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金劍之謎(摘錄)
東方朔見那原告不過是一名十四、五歲的羸弱少年,一時好奇,也跟了進來,站在旁側吏卒身後,側耳聆聽。
這案子其實再簡單不過──原來那少年名叫管敢,被告人管媚、陽安是他的姊姊、姊夫,他父親管線是無終縣的大富翁。八年前管線病逝,臨死前將所有財產留給了女兒管媚,只給管敢留下一把寶劍,且交由管媚保管,要等到管敢滿十五歲時再交給他。而今管敢已經年滿十五歲,管媚卻不肯將寶劍還給弟弟。管敢多年來受盡姊姊、姊夫白眼,實在氣不過,遂按父親臨終囑咐,趕來郡府告狀。
李廣耐著性子聽完,審閱了管線留下的遺書,問道:「管媚,這遺書是真的麼?」管媚道:「確是家父親筆。」
李廣一拍桌案,怒道:「那麼還有什麼可說的?快些將寶劍拿出來,還給你弟弟。老夫還要趕去軍營,沒空陪你們這些小孩子在這裡玩過家家。」
管媚其實早知道這樁案子非敗訴不可,但聽聞現任郡太守李廣不理地方政務,又存了僥倖心理,居然不辭辛苦,一路跟來到平剛城。此刻見飛將軍發怒,嚇了一跳。不得已解開外袍,從腰間取出一柄短劍,很不情願地遞給管敢。
那短劍通體金色,劍連於靶,靶盤龍鳳之狀,左文如火焰,右文如水波,光彩多目,不過僅一尺半長,似是女子用劍。
管敢數百里奔波,就為了索回父親的遺物,此刻寶劍終在己手,不由得百感交集,憶起慈母、慈父早亡,數年來過著寄人籬下的淒慘生活,登時愴然涕下。
李廣卻彷彿發現了天大的怪事,從堂首走下來,瞪大眼睛問道:「這就是你父親留給你的寶劍麼?」管敢道:「是。」李廣道:「可否借老夫看看?」
管敢便將短劍遞過來。李廣卻不著急拔出劍身,只反反覆覆查看那金劍的外觀。良久之後才拔劍出鞘,刃如霜雪,雖也是柄難得的利刃,但較之城南酒肆所遇劍客雷被佩戴之劍,又有所不如了。
管敢道:「有什麼不妥麼?」李廣道:「像,實在太像了。」搖了搖頭,將劍還給管敢,回到座上,道:「這件案子已經了結,你們可以回家去了。」
東方朔忙挺身站了出來,道:「不急。李將軍,這件案子沒這麼簡單。」李廣愕然道:「東方大夫來大堂做什麼?難道老夫斷的不對麼?」一旁軍正魯謁居忙道:「有管線遺書為憑,管氏姊弟對遺書內容均沒有疑問,將軍按照管線生前遺願斷案,並無任何不妥之處。」
東方朔哈哈笑道:「並無任何不妥之處,軍正好大的口氣!」語氣中大有嘲諷之意。李廣勃然色變,強壓怒氣,道:「東方大夫,有話請直言。」
東方朔道:「將軍有沒有想過,管線是富甲一方的大富翁,家產近百萬,金銀堆積如山,為何偏偏只留一柄金劍給唯一的愛子?當然,能令李將軍動容的寶劍,一定很不一般,但對民間百姓來說,寶劍再利,也比不上一日兩餐。管敢,你說實話,如果你父親留給你十萬錢和寶劍,但你只能選擇一樣,你會選擇什麼?」管敢毫不遲疑地答道:「當然是十萬錢。」
東方朔道:「如果你選的是十萬錢,那麼還沒有等你長大,這十萬錢就會被你姊姊完全奪走,你自己怕也是性命難保。瞧,這就是令尊的高明之處了,他去世之時,你才七歲,而你姊姊卻已經二十餘歲,且嫁予陽安為妻。管線生前知道你姊姊為人貪婪狠毒,自己一旦撒手,必然會來與弟弟爭奪財產,如家又多惡奴,怕是你活不長。所以他有意將家產全部留給你姊姊,這樣你姊姊如願以償,不會再因為財產之事置你於死地。而留給你的寶劍則大有玄機,劍代表著決斷。你父親早料到你姊姊性格強硬,到你十五歲時必不肯按遺書要求把寶劍給你,因而他預先又有遺命,告誡你一旦有爭執就直接來郡府申訴,如果遇上明白事理的太守,立即就能明白他遺書留劍的真正用意。」
