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金陵哀歌
船到江蘇,逆風難行,停泊在金陵城外。金陵城外是東坡的傷心地,他和朝雲未满週歲的小兒子多年前就葬在這裡。
聽說東坡到來,蔣山的老和尚法泉禪師來信邀請東坡前往聚會,東坡回覆了一首詩不去:〈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風,得鍾山泉公書,寄詩為謝〉。「鍾山」即是蔣山,「謝」是婉謝、抱歉的意思,以風大雨大為理由,婉拒了老和尚的邀約。
今日江頭天色惡,礮車雲起風欲作。
獨望鍾山喚寶公,林間白塔如孤鶴。
寶公骨冷喚不聞,卻有老泉來喚人。
電眸虎齒霹靂舌,為余吹散千峰雲。
南行萬里亦何事,一酌曹溪知水味。
他年若畫蔣山圖,為作〈泉公喚居士〉。
今天在江邊看見天色很差。天邊生起了砲車雲,這是起大風的預兆。
天色惡不惡,是心情的主觀。心情好的時候,風大無所謂,可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心情好的時候,下雨也無所謂,可以「何妨吟嘯且徐行」,也可以「還來一醉西湖雨」。但心情不美麗了,只是見到「雲起風欲作」,便覺得「今日天色惡」!
「獨望鍾山喚寶公,林間白塔如孤鶴。」位於今天鍾山中山陵東行約一公里處,有南朝神僧寶誌禪師的墓塔。
寶誌禪師一生奇瑞顯應無數。蘇東坡看向鍾山的方向,在心裡試著呼喚寶公,似乎是一種喊冤的姿態。但沒有神話中的寶公回應東坡的呼喚。只有山林裡的白塔,又白又高,像孤鶴一樣,寂寞而寧靜。現實畢竟不是神話,孟姜女哭不倒長城,蘇東坡也喚不來寶公,只有寶公塔聞風不動,屹立不搖。
「寶公骨冷喚不聞,卻有老泉來喚人。」寶公屍骨已寒,不再感應人間的呼喚,但人間還有泉公很溫暖,喚我前去鍾山一聚。沒有感應到寶公,而感應到泉公,某方面還是有所安慰的。
「電眸虎齒霹靂舌,為余吹散千峰雲。」泉公也是得道之人,希望承蒙您的金口,為我祝福,為我吹散此去南行千峰萬里的障礙,能一路順利。
「南行萬里亦何事,一酌曹溪知水味。」前進嶺南能有什麼事呢,可以喝曹溪水,求南宗禪法。
曹溪是唐朝六祖惠能大師的道場,在廣東,英州也在廣東。此去英州可以順道參訪六祖的道場。「知水味」,比喻知道曹溪禪法的法味,這是好事,可說是因禍得福,因此南行萬里再辛苦也算不得什麼事了。
這首詩除了「天色惡」之外,東坡從頭到尾沒說心情不美,反而說「亦何事」,沒什麼事,並且有好事。這是一份倔強的骨氣,否則怎麼可能真的覺得沒什麼事?明明前途茫茫是未知與不安的,硬要說自己會安,不自憐,不自艾,而一路向著有光的地方勇敢的走下去。
「他年若畫蔣山圖,為作〈泉公喚居士〉。」東坡沒有忘記此詩是為誰而寫,為何而寫,所以結語說,將來如果有機會,我要為你畫一幅蔣山圖,圖畫名稱可叫做〈泉公喚居士〉。今天我雖然沒有赴約,但在我的畫裡,將永遠有我有你。為了回報你今天的熱情呼喚,我要讓你留名千古。大有要讓〈泉公喚居士圖〉與〈虎溪三笑圖〉比肩的氣概。
然而東坡有沒有作這一幅畫,我們無從知道,只知道,東坡也是個畫家,除了極高的鑒賞力外,也有許多創作,甚至是湖州畫派的開山祖師之一,可惜他的圖畫作品幾乎全被宋徽宗燒了。原是「人間好物不長久,彩雲易散琉璃碎」。
