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餐桌上的芍藥花

9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海棠迎春

加州春早,我所栽植的「貼梗海棠」(Common flowering quince, Chaenomeles speciosa),總在舊曆年前開花,先花後葉,非常嬌媚。粉紅或豔紅或雪白的花朵,密密麻麻貼簇生在每條花枝上,不僅雅麗多姿,而且喜氣洋洋,正是過年的好花材。但枝條上有刺,剪枝握持時要小心一些。

在加州矽谷的專業苗圃「夏風」(SummerWinds Nursery)裡,每年十一月中旬,就可以買到「貼梗海棠」的日式盆栽,去年我迫不及待地先買了一盆,放在室內觀賞。「貼梗海棠」是「木瓜海棠」 (Chinese Flowering quince)改良後的觀賞灌木,樹型矮小,但花朵更為豔麗茂密,開花後也會結果,果粒小而稀少,而且不香,我家裡種的就是這一種。開花時我通常會從園裡剪下幾枝,插在中式的藍瓷瓶裡,家裡就充滿了年味了。

我純粹有機栽培的那株「貼梗海棠」,完全不施肥料,因此每年只結一兩粒小木瓜,我捨不得吃,通常留著觀賞。它不像原生種的中國木瓜果大肉厚,香氣馥郁,久存不壞,這才是中國《詩經》所說的「木桃」,也是適合饋贈給情人的禮物。我少年時讀到《詩經》上:「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的句子,就常在想那「木桃」到底是什麼東西,值得拿來送給情人,並使對方以美玉相報,以結同心之好?

這個困擾了我十多年的謎題,一直到三十幾年前我移民到美國定居後,才找到了完美的答案:原來「木桃」就是「木瓜海棠」的果實!木瓜海棠是北溫帶植物,在亞熱帶的台灣無法生長,難怪我在台灣從沒看到過。那是一種小喬木或灌木,初春開花,夏末結實,芳香木質,形狀如梨,因此又名「木瓜」或「木梨」,也有稱為「木桃」的。台灣人一聽到「木瓜」,就想到木瓜牛奶汁。但台灣木瓜其實是從國外傳來的「番木瓜」(papaya),果實甜軟而有異味,熟極而爛時,異味更濃重得令人無法忍受。如果拿來向意中人求愛,恐怕不但不會獲得青睞,反會遭人白眼,拒絕往來。

木瓜海棠也常見於美國及日本。我去年去加州矽谷的「懷洛麗」( Filoli )豪宅花園賞花時,很幸運的發現園中種有一整排樹齡數十年的木瓜海棠灌木,枝條上也有刺,正結實纍纍,樹枝上結滿了木瓜,不但果粒大,像小型的蘋果,色澤黃綠中帶著朱紅,而且清香撲鼻,隱約可聞。我驚喜非凡,不禁拿起相機,拍了又拍。我撿了一個已經瓜熟蒂落的回家品嘗,發現果味酸澀,必須以糖加工後才能食用。以前聽說中國木瓜的果味也是酸溜溜的,且因汁少而硬,中國人一般很少鮮吃,而用來做蜜餞、果醬食用,或用來入藥,或只用來聞香。中國的著名甜點「八寶飯」裡的青紅絲,就是用中國木瓜做的。自製青紅絲不難,只要先將一個新鮮的木瓜去核切絲後,用冰糖加水,小火熬成蜜餞。一半的木瓜絲用紅色素染紅,變成紅絲;一半的木瓜絲用綠色素染綠,變成綠絲,在冰箱靜置三天以上,讓顏色固定,備用。

後來我又研究了一番,才知道原種的中國木瓜海棠樹,其實還高於美國的「木瓜海棠」 灌木,雖然也是薔薇科木瓜屬植物,卻是落葉小喬木,枝條無刺,可以輕鬆的剪花採果。每當初春來臨時,簇簇的花朵就會從它的枝條上破綻而出,雖不如貼梗海棠的繁盛,也自有一番嫵媚動人的春色。宋代的詩人張舜民曾如此歌詠它道:

簇簇紅葩間綠荄,陽和閑暇不須催。
天教爾艶呈奇絕,不與夭桃次第開。

我讀了這首詩後上網去找到了圖片,覺得張舜民是形容得非常得貼切。真的好希望能親自邂逅啊!

