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要嘛他一言不發
一開始我便被大大地挫了銳氣:朋友看中一隻側背袋,老闆娘漫不經意地説,四十八元。那種不經意,是你買也好不買就算了。行前,當地朋友交代,襄陽市場裡一聽見台灣口音,價錢立馬翻倍,我腦中一盤桓,三到四折應該合理,出口開價二十元。
誰知老闆娘一變臉色,一副老娘今天不作你生意的形貌,揚聲説,你是來搗蛋的是吧!二十元,你拿來賣我啊,你有多少我買你多少,你載一卡車來我買你一卡車,你載兩卡車來我買你兩卡車……刀刀劍劍,刮得我兩頰發赤,有些話也聽不清楚了,只知道末了,她緩了緩口氣,下個總結:你再開個價吧。論辯這場仗我不善打,搖了一搖頭,説聲改天吧,總算維持住了風度。
參觀魯迅紀念館時,發現他的地位驚人的崇隆,無有其他作家可以比擬;魯迅死於一九三六年,若他待到中共建國後才過世,情況應該會改觀,這點無須爭辯,毛澤東已經下過註腳:要嘛他一言不發,要嘛在坐牢。卞毓方寫過文章〈陽關道上的橫眉〉,引了這兩句話,結果審查沒過,見刊時代之以省略號;我在上海四界買文學雜誌,雜誌裡一本夾一張小紙片,品質合格證,書名印刷廠地址郵編電話,和檢查員代號。
在這樣一個看似沒有説話自由的國度,人人説起話來卻一點不含糊。不只不含糊,根本很厲害。
就莫説襄陽市場裡的個體戶了,南京東路上的乞丐一方面態度卑下乞憐,一方面卻也心戰喊話,老闆行行好周濟我幾塊錢吧你所費不多我生活改善你善有善報。或是文藝營裡,我問起學員上課情況,一致是老師講了些什麼印象不太深,大陸學員發問的氣勢印象倒不太淺。一個台灣學員説,他們完全是有備而來,排山倒海,果然是龍的傳人。
行前大家還戲言,要反攻大陸,救拯苦難同胞,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遍插在神州。這下子,連個灘頭堡都攻不下來了。
襄陽市場裡是一個例,南京東路上也是一個例,文藝營中是另一個例,都是炮口對著「呆胞」;終於,一個夜裡在淮海中路,目睹了他們「自殘」:大馬路旁圍著一群人,裡一圈外一圈,我也好奇,踮起腳尖伸著脖頸張望,一個是警察,一個是百姓。聽了好一會兒,不能確知他們爭論些什麼。只知道警察取締交通違規,百姓自知理虧,但是警察説一句,百姓説兩句,警察説話心平氣和,百姓説話高八度。後來百姓説,我知道我錯了,但你就照我的意思辦吧。警察不肯,百姓氣極了:「你這樣做,我們國家的體制可怎麼辦?」還有這款的!
我有事離開一會兒,再回來時,仍然圍著一圈子人,一看,警察已經不在,那個百姓正在向其他的老百姓演講,大談警察應該如何如何云云,有人點頭,有人抗辯。就在那幾天,我在報上看到一個數據,四十二。
大陸警察壽命遠低於平均值,只有四十二歲。
準備回台在機場大廳裡,一群人聚在一起展示襄陽市場的斬獲,老師級的幾個人最意氣風發,開價六百多元而以一百出頭成交,大家驚呼一陣。這些氣質歐巴桑歐吉桑,人生閱歷看盡,不以蠻力而以技巧勝出,要嘛他們一言不發,要嘛就是有了九成的把握。
峇里島 好日子
簷陰裡,靠在躺椅上,以最不費力的姿勢,手中持書,像個滑冰選手輕輕巧巧滑過文字的雪場。
風,乾爽,帶著草菁的氣味,軟軟柔柔拂過臉頰,裸露的臂膀和腳踝;鳥雀遠遠近近,一聲高一聲低,在說著你好嗎我很好;陽光薄薄的,是透明水彩,敷在修葺整齊青草地、披著茅草度假小屋、不規則形狀的游泳池,以及泳池旁綴滿淡黃花朵的緬芝,花葉之間反映了池水的粼粼波光,閃啊閃;一朵盛開的緬芝花甦醒成一隻淡黃色蝴蝶,薄翅搧啊搧地,倏忽析解成光粒子,無了蹤跡。