船到江蘇,逆風難行,停泊在金陵城外。金陵城外是東坡的傷心地,他和朝雲未满週歲的小兒子多年前就葬在這裡。
聽說東坡到來,蔣山的老和尚法泉禪師來信邀請東坡前往聚會,東坡回覆了一首詩不去:〈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風,得鍾山泉公書,寄詩為謝〉。「鍾山」即是蔣山,「謝」是婉謝、抱歉的意思,以風大雨大為理由,婉拒了老和尚的邀約。
今日江頭天色惡,礮車雲起風欲作。
獨望鍾山喚寶公,林間白塔如孤鶴。
寶公骨冷喚不聞,卻有老泉來喚人。
電眸虎齒霹靂舌,為余吹散千峰雲。
南行萬里亦何事,一酌曹溪知水味。
他年若畫蔣山圖,為作〈泉公喚居士〉。
今天在江邊看見天色很差。天邊生起了砲車雲,這是起大風的預兆。
天色惡不惡,是心情的主觀。心情好的時候,風大無所謂,可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心情好的時候,下雨也無所謂,可以「何妨吟嘯且徐行」,也可以「還來一醉西湖雨」。但心情不美麗了,只是見到「雲起風欲作」,便覺得「今日天色惡」!
「獨望鍾山喚寶公,林間白塔如孤鶴。」位於今天鍾山中山陵東行約一公里處,有南朝神僧寶誌禪師的墓塔。
寶誌禪師一生奇瑞顯應無數。蘇東坡看向鍾山的方向,在心裡試著呼喚寶公,似乎是一種喊冤的姿態。但沒有神話中的寶公回應東坡的呼喚。只有山林裡的白塔,又白又高,像孤鶴一樣,寂寞而寧靜。現實畢竟不是神話,孟姜女哭不倒長城,蘇東坡也喚不來寶公,只有寶公塔聞風不動,屹立不搖。
「寶公骨冷喚不聞,卻有老泉來喚人。」寶公屍骨已寒,不再感應人間的呼喚,但人間還有泉公很溫暖,喚我前去鍾山一聚。沒有感應到寶公,而感應到泉公,某方面還是有所安慰的。
「電眸虎齒霹靂舌,為余吹散千峰雲。」泉公也是得道之人,希望承蒙您的金口,為我祝福,為我吹散此去南行千峰萬里的障礙,能一路順利。
「南行萬里亦何事,一酌曹溪知水味。」前進嶺南能有什麼事呢,可以喝曹溪水,求南宗禪法。
曹溪是唐朝六祖惠能大師的道場,在廣東,英州也在廣東。此去英州可以順道參訪六祖的道場。「知水味」,比喻知道曹溪禪法的法味,這是好事,可說是因禍得福,因此南行萬里再辛苦也算不得什麼事了。
這首詩除了「天色惡」之外,東坡從頭到尾沒說心情不美,反而說「亦何事」,沒什麼事,並且有好事。這是一份倔強的骨氣,否則怎麼可能真的覺得沒什麼事?明明前途茫茫是未知與不安的,硬要說自己會安,不自憐,不自艾,而一路向著有光的地方勇敢的走下去。
「他年若畫蔣山圖,為作〈泉公喚居士〉。」東坡沒有忘記此詩是為誰而寫,為何而寫,所以結語說,將來如果有機會,我要為你畫一幅蔣山圖,圖畫名稱可叫做〈泉公喚居士〉。今天我雖然沒有赴約,但在我的畫裡,將永遠有我有你。為了回報你今天的熱情呼喚,我要讓你留名千古。大有要讓〈泉公喚居士圖〉與〈虎溪三笑圖〉比肩的氣概。
然而東坡有沒有作這一幅畫,我們無從知道,只知道,東坡也是個畫家,除了極高的鑒賞力外,也有許多創作,甚至是湖州畫派的開山祖師之一,可惜他的圖畫作品幾乎全被宋徽宗燒了。原是「人間好物不長久,彩雲易散琉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