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女教授/教獸隨手記(彩圖)

79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那存在於陽光與月暈下的,女教授的浪漫與夢想

從結束美國的博士班課程那年回到台灣任教,「教授」這個身份一直跟隨著我至今,算一算,幾乎生命的一半時間和教授的職業密切連結,形成生命中的主要風景,像是大樹矗立在那裡與天地融合,像是河流穿越我身體的血脈。

雖然年輕時對教授的外表存有刻板印象,但對教授這個行業卻一直存有崇高的敬意與渴望,這個觀念一方面受到身份是教授的父親之影響,一方面我從自己的經驗深信教授是個神聖職業,一句話或一個關鍵想法,足以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

而要極致化教授的職業,除了自己要不斷充實各方的知識外,在觀念上也必須突破窠臼,朝心中圓滿的「神聖職業」奮進與付出心力,因此我總想著如何在大學教育中加入浪漫與熱情的元素與實際行動,來強化師生互動的能量。例如,把教室移到電影院。曾經我包下東南亞戲院的一個放映廳,將近100名修我大一英文的大學生共同聚集,欣賞電影《為愛朗讀》。當時,東南亞戲院的負責人在電話中告訴我,這是台大老師第一次包下他們的放映廳。大家一看完電影,我當場發期中考題,上面寫著關於電影中那些朗讀過的文學作品和關於電影與文學互動的考題,學生回家以後,不但要了解電影裡二次大戰德國歷史,還要去讀電影裡面提到的短篇小說,但學生似乎異常興奮,在我設定的截止日,交出了厚厚的報告,這是他們對期中考題的熱情回應,證明當浪漫不只限於教室,學生會以閃亮的行動向老師回饋他們的喜悅。

「詩、美、浪漫、和愛,這是我們活著的意義所在」,Robin Williams的聲音多少次在課堂迴盪,那是我與大學部同學共同研讀《春風化雨》裡的經典英文台詞的時刻。在「中英詩賞析」或「經典詩的語言賞析」課上,無數的感動時光也流淌著,閃爍在學生的眼眸裡。例如請學生走出教室,在台大校園捕捉他們從未看過的花草樹木或景致,然後寫三行相關的俳句帶回課堂,當學生的字跡寫滿整個黑板,我會挑選幾首,當場稍微修改作品中的用字,試著讓詩意亮點迅速浮出。有時,詩般的朗誦會猶如音樂漂流,穿過大家的耳朵,例如某位學生說他在家模仿Martin Luther King的"I have a dream"演講台詞超過五十次,而後課堂上完美表演金恩博士的演說,讓人猶如親臨現場,聽到那低沈渾厚的種族宣言。

還有無數的期中期末報告,學生選擇以戲劇方式展演詩作,或拍成微電影,他們作品裡面的創意與天分,當下震撼了課堂的老師與同學。

而當理性的氛圍瀰漫在研究所的語言學教室與教材的時刻,當學生必須面對一頁一頁英文寫的艱深論文的時刻,我還是在極度科學的「聲韻學」課上,請學生去聽聽鯨魚的歌聲,思考與人類的聲音的差異。那些青春的學生還找到浪漫的論文說有些種類的鯨魚還會喜新厭舊,引進別的種類鯨魚更動聽的流行歌。為了學習母音與子音的理論,我請學生每人去學一首不會唱的異國歌曲,從裡面理解該語言聲音的結構,成果報告時,學生的喉嚨吐出悠揚的歌聲,教室猶如成了歌曲競賽場地。

一堂一堂的課,留在我的記憶深處,時光從我指縫的間隙流過,每堂課都是當下與學生共同奮力演出一場最佳的戲劇,這些戲劇在生命的流光中串連交織,而後轉化成豐富文學創作的養分。

早在一九九九年,我就想到應該把我的職業經驗寫進詩裡,「女教授/教獸隨手記」的書名進入我的腦海,第一首詩〈意外事故〉拉開了系列詩的帘幕,而後陸續於不同的生命階段,添加詩想,中間因升等與行政職務停筆數年,二零一六更密集書寫,以時間橫跨十八年的時間,完成了這一本需要時間長期累積的作品。

從零星的單個詩篇,到數量越來越累積後,《女教授/教獸隨手記》逐漸形成三部曲的形式與內容,教育現場和師生對話、女性生命史、與夢的國度彼此呼應交織,也成為台灣第一本以女教授的角色融入詩內容而串連成龐大組詩的詩集。