我專注看書。不,是這本書吸引了我全部的專注。是個翻譯小說,一名美國人在巴黎的情感遭遇。作者真行,譯者也是能手,不過上千個常見中文字的排列組合,彷彿沙雕,或是樂高遊戲,堆疊出細節繁複、讓我掛念的故事,我幾乎要與故事主角的悲喜有相同頻率的情緒韻律了。
有什麼爬上我的腳背,刺刺,癢癢,螞蟻嗎?但我不情願移開注意力啊,任牠越發大膽攻城掠地,跋涉到小腿肚咬上一口。可惡,打擾了我的好興致。我隨手將書放到地上,俯首檢視,才發現哪裡有螞蟻(牠們排成一列在斜伸到躺椅側旁的一張美人蕉葉片上急步不知要往哪裡去),是──是陽光,攀上了我的小腿,偷偷親一口。
來到印度洋上這個小島已經第三天。這是個好所在,避開正午時分的炎炎赤日,天氣堪稱清爽,居民態度和善,物價便宜更是讓人鬆一口氣,海灘上一叢一叢碧眼金髮歐美年輕男女,穿得只恨不能再少一點,游泳、衝浪、曬太陽,讓當地人為他們在手臂用靛青色顏料畫上圖案,或在頭頂編結一群小蛇般的辮子,紮得六彩五顏。前兩天我也混跡於人群之間,沙灘上作日光浴,大街上一家商店逛過一家商店,甚至慕名去做了SPA。這一日,同伴結夥前往內陸大城烏布,我沒有同行,我另有打算,我哪裡都不去,我只想待在舒適的度假小屋,待在小屋裡看我從台北帶來的小說。
這本小說,我趣味盎然看了兩個禮拜,卻始終無法竟卷,不只是因為我讀書一向慢緩,除了追蹤故事骨幹,還端詳文字血肉,更因為總有什麼事情讓我的閱讀中斷。工作已是生活(甚至是人生)的主旋律,下班後,上健身房、約會、用餐,大口大口吞噬時間,最得以專心埋首書頁的時候,是通勤搭捷運的那一刻鐘,關上耳朵,自成一個小宇宙,零碎,珍貴(而仍有幾回難免被如水滲透的嗡嗡哼哼交談聲破了陣);好多次返家途中,眼看著已經到站,而我實在不願闔上書,遂任令一站駛過一站,直搭到終點,或是月台上找張椅子,大江東流、歲月不驚,一字一字,一行一行,讀下去。
我想起還有暑假可放的學生時代,一整個上午、一整個下午,或是家人俱已入睡的夜靜時分,好整以暇看著書,一頁一頁,一本一本,自序至跋,珍愛地不錯過任何一個字。那是我的太平盛世。或是初入伍,新訓中心在官田,一個禮拜總有一兩個午後,部隊帶到集合場,不操練不清鎗不訓話不說你們這些死老百姓耳朵長包皮啊之類的話,我們坐在課桌前,班長讓我們寫信、讀書,頭頂是壯觀的欖仁樹,好敻遙的藍天白雲,南台灣薰風吹來,最適合打瞌睡,或是──讀書。讀著讀者,日子也就不至於那樣難捱了。讀著讀著,欖仁葉變黃變紅,風吹來涼涼有滄桑的味道,我們就要下部隊了……
我將躺椅往簷陰裡挪了一挪,拾起地上的小說,繼續讀將起來。
這樣好的日子啊,天與地為我所獨享,青蛙嘓嘓,蟋蟀唧唧,雲雀啾啾啾,薔薇呼喚蜜蜂,扶桑招引蝴蝶,爬牆虎在嘿咻嘿咻奮力往上攀。雲在飄,風在飄,我的心也飄啊飄地,飄到巴黎的天空。啊,我的美國導遊,謝謝你給我這樣的好日子。
倫敦 出洋相
明星主廚奧利佛準備烹煮一道菜餚,食材裡有樣無花果,「要如何判斷無花果熟了沒?」奧利佛聳聳肩,莫可奈何地:「我也不知道。」他把玩著一顆無花果,「也許你可以捏捏看,就像試試酪梨熟了沒,或者──」他故作不知無辜還是俏皮或兩者都是地,朝鏡頭對觀眾說悄悄話:「或者咬一口。不過可別跟老闆說是我教你的。」
我莞爾一笑,奧利佛你「教壞囝仔大小」。
一回在波多貝羅市集走逛,遊客湧泉一般汩汩冒出,麵包店花販骨董商手做雜貨店琳琅詮釋著太平盛世的景況,我駐足一個水果攤前,讚嘆於彷彿櫥窗模特兒的豔紅櫻桃青綠蘋果鮮黃香蕉,激起了消費的慾望,伸出手去想挑一把走,還沒碰上水果(遑論捏捏看或咬上一口),一聲喝斥橫空而來。我怯怯退守一旁,看老闆不加揀擇地將水果掃進塑料袋,那自信的態度宣示著「品質保證,哪能任你挑三揀四」。
雖有一時的窘迫,但藉此認識到文化差異,也是値得!
