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同樓剪影>

我們居住的養老院,每層有二十一個房間,如果全層住滿了,自己以外,還會有二十位樓友,算是頗為複雜的小社會。我入住的時候,被分配在第六層樓,多年住下來,經歷了不少人事的變遷,有些非常令人感慨,有的則令人不勝懷念。

萬奶奶,就是令人懷念的一位,她的住房和我非常接近,我們每日都會碰面,見了面就閒聊幾句,她總是笑臉迎人,和藹可親,比我年長約十多歲,我把她當自己的長輩看待,可惜她患有氣喘病,喘起來非常痛苦,最後也因此病而離世。

吳師母,她就住在我的隔鄰,我們是同一教會,她是我們的長輩,就尊稱她為師母。她是非常虔誠的教友,她的一舉一動,都告訴我們她是有信仰的人。她常和幾位教友坐在大廳,共同研讀《聖經》,同時邀約周圍的老人參加討論,贊同也好,反對也好,她認為都是傳了福音,所以很令人佩服。她離開我們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對她總是念念不忘。

袁爺爺,瘦長的個兒,很有個性,他是軍人退伍,說話常是命令式的,和他交談要小心,搞不好就會被訓一頓。他對院中日常的措施很有意見,一有意見就向上反應,話不投機,就衝突起來,大家對他都有些畏懼。最後,也因為意見不合,而轉住別的地方。我們都很尊敬他的正直。

現在的住戶中,有幾位很有趣。例如王爺爺,他滿面紅光,見人就打哈哈,可是你對他說了什麼,他完全聽不見。他擅長書法,常關起門來,以書寫自娛,累了就躺下休息,睡著了常會誤了用餐時間,工作人員打電話沒有反應,上樓敲門,沒人應,只好找備用鑰匙,「破」門而入,把他搖醒之後,他卻反問:「你們怎麼不告而入?」把大家弄得啼笑皆非。

同層的高齡住戶,有三位,今年都是九十七歲。

李奶奶是退休的醫師,以醫師的收入,存個豐厚的養老金,不成問題。但她對銀行非常地不信任,深怕被倒賬,隔一段時間,就要提出存款,換一家銀行。老奶奶的視力和聽力都很差,從填表、提錢、點數、轉換銀行,往往忙壞一批辦事人員,她的隨身看護,更是視此為畏途,但她卻是樂此不疲。老奶奶還喜歡唱歌,歌聲大到她自己可以聽到的時候,則全樓「震」驚。福爺爺,早年旅居美國,生活富裕,家中有廚子、司機伺候,開的車子是賓士、凱廸拉克。他獨鍾兒子,把家產傳下去之後,換來的是不理不睬。目前安養費用,是由三個出嫁的女兒分攤。爺爺雖上了年紀,但發財的夢不斷,每期必買樂透,把零用錢全投上了,有時顯得十分拮据,他卻無怨無悔。

戴奶奶,早年投身京劇,練就很好的身段,她現在雖已高齡,每天仍有兩小時的運動,對一般老人來說,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她也篤信佛教,清晨四時,即可聽到磬聲,表示她在佛堂的早課已經開始。在身、心兩方面,她都算是很健康的老人。

我很慶幸,有機會接觸和觀察許多不同性格的老人,並且和他們成為朋友,但不曉得自己將來會是哪一型?

<特立獨行>

養老院諸多住民中,有一位戴奶奶,年齡不算大,約七十開外。據她自己閒談,多年前出了一次大車禍,情況嚴重,前後動了十多次手術,至今仍得靠助行器才能走動。一般人使用助行器,雙手撐在架上,先邁出一步,移動架子,再邁出另一步,動作比正常步行時間要慢一些。戴奶奶卻辛苦多了,前脚動了一步,後脚雖已經「發功」,卻需要半分鐘的時間,才能勉强拖「它」向前,吃力的表情,令人看了很不忍。有人勸她不如坐個輪椅,比自己苦「撐」要輕鬆些,也有人建議,不必每餐去餐廳,讓人把飯送上樓就行了。