他聲音洪亮,言辭侃侃,抑揚頓挫,頗有鴻儒之風。眾人恍然有所醒悟,堂中一片嘩聲。唯獨管媚臉色陰沉,連聲冷笑。
陽安急道:「東方君,你我好歹也算是故人,如何這般惡言誣陷我妻子?」東方朔笑道:「是不是誣陷,你心中最清楚。不過我瞧你妻子兇悍強硬,你畏懼她,怕她怕得要命,諒你有話也不敢說出來。」
陽安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渾然不知該如何自處。
李廣料不到遺書和寶劍的背後竟有這樣的玄機,然而仔細思慮,的確只有如此解釋才最合情合理,極是感慨,嘆道:「這管翁生前這番苦心安排,考慮得是多麼深遠啊。」對東方朔也終於刮目相看,當即判決道:「管媚、陽安,郡府將管線全部遺產判給管敢,你二人回無終後須將全部財產立即歸還,不得延誤。」
管媚、陽安伏在地上,連連叩首,請求李廣重新判決。李廣道:「你們這樣的壞女惡婿,已經得到八年的好處,難道還想要貪心不足麼?」命掾史將二人趕出堂去。
管媚抬起頭來,冷然道:「請將軍再聽妾一言,並非妾心狠貪財,實在是因為管敢他不是我親弟弟。」陽安驚道:「阿媚,你可別……」管媚咬唇出血,道:「這本是家中醜事,妾為了亡父名譽著想,一直沒有揭破,但事情既到了這個地步,妾不得不全盤托出了。」
原來管媚與管敢並非同產姊弟,管媚為管線原配靳氏中年所生,靳氏身故後管線一直沒有再娶,直到六十餘歲才娶了年輕的新婦莫氏。當時管線已是白髮老翁,鄉里有許多風言風語,稱莫氏是為了管家財產,又稱其不守婦道,與同縣惡少年有奸。成婚一年後,莫氏產下管敢,流言紛起,稱管敢非管線親子。不久,莫氏撒手西去,只留下繈褓中的幼子。管線礙於家醜,又望子心切,明知管敢不是親生骨肉,還是當作親子撫養。
驀然曝出管敢身世疑問,最驚訝的當屬管敢本人。他瞠目結舌半晌,才囁嚅道:「姊姊你……」
管媚看都不看弟弟一眼,道:「妾所言句句是實,將軍可以派人到無終縣找鄉里鄰居查驗。既然管敢不是我管家的人,根本就無權分得任何財產。妾之前不肯將寶劍交出,也是因為不願意家父遺物落入外人之手。」
東方朔道:「你可有實證能證明管敢不是你同父異母的弟弟?」管媚道:「這還要證實麼?管敢出生時,家父已年近七旬……」
東方朔道:「我是問你有沒有實證?」管媚遲疑了下,道:「沒有。」
東方朔道:「那好,我告訴你,我能證明管敢是尊父的親生兒子!」走過去問道:「你是不是很害怕?」管敢搖搖頭,道:「我不害怕。今日慶幸能遇上東方先生,這才能知道父親大人臨死的一番苦心安排,就算我得不到一文錢,我內心也會感激不盡。」
東方朔道:「你既然不害怕,為什麼身子一直在發抖?」管敢道:「我只是天生怕冷。」東方朔道:「很好。李將軍,你可以暫時命人帶他們下去。等到正午時分,咱們再來大堂審案。」
他自作聰明、越俎代庖的做派固然令人生厭,可他確實聰明過人。李廣又正煩這件沒完沒了的奇怪案子,巴不得有個人來替自己處置,當即命人先監禁管敢三人。
*************************************************************************
到了正午,東方朔準時出現,命人帶上原告、被告,徑直扯著管敢來到院中站定,道:「你們大夥兒來看。」
院中除了李廣等人,還聚集了許多趕來看熱鬧的掾史、士卒,聞聲一齊望過去──只見那柄引發出這起案子的短劍正別在管敢腰間,在太陽下發出燦然金光,極是耀眼。