另有一次,湊熱鬧去搭倫敦眼,九一一剛過,警衛安檢武裝全副。購票、搭乘,各排一回隊,文明與教養在井然有序的隊伍中閃閃發光。安穩得如履平地繞過一圈後,大家趕去販賣部看商家為遊客拍的照片値得購買否,猛地,「Q, Please!」好冷峻的聲音冰凍了我的熱切。
訕訕然。我才發現自己插隊了。
或是內急終於尋到公廁,穿過人龍排到小便斗前,眼角餘光一掃,似乎有人不耐煩,我的錯覺嗎?不是,原來台灣人等公廁多半壓寶,每個小便斗前自成隊伍,在這裡,大家從廁所門口開始排起,更公平些。
重者觸犯禁忌,輕者只是習慣不相同,有時需要鎮重的道歉,有時一個不好意思的表情已經足夠,也有些時候,做什麼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
初履東京我四界探看,同為東方民族,到處有漢字,心情格外輕鬆。一個早晨我混雜在新宿車站人群之中,欣賞魚汛一般形色匆匆的光景,突然瞥見角落裡寂然立著一名僧人,我拿起數位相機,按下快門同時閃光燈一亮。我看到僧人眼光立馬找到我,微有慍意。我走上前去,頷首致歉,自口袋裡掏出一把硬幣,他卻將他手上的缽往側邊一挪,拒絕了我。我尷尬極了。確定是不該拍照的,但不能確定的是,他托缽站在人潮洶湧的所在,爲的是化緣,或有其他理由?
宗教是沒得商量的,只有尊重。在泰國,不能隨意摩挲別人的頭,因為篤信佛教的泰國人認為頭部是靈魂的棲止之所。二○○四年伊莉莎白女王伉儷參觀倫敦一座錫克教廟宇,貴為女王仍依例脫鞋,菲利浦親王還在頭上綁上淺藍色頭巾。相反地,也叫伊莉莎白的英國女星赫莉與印度富商結縭,卻不理入境問俗的規矩,不僅沒將身體包得滴水不漏,進入神廟也拒絕脫鞋。後來讓看不慣的印度人給告上了法庭,「違反傳統習俗」,可判三年有期徒刑。
也是在倫敦,也是街上閒晃,於僻靜處見一女士遠遠走過來,她全身披覆黑紗,頭罩黑巾,我好奇注視,沒意識到這樣不禮貌。當她與我錯身而過時,憤怒地拋來一句──「看什麼!」九一一的發生連累了倫敦的伊斯蘭居民,不知道她已經飽受多少有色眼光了。倒是清早趕上班的白種人職業婦女,晃晃顛顛的地鐵車廂裡,鋪粉底抹腮紅畫眉毛刷眼睫再輕輕點絳脣,我好佩服地看直了眼,她們在我的目光中更加意識到這是一場表演,更加千嬌百媚。
良藥毒藥,一體兩面。圈起拇指、食指的手勢我們都認為表示「OK」,在土耳其和巴西卻行不通,那是罵人下流齷齪;豎起大拇指的稱讚手勢,在伊朗卻極為猥褻,外人千萬不要弄巧成拙了。
倒有一回我做了個試探,以驗證旅遊書上所言虛實。旅遊書上說,進入哈洛德百貨公司必須卸下後背包,改用手提,我佯裝不曉,後揹著一個扁扁的背包,一副草包子遊客模樣走進去,才走幾步,就看到一名警衛朝我走來……
一開始我便被大大地挫了銳氣:朋友看中一隻側背袋,老闆娘漫不經意地説,四十八元。那種不經意,是你買也好不買就算了。行前,當地朋友交代,襄陽市場裡一聽見台灣口音,價錢立馬翻倍,我腦中一盤桓,三到四折應該合理,出口開價二十元。
誰知老闆娘一變臉色,一副老娘今天不作你生意的形貌,揚聲説,你是來搗蛋的是吧!二十元,你拿來賣我啊,你有多少我買你多少,你載一卡車來我買你一卡車,你載兩卡車來我買你兩卡車……刀刀劍劍,刮得我兩頰發赤,有些話也聽不清楚了,只知道末了,她緩了緩口氣,下個總結:你再開個價吧。論辯這場仗我不善打,搖了一搖頭,説聲改天吧,總算維持住了風度。
