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的信】
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個學生去逛百貨公司,臨出門,突然有個女人,匆匆忙忙地跑來對她說︰「我的肚子痛,必須上廁所,可是我跟我先生約好,他就在門口的一輛白色的車子上等我,能不能麻煩您,告訴我先生一聲!」說完並塞了兩包東西給她。「這也麻煩您交給他!」
學生才走出門,就被百貨公司的人抓住。她抱著兩包沒有付錢的貴重商品,嚇得呆呆地站在那兒,因為人贓俱獲,而百口莫辯。至於那先前說肚子痛的婦人,和所謂的白車,則消失了蹤影。
◆某人單獨旅行,在飛機上遇到一位投緣的乘客,兩個人一起下機,提取行李,在透過海關之前,那新認識的朋友說︰「我的行李真是太多了,能不能麻煩您幫我帶一小件。」單獨旅行的人,心想自己的東西反正不多,就一手接了過來。
跟著,他被海關人員,以攜帶毒品走私的罪名逮捕了。
他大聲對著還在另一個關口接受檢查的朋友喊,那人卻說不認識他。他被架出了海關大廳,悲憤的呼喊聲仍然從長廊盡頭傳入,大廳裡的人都搖頭,說︰
「罪有應得的販毒者,過去不知道已經帶進多少毒品了!」
那飛機上認識的朋友也嘆氣︰「好險哪!我差點被栽了贓!」
◆你今天對我說,一個許久未見的國中同學,知道你在曼哈頓讀書,於是託你順路帶一包東西給下城的朋友,使我想到應該說以上的故事給你聽。我並非教你不要幫助人,而是希望你慎重。尤其許久未見的朋友,雖然以前有很好的交情,由於並不了解他近來的生活,那早期建立的信任,也就應該重新評估。
再過二十年,你當會發現,許多學校裡的摯友,在久別重逢時,你或許仍然維持著以前的熱情,對方卻冷淡了,不是他沒有了情,而是由於在社會上的種種遭遇,會麻木一個人的感覺,也可能改變他的價值觀。相反地,如果你自己遭遇重大的打擊或走入歧途,也可能改變看這個世界的方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這個人性光輝泯滅與人生價值混亂的社會,你尤其應該慎重。記得有一次我採訪中華航空公司在紐約的一個酒會,由於當晚正好有客機直飛台北,便趕到機場,將一包錄影帶交給華航的朋友,託他們轉回中視。
那位朋友對我說︰「咱們是老朋友了,這又是華航的新聞,但是為了慎重,我必須打開檢查一下。」
日後我經常想起這件事,我不是對那位航空公司的朋友不高興,而是覺得自己理當主動地先打開包裝,讓對方檢視,而不應該等對方提出。如果他礙於情面未講,豈不是要在心中嘀咕很久嗎?
往後的日子,你必有許多旅遊的機會,別人可能託你帶東西,你也可能請朋友傳遞,希望你以上面的幾個真實故事作參考,保護自己,也減少朋友的困擾。
【劉軒的話】
我老爸寫這篇文章﹐其實有個更早的源頭﹕在初中時﹐我和好友Kenny有次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被鎖在自己家門外的老頭。Kenny站在我肩膀上﹐從二樓窗戶爬進去那個人家幫他開門。這件事害我被父母親狠狠罵了一頓。「萬一人家是小偷怎麼辦﹗你們豈不是成了他的幫手﹗」
當時我有點不高興。學校教我們要「日行一善」﹐怎麼反而受到如此報應﹖
但現在﹐我不得不認同父母親的看法﹐因為時代大不同了。
以前在萬聖節﹐美國兒童都會打扮成小鬼﹐一家一家要糖果﹐但後來新聞上報出有人因此而中毒之後﹐這種習俗就幾乎消失了。
光是過去這幾天﹐我就接到起碼兩通詐騙集團的電話。這個社會好像越來越複雜。多可悲啊﹗紐約人本來就算很小心了﹐9/11之後更是如此。當恐怖份子都可以在已懷孕的女友行李裡面偷藏炸彈 (這是真事) ﹐還有誰能夠被相信﹖「防人之心不可無」已成為了我們在二十一世紀生存的基本原則。
上禮拜我去台中﹐在一家餐廳前面有人說他車子發不動﹐請我幫忙。我回答﹕「對不起﹐我無法幫你。但我有手機﹐可以幫你叫托吊車。」
也許我太謹慎了﹐但就如美國人現在常說的﹕ “You can never be too careful these days.”