沒想到我的美夢不久後就實現。今年夏末我清晨出去散步時,居然發現鄰居種了一整排木瓜海棠樹當樹籬,高有五公尺,是一種小喬木,已有三十年的樹齡,而且枝條上無刺,正是原種的中國木瓜海棠樹!它們每年早春開出嫣紅的花朵,花開比「貼梗海棠」稀疏些,但今年八月時也結出了六個小木瓜,看來結果率並不是很高。有一天我看到有兩顆木瓜成熟落地,便撿了來自製青紅絲,並蒸了一個小型的八寶飯,頗為成功。

我的小型八寶飯材料是:自製青紅絲、自製桂花醬、蓮子、紅棗、枸杞 、豆沙、蜂蜜、冰糖、鹽適量,糯米一杯。自製桂花醬很容易,秋天時將我家盛開的銀桂採下,放在小玻璃瓶裡加白糖放幾天,白糖裡就會充滿桂花的香氣。在八寶飯蒸好後,將一湯匙桂花白糖放在小鍋裡,加適量的清水、蜂蜜、冰糖煮成濃稠狀,即可供食。至於小型八寶飯,製作也不難。先將糯米一杯先煮熟,適量的蓮子、紅棗、枸杞用溫水泡發,瀝乾備用。然後選一個小圓碗,先塗上一層素油,將蓮子、紅棗、枸杞、青紅絲排成好看的圖案,先盛入三分之二的糯米飯,填入豆沙,再盛入三分之一,剩下的糯米飯抹平,上籠用小火蒸兩個小時,再倒扣於白瓷盤中,外觀五彩繽紛,就已動人食欲。最後淋上自製桂花醬,並撒上一些新鮮桂花,斯時只聞桂香撲鼻,令人頻頻下箸,轉眼間吃個精光。年夜飯桌上如能端上一份這樣的自製甜點,必使賓主盡歡!

中醫還說中國木瓜全株可入藥,舒筋活血,對足部特有療效。李時珍也在《 本草綱目》裡說:「木材做桶濁足,甚益人。」因此有人特地用中國木瓜樹做成木桶泡腳,也有人拿木瓜的果實泡成「虎骨木瓜酒」飲用,不一而足。如果你也有興趣的話,不妨就來試一試吧!

香蕉花沙拉

我從小在台灣屏東縣的鄉下長大,香蕉園是我童年記憶中的一部分。一出郊外,到處都是綠油油的香蕉園,有的香蕉樹結著紫紅的巨型花苞,有的已經開花結果,垂著一串串黃綠的香蕉。有一位園主是爸爸的好朋友,常常送香蕉來給我們吃,我每天吃香蕉吃到怕,老是夢想蘋果的滋味。

物以稀為貴,香蕉在屏東便宜得不像話,運到日本後可就身價百倍,變成一種珍貴的水果了。我在日本住過幾年,我發現在日本的超市裡,香蕉是一根根的拆開來賣的,還鄭重其事的包在保鮮膜裡,每根索價兩百日幣。不像在台灣身價微賤,常常成把成斤的販售。過熟的香蕉,有時還遭到被丢棄的命運呢!原來香蕉是一種熱帶水果,需要潮濕炎熱的天氣才能生長,在北溫帶的日本無法生存,只能仰賴台灣進口。

移居北美後,我也發現美國大陸並不出產香蕉,蘋果倒是多得很,我吃蘋果吃到怕。我家後院子就有兩株蘋果樹,一紅一綠,每到秋天結實纍纍,我通常只看不吃,把蘋果當成裝飾品,倒是不時懷念台灣「在欉黃」香蕉的滋味。美國的香蕉通常是從中南美洲進口的,為了避免在運輸時碰傷,在青綠時就已採下,再長途迢迢運到美國超市裡販賣。雖然那些未熟的香蕉也會在運輸途中慢慢的黃熟,但吃起來淡而無味,少了那股自然的甜香。香蕉不但果實香糯甜美,花朵也是健康可食的。在東南亞香蕉花是當地人喜食的蔬菜,常一顆顆的擺在超市裡販賣。我所定居的加州矽谷,因為東南亞裔的移民多,在中果超市也常看到它的身影,跟香茅草、九層塔擺在一起,一目瞭然。