參觀魯迅紀念館時,發現他的地位驚人的崇隆,無有其他作家可以比擬;魯迅死於一九三六年,若他待到中共建國後才過世,情況應該會改觀,這點無須爭辯,毛澤東已經下過註腳:要嘛他一言不發,要嘛在坐牢。卞毓方寫過文章〈陽關道上的橫眉〉,引了這兩句話,結果審查沒過,見刊時代之以省略號;我在上海四界買文學雜誌,雜誌裡一本夾一張小紙片,品質合格證,書名印刷廠地址郵編電話,和檢查員代號。
在這樣一個看似沒有説話自由的國度,人人説起話來卻一點不含糊。不只不含糊,根本很厲害。
就莫説襄陽市場裡的個體戶了,南京東路上的乞丐一方面態度卑下乞憐,一方面卻也心戰喊話,老闆行行好周濟我幾塊錢吧你所費不多我生活改善你善有善報。或是文藝營裡,我問起學員上課情況,一致是老師講了些什麼印象不太深,大陸學員發問的氣勢印象倒不太淺。一個台灣學員説,他們完全是有備而來,排山倒海,果然是龍的傳人。
行前大家還戲言,要反攻大陸,救拯苦難同胞,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遍插在神州。這下子,連個灘頭堡都攻不下來了。
襄陽市場裡是一個例,南京東路上也是一個例,文藝營中是另一個例,都是炮口對著「呆胞」;終於,一個夜裡在淮海中路,目睹了他們「自殘」:大馬路旁圍著一群人,裡一圈外一圈,我也好奇,踮起腳尖伸著脖頸張望,一個是警察,一個是百姓。聽了好一會兒,不能確知他們爭論些什麼。只知道警察取締交通違規,百姓自知理虧,但是警察説一句,百姓説兩句,警察説話心平氣和,百姓説話高八度。後來百姓説,我知道我錯了,但你就照我的意思辦吧。警察不肯,百姓氣極了:「你這樣做,我們國家的體制可怎麼辦?」還有這款的!
我有事離開一會兒,再回來時,仍然圍著一圈子人,一看,警察已經不在,那個百姓正在向其他的老百姓演講,大談警察應該如何如何云云,有人點頭,有人抗辯。就在那幾天,我在報上看到一個數據,四十二。
大陸警察壽命遠低於平均值,只有四十二歲。
準備回台在機場大廳裡,一群人聚在一起展示襄陽市場的斬獲,老師級的幾個人最意氣風發,開價六百多元而以一百出頭成交,大家驚呼一陣。這些氣質歐巴桑歐吉桑,人生閱歷看盡,不以蠻力而以技巧勝出,要嘛他們一言不發,要嘛就是有了九成的把握。
峇里島 好日子
簷陰裡,靠在躺椅上,以最不費力的姿勢,手中持書,像個滑冰選手輕輕巧巧滑過文字的雪場。
風,乾爽,帶著草菁的氣味,軟軟柔柔拂過臉頰,裸露的臂膀和腳踝;鳥雀遠遠近近,一聲高一聲低,在說著你好嗎我很好;陽光薄薄的,是透明水彩,敷在修葺整齊青草地、披著茅草度假小屋、不規則形狀的游泳池,以及泳池旁綴滿淡黃花朵的緬芝,花葉之間反映了池水的粼粼波光,閃啊閃;一朵盛開的緬芝花甦醒成一隻淡黃色蝴蝶,薄翅搧啊搧地,倏忽析解成光粒子,無了蹤跡。
我專注看書。不,是這本書吸引了我全部的專注。是個翻譯小說,一名美國人在巴黎的情感遭遇。作者真行,譯者也是能手,不過上千個常見中文字的排列組合,彷彿沙雕,或是樂高遊戲,堆疊出細節繁複、讓我掛念的故事,我幾乎要與故事主角的悲喜有相同頻率的情緒韻律了。
