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千山走遍
第一次讀三毛的《萬水千山走遍》時,還是在大學一年級,浪漫情懷正濃的年紀,追著三毛漂泊的足跡,思緒肆意地漫過無數奇異的山川大河,似乎自己也變成了一個行走大地的旅者,跋涉的身影就是世間最美的流動風景。
喜歡三毛,喜歡她背著簡單的行囊,一路風塵,一路灑脫。人們常說,人生在路上,但只有很少的人,能夠真正做到捨棄安樂,迎著未知的風霜雪雨,欣然地踏上遠行之旅。而三毛,選擇用雙腳丈量人生,竟如此輕鬆,如此義無反顧。難怪有人說,三毛的那些文字,是用跋涉的雙腳寫出來的。
一次,在大學寫作課堂上講到三毛的文章,我恍然想起一位來自法國的旅行家。
那是三年前,我去偏遠山區參加一個學術會議。因為早些年就萌生了去探訪的願望,會議結束後,我沒有立刻踏上歸程,而是一個人繼續向西南行進。
一路上,我如願地看到了許多古樸的村落,見識了許多很有特色的古建築,感受到了許多古樸的民風。在一個很小的村落,我停下來,因為我遇見了一個很特別的男子,他來自法國,竟說一口流利的中文。
那天,我正蹲在一條清澈的小河邊,掬一捧清涼的河水,愜意地搓洗臉頰。他不知何時站到了我身後,轉身時,他衝我友好地微笑,我馬上跟他打招呼。他說出自己的名字是帕克,就住在前面的村子。
我問他:「是不是因為喜歡這裡的風景,才停下行走的腳步的?」
他說:「風景當然很美,最重要的是,我在這裡遇到了可愛的妻子達妮。」
我頗感驚訝:「你是說,你的愛情發生在這裡?」
他頗得意地:「是啊,我似乎聽到了上帝的旨意,一路尋愛,走到這裡,遇見了最愛,就再也不想往前走了。」
「你的達妮一定特別漂亮,特別有魅力了。」我猜想他們應該是種浪漫無比的遇見。
「她是最漂亮的,最有魅力的。」帕克的眼睛裡流露著一覽無遺的幸福。
「給我講講你們的故事吧,我很想聽聽。」不只是出於一位作家的職業敏感,我饒有興致地提出這個請求。
於是,我們坐在河邊的青石板上,沐浴著煦和的陽光,帕克開始了娓娓的講述。
原來,帕克出生在法國尼斯的一個殷實的農場主家。巴黎大學畢業後,他去一家旅行類的雜誌社,當了一名記者。隨著一次次愉快的外出採訪,他迷戀上了旅行,就乾脆辭掉了記者的工作,做了一個周遊世界的自由旅行家。一路走來,他用相機和筆,將自己沿途的見聞,圖文並茂地發給各國的眾多報刊,既賺到了支持自己不停地行走的稿酬,還贏得了世界各地無數的「粉絲」。
五年前,他踏上了這塊土地,在那個隱於大山深處的幽靜的村落,他遇見了達妮。記得,他先是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那幅漂亮的織錦,猛一抬頭,才發現繡者更加迷人,她那麼美麗,清水出芙蓉,纖塵不染。一雙明眸善睞,純淨得如一泓澄碧的湖水。
走南闖北,閱過東西方許多國家無數美女的帕克,望著貌若天仙的達妮,兩條腿立刻就定住了。
接下來,他開始拚命地追求達妮。起初,達妮和她的家人說什麼也不同意,他們不相信一個來自異國的貴公子,會真正愛上一個不知名的村子裡的普通村姑,儘管她美貌出眾,可她畢竟只是國中畢業,20歲之前,她最遠也只是去過一次城市,至今尚未坐過火車。