香蕉花可食的部份,是它的苞片。我買回香蕉花後,通常一片片的將苞片剝開,去除苞片之間的白色小花,以免苦澀麻嘴。再將苞片洗淨瀝乾,切片備用。但據說中國雲南的少數民族吃香蕉花可就率性多了,他們乾脆把整顆的香蕉花,像切高麗菜般切片清炒,純粹就吃那股天然的野味。

香蕉花的苞片滋味微酸微鹹,有點像筍乾的味道。可以切片清炒,可以涼拌,也可以和肉絲混炒來吃,滋味無不佳妙。加州矽谷有家著名的「海峽小餐館」(Straits Café) ,賣的是新加坡菜,餐館大廚Chris Yao將香蕉花切絲做成「香蕉花沙拉」(Banana Blossom Salad),沙拉裡添加了雞絲、樹薯條、梨片,以香菜、辣椒、香茅草、魚露、花生末、冬蔥、糖等調味,酸甜適中,清脆爽口,極為美味,是這家名店的招牌菜之一。我把它加以改良,做出了更美味的「中式香蕉花沙拉」。我取消了香茅草、魚露,使它更貼近華人的味覺。

我的菜園中剛好種有羅勒,我也發明了一道「香蕉花羅勒炒雞柳」,香蕉花和羅勒的滋味特別搭調,是一道很適合炎炎夏日的開胃佳餚。我先準備香蕉花半顆、雞胸肉半磅,加上羅勒葉、太白粉、淡酱油、糖、芝麻油、鹽、糖、沙拉油適量。做法也頗簡易:先將香蕉花的苞片洗淨瀝乾,切片備用。然後將雞胸肉切成條狀,以太白粉、生抽、糖、芝麻油、鹽、糖,醃一小時以上。最後鍋內放油兩匙,中火將油燒熱。將醃好的雞柳,入鍋慢慢翻炒兩分鐘,八分熟時即可盛出。鍋內放一湯匙油,大火將油燒熱,將切好的香蕉花苞片,入鍋爆炒一分鐘,再放入八分熟的雞柳、羅勒葉,共同混炒片刻,將其盛入香蕉花的苞片中供食,看起來天然雅致。手作花果料理

‧新世紀梨排骨湯

材料

排骨一斤、南杏、北杏若干、新世紀梨兩個、鹽適量。

做法

1. 取一湯鍋,倒入適量水煮至滾沸,將排骨放入汆燙約一分鐘後取出,洗淨備用。

2. 將新世紀梨洗淨,削皮切塊。

3. 將排骨、南杏、北杏、新世紀梨塊,放入燉鍋中,用大火煮開後,改轉小火,燉兩個小時。

4. 加鹽調味,即可供食。

‧紫藤松子可麗餅

材料

紫藤花四串、中筋麵粉半杯、雞蛋一個、牛奶四分之一杯、水四分之一杯、鹽八分之一茶匙、奶油一大湯匙、鹽、白糖、松子皆少許。

做法

1. 將紫藤花摘去蕊絡,僅留花瓣,用水洗淨。

2. 把鹽、白糖、松子、紫藤花辦拌勻,醃漬過夜。

3. 中筋麵粉加上適量的水、鹽拌勻,加入牛奶,再加入雞蛋攪勻。

4. 在平底鍋放入奶油一大湯匙,大火融化後,倒入雞蛋麵粉混合液,改成中火,攤成圓形薄餅。

5. 薄餅煎至八分熟時,再將藤蘿花餡放在正中,將薄餅兩邊捲起,

翻面放在盤中即成。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