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武漢封城日記

79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章 一個城市就這樣一下子停了下來

1月23日  我是一個遇事冷靜的人


我算是一個遇事冷靜、淡定的人,直到1月20日武漢新增病例過百,別的省市出現病例,我才開始不知所措。此前公佈的消息顯然存在瞞報的情況。也是從那天起,武漢街頭戴口罩的人突增,好多藥店的醫用口罩都賣光了,還有很多人在買防治感冒的藥。
剛好這段時間我有點感冒,儘管基本好了,但在排隊買口罩的時候,看到前面的人買了4盒奧司他韋(防治流感的藥),我也買了一盒,62元一盒,還是有點貴。
這幾天我一直處於焦慮中,從各地更新的消息來看,大部分確診的都是在15日前過武漢的。武漢是全球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1月中旬正好是大學放假的時間。現在又正值春運,車站人流量必然很大。不過,武漢火車站並沒有嚴格的監管。
我春節本來就不回家,留在原地是最安全的。今天一早醒來看到封城的消息整個人不知所措,無法預料這意味著什麼,會封多久、要做什麼準備?
這幾天看到很多令人憤怒的消息:很多病人確診後也沒能住院的消息;很多發燒的病人無法得到醫治;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等領導於1月21日觀看了湖北省春節團拜會文藝演出……朋友們讓我趕快囤點東西,我本來不想出門,但看到外賣「餓了麼」還在接單,就先下了單,但又擔心外賣也隨時會停。
我也抱著看看外面的情況的心情出了門,街上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年輕人比較少。到了附近的超市,很多人都在排隊結帳,架上米、麵這些保命的食物已經所剩無幾啦。慌亂之中我隨便拿了一些。
有個男的買了很多鹽,有人問說:「你買那麼多鹽幹啥?」他回說:「萬一封個一年呢!」出門的時候,我沒想太多,沒背背包,也沒拉箱子,拿不了很多東西,於是我後來又出門了一趟,開始意識到剛才「搶東西」時絕望的欣喜,便開始覺得可怕。走在路上有些老人並不健壯,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想必更艱難吧。
我覺得即便封城應該還是會有日常生活用品供應的,所以第二趟出門就買了一些「奢侈品」,像優酪乳、蜂蜜等等。回家的路上去了趟藥店,藥店在開始控制進店的人數了。藥店的口罩和酒精都已經賣光,感冒藥也在限購,等我買完東西準備出藥店的時候,店家就不讓人進店了。有個中年女人攔住我,讓幫她買酒精,她的語氣充滿了急切,像是在乞求救命稻草。
囤完食物後,我依然處於震驚中。今天路上的車輛和行人越來越少,一個城市就這樣一下子停了下來。

它什麼時候再活過來?

網友留言:
郭晶妳有口罩嗎,沒有的話我可以寄一些給妳。
1月24日 世界安靜得可怕

世界安靜得可怕。我是獨居,偶爾聽到樓道裡的聲音才能確定還有其他人在。
我有很多時間思考自己要怎麼活下去。我沒有任何體制內的資源和人脈,如果我生病,必然跟很多普通人一樣無法得到救治。因此,我的目標之一是儘量不讓自己生病,我要堅持鍛煉。此外,要活下去食物也是必要的,所以我需要了解生活必須品的供給情況。目前,政府沒有說要封城多久,也沒有告訴我們封城後怎麼保證城市的運轉。有人根據目前感染的人數,預測封城可能會持續到5月。
為了生存,我必須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周圍情況,不要活在楚門的世界中。因此,我今天出了門。

社區樓下的藥店和便利店都沒營業。我往附近不到1公里左右的超市走,路上看到了「餓了麼」的外賣員還在送餐,感到一絲絲安慰。超市里搶購的人依然很多,麵類幾乎被搶光了,米倒是還有一些。我想著既然來了,就買一些東西。蔬菜類需要稱重,而稱重的隊伍排了2、30人,我於是只買了一些香腸、下飯菜、餃子、肉。
接下來,我去了藥店,口罩和酒精依然沒有貨。我買了維他命c發泡錠和碘酒。我家裡幾乎不儲存藥物,因為很少生病。我決定這段時間堅持吃維他命c發泡錠。排隊結帳的時候,見到很多人戴雙層口罩,我也決定要效仿。前面的一對夫妻在聊著還要買什麼,他們買了一次性的醫用手套,說出門可以戴,真是太聰明了。我趕快也買了一盒。後來,醫用口罩到貨了,1袋100個,我本來拿了兩袋,但店員說一袋要價198,我就默默放回去了一袋。結帳的時候卻發現一袋只要99,我又後悔了。雖然如此,我還是增加了可以活久一些的信心。