然而,天生具有浪漫情結的帕克,發瘋地愛上了達妮,雖然痴情的求愛一再受挫,可他並未氣餒,反而激起他堅持下去的熱情。他乾脆住下來,每天跟著達妮的家人下田種地,下河捕魚。達妮編織,他就在一旁幫忙。待他,冷也罷,熱也罷,他一概滿面帶笑,滿眼的愛意盈盈。即便是一塊冰,也要被他那份痴情融化了,更何況達妮對他還不乏好感呢。
很快,達妮的家人不再固執地反對,兩個年輕人的心也越來越近。
相識18個月後,帕克與達妮的愛情終於修成正果。帕克尊重達妮家人的意見,停下了四處行走的腳步,把家安在了那個村子裡,與達妮一起過起了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帕克說,他是來自西方的牛郎,達妮則是降臨在東方的織女,兩個人是確確實實的千里有緣來相會。
帕克指著不遠處那一畦菜地,驕傲地告訴我,那是他一鎬一鎬地開墾出來的,他種的菜長得好,村裡的人都翹指誇讚。他說自己在法國,父親的農莊種地,用的是全套的農機具,而在這裡,依然是純正的手工作業,他真正體驗了陶淵明筆下詩意的田園生活。
望著帕克手上磨出的厚繭,我逗他:「為了愛情,西方紳士變成了東方的農夫,不後悔?」
他連連搖頭:「一點都不後悔,我還覺得這樣挺幸福的。」
「一個喜歡行走在萬水千山之中的人,突然蝸居在這樣一個偏遠的小寨子裡,開始的時候,是不是很不適應?」我很好奇,他放棄了周遊世界,難道就沒有一點的遺憾?他為何不帶上達妮,兩個人一同繼續浪漫之旅呢?
帕克告訴我,達妮的父母年紀都很大了,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哪裡也不想去,達妮還有一個身心障礙的哥哥,離不開家人的照料,達妮是一個孝順女,她要陪在父母的身邊,幫著照顧哥哥。而他,既然那麼愛達妮,自然要留下來,和她一起同甘共苦了。
我不無遺憾地慨嘆:「一個喜歡風塵僕僕趕路的人,就此停止了跋涉,你這樣驟轉180度的選擇,真叫人佩服。」
帕克平靜地說:「我無數次在心裡問過自己,萬水千山走遍,又是為了什麼?最終我明白了:一路遠行,是因為心頭有愛的呼喚。當有一天,我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最愛,為愛停下來,又有什麼不應該的呢?所以,我欣然自己的選擇,認定這是一個行走者最幸福的歸宿。」
面對帕克那十分滿足的笑容,我恍然大悟原來,萬水千山走遍,絕不是目的,尋找真愛,與愛同在,才是一個行者最美的心願。
那天,我和一位文友無意間聊起了帕克的故事,朋友真誠地讚許後,又向我講述了他父母的故事。
他的父親,當年是一個很優秀的地質勘探員,整年地走南闖北,四處尋礦。那年冬天,他隨勘探隊來到高山下的一條大峽谷,探尋金礦。在一條羊腸小路上,他邂逅了一個眉目清秀的女子,兩人目光那麼輕輕一對,父親那幽閉的心扉,便立刻被開啟了。後來,不顧勘探隊嚴格的紀律,毅然決定要和她戀愛、結婚、生子,一輩子不離不棄。而他,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失去了當時很多人羨慕的好工作,淡出了眾人的視線,在那個山中小屋,與她相親相愛。他和她長時間在清貧、辛苦中度過,將兩個孩子培養成大學生,似乎就是他們一生最大的成功。他曾問過父親,是否後悔過當初的決定。父親憨憨地一笑,說一個人無論走多遠,最終都要停下來。而腳步停下來的地方,一定是心裡有了喜歡,誰會為喜歡後悔呢?