但是,她微笑地回答:「我不打算那樣做,無論如何要憑自己的能力走動,我要上、下樓,我要進、出餐廳。這是一種最好的復健,有功能、有成就,比在復健機器上無聊地閒踩,要有意義多了!」說得一點沒錯,但行動起來卻吃力多了。例如:我們午餐時間是十一點半,通常服務台會提前幾分鐘廣播,提醒大家準備到一樓的餐廳用餐,聽到播音,充裕下樓,飯來口張,輕鬆自在。戴奶奶她可不同了,她早在開飯的前半小時,自房間出發,進電梯、出電梯、走步道、入餐廳、找座位……每一步驟,對她都是一個考驗,餐餐如此,日日如此,這須要何等的耐心和毅力啊?用餐完畢,大家一哄而散,戴奶奶回房的路徑和來時一樣地漫長,有時接近電梯,只差兩步左右,大家都好意擋住梯門等她,她的口頭襌:「不要等我,我會有壓力。」這時,以致大家早已回房多時,她才把自己拖回「家」。她是虔誠的教友,每週必參加聚會,場所比餐廳更遠,她也拒絶用輪椅接送,照樣提早出發,儀式中歌聲嘹亮而喜樂,散會後自己再慢慢回房。聊天時,她更透露,每個月會有一次的「出遊」!「怎麼遊?」她有一位運將好友,台灣各地風景區如數家珍,就包一天的車,約三兩鄰居,到有山有水的所在,消磨一天,好不逍遙。她有時還兼任推銷員,推銷農產品。她出身農家,有許多故舊鄰居,每逢水果盛產,她就幫忙向院中推銷,又是文旦又是番茄,從訂購、分發、收款等等,好手好脚的人都覺得吃力,她卻一人獨扛,熱心令人感佩。院中時常有幾位運動老師,到院特別授課,戴奶奶總是坐在第一排,認真聽講,努力學習,感動了老師,莫不傾囊相授。

我們也認得一位王奶奶,同樣是撐著助行器,整日怨天尤人,自卧室批評到廚房。她三餐從不下樓,得派專人送飯到房間,用畢把餐盤往門口一擱,任憑螞蟻、蒼蠅亂飛亂爬。飲水機雖離她住處不遠,但喝一杯水都打電話到服務台,要求派人送去。她似乎整日都把自己鎖在房內,不知在室內都做些什麼?對面相遇,也視若無睹,有時和她同一電梯上下,大家都知道,她不會伸手按個鈕,那樣會弄髒她的手。如此這般,和戴奶奶一百八十度的相反,行徑也算獨特。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讓我體悟到人性的複雜。

<雲窗美景>

當初,決定住進養老院時,有好些房間可供選擇。到達目的地後,搭電梯上院舍的六樓,沿著走道前行,第一眼,我們就看中這個房間。

這個房間並不大,連陽台、花檯大約十三坪左右。房舍落地窗外的一片雲天,吸引了我們的視線。從這個房間的陽台往外望,有一片別墅群,參差的紅瓦浮現在綠樹之間,遠處可見青山,更遠處是無際的雲天。參觀的那天,氣候晴朗,天是純藍的,雲是純白的,陽光下,紅瓦閃爍,綠樹搖曳,好一片歐洲風光,多年前遊歐時,看的就是這些景色。「我們就要這間了!」我和另一半相視點頭。

進住之後,每當掀開窗簾:晴天,可見一朵朵柔和的白雲,鋪陳在藍天上,形狀千變萬化,像各種動物,如羊、狗、獅……陰天,成群的烏雲,像大海中的鯨魚、鯊魚、海豹……傍晚時節,雲霞尤其亮麗炫燦;如遇颱風前夕,行雲更是險惡詭異,不禁令人讚嘆大自然的奇妙。住了好一段時間,欣賞了好多雲彩,每天都在參觀造物主奇妙的畫展,精神非常愉悅。不久前,同樓有位住戶因事要遷出,他的房間面積比我們大些,好意邀我們去參觀,並詢問我們想不想換到他的房間去住?當然,他的房間也有一片落地窗,可以欣賞到窗外景色,雲朵並不缺少,可是陽台前只是一片空曠,看到幾塊參差的園地,遠處更只有高樓和煙囪,和我們窗前歐風的景觀大相逕庭,想不到同是一幢建築,四周的視野竟有天壤之別,我真慶幸我們有一框名畫般的窗櫺,可以欣賞百看不厭的美景,因此,也就謝謝了他的好意。

安養院是連幢建築,彼此以走廊相通,走廊接上兩樓的通道,長可五十米,是散步的好所在。走廊的兩邊各有六扇敞明的玻璃窗,左邊面西,近處有一片綠色山脚自右上角蜿蜒而下,遠處有高高低低的樓影,再遠處是一條天際線,也是日落所在。每當夕陽西下,霞雲四湧,色彩隨著落日變化,步步引人入勝,佇立窗前,美景盡收,久久不忍離去。走廊的另一側和我們的房間同向,所見的景色也類似,但面積卻大了許多,就像欣賞到羅浮宫中的大壁畫,讓人震撼。比較特殊的是夜景,每年耶誕節前後,各家別墅紛紛掛出燈飾,爭奇鬥豔,各色小燈競相閃爍,遠遠看去,如一片星海,真不知自己是置身天上還是人間?

我與老伴退休多年,老屋陳舊,上下樓梯尤其不便,乃決定找個地方安養天年。參觀了頗多處所,屬意現今的選擇,到目前為止,没有不適。每天一早,鳥兒喚醒我們,在清新的空氣中展開一天的活動,飲食有專人照料,病痛有護理關懷,看書讀報之餘暇,掀開窗帘,映進眼簾的是一框畫景,藍天白雲、綠樹紅瓦,光影明暗,變化萬千,如置身於渡假勝地,如此安養,人生夫復何求?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