【劉墉的信】
面對搶匪
在紐約,有個高中生連續被搶了五次,沒抓到匪徒,學生卻得到老師的讚揚,教同學向他學習──如何面對搶匪,而不受傷害!
當你今天對我說,班上有個同學,已經在街上被人搶了五次時,我並沒有對他遭搶的這件事感到吃驚,倒訝異於他不曾受到一點傷害。
因為搶匪在動手時,往往先給對方一個下馬威,使他失去反抗力。所以匪徒能夠毫不動粗、搶了就走,必然由於你同學的瘦小,以及他回應模式的恰當。
或許你要說,面對暴徒,居然還要講究「回應的模式」,是多麼沒出息的消極做法。但你也要知道,這消極的回應,卻是使你免於傷害,進而能將暴徒繩之于法的積極態度。
正因此,以打擊犯罪為職責的紐約市警察局,竟然公布過一項資料,教市民在四顧無援的情況下,如何被搶,甚至如何面對非禮的暴徒。譬如︰
男人應立即拉開外套衣襟,露出上衣口袋,請搶匪過來拿或自己取出錢鈔,交給搶匪。但千萬不能在不先打開外套衣襟的情況下,伸手進去拿錢,以免對方誤認為你在掏槍,而先將你撂倒。至於女人,最好自己將錢取出,而不可讓對方動手,以免進一步引起暴徒劫色的非分之想。
他們更建議,當婦女遇到強暴時,可以將手指放進喉頭,造成嘔吐,甚至脫尿、脫糞,使對方看到惡心的東西,而失去「性趣」。
警方更叮囑,受害者應該做出受害者的樣子,不要表現得十分瀟灑,更不可說「要拿嗎?全都給你」這種蔑視的話,否則反而會挨揍。因為即使是強盜,也有自尊,他是要搶,不是要被施捨。
最重要的是,你必須記住他的特徵,清點自己損失的財物,並立即報警!
◆請不要認為我在教你當懦夫、順民。因為我要讓你知道,如何在這個龍蛇雜處的社會中生存。我要你在無可避免、毫無反抗力的情況下,放棄年輕人的血氣之勇,而留得青山,開拓未來。
孔子曾說︰「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意思是他並不贊同那空手搏老虎和毫無憑借而渡河的人,這種人的死,是毫無意義的。
人生就是如此,我們既要有迎向光明、成功的胸懷,也要有面對厄運挫折的能耐;像韓信少年時由市井流氓的胯下爬過、勾踐在被俘時嘗夫差的糞便,反而是大勇的表現。
你要記住,只知剛的人,難免被折斷;只有柔的人,到頭來終是懦夫。只有那剛柔並濟、認清方向,且在荊棘的人生道路上,以最恰當模式應對的,才可能是最後的成功者!
【劉軒的話】
我那兩個可憐的高中同學Yaphet跟Jesse﹗他們可能到現在還不知道﹐就因為我拍了他們耍帥的照片﹐被我老爸用在書裡﹐而使他們在地球的另一邊成為了成千上萬青少年心中的「搶匪」﹗
我自己小時候曾經被搶過一次﹐不過是在家附近﹐不在曼哈頓 (我自己的書裡曾提過這件事) 。在紐約上高中時﹐我曾經數次發現自己在危險的情況﹐不過還好都安全脫身﹐主要是因為自己感覺到被人盯上後﹐趕緊跑到人多的地方。人多一定比較安全。紐約人雖然表面上很冷﹐但如果看到別人受害﹐一定會報警或前來制止﹐不會袖手旁觀。
這跟台北就不一樣了。最近我有兩個加拿大朋友騎車在通化街附近﹐聽到一個小姐大喊救命﹐他們馬上跳下車跑過去﹐趕到時看到一個搶匪正消失在人群中。
滿街的人聽到她叫﹐也目擊那個搶匪﹐但大家只像看戲似的。搶匪逃跑﹐沒有人制止﹐反而還閃開讓他過﹐讓我這兩個外國朋友非常憤懣不解。
可能週圍的人都怕麻煩﹐或怕自己的力氣不足以制伏搶匪﹐但起碼他們可以打電話報警﹐或用手機拍下搶匪的照片﹐都比呆呆站著來的好!
我父親的文章裡呼籲年輕人如果碰到搶匪﹐不要為了「血氣之勇」而惹上更大的麻煩﹐但我也要補充﹕社會的安全靠大家的互相幫助。如果你看到別人受害﹐可以不用衝上去當英雄﹐但起碼do something﹐不要當個縮頭烏龜!