朋友不無羨慕地告訴我:「從相親相愛的父母身上,我懂得了行走和駐足,都應該與愛相伴。」
我深以為然,無論是帕克,還是朋友的父親,他們萬水千山走遍,一路留下的都是愛的足跡,都是愛的故事,簡單,或者豐富,都與美好息息相關。
第一次讀三毛的《萬水千山走遍》時,還是在大學一年級,浪漫情懷正濃的年紀,追著三毛漂泊的足跡,思緒肆意地漫過無數奇異的山川大河,似乎自己也變成了一個行走大地的旅者,跋涉的身影就是世間最美的流動風景。
喜歡三毛,喜歡她背著簡單的行囊,一路風塵,一路灑脫。人們常說,人生在路上,但只有很少的人,能夠真正做到捨棄安樂,迎著未知的風霜雪雨,欣然地踏上遠行之旅。而三毛,選擇用雙腳丈量人生,竟如此輕鬆,如此義無反顧。難怪有人說,三毛的那些文字,是用跋涉的雙腳寫出來的。
一次,在大學寫作課堂上講到三毛的文章,我恍然想起一位來自法國的旅行家。
那是三年前,我去偏遠山區參加一個學術會議。因為早些年就萌生了去探訪的願望,會議結束後,我沒有立刻踏上歸程,而是一個人繼續向西南行進。
一路上,我如願地看到了許多古樸的村落,見識了許多很有特色的古建築,感受到了許多古樸的民風。在一個很小的村落,我停下來,因為我遇見了一個很特別的男子,他來自法國,竟說一口流利的中文。
那天,我正蹲在一條清澈的小河邊,掬一捧清涼的河水,愜意地搓洗臉頰。他不知何時站到了我身後,轉身時,他衝我友好地微笑,我馬上跟他打招呼。他說出自己的名字是帕克,就住在前面的村子。
我問他:「是不是因為喜歡這裡的風景,才停下行走的腳步的?」
他說:「風景當然很美,最重要的是,我在這裡遇到了可愛的妻子達妮。」
我頗感驚訝:「你是說,你的愛情發生在這裡?」
他頗得意地:「是啊,我似乎聽到了上帝的旨意,一路尋愛,走到這裡,遇見了最愛,就再也不想往前走了。」
「你的達妮一定特別漂亮,特別有魅力了。」我猜想他們應該是種浪漫無比的遇見。
「她是最漂亮的,最有魅力的。」帕克的眼睛裡流露著一覽無遺的幸福。
「給我講講你們的故事吧,我很想聽聽。」不只是出於一位作家的職業敏感,我饒有興致地提出這個請求。
於是,我們坐在河邊的青石板上,沐浴著煦和的陽光,帕克開始了娓娓的講述。
原來,帕克出生在法國尼斯的一個殷實的農場主家。巴黎大學畢業後,他去一家旅行類的雜誌社,當了一名記者。隨著一次次愉快的外出採訪,他迷戀上了旅行,就乾脆辭掉了記者的工作,做了一個周遊世界的自由旅行家。一路走來,他用相機和筆,將自己沿途的見聞,圖文並茂地發給各國的眾多報刊,既賺到了支持自己不停地行走的稿酬,還贏得了世界各地無數的「粉絲」。
五年前,他踏上了這塊土地,在那個隱於大山深處的幽靜的村落,他遇見了達妮。記得,他先是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那幅漂亮的織錦,猛一抬頭,才發現繡者更加迷人,她那麼美麗,清水出芙蓉,纖塵不染。一雙明眸善睞,純淨得如一泓澄碧的湖水。
走南闖北,閱過東西方許多國家無數美女的帕克,望著貌若天仙的達妮,兩條腿立刻就定住了。
接下來,他開始拚命地追求達妮。起初,達妮和她的家人說什麼也不同意,他們不相信一個來自異國的貴公子,會真正愛上一個不知名的村子裡的普通村姑,儘管她美貌出眾,可她畢竟只是國中畢業,20歲之前,她最遠也只是去過一次城市,至今尚未坐過火車。
然而,天生具有浪漫情結的帕克,發瘋地愛上了達妮,雖然痴情的求愛一再受挫,可他並未氣餒,反而激起他堅持下去的熱情。他乾脆住下來,每天跟著達妮的家人下田種地,下河捕魚。達妮編織,他就在一旁幫忙。待他,冷也罷,熱也罷,他一概滿面帶笑,滿眼的愛意盈盈。即便是一塊冰,也要被他那份痴情融化了,更何況達妮對他還不乏好感呢。