東方朔見眾人目光灼灼,不離管敢腰間,忙道:「我不是讓你們看劍,是讓你們看管敢的人。」
軍正魯謁居問道:「管敢有什麼出奇之處麼?」東方朔哈哈大笑道:「這麼明顯的事,你們居然都看不出來!管線娶後妻莫氏時已是六旬老翁,精血衰敗,因而老人之子先天不足,非但不耐嚴寒,而且日中無影。」
眾人朝管敢腳下望去,果見沒有人影,不由得齊聲發出驚呼,一片譁然。管敢自己也驚奇不已,在陽光下來回走動幾步,還是沒有人影。
東方朔笑道:「管敢,你當真好命,老天爺都眷顧你,天氣陰了那麼多日,唯獨今日晴了。」驀然提高聲音,轉頭喝道:「管媚,你這女人心腸好狠毒,為奪財產不惜誣陷親弟。令尊能安排下十五歲寶劍之計,何等人物,豈能不知管敢是否親生骨肉?倒是你這樣凡俗庸鄙之人,日日算計,卻還是敵不過你死去父親生前安排下的巧計。」
*************************************************************************
劉陵自後面趕來,嚷道:「公主,你聽到大夥兒議論金劍之謎的案子了麼?東方大夫可真是神人。」大致講述了經過。夷安公主「啊」了一聲,眼睛瞪得老大,道:「這麼傳奇?」見霍去病和韓說已藉機走掉,便乾脆來到東方朔房中,嚷道:「東方大夫,你這麼聰明,做我的師傅好不好?」
東方朔正躺在床上閉目養神,被公主強行鬧了起來,很有些著惱,不悅地道:「公主不是已經有主傅了麼?」夷安公主道:「義主傅只是醫術高明,別的本事不及東方大夫,更不要說斷案這種好玩的事。況且主傅是父皇指派給我的,我自己也可以拜師傅呀。琴心不就拜了義主傅為師傅,跟她學習醫術麼?」
東方朔嘻嘻一笑,道:「義姁是公主的主傅,有朝廷的豐俸厚祿養著,我給公主當師傅,有什麼好處?」
*************************************************************************
次日一早,一陣緊密的桴鼓聲敲響,打破了郡府的寧靜。夷安公主做了一夜孫公主和匈奴單于的怪夢,本能地從床上坐起來,叫道:「呀,有軍情!匈奴人來了!」匆忙穿好衣服出來,卻不是什麼軍情,而是有百姓來擊鼓告狀。
夷安公主認出那擊鼓告狀人是昨日在城南客棧見過的店主欒翁之子欒大,忙上前問道:「出了什麼事?」欒大二十來歲,臉色煞白,顫聲道:「殺……殺人了……」
郡太守李廣不在城中,主事的長史暴勝之尚在城西家中。當值的掾史正要派人去城外請暴勝之,夷安公主跺腳道:「遠水救不了近火。郡府裡不是有現成的神人麼?快,快去請我師傅東方大夫來。」
東方朔憑金劍斷奇案之事早已傳遍全城,郡府大小官吏均服其能,掾史雖覺於制度不合,但料到即使長史趕來郡府,多半也要請東方朔出面,何況公主已經發了話,便依言去後院延請。
東方朔猶自睡眼惺忪,抱怨道:「你們右北平郡的案子怎麼這麼多?治安這般差,認真考核起來,你們郡太守今年的考績多半要得負殿。」掾史賠笑道:「平時沒有這麼多事的。有勞大夫君。」
東方朔來到前院,一見到告狀人,眼睛登時瞪得溜圓,疾步上前,問道:「是管敢被殺了,是不是?」欒大道:「是……是管敢……」
東方朔捶胸頓足,悔之不及,道:「我早該料到的!早該料到有人會打那柄金劍的主意!昨日如果及時勸得管敢交出金劍,也不會為他帶來殺身之禍。」
夷安公主道:「這怪不得師傅,當時霍去病和韓說出了事,一時來不及回去客棧嘛。」東方朔道:「唉,我還說今早要為管敢送行,想不到……」
欒大愣了好久,才結結巴巴地道:「不是……不是管敢被殺,是……是他殺了人。」
