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可愛
展信悅,見字如晤,五月如約而至,是我喜歡的五月。也許是因為我在五月出生,五月對我而言的意味又更加深刻了。喜歡春末初夏的感覺,雖然臺灣常常沒有春天,對於春總是有一種很模糊的印象。最近已經開始像夏天那樣熱起來了,但是初夏又帶著一種獨特的生機,有期待,又有驚喜,很像是「生長」的過程,偶爾碰壁,卻堅定不移地往前走。五月對我來說,便是如此。黑夜漸漸變短,白晝開始冗長,一切都帶著嚮往,我在這樣的日子裡恢復了生氣,開始整理堆積了整個冬季的書桌,一收拾就彷彿自己眞的在往前了。
看完你的來信,讓我不自覺地想到十幾歲的自己,剛開始喜歡上自己的偶像,因為零用錢不多,總是在下課後到唱片行逛逛,買不起專輯嘛,就去多看看它,這樣也很開心,是那些匱乏日子裡少有的快樂來源。然後,久久地攢到了足夠的錢,就去買一張專輯,僅僅如此就足夠我快樂好久。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十六歲,開始了人生第一份打工,是在超級市場裡當收銀員,只能在周末的時間上班,一上就是九個小時。十幾歲的少女開始賺錢,接觸到那些社會的複雜和陰暗面,剛開始的時候,因為不熟悉流程有時會挨罵,做事也不夠利索,站的時間又長,有時候還會遇上難搞的客人,一天下來總是心力交瘁,偷偷地哭,很是難過。但,至今仍然記得拿到第一份靠自己賺得的錢時,那種激動的心情,我用那筆錢第一次去看了偶像的演唱會,當時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年少的自己擁有的不多,可能只有十分錢,但是我願意將自己有的全部都給付出去,這種付出很純粹、很美好,並不要求什麼回報,這是一種無條件的滿足,猶如給出了自己的全世界,用盡了自己的全力。
我一直覺得長大像是一種更換零件的過程,將我們身上的某些東西用舊了,然後換成新的,當中摻雜了許多生活的苦與淚,世界的正與反,陰晴圓缺,悲歡離合,這些明亮的、鮮豔的、灰暗的色彩滲透著我們的生命,當生命的色彩越來越豐富,同樣也越來越混濁的時候,人又怎麼能夠保持從前的純粹呢?我們的某些部分都已經更新汰換,改變成別的東西。
長大後的快樂都是有條件的,你再也不會付出你的全世界給偶像或者任何人,連去愛人都會衡量,他也愛我嗎?他也會像我對他付出那樣對我付出嗎?我和他之間有未來嗎?可以走多久?這些問題在小時候的自己看來,一點都不重要,那時的我們,不會想遙遠的明日,不會想對方的回報,不會想失去的可怕,有的就是一個赤誠的眞心,有的就是義無反顧的勇氣。
可能是碰壁多了,變得小心翼翼;可能是付出久了,開始覺得累了,想放棄了。就連追星,這麼快樂的事,也跟現實連結,請假、機票、住宿,現在有一百分錢了,我們卻不再付出全部了,這就是所謂的代價吧。
然而,我並沒有覺得這是件很悲傷的事,在《你的少年念想》的後記裡寫了一句這樣的話:「青春有青春的好,長大有長大的好。」我至今也仍然是這麼認為。那時的自己,美好、純粹,偶爾矯情,經常大膽,四處碰壁,遍體鱗傷,卻是那麼的不自由,軟弱,不堪一擊。現在的我,雖然有時膽小,懂得衡量和計算,多了許多思考,有時瞻前顧後,但也強大、從容,能去更大的世界,能走更多的地方,能做更多的事情。你說這是不是也很好呀?的確是如你所說的,長大後不再純粹了,但是我決定將那些混沌不淸的色彩重新排列,去創作人生的畫作,一些獨一無二的裂縫,也碎得很美。
你信中提到的年齡焦慮,其實我有時也會有,我相信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的。我很記得小時候有一個鄰居哥哥,在我十幾歲的時候,他二十幾歲,我就在想,哇,原來二十幾歲的人是這樣子的啊,一下子就有了距離感。等到我二十歲的時候,我見到三十幾歲的哥哥,我就在想,天哪,他已經成家立室了,成家立室對我來說是多麼遙遠的詞。而我現在將近三十歲了,仍然沒有這種實感,我要成為那個我以前眼中「三十而立」的樣子。
什麼年紀應該是什麼樣子,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是誰訂的潛規則?而我們又為了什麼要去依照別人訂的規則來生活呢?我的世界有我自己的規則。我的三十歲,和鄰家哥哥的三十歲,和你的三十歲都會不一樣。這樣才是對的。
沒有所謂應該做些什麼,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偶爾做喜歡的事,偶爾笑,偶爾哭,這才是每一個年齡階段要去做的事。
最近聽到最開心的一句稱讚是:「你變得更可愛了。」可愛是一個我很偏愛的詞語,它有一種不可言說的,讓人的心臟輕輕一晃的感覺,第二是我喜歡我給這個詞的定義,可愛的,可以去愛的。我希望自己能夠是個可愛的人。然後我想將這句話也送給你。
願你可愛,一直可愛。
感謝一期一會的相遇,希望下次還可以在線下演唱會見面,五月愉快。
不朽 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