很快,達妮的家人不再固執地反對,兩個年輕人的心也越來越近。
相識18個月後,帕克與達妮的愛情終於修成正果。帕克尊重達妮家人的意見,停下了四處行走的腳步,把家安在了那個村子裡,與達妮一起過起了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帕克說,他是來自西方的牛郎,達妮則是降臨在東方的織女,兩個人是確確實實的千里有緣來相會。
帕克指著不遠處那一畦菜地,驕傲地告訴我,那是他一鎬一鎬地開墾出來的,他種的菜長得好,村裡的人都翹指誇讚。他說自己在法國,父親的農莊種地,用的是全套的農機具,而在這裡,依然是純正的手工作業,他真正體驗了陶淵明筆下詩意的田園生活。
望著帕克手上磨出的厚繭,我逗他:「為了愛情,西方紳士變成了東方的農夫,不後悔?」
他連連搖頭:「一點都不後悔,我還覺得這樣挺幸福的。」
「一個喜歡行走在萬水千山之中的人,突然蝸居在這樣一個偏遠的小寨子裡,開始的時候,是不是很不適應?」我很好奇,他放棄了周遊世界,難道就沒有一點的遺憾?他為何不帶上達妮,兩個人一同繼續浪漫之旅呢?
帕克告訴我,達妮的父母年紀都很大了,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哪裡也不想去,達妮還有一個身心障礙的哥哥,離不開家人的照料,達妮是一個孝順女,她要陪在父母的身邊,幫著照顧哥哥。而他,既然那麼愛達妮,自然要留下來,和她一起同甘共苦了。
我不無遺憾地慨嘆:「一個喜歡風塵僕僕趕路的人,就此停止了跋涉,你這樣驟轉180度的選擇,真叫人佩服。」
帕克平靜地說:「我無數次在心裡問過自己,萬水千山走遍,又是為了什麼?最終我明白了:一路遠行,是因為心頭有愛的呼喚。當有一天,我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最愛,為愛停下來,又有什麼不應該的呢?所以,我欣然自己的選擇,認定這是一個行走者最幸福的歸宿。」
面對帕克那十分滿足的笑容,我恍然大悟原來,萬水千山走遍,絕不是目的,尋找真愛,與愛同在,才是一個行者最美的心願。
那天,我和一位文友無意間聊起了帕克的故事,朋友真誠地讚許後,又向我講述了他父母的故事。
他的父親,當年是一個很優秀的地質勘探員,整年地走南闖北,四處尋礦。那年冬天,他隨勘探隊來到高山下的一條大峽谷,探尋金礦。在一條羊腸小路上,他邂逅了一個眉目清秀的女子,兩人目光那麼輕輕一對,父親那幽閉的心扉,便立刻被開啟了。後來,不顧勘探隊嚴格的紀律,毅然決定要和她戀愛、結婚、生子,一輩子不離不棄。而他,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失去了當時很多人羨慕的好工作,淡出了眾人的視線,在那個山中小屋,與她相親相愛。他和她長時間在清貧、辛苦中度過,將兩個孩子培養成大學生,似乎就是他們一生最大的成功。他曾問過父親,是否後悔過當初的決定。父親憨憨地一笑,說一個人無論走多遠,最終都要停下來。而腳步停下來的地方,一定是心裡有了喜歡,誰會為喜歡後悔呢?
朋友不無羨慕地告訴我:「從相親相愛的父母身上,我懂得了行走和駐足,都應該與愛相伴。」
我深以為然,無論是帕克,還是朋友的父親,他們萬水千山走遍,一路留下的都是愛的足跡,都是愛的故事,簡單,或者豐富,都與美好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