有什麼爬上我的腳背,刺刺,癢癢,螞蟻嗎?但我不情願移開注意力啊,任牠越發大膽攻城掠地,跋涉到小腿肚咬上一口。可惡,打擾了我的好興致。我隨手將書放到地上,俯首檢視,才發現哪裡有螞蟻(牠們排成一列在斜伸到躺椅側旁的一張美人蕉葉片上急步不知要往哪裡去),是──是陽光,攀上了我的小腿,偷偷親一口。
來到印度洋上這個小島已經第三天。這是個好所在,避開正午時分的炎炎赤日,天氣堪稱清爽,居民態度和善,物價便宜更是讓人鬆一口氣,海灘上一叢一叢碧眼金髮歐美年輕男女,穿得只恨不能再少一點,游泳、衝浪、曬太陽,讓當地人為他們在手臂用靛青色顏料畫上圖案,或在頭頂編結一群小蛇般的辮子,紮得六彩五顏。前兩天我也混跡於人群之間,沙灘上作日光浴,大街上一家商店逛過一家商店,甚至慕名去做了SPA。這一日,同伴結夥前往內陸大城烏布,我沒有同行,我另有打算,我哪裡都不去,我只想待在舒適的度假小屋,待在小屋裡看我從台北帶來的小說。
這本小說,我趣味盎然看了兩個禮拜,卻始終無法竟卷,不只是因為我讀書一向慢緩,除了追蹤故事骨幹,還端詳文字血肉,更因為總有什麼事情讓我的閱讀中斷。工作已是生活(甚至是人生)的主旋律,下班後,上健身房、約會、用餐,大口大口吞噬時間,最得以專心埋首書頁的時候,是通勤搭捷運的那一刻鐘,關上耳朵,自成一個小宇宙,零碎,珍貴(而仍有幾回難免被如水滲透的嗡嗡哼哼交談聲破了陣);好多次返家途中,眼看著已經到站,而我實在不願闔上書,遂任令一站駛過一站,直搭到終點,或是月台上找張椅子,大江東流、歲月不驚,一字一字,一行一行,讀下去。
我想起還有暑假可放的學生時代,一整個上午、一整個下午,或是家人俱已入睡的夜靜時分,好整以暇看著書,一頁一頁,一本一本,自序至跋,珍愛地不錯過任何一個字。那是我的太平盛世。或是初入伍,新訓中心在官田,一個禮拜總有一兩個午後,部隊帶到集合場,不操練不清鎗不訓話不說你們這些死老百姓耳朵長包皮啊之類的話,我們坐在課桌前,班長讓我們寫信、讀書,頭頂是壯觀的欖仁樹,好敻遙的藍天白雲,南台灣薰風吹來,最適合打瞌睡,或是──讀書。讀著讀者,日子也就不至於那樣難捱了。讀著讀著,欖仁葉變黃變紅,風吹來涼涼有滄桑的味道,我們就要下部隊了……
我將躺椅往簷陰裡挪了一挪,拾起地上的小說,繼續讀將起來。
這樣好的日子啊,天與地為我所獨享,青蛙嘓嘓,蟋蟀唧唧,雲雀啾啾啾,薔薇呼喚蜜蜂,扶桑招引蝴蝶,爬牆虎在嘿咻嘿咻奮力往上攀。雲在飄,風在飄,我的心也飄啊飄地,飄到巴黎的天空。啊,我的美國導遊,謝謝你給我這樣的好日子。
倫敦 出洋相
明星主廚奧利佛準備烹煮一道菜餚,食材裡有樣無花果,「要如何判斷無花果熟了沒?」奧利佛聳聳肩,莫可奈何地:「我也不知道。」他把玩著一顆無花果,「也許你可以捏捏看,就像試試酪梨熟了沒,或者──」他故作不知無辜還是俏皮或兩者都是地,朝鏡頭對觀眾說悄悄話:「或者咬一口。不過可別跟老闆說是我教你的。」
我莞爾一笑,奧利佛你「教壞囝仔大小」。
一回在波多貝羅市集走逛,遊客湧泉一般汩汩冒出,麵包店花販骨董商手做雜貨店琳琅詮釋著太平盛世的景況,我駐足一個水果攤前,讚嘆於彷彿櫥窗模特兒的豔紅櫻桃青綠蘋果鮮黃香蕉,激起了消費的慾望,伸出手去想挑一把走,還沒碰上水果(遑論捏捏看或咬上一口),一聲喝斥橫空而來。我怯怯退守一旁,看老闆不加揀擇地將水果掃進塑料袋,那自信的態度宣示著「品質保證,哪能任你挑三揀四」。
雖有一時的窘迫,但藉此認識到文化差異,也是値得!