首部曲〈女教授/教授學園〉,詩中的女教授一分為二,女教授扮演積極的角色如傳道授業解惑加娛樂學生,而女教獸帶領學生在曠野中發出自由奔放的吼叫,反思並解放體制內的教條與僵化,自在地追求創新與創造。獸者,奇珍異獸也,擁有奇特、奇妙、珍貴、特異的功夫與本領,因此教授的諧音分身教獸也期許「她」能扮演獨特的角色,帶領學生謳歌愛情、青春、知識與生命,同時共同完成課堂的挑戰、創造與驚奇。首部曲組詩的單首詩中,經常以「戲劇獨白」(dramatic monologue)與想像中的學生對話與互動,試圖營造整個首部曲呈現強烈的戲劇效果,猶如詩劇的演出。

二部曲「〈女教授/教獸行腳〉,以詩譜寫女教授/教獸生命中重要的軌跡與片段,涵蓋生命初體驗裡的各種第一首詩、巨災的省思、社會運動參與、歷史流光的交會、繪畫童心的激盪、辦公室與書桌的吉光片羽、與回歸童心的想望。這部曲以詩串起女教授/教獸的生命史,試圖營造以詩寫史的格局,而這裡的生命史不僅涵蓋外在事務,更包含心靈世界與文學創造的集結,在深度與廣度上希望能繪出女教授/教獸的多層風貌。

三部曲〈白日夢到達的彼方〉,女教授/教獸飛越到夢的國度,那裡有大翅鯨情歌、各式島嶼、京都憶想/異想、玫瑰,最後與鄧雨賢的歌曲在森林裡相逢,音樂精靈飛越台灣的山川與大海,激盪出音樂與詩的時空對話。這部曲在前兩部曲的戲劇效果和以詩寫史之外,將氛圍推至浪漫與夢的世界,因而創造了女教授/教獸在現實與夢幻的交互中,瑰麗的浪漫和音樂的綿延想像。

本詩集能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我親愛的家人,他們是我生命中永遠的支柱與歡樂來源,因為有他們才可能有這本詩集的誕生。我要特別感謝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的創辦者黃宣範教授,在我整個台大的生涯中對我的提攜與照顧。非常感謝生命中不同階段出現的貴人、朋友、同事與學生,感謝他們的扶持與愛護,特別是何沛騏老師、許淑屏老師、江妙瑩董事、許世賢老師、Irene Vogel教授、畫家翁倩玉、林義雄老師、柯慶明教授、陳武雄(陳填)教授、林瑞端老師、梁啟音老師、游淑芬(噶瑪施無畏)師父、林士弘醫師、畫家陳正忠、李喬老師、史英教授、李魁賢老師、李敏勇老師、蕭蕭老師、吳晟老師、向陽教授、林少英老師、向明老師、白靈教授、李元貞教授、李癸雲教授、江自得醫師、鄭烱明醫師、曾貴海醫師、彭瑞金教授、林水福教授、黃美娥教授、鄭清文老師、蘇紹連老師、林真美老師、林于弘教授、唐捐教授、黃梵教授、邱貴芬教授、林建隆教授、黃明川導演、黃正德教授與師母、陳弱水教授、周婉窈教授、徐富昌教授、趙舜文教授、廖振富教授、林瑞明教授、林仁傑教授、沈金源老師、呂佳蓉教授、蘇以文教授、馮怡蓁教授、謝舒凱教授、張顯達教授、李佳霖教授、李隆獻教授、洪淑苓教授、長谷川存古教授、山梨正明教授、今井むつみ教授、林宅男與林禮子教授夫婦、堀江薰教授、片岡邦好教授、將基面貴巳教授、三木直大教授、歐瑪麗老師、麥樹根先生、廖慧涓女士、詩人張芳慈、詩人蕓朵、詩人曾淑美、詩人林立婕、馮喬蘭執行長、陳璐茜老師、畫家許桂綾、畫家鄭自才、劉美蓮老師、詩人林群盛、詩人陳胤、作家吳孟樵、魏淑貞總編輯、黃中宇先生、編輯汪軍伻、葉麗晴發行人、陳學祁先生、編輯洪尚鈴、編輯楊瑛瑛、林少英老師、華姵長笛演奏音樂家、陳藹玲執行長、林惠美老師、宋澤萊老師、作家林金郎、陳學祁先生、黃 民老師、林盈妤博士、謝芷霖博士、郭獻尹老師、許逸如同學、黃文怡同學與齋藤隼人同學。也要對漫畫家邱若龍表達誠摯謝意,感謝他精心繪製的插畫搭配詩中的部分詩作,讓整本詩集呈現最佳的視覺效果。最後,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感謝新世紀美學出版社總編輯許世賢老師在整個出版過程的幫忙與費心設計封面和版面,他對詩的熱愛與對詩集能成為珍藏品的藝術堅持,讓我喜悅地看到台灣詩集出版的美好未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