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③。岑夫子④,丹丘生⑤,將進酒,君莫停⑥。與君歌一曲⑦,請君為我傾耳聽⑧。鐘鼓饌玉不足貴⑨,但願長醉不願醒⑩。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⑪。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⑫。五花馬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⑭,與爾同銷萬古愁。
[校注]
①〈將進酒〉,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十六〈鼓吹曲辭.漢鐃歌〉解題云:「《古今樂錄》曰:『漢鼓吹鐃歌十八曲,字多訛誤……九曰〈將進酒〉。』」又〈將進酒〉古辭解題曰:「古詞曰:『將進酒,採大白。』大略以飲酒放歌為言。宋何承天〈將進酒篇〉曰:『將進酒,慶三朝。備繁禮,薦嘉餚。』則言朝會進酒,且以濡首荒志為戒。若梁昭明太子云『洛陽輕薄子』,但敘遊樂飲酒而已。」將(ㄑㄧㄤ),請。②得意,稱心。③會須,應當。④岑夫子,岑勳。詹鍈《李白詩文繫年》記此詩作於〈酬岑勳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之下,謂係同時之作。《文苑英華》卷八百五十七有岑勳撰〈西京千福寺多寶感應碑〉。⑤丹丘生,元丹丘,李白之友。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云:「故交元丹,親接斯議。」〈冬夜隨州紫陽先生多霞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云:「吾與霞子元丹、煙子元演氣激道交,結神仙友。」魏顥〈李翰林集序〉:「與丹丘因持盈法師達,白亦因之入翰林。」持盈法師即玉真公主。李白集中酬贈元丹丘詩甚多,郁賢皓《李白叢考》有〈李白與元丹丘交遊考〉。⑥將進酒,君莫停,《河嶽英靈集》無此六字。宋蜀本作「進酒君莫停」。《文苑英華》、《樂府詩集》作「將進酒,杯莫停」。⑦與君,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為君」。⑧傾耳,《河嶽英靈集》無此二字。⑨此句《河嶽英靈集》作「鐘鼎玉帛不足貴」,《文苑英華》作「鐘鼎玉帛豈足貴」,敦煌殘卷作「鐘鼓玉帛豈足貴」。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云:「按鐘鼓饌玉不成對文,疑當作鼓鍾饌玉,即鐘鳴鼎食之意。」鐘鼓,指古代豪貴之家進膳時奏樂鳴鐘。饌玉,珍美的食物。饌,食。玉,形容食物之珍奇。梁戴暠〈煌煌京洛行〉:「揮金留客坐,饌玉待鐘鳴。」⑩不願醒,《文苑英華》、《樂府詩集》作「不復醒」,宋蜀本作「不用醒」。⑪陳王,指曹植。《三國志.魏書.曹植傳》:「陳思王植,字子建,太和六年,封植為陳王。」《文選.曹植〈名都篇〉》:「我歸宴平樂,美酒斗十千。」李善注:「平樂,觀名。」恣歡謔,肆意歡樂戲謔。⑫沽取,買來。⑬五花馬,唐人喜將駿馬鬃毛修剪成瓣以為飾。分為五瓣者,稱五花馬。杜甫〈高都護驄馬行〉:「五花散作雲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仇兆鰲注引郭若虛曰:「五花者,剪鬃為瓣,或三花,或五花。」然從杜詩「五花散作雲滿身」之語看,五花似指馬身上有五色花紋。此泛稱駿馬。⑭兒,僮兒。將,取、持。
[鑑賞]
如果要從近千首李白詩中,找出一首最能展現其精神性格和藝術風貌的代表作,可能大多數人會不約而同地選〈將進酒〉。「李白斗酒詩百篇」,李白的許多好詩,大都與酒有關,而在一大批詠酒的詩中,這首〈將進酒〉也是最突出的作品。題為「將進酒」,實際上就是一首勸酒歌,既勸朋友,更勸自己。全篇的內容,從表面上來看,就是舉出各種理由,強調必須痛飲盡歡。
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有各種說法,如天寶十一載(西元752年)(黃錫珪《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開元二十四年(西元736年)(安旗《李白年譜》)、開元二十三年(郁賢皓《李白選集》)等說,其中涉及與岑勳、元丹丘的交往及時間。從詩中抒寫的憂憤之深廣來看,作於天寶三載賜金放還以後的可能性更高,從詩中描寫的情景來看,這首詩有可能是在黃河邊的一座酒樓裡和朋友岑勳、元丹丘一起喝酒,喝得半醺的情況下揮筆寫成的。詩中不但有酒友,而且有店主人、有僮兒。如此讀來,詩就有生動的臨場感和濃郁的生活氣息,也可以避免一些誤解(例如,把「主人」誤解為指招待他喝酒的友人,把「兒」誤解為李白自己的兒子,並據此來考訂作詩的年代),對詩的開頭以「黃河」起興,也就更有親切的感受體會。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③。岑夫子④,丹丘生⑤,將進酒,君莫停⑥。與君歌一曲⑦,請君為我傾耳聽⑧。鐘鼓饌玉不足貴⑨,但願長醉不願醒⑩。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⑪。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⑫。五花馬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⑭,與爾同銷萬古愁。