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個學生去逛百貨公司,臨出門,突然有個女人,匆匆忙忙地跑來對她說︰「我的肚子痛,必須上廁所,可是我跟我先生約好,他就在門口的一輛白色的車子上等我,能不能麻煩您,告訴我先生一聲!」說完並塞了兩包東西給她。「這也麻煩您交給他!」
學生才走出門,就被百貨公司的人抓住。她抱著兩包沒有付錢的貴重商品,嚇得呆呆地站在那兒,因為人贓俱獲,而百口莫辯。至於那先前說肚子痛的婦人,和所謂的白車,則消失了蹤影。
◆某人單獨旅行,在飛機上遇到一位投緣的乘客,兩個人一起下機,提取行李,在透過海關之前,那新認識的朋友說︰「我的行李真是太多了,能不能麻煩您幫我帶一小件。」單獨旅行的人,心想自己的東西反正不多,就一手接了過來。
跟著,他被海關人員,以攜帶毒品走私的罪名逮捕了。
他大聲對著還在另一個關口接受檢查的朋友喊,那人卻說不認識他。他被架出了海關大廳,悲憤的呼喊聲仍然從長廊盡頭傳入,大廳裡的人都搖頭,說︰
「罪有應得的販毒者,過去不知道已經帶進多少毒品了!」
那飛機上認識的朋友也嘆氣︰「好險哪!我差點被栽了贓!」
◆你今天對我說,一個許久未見的國中同學,知道你在曼哈頓讀書,於是託你順路帶一包東西給下城的朋友,使我想到應該說以上的故事給你聽。我並非教你不要幫助人,而是希望你慎重。尤其許久未見的朋友,雖然以前有很好的交情,由於並不了解他近來的生活,那早期建立的信任,也就應該重新評估。
再過二十年,你當會發現,許多學校裡的摯友,在久別重逢時,你或許仍然維持著以前的熱情,對方卻冷淡了,不是他沒有了情,而是由於在社會上的種種遭遇,會麻木一個人的感覺,也可能改變他的價值觀。相反地,如果你自己遭遇重大的打擊或走入歧途,也可能改變看這個世界的方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這個人性光輝泯滅與人生價值混亂的社會,你尤其應該慎重。記得有一次我採訪中華航空公司在紐約的一個酒會,由於當晚正好有客機直飛台北,便趕到機場,將一包錄影帶交給華航的朋友,託他們轉回中視。
那位朋友對我說︰「咱們是老朋友了,這又是華航的新聞,但是為了慎重,我必須打開檢查一下。」
日後我經常想起這件事,我不是對那位航空公司的朋友不高興,而是覺得自己理當主動地先打開包裝,讓對方檢視,而不應該等對方提出。如果他礙於情面未講,豈不是要在心中嘀咕很久嗎?
往後的日子,你必有許多旅遊的機會,別人可能託你帶東西,你也可能請朋友傳遞,希望你以上面的幾個真實故事作參考,保護自己,也減少朋友的困擾。
【劉軒的話】
我老爸寫這篇文章﹐其實有個更早的源頭﹕在初中時﹐我和好友Kenny有次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被鎖在自己家門外的老頭。Kenny站在我肩膀上﹐從二樓窗戶爬進去那個人家幫他開門。這件事害我被父母親狠狠罵了一頓。「萬一人家是小偷怎麼辦﹗你們豈不是成了他的幫手﹗」
當時我有點不高興。學校教我們要「日行一善」﹐怎麼反而受到如此報應﹖
但現在﹐我不得不認同父母親的看法﹐因為時代大不同了。
以前在萬聖節﹐美國兒童都會打扮成小鬼﹐一家一家要糖果﹐但後來新聞上報出有人因此而中毒之後﹐這種習俗就幾乎消失了。
光是過去這幾天﹐我就接到起碼兩通詐騙集團的電話。這個社會好像越來越複雜。多可悲啊﹗紐約人本來就算很小心了﹐9/11之後更是如此。當恐怖份子都可以在已懷孕的女友行李裡面偷藏炸彈 (這是真事) ﹐還有誰能夠被相信﹖「防人之心不可無」已成為了我們在二十一世紀生存的基本原則。
上禮拜我去台中﹐在一家餐廳前面有人說他車子發不動﹐請我幫忙。我回答﹕「對不起﹐我無法幫你。但我有手機﹐可以幫你叫托吊車。」
也許我太謹慎了﹐但就如美國人現在常說的﹕ “You can never be too careful these days.”
