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成長順其自然
1.
盛夏,母親洗衣煮飯,打掃庭院。過沒多久,鼻尖滾出鹽粒大小的汗,一顆一顆,密密麻麻。人常說,鼻尖出汗,勞碌命。我看見了,總感到心疼,勸說:「大熱天,媽媽你少做一點家事,看你,滿身大汗,多辛苦。」
母親卻是不在意的,揮一揮手,爽朗地笑,流汗好,人啊,只有在該流汗的時候流汗,身體才健康。
我是不信的,大熱天,揮汗如雨地做家事,這不是自討苦吃嗎?我遺傳母親,一熱,鼻尖會冒汗。鼻尖冒汗,妝就花了,一點也不美。若流一身的汗,更糟糕,黏糊糊,像沾了膠水一樣,說有多難受就有多難受。
以前條件不好,沒冷氣,沒電扇,夏天總是一身又一身的汗。現在呢?家家有冷氣,還怕流汗嗎?
當然是不怕的。將冷氣溫度穩穩地調至二十四度,盛夏成了隔岸的火。多少人躲在清涼的冷氣房過著「四季如春」的生活。
沒想到,多年不流汗的我,體質越來越差。
天天做家事的母親,精氣神竟然比我好很多。
冬冷夏熱,自然界的定律。
現代人運用各式各樣的高科技,活在恆溫的世界,如同「非當季的蔬菜」,終歸是違反自然界的定律的。過度的舒適好比「溫水裡的青蛙」,不知不覺間,消耗了精神,終日倦怠。
讀書,看到一篇文章,赫然寫著夏天流汗有許多好處:排毒、潤膚、減肥、提高免疫力、促進消化、增強記憶力……
嚇出一身汗。
原來,主動流汗是一種自然現象,強過靈丹妙藥。
所謂自然:事物按其內部的規律發展變化,不受外界干預。
而自然之道,包羅萬象,其中一項僅僅是在夏天酣暢淋漓地流一身汗。
2.
年輕的時候,愛出風頭,總喜歡穿漂亮卻不保暖的衣服。
才是初春,天寒料峭。卻是等不及地,早早脫了厚外套,脫了毛衣。
一件薄薄的襯衫貼身而穿,婀娜、鮮豔、漂亮。
的確是好看,彷彿把春天穿在身上,一路奼紫嫣紅。
老人們追後面喊:「穿這麼少,會著涼呀。」
轉頭就走,誰聽?任何人都不會聽。年輕的身體,暗伏隱隱的火,冷是什麼?著涼是什麼?青春需要美麗,在動人面前,什麼都得讓道,更何況只是一點點的冷,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有風,凜冽料峭。薄薄的衣服,擋不了,風吹肚皮,透心涼。卻是不管,有多美麗,就有多「凍人」。
好像沒什麼事,照樣走路有風,照樣笑聲朗朗,照樣活蹦亂跳。春天走了又來,來了又走。幾年之後,那個耐寒的我,種下病根,怕風、怕冷、怕冰涼的食物。深秋時節,早早穿起羽絨外套。
那些年欠下的溫度,彷彿高築的債,在往後的日子,一點點還。而,網路時代,年輕人猝死的消息,三不五時出現。
總會心驚膽顫。那麼年輕,那麼有才華,怎麼會?怎麼不會!
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作息紊亂,「年輕」再有資本,也禁不起日夜不休的揮霍。
三十多歲的副主編,猝死。商店的年輕老闆,猝死。
日夜玩遊戲的網咖少年,猝死。
……
原來,透支與死神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渴了,要喝水;睏了,去睡覺;餓了,得吃飯……
最簡單的自然之道,有多少人正走在背道而馳的路上?
3.
里約奧運,捧紅了一位運動選手。
她並不是金牌得主,僅僅因為一個採訪影片,迅速竄紅。
人們喜歡她不加掩飾的天真,直接坦率的回答,幽默風趣的金句。而她在社群網站上的聲名大噪,瞬間增加幾百萬的粉絲。
神話一般。
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她在二十歲的年齡,說著二十歲的話,有著二十歲的表情。一個女孩用自身年齡的原本模樣征服了大家。她自然,純真,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
見慣了戴著面具的笑容,聽慣了精心準備過的回答。她的橫空出世,彷彿一股清流,讓人不禁歡喜。
有人問,這樣討人喜歡的女孩,父母是怎麼教育出來的?
我想,她的父母,一定不會過多地「教育」。只會在她的成長中「順其自然」,呵護這份純真的「天然」。
試看當下的獨生子女,彷彿很幸福。那麼多的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又彷彿很痛苦,學完數學,學英語,學完英語,學鋼琴……
他們的成長,父母控制,步步為營,精細到每一分鐘。常常會迷惘,現在的孩子與小時候的我們,誰更幸福?小時候,我在鄉下,天寬地闊,一放學,發了瘋地玩。游泳,溪邊自學的。
……
天地為教室,大自然為書本。糊里糊塗卻也一路平順,也就長大了。而現在的大部分孩子,物質豐盈,學習量卻很大。他們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想穿什麼就有什麼,想玩呢,卻不自由!安親班、補習班、才藝班,安排得密密麻麻,彷彿一株正在被精心雕琢的盆栽。
而那位運動選手,一派天真,不受拘束,大大咧咧,如同一棵野生的樹。讓孩子保持孩子原本的模樣,不要揠苗助長,也不要過多規畫。或許,這便是教育的自然之道。
1.
