在敦煌石室中,發見俗曲數種,亦為有韻的聲學文字,論其性質,實與今之宣卷同科。為含有宗教性的民間樂曲,可視為聲樂文字之一支派。惟材料絕少,本編亦略而弗論。即如漢魏以下之樂府,繁衍亙古九世紀,各家所作,不下千萬首,昔人亦目之為詩,認為詩之一體,本編即附入詩的部分,不另立焉。
詩、賦、詞、曲四者之次第,是依其產生的時代排列的,其間不一定有連續的關係,他們繁衍的曲線,及其興衰的時距,大有參差。四者之中,詩的發生最早,幾經演變,傳嬗至今。
中國文字中用韻,是很古的,如《尚書》、《易經》中,很多叶韻的句子。中國詩歌的產生,並不較散文為遲。有整篇或整段的散文的時候,即可找得出有韻的詩歌來。用韻這件事,好像很有技巧,很雕飾的,實在很自然,很原始的。
中國文學中有韻的文字,大別為詩、賦、詞、曲四類。這是一般中國文學者所公認的。茲編所論,即分詩、賦、詞、曲四部。此外在宗教文字中亦頗有韻文存在,以非文學的範圍,可不論。民間小曲,大都有韻,其中不乏有極美妙的抒情,極成熟的技巧,與散詞散曲相較,決不多讓。然而材料之收集較難,且多猥褻的作品;能俗不傷雅,好色不淫者,十不得一,故未為一般學者所注意。近來雖有稍稍搜討之者,亦僅采輯而已,不遑深論。近年在敦煌石室中,發見俗曲數種,亦為有韻的聲學文字,論其性質,實與今之宣卷同科。為含有宗教性的民間樂曲,可視為聲樂文字之一支派。惟材料絕少,本編亦略而弗論。即如漢魏以下之樂府,繁衍亙古九世紀,各家所作,不下千萬首,昔人亦目之為詩,認為詩之一體,本編即附入詩的部分,不另立焉。
詩、賦、詞、曲四者之次第,是依其產生的時代排列的,其間不一定有連續的關係,他們繁衍的曲線,及其興衰的時距,大有參差。四者之中,詩的發生最早,幾經演變,傳嬗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