東方朔見那原告不過是一名十四、五歲的羸弱少年,一時好奇,也跟了進來,站在旁側吏卒身後,側耳聆聽。
這案子其實再簡單不過──原來那少年名叫管敢,被告人管媚、陽安是他的姊姊、姊夫,他父親管線是無終縣的大富翁。八年前管線病逝,臨死前將所有財產留給了女兒管媚,只給管敢留下一把寶劍,且交由管媚保管,要等到管敢滿十五歲時再交給他。而今管敢已經年滿十五歲,管媚卻不肯將寶劍還給弟弟。管敢多年來受盡姊姊、姊夫白眼,實在氣不過,遂按父親臨終囑咐,趕來郡府告狀。
李廣耐著性子聽完,審閱了管線留下的遺書,問道:「管媚,這遺書是真的麼?」管媚道:「確是家父親筆。」
李廣一拍桌案,怒道:「那麼還有什麼可說的?快些將寶劍拿出來,還給你弟弟。老夫還要趕去軍營,沒空陪你們這些小孩子在這裡玩過家家。」
管媚其實早知道這樁案子非敗訴不可,但聽聞現任郡太守李廣不理地方政務,又存了僥倖心理,居然不辭辛苦,一路跟來到平剛城。此刻見飛將軍發怒,嚇了一跳。不得已解開外袍,從腰間取出一柄短劍,很不情願地遞給管敢。
那短劍通體金色,劍連於靶,靶盤龍鳳之狀,左文如火焰,右文如水波,光彩多目,不過僅一尺半長,似是女子用劍。
管敢數百里奔波,就為了索回父親的遺物,此刻寶劍終在己手,不由得百感交集,憶起慈母、慈父早亡,數年來過著寄人籬下的淒慘生活,登時愴然涕下。
李廣卻彷彿發現了天大的怪事,從堂首走下來,瞪大眼睛問道:「這就是你父親留給你的寶劍麼?」管敢道:「是。」李廣道:「可否借老夫看看?」
管敢便將短劍遞過來。李廣卻不著急拔出劍身,只反反覆覆查看那金劍的外觀。良久之後才拔劍出鞘,刃如霜雪,雖也是柄難得的利刃,但較之城南酒肆所遇劍客雷被佩戴之劍,又有所不如了。
管敢道:「有什麼不妥麼?」李廣道:「像,實在太像了。」搖了搖頭,將劍還給管敢,回到座上,道:「這件案子已經了結,你們可以回家去了。」
東方朔忙挺身站了出來,道:「不急。李將軍,這件案子沒這麼簡單。」李廣愕然道:「東方大夫來大堂做什麼?難道老夫斷的不對麼?」一旁軍正魯謁居忙道:「有管線遺書為憑,管氏姊弟對遺書內容均沒有疑問,將軍按照管線生前遺願斷案,並無任何不妥之處。」
東方朔哈哈笑道:「並無任何不妥之處,軍正好大的口氣!」語氣中大有嘲諷之意。李廣勃然色變,強壓怒氣,道:「東方大夫,有話請直言。」
東方朔道:「將軍有沒有想過,管線是富甲一方的大富翁,家產近百萬,金銀堆積如山,為何偏偏只留一柄金劍給唯一的愛子?當然,能令李將軍動容的寶劍,一定很不一般,但對民間百姓來說,寶劍再利,也比不上一日兩餐。管敢,你說實話,如果你父親留給你十萬錢和寶劍,但你只能選擇一樣,你會選擇什麼?」管敢毫不遲疑地答道:「當然是十萬錢。」
東方朔道:「如果你選的是十萬錢,那麼還沒有等你長大,這十萬錢就會被你姊姊完全奪走,你自己怕也是性命難保。瞧,這就是令尊的高明之處了,他去世之時,你才七歲,而你姊姊卻已經二十餘歲,且嫁予陽安為妻。管線生前知道你姊姊為人貪婪狠毒,自己一旦撒手,必然會來與弟弟爭奪財產,如家又多惡奴,怕是你活不長。所以他有意將家產全部留給你姊姊,這樣你姊姊如願以償,不會再因為財產之事置你於死地。而留給你的寶劍則大有玄機,劍代表著決斷。你父親早料到你姊姊性格強硬,到你十五歲時必不肯按遺書要求把寶劍給你,因而他預先又有遺命,告誡你一旦有爭執就直接來郡府申訴,如果遇上明白事理的太守,立即就能明白他遺書留劍的真正用意。」