【劉墉的信】
面對搶匪
在紐約,有個高中生連續被搶了五次,沒抓到匪徒,學生卻得到老師的讚揚,教同學向他學習──如何面對搶匪,而不受傷害!
當你今天對我說,班上有個同學,已經在街上被人搶了五次時,我並沒有對他遭搶的這件事感到吃驚,倒訝異於他不曾受到一點傷害。
因為搶匪在動手時,往往先給對方一個下馬威,使他失去反抗力。所以匪徒能夠毫不動粗、搶了就走,必然由於你同學的瘦小,以及他回應模式的恰當。
或許你要說,面對暴徒,居然還要講究「回應的模式」,是多麼沒出息的消極做法。但你也要知道,這消極的回應,卻是使你免於傷害,進而能將暴徒繩之于法的積極態度。
正因此,以打擊犯罪為職責的紐約市警察局,竟然公布過一項資料,教市民在四顧無援的情況下,如何被搶,甚至如何面對非禮的暴徒。譬如︰
男人應立即拉開外套衣襟,露出上衣口袋,請搶匪過來拿或自己取出錢鈔,交給搶匪。但千萬不能在不先打開外套衣襟的情況下,伸手進去拿錢,以免對方誤認為你在掏槍,而先將你撂倒。至於女人,最好自己將錢取出,而不可讓對方動手,以免進一步引起暴徒劫色的非分之想。
他們更建議,當婦女遇到強暴時,可以將手指放進喉頭,造成嘔吐,甚至脫尿、脫糞,使對方看到惡心的東西,而失去「性趣」。
警方更叮囑,受害者應該做出受害者的樣子,不要表現得十分瀟灑,更不可說「要拿嗎?全都給你」這種蔑視的話,否則反而會挨揍。因為即使是強盜,也有自尊,他是要搶,不是要被施捨。
最重要的是,你必須記住他的特徵,清點自己損失的財物,並立即報警!
◆請不要認為我在教你當懦夫、順民。因為我要讓你知道,如何在這個龍蛇雜處的社會中生存。我要你在無可避免、毫無反抗力的情況下,放棄年輕人的血氣之勇,而留得青山,開拓未來。
孔子曾說︰「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意思是他並不贊同那空手搏老虎和毫無憑借而渡河的人,這種人的死,是毫無意義的。
人生就是如此,我們既要有迎向光明、成功的胸懷,也要有面對厄運挫折的能耐;像韓信少年時由市井流氓的胯下爬過、勾踐在被俘時嘗夫差的糞便,反而是大勇的表現。
你要記住,只知剛的人,難免被折斷;只有柔的人,到頭來終是懦夫。只有那剛柔並濟、認清方向,且在荊棘的人生道路上,以最恰當模式應對的,才可能是最後的成功者!
【劉軒的話】
我那兩個可憐的高中同學Yaphet跟Jesse﹗他們可能到現在還不知道﹐就因為我拍了他們耍帥的照片﹐被我老爸用在書裡﹐而使他們在地球的另一邊成為了成千上萬青少年心中的「搶匪」﹗
我自己小時候曾經被搶過一次﹐不過是在家附近﹐不在曼哈頓 (我自己的書裡曾提過這件事) 。在紐約上高中時﹐我曾經數次發現自己在危險的情況﹐不過還好都安全脫身﹐主要是因為自己感覺到被人盯上後﹐趕緊跑到人多的地方。人多一定比較安全。紐約人雖然表面上很冷﹐但如果看到別人受害﹐一定會報警或前來制止﹐不會袖手旁觀。
這跟台北就不一樣了。最近我有兩個加拿大朋友騎車在通化街附近﹐聽到一個小姐大喊救命﹐他們馬上跳下車跑過去﹐趕到時看到一個搶匪正消失在人群中。
滿街的人聽到她叫﹐也目擊那個搶匪﹐但大家只像看戲似的。搶匪逃跑﹐沒有人制止﹐反而還閃開讓他過﹐讓我這兩個外國朋友非常憤懣不解。
可能週圍的人都怕麻煩﹐或怕自己的力氣不足以制伏搶匪﹐但起碼他們可以打電話報警﹐或用手機拍下搶匪的照片﹐都比呆呆站著來的好!
我父親的文章裡呼籲年輕人如果碰到搶匪﹐不要為了「血氣之勇」而惹上更大的麻煩﹐但我也要補充﹕社會的安全靠大家的互相幫助。如果你看到別人受害﹐可以不用衝上去當英雄﹐但起碼do something﹐不要當個縮頭烏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