匱乏讓人沒有安全感,尤其在這種攸關生存的極端情況下。

我又去了菜市場,營業的攤位少了一半,賣的菜也比較少。我買了芹菜、蒜苔和雞蛋。有零星幾間店開著門;香辣牛肉麵的老闆說他們今天內就會暫停營業。賣花圈的店我沒問,他們似乎在看SARS的紀錄片。後來看到間花店,竟然還開著,真讓人意外,下次出門要是它還開著,我就買個盆栽。
回家後,我把身上的衣服全洗了,也洗了澡。
保持清潔衛生現在異常重要。我一天大概要洗2、30次手。
我的半天就這樣結束了,接著開始做午飯。
出趟門讓我感到和這個世界還有聯結,也從別人那裡學到了一些生存的小技巧。這場戰爭裡,大多個體都只能靠自己,沒有體制的保障。我相對年輕,很難想像那些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等更弱勢的個體要怎麼打贏這場仗。

網友留言
我哥哥也一個人在武漢,我每天給他打一通電話確保他安全。很難過,希望這場戰役快點打贏。

我們宜昌也封城了,建議妳,買米和油,還有馬鈴薯、胡蘿蔔、洋蔥這類耐放的東西,肉不吃沒關係,可是蔬菜類不能不吃。有米和油,吃炒飯也能過。我和我老公看了下米和油還很夠,就沒出去搶東西了。

希望妳下次出門,這個城市已經活了過來,然後買盆盆栽,慶祝她的新生。
2月3日 在隔離中尋求和他人的聯繫

每天出門成為我的一個重要日常。
其實我已經覺得出門不是必要,可我還在偏執地堅持。
我在堅持什麼?這個城市不會在明天突然解除封鎖,外面不會在一日之內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這其實是一個微小的反抗,在資訊的封鎖中尋找真實的資訊,在隔離中尋求和他人的聯繫,在不確定中尋找某種確定性。

昨天的晚餐是蒜苔炒肉和稀飯。
晚上和朋友們聊天。有人昨天和媽媽一起跳了舞;有人一邊拼樂高,一邊聽維吉妮亞.吳爾芙的有聲書,她說到女人應該注重自己和現實的關係。

北京下雪了。

昨晚在聊天的時候,我時不時地在做一些線上聯絡的志願工作,但又不想錯過大家的聊天,就開著視訊,聽著她們的聲音,很安心。
早上,我被外面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叫醒,起床望向窗外卻是灰濛濛的,十點多開始放晴。做完運動,吃了早飯,我打開門要出去,發現自己沒有戴口罩。要放鬆警戒好難。

樓下有人在跳繩。

這兩天在路上看到的清潔員大都開始戴一次性口罩了。
今天訪談了兩個清潔員和一個物業公司的保潔員。劉大姐今天50歲,老公是武漢人,她是結婚後搬來這裡的。

劉大姐在一個社區內工作,每天走路2、30分鐘上班。她穿著防護服,帶著3M口罩。防護服和口罩是物業公司發的,但數量不足,有才發,所以她的防護服是舊的。
業主現在都不出門了,把垃圾放在門口讓他們收。
劉大姐說,做保潔員的都是年紀大的人,很多人害怕感染,就不再上班了。我問她為什麼還在做?她說總要有人做。因為穿著防護服,她工作時免不了不停出汗,渾身都是濕的,每天回家都要洗澡。家裡也會做些消毒措施,比如說用84消毒液清潔,都是她做。

太陽出來了,我去了江邊走了一下。
有人在小憩,有人在鍛煉。有個可以翻單杠的64歲「老人家」,很健壯。他四十多歲的時候開始成為三高人士,還得了糖尿病。他沒有吃藥,從那個時候開始鍛煉身體。疫情期間他也每天都出門鍛煉。家裡三代同堂,他們都在家不出門。但他不害怕,身體比較好,就負責出門買菜。

下午和朋友錄了一期博客,分享了我在封鎖中的生活。我很慶幸自己開始寫日記,因為它也成為我的一部
分日常。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