他聲音洪亮,言辭侃侃,抑揚頓挫,頗有鴻儒之風。眾人恍然有所醒悟,堂中一片嘩聲。唯獨管媚臉色陰沉,連聲冷笑。
陽安急道:「東方君,你我好歹也算是故人,如何這般惡言誣陷我妻子?」東方朔笑道:「是不是誣陷,你心中最清楚。不過我瞧你妻子兇悍強硬,你畏懼她,怕她怕得要命,諒你有話也不敢說出來。」
陽安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渾然不知該如何自處。
李廣料不到遺書和寶劍的背後竟有這樣的玄機,然而仔細思慮,的確只有如此解釋才最合情合理,極是感慨,嘆道:「這管翁生前這番苦心安排,考慮得是多麼深遠啊。」對東方朔也終於刮目相看,當即判決道:「管媚、陽安,郡府將管線全部遺產判給管敢,你二人回無終後須將全部財產立即歸還,不得延誤。」
管媚、陽安伏在地上,連連叩首,請求李廣重新判決。李廣道:「你們這樣的壞女惡婿,已經得到八年的好處,難道還想要貪心不足麼?」命掾史將二人趕出堂去。
管媚抬起頭來,冷然道:「請將軍再聽妾一言,並非妾心狠貪財,實在是因為管敢他不是我親弟弟。」陽安驚道:「阿媚,你可別……」管媚咬唇出血,道:「這本是家中醜事,妾為了亡父名譽著想,一直沒有揭破,但事情既到了這個地步,妾不得不全盤托出了。」
原來管媚與管敢並非同產姊弟,管媚為管線原配靳氏中年所生,靳氏身故後管線一直沒有再娶,直到六十餘歲才娶了年輕的新婦莫氏。當時管線已是白髮老翁,鄉里有許多風言風語,稱莫氏是為了管家財產,又稱其不守婦道,與同縣惡少年有奸。成婚一年後,莫氏產下管敢,流言紛起,稱管敢非管線親子。不久,莫氏撒手西去,只留下繈褓中的幼子。管線礙於家醜,又望子心切,明知管敢不是親生骨肉,還是當作親子撫養。
驀然曝出管敢身世疑問,最驚訝的當屬管敢本人。他瞠目結舌半晌,才囁嚅道:「姊姊你……」
管媚看都不看弟弟一眼,道:「妾所言句句是實,將軍可以派人到無終縣找鄉里鄰居查驗。既然管敢不是我管家的人,根本就無權分得任何財產。妾之前不肯將寶劍交出,也是因為不願意家父遺物落入外人之手。」
東方朔道:「你可有實證能證明管敢不是你同父異母的弟弟?」管媚道:「這還要證實麼?管敢出生時,家父已年近七旬……」
東方朔道:「我是問你有沒有實證?」管媚遲疑了下,道:「沒有。」
東方朔道:「那好,我告訴你,我能證明管敢是尊父的親生兒子!」走過去問道:「你是不是很害怕?」管敢搖搖頭,道:「我不害怕。今日慶幸能遇上東方先生,這才能知道父親大人臨死的一番苦心安排,就算我得不到一文錢,我內心也會感激不盡。」
東方朔道:「你既然不害怕,為什麼身子一直在發抖?」管敢道:「我只是天生怕冷。」東方朔道:「很好。李將軍,你可以暫時命人帶他們下去。等到正午時分,咱們再來大堂審案。」
他自作聰明、越俎代庖的做派固然令人生厭,可他確實聰明過人。李廣又正煩這件沒完沒了的奇怪案子,巴不得有個人來替自己處置,當即命人先監禁管敢三人。
*************************************************************************
到了正午,東方朔準時出現,命人帶上原告、被告,徑直扯著管敢來到院中站定,道:「你們大夥兒來看。」
院中除了李廣等人,還聚集了許多趕來看熱鬧的掾史、士卒,聞聲一齊望過去──只見那柄引發出這起案子的短劍正別在管敢腰間,在太陽下發出燦然金光,極是耀眼。
東方朔見眾人目光灼灼,不離管敢腰間,忙道:「我不是讓你們看劍,是讓你們看管敢的人。」