另有一次,湊熱鬧去搭倫敦眼,九一一剛過,警衛安檢武裝全副。購票、搭乘,各排一回隊,文明與教養在井然有序的隊伍中閃閃發光。安穩得如履平地繞過一圈後,大家趕去販賣部看商家為遊客拍的照片値得購買否,猛地,「Q, Please!」好冷峻的聲音冰凍了我的熱切。
訕訕然。我才發現自己插隊了。
或是內急終於尋到公廁,穿過人龍排到小便斗前,眼角餘光一掃,似乎有人不耐煩,我的錯覺嗎?不是,原來台灣人等公廁多半壓寶,每個小便斗前自成隊伍,在這裡,大家從廁所門口開始排起,更公平些。
重者觸犯禁忌,輕者只是習慣不相同,有時需要鎮重的道歉,有時一個不好意思的表情已經足夠,也有些時候,做什麼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
初履東京我四界探看,同為東方民族,到處有漢字,心情格外輕鬆。一個早晨我混雜在新宿車站人群之中,欣賞魚汛一般形色匆匆的光景,突然瞥見角落裡寂然立著一名僧人,我拿起數位相機,按下快門同時閃光燈一亮。我看到僧人眼光立馬找到我,微有慍意。我走上前去,頷首致歉,自口袋裡掏出一把硬幣,他卻將他手上的缽往側邊一挪,拒絕了我。我尷尬極了。確定是不該拍照的,但不能確定的是,他托缽站在人潮洶湧的所在,爲的是化緣,或有其他理由?
宗教是沒得商量的,只有尊重。在泰國,不能隨意摩挲別人的頭,因為篤信佛教的泰國人認為頭部是靈魂的棲止之所。二○○四年伊莉莎白女王伉儷參觀倫敦一座錫克教廟宇,貴為女王仍依例脫鞋,菲利浦親王還在頭上綁上淺藍色頭巾。相反地,也叫伊莉莎白的英國女星赫莉與印度富商結縭,卻不理入境問俗的規矩,不僅沒將身體包得滴水不漏,進入神廟也拒絕脫鞋。後來讓看不慣的印度人給告上了法庭,「違反傳統習俗」,可判三年有期徒刑。
也是在倫敦,也是街上閒晃,於僻靜處見一女士遠遠走過來,她全身披覆黑紗,頭罩黑巾,我好奇注視,沒意識到這樣不禮貌。當她與我錯身而過時,憤怒地拋來一句──「看什麼!」九一一的發生連累了倫敦的伊斯蘭居民,不知道她已經飽受多少有色眼光了。倒是清早趕上班的白種人職業婦女,晃晃顛顛的地鐵車廂裡,鋪粉底抹腮紅畫眉毛刷眼睫再輕輕點絳脣,我好佩服地看直了眼,她們在我的目光中更加意識到這是一場表演,更加千嬌百媚。
良藥毒藥,一體兩面。圈起拇指、食指的手勢我們都認為表示「OK」,在土耳其和巴西卻行不通,那是罵人下流齷齪;豎起大拇指的稱讚手勢,在伊朗卻極為猥褻,外人千萬不要弄巧成拙了。
倒有一回我做了個試探,以驗證旅遊書上所言虛實。旅遊書上說,進入哈洛德百貨公司必須卸下後背包,改用手提,我佯裝不曉,後揹著一個扁扁的背包,一副草包子遊客模樣走進去,才走幾步,就看到一名警衛朝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