盛夏,母親洗衣煮飯,打掃庭院。過沒多久,鼻尖滾出鹽粒大小的汗,一顆一顆,密密麻麻。人常說,鼻尖出汗,勞碌命。我看見了,總感到心疼,勸說:「大熱天,媽媽你少做一點家事,看你,滿身大汗,多辛苦。」
母親卻是不在意的,揮一揮手,爽朗地笑,流汗好,人啊,只有在該流汗的時候流汗,身體才健康。
我是不信的,大熱天,揮汗如雨地做家事,這不是自討苦吃嗎?我遺傳母親,一熱,鼻尖會冒汗。鼻尖冒汗,妝就花了,一點也不美。若流一身的汗,更糟糕,黏糊糊,像沾了膠水一樣,說有多難受就有多難受。
以前條件不好,沒冷氣,沒電扇,夏天總是一身又一身的汗。現在呢?家家有冷氣,還怕流汗嗎?
當然是不怕的。將冷氣溫度穩穩地調至二十四度,盛夏成了隔岸的火。多少人躲在清涼的冷氣房過著「四季如春」的生活。
沒想到,多年不流汗的我,體質越來越差。
天天做家事的母親,精氣神竟然比我好很多。
冬冷夏熱,自然界的定律。
現代人運用各式各樣的高科技,活在恆溫的世界,如同「非當季的蔬菜」,終歸是違反自然界的定律的。過度的舒適好比「溫水裡的青蛙」,不知不覺間,消耗了精神,終日倦怠。
讀書,看到一篇文章,赫然寫著夏天流汗有許多好處:排毒、潤膚、減肥、提高免疫力、促進消化、增強記憶力……
嚇出一身汗。
原來,主動流汗是一種自然現象,強過靈丹妙藥。
所謂自然:事物按其內部的規律發展變化,不受外界干預。
而自然之道,包羅萬象,其中一項僅僅是在夏天酣暢淋漓地流一身汗。
2.
年輕的時候,愛出風頭,總喜歡穿漂亮卻不保暖的衣服。
才是初春,天寒料峭。卻是等不及地,早早脫了厚外套,脫了毛衣。
一件薄薄的襯衫貼身而穿,婀娜、鮮豔、漂亮。
的確是好看,彷彿把春天穿在身上,一路奼紫嫣紅。
老人們追後面喊:「穿這麼少,會著涼呀。」
轉頭就走,誰聽?任何人都不會聽。年輕的身體,暗伏隱隱的火,冷是什麼?著涼是什麼?青春需要美麗,在動人面前,什麼都得讓道,更何況只是一點點的冷,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有風,凜冽料峭。薄薄的衣服,擋不了,風吹肚皮,透心涼。卻是不管,有多美麗,就有多「凍人」。
好像沒什麼事,照樣走路有風,照樣笑聲朗朗,照樣活蹦亂跳。春天走了又來,來了又走。幾年之後,那個耐寒的我,種下病根,怕風、怕冷、怕冰涼的食物。深秋時節,早早穿起羽絨外套。
那些年欠下的溫度,彷彿高築的債,在往後的日子,一點點還。而,網路時代,年輕人猝死的消息,三不五時出現。
總會心驚膽顫。那麼年輕,那麼有才華,怎麼會?怎麼不會!
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作息紊亂,「年輕」再有資本,也禁不起日夜不休的揮霍。
三十多歲的副主編,猝死。商店的年輕老闆,猝死。
日夜玩遊戲的網咖少年,猝死。
……
原來,透支與死神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渴了,要喝水;睏了,去睡覺;餓了,得吃飯……
最簡單的自然之道,有多少人正走在背道而馳的路上?
3.
里約奧運,捧紅了一位運動選手。
她並不是金牌得主,僅僅因為一個採訪影片,迅速竄紅。
人們喜歡她不加掩飾的天真,直接坦率的回答,幽默風趣的金句。而她在社群網站上的聲名大噪,瞬間增加幾百萬的粉絲。
神話一般。
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她在二十歲的年齡,說著二十歲的話,有著二十歲的表情。一個女孩用自身年齡的原本模樣征服了大家。她自然,純真,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
見慣了戴著面具的笑容,聽慣了精心準備過的回答。她的橫空出世,彷彿一股清流,讓人不禁歡喜。
有人問,這樣討人喜歡的女孩,父母是怎麼教育出來的?
我想,她的父母,一定不會過多地「教育」。只會在她的成長中「順其自然」,呵護這份純真的「天然」。
試看當下的獨生子女,彷彿很幸福。那麼多的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又彷彿很痛苦,學完數學,學英語,學完英語,學鋼琴……
他們的成長,父母控制,步步為營,精細到每一分鐘。常常會迷惘,現在的孩子與小時候的我們,誰更幸福?小時候,我在鄉下,天寬地闊,一放學,發了瘋地玩。游泳,溪邊自學的。
……
天地為教室,大自然為書本。糊里糊塗卻也一路平順,也就長大了。而現在的大部分孩子,物質豐盈,學習量卻很大。他們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想穿什麼就有什麼,想玩呢,卻不自由!安親班、補習班、才藝班,安排得密密麻麻,彷彿一株正在被精心雕琢的盆栽。
而那位運動選手,一派天真,不受拘束,大大咧咧,如同一棵野生的樹。讓孩子保持孩子原本的模樣,不要揠苗助長,也不要過多規畫。或許,這便是教育的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