軍正魯謁居問道:「管敢有什麼出奇之處麼?」東方朔哈哈大笑道:「這麼明顯的事,你們居然都看不出來!管線娶後妻莫氏時已是六旬老翁,精血衰敗,因而老人之子先天不足,非但不耐嚴寒,而且日中無影。」
眾人朝管敢腳下望去,果見沒有人影,不由得齊聲發出驚呼,一片譁然。管敢自己也驚奇不已,在陽光下來回走動幾步,還是沒有人影。
東方朔笑道:「管敢,你當真好命,老天爺都眷顧你,天氣陰了那麼多日,唯獨今日晴了。」驀然提高聲音,轉頭喝道:「管媚,你這女人心腸好狠毒,為奪財產不惜誣陷親弟。令尊能安排下十五歲寶劍之計,何等人物,豈能不知管敢是否親生骨肉?倒是你這樣凡俗庸鄙之人,日日算計,卻還是敵不過你死去父親生前安排下的巧計。」
*************************************************************************
劉陵自後面趕來,嚷道:「公主,你聽到大夥兒議論金劍之謎的案子了麼?東方大夫可真是神人。」大致講述了經過。夷安公主「啊」了一聲,眼睛瞪得老大,道:「這麼傳奇?」見霍去病和韓說已藉機走掉,便乾脆來到東方朔房中,嚷道:「東方大夫,你這麼聰明,做我的師傅好不好?」
東方朔正躺在床上閉目養神,被公主強行鬧了起來,很有些著惱,不悅地道:「公主不是已經有主傅了麼?」夷安公主道:「義主傅只是醫術高明,別的本事不及東方大夫,更不要說斷案這種好玩的事。況且主傅是父皇指派給我的,我自己也可以拜師傅呀。琴心不就拜了義主傅為師傅,跟她學習醫術麼?」
東方朔嘻嘻一笑,道:「義姁是公主的主傅,有朝廷的豐俸厚祿養著,我給公主當師傅,有什麼好處?」
*************************************************************************
次日一早,一陣緊密的桴鼓聲敲響,打破了郡府的寧靜。夷安公主做了一夜孫公主和匈奴單于的怪夢,本能地從床上坐起來,叫道:「呀,有軍情!匈奴人來了!」匆忙穿好衣服出來,卻不是什麼軍情,而是有百姓來擊鼓告狀。
夷安公主認出那擊鼓告狀人是昨日在城南客棧見過的店主欒翁之子欒大,忙上前問道:「出了什麼事?」欒大二十來歲,臉色煞白,顫聲道:「殺……殺人了……」
郡太守李廣不在城中,主事的長史暴勝之尚在城西家中。當值的掾史正要派人去城外請暴勝之,夷安公主跺腳道:「遠水救不了近火。郡府裡不是有現成的神人麼?快,快去請我師傅東方大夫來。」
東方朔憑金劍斷奇案之事早已傳遍全城,郡府大小官吏均服其能,掾史雖覺於制度不合,但料到即使長史趕來郡府,多半也要請東方朔出面,何況公主已經發了話,便依言去後院延請。
東方朔猶自睡眼惺忪,抱怨道:「你們右北平郡的案子怎麼這麼多?治安這般差,認真考核起來,你們郡太守今年的考績多半要得負殿。」掾史賠笑道:「平時沒有這麼多事的。有勞大夫君。」
東方朔來到前院,一見到告狀人,眼睛登時瞪得溜圓,疾步上前,問道:「是管敢被殺了,是不是?」欒大道:「是……是管敢……」
東方朔捶胸頓足,悔之不及,道:「我早該料到的!早該料到有人會打那柄金劍的主意!昨日如果及時勸得管敢交出金劍,也不會為他帶來殺身之禍。」
夷安公主道:「這怪不得師傅,當時霍去病和韓說出了事,一時來不及回去客棧嘛。」東方朔道:「唉,我還說今早要為管敢送行,想不到……」
欒大愣了好久,才結結巴巴地道:「不是……不是管敢被殺,是……是他殺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