[校注]
①〈將進酒〉,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十六〈鼓吹曲辭.漢鐃歌〉解題云:「《古今樂錄》曰:『漢鼓吹鐃歌十八曲,字多訛誤……九曰〈將進酒〉。』」又〈將進酒〉古辭解題曰:「古詞曰:『將進酒,採大白。』大略以飲酒放歌為言。宋何承天〈將進酒篇〉曰:『將進酒,慶三朝。備繁禮,薦嘉餚。』則言朝會進酒,且以濡首荒志為戒。若梁昭明太子云『洛陽輕薄子』,但敘遊樂飲酒而已。」將(ㄑㄧㄤ),請。②得意,稱心。③會須,應當。④岑夫子,岑勳。詹鍈《李白詩文繫年》記此詩作於〈酬岑勳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之下,謂係同時之作。《文苑英華》卷八百五十七有岑勳撰〈西京千福寺多寶感應碑〉。⑤丹丘生,元丹丘,李白之友。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云:「故交元丹,親接斯議。」〈冬夜隨州紫陽先生多霞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云:「吾與霞子元丹、煙子元演氣激道交,結神仙友。」魏顥〈李翰林集序〉:「與丹丘因持盈法師達,白亦因之入翰林。」持盈法師即玉真公主。李白集中酬贈元丹丘詩甚多,郁賢皓《李白叢考》有〈李白與元丹丘交遊考〉。⑥將進酒,君莫停,《河嶽英靈集》無此六字。宋蜀本作「進酒君莫停」。《文苑英華》、《樂府詩集》作「將進酒,杯莫停」。⑦與君,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為君」。⑧傾耳,《河嶽英靈集》無此二字。⑨此句《河嶽英靈集》作「鐘鼎玉帛不足貴」,《文苑英華》作「鐘鼎玉帛豈足貴」,敦煌殘卷作「鐘鼓玉帛豈足貴」。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云:「按鐘鼓饌玉不成對文,疑當作鼓鍾饌玉,即鐘鳴鼎食之意。」鐘鼓,指古代豪貴之家進膳時奏樂鳴鐘。饌玉,珍美的食物。饌,食。玉,形容食物之珍奇。梁戴暠〈煌煌京洛行〉:「揮金留客坐,饌玉待鐘鳴。」⑩不願醒,《文苑英華》、《樂府詩集》作「不復醒」,宋蜀本作「不用醒」。⑪陳王,指曹植。《三國志.魏書.曹植傳》:「陳思王植,字子建,太和六年,封植為陳王。」《文選.曹植〈名都篇〉》:「我歸宴平樂,美酒斗十千。」李善注:「平樂,觀名。」恣歡謔,肆意歡樂戲謔。⑫沽取,買來。⑬五花馬,唐人喜將駿馬鬃毛修剪成瓣以為飾。分為五瓣者,稱五花馬。杜甫〈高都護驄馬行〉:「五花散作雲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仇兆鰲注引郭若虛曰:「五花者,剪鬃為瓣,或三花,或五花。」然從杜詩「五花散作雲滿身」之語看,五花似指馬身上有五色花紋。此泛稱駿馬。⑭兒,僮兒。將,取、持。
[鑑賞]
如果要從近千首李白詩中,找出一首最能展現其精神性格和藝術風貌的代表作,可能大多數人會不約而同地選〈將進酒〉。「李白斗酒詩百篇」,李白的許多好詩,大都與酒有關,而在一大批詠酒的詩中,這首〈將進酒〉也是最突出的作品。題為「將進酒」,實際上就是一首勸酒歌,既勸朋友,更勸自己。全篇的內容,從表面上來看,就是舉出各種理由,強調必須痛飲盡歡。
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有各種說法,如天寶十一載(西元752年)(黃錫珪《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開元二十四年(西元736年)(安旗《李白年譜》)、開元二十三年(郁賢皓《李白選集》)等說,其中涉及與岑勳、元丹丘的交往及時間。從詩中抒寫的憂憤之深廣來看,作於天寶三載賜金放還以後的可能性更高,從詩中描寫的情景來看,這首詩有可能是在黃河邊的一座酒樓裡和朋友岑勳、元丹丘一起喝酒,喝得半醺的情況下揮筆寫成的。詩中不但有酒友,而且有店主人、有僮兒。如此讀來,詩就有生動的臨場感和濃郁的生活氣息,也可以避免一些誤解(例如,把「主人」誤解為指招待他喝酒的友人,把「兒」誤解為李白自己的兒子,並據此來考訂作詩的年代),對詩的開頭以「黃河」起興,也就更有親切的感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