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黑白灰,同流不合汙
「江湖」兩字來自洪門,洪門是一愛國組織,源自明末清初,它是地下幫會,幹的是反清復明,訴求是民族主義。
江湖人常以兄弟相稱,現代江湖有三種人:警察(白)、黑道(黑)、社會記者(灰),既然是江湖人,這三種人多是以兄弟相稱。
三種人平常保持一種動態平衡,但有時會關係緊張,如果出了什麼事,通常是白吃黑、黑吃灰、灰吃白,一物剋一物。
然而,那並不是鐵律,端看當事人的手腕。例如有些警察跟記者交好,他就不怕記者找碴,巧妙運用這三種關係,從中冒出頭。
白道說的就是警察,是國家的執法者,但有些警察的行事作風較具爭議,因觸犯法律而被移送法辦的警察也是有的。
白道的身分比較容易理解,黑道相較之下比較複雜,很多人會把黑幫和流氓搞混,兩者其實不同,黑道雖然也會利用流氓,但有些黑道分子卻不屑與流氓為伍。
最早期的流氓是「剪綹」,中國古代社會就有,剪開別人的布包,就是現代人稱的扒手,這種街頭犯罪者是流氓之輩,諸如偷搶拐騙、強收保護費、綁票等,都是流氓在幹的事。
黑道較具組織,會形成幫派,他們與流氓不一樣的地方,通常是頭腦比較好,遊走在法律邊緣做生意,有些厲害的角色還會漂白選上民意代表。
然而,私底下幹的勾當也上不了檯面,是屬於比較高級的犯罪,仍被歸類在黑色。
社會記者處於灰色地帶,這個族群也分成許多種類,有些專找警察麻煩,遇上黑道卻乖得跟孫子一樣;有些跟警察交好,不與黑道為伍,每天努力跑新聞,算是正派之流,但社會只跑一半;有些則是白、黑兩道都交好,卻流於鄉愿。
我曾遇過幾位前輩,敢寫之外,還能寫出內幕,且白、黑兩道都敬重他,對我而言,這種人是頂尖的社會記者。
我本身屬於灰道,對這灰色地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它夾在白、黑之間,並不簡單。
社會記者接觸複雜,工作壓力也大,拚人脈之外也得拚速度,即使速度比人快,有時寫錯一個字就被告上法庭,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例如我認識的一位優秀的女性社會記者,有時壓力大到會獨自在汽車內尖叫,以此做為發洩方式;也有些社會記者會服用抗憂鬱劑。
這一行,說穿了,並不容易。
之所以寫這篇「現代江湖」,是因許多朋友好奇白、黑、灰的三角關係,所以稍微點一下,但點到為止。
有些人腦袋裡會有「江湖英雄主義」,但我覺得,江湖人沒有特別了不起,江湖上好、壞人都有,而混江湖,會讓人失去一些寶貴的東西。
長年以來,我堅持「同流而不合汙」,至今沒有拿過不該拿的東西,或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
我的解讀是這樣,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掌握多少權力、掙了多少錢,或獲取多大的名望,而是他可以幫助多少人?
即使沒能力幫助別人,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按部就班去做一個好人,不要給社會添麻煩,即使只是一個平民老百姓,那也是值得尊敬的人。
你不一定要混江湖,但既然混了,就請多保重吧!
◎無論是混什麼色,都要混得讓人敬重,絕不做違背良心的事。
五毒之家
那股怪味,至今我仍印象深刻。
南部某個靠海的村落,當中的一戶平房,住了一個老人,老人有智能障礙,分不清白天黑夜,也不知春夏秋冬,縱使大熱天,仍蓋著棉被睡覺。
阿芬常去探望他,阿芬是我的好朋友,年紀與我相仿,她是專門照顧弱勢老人的社工。
她是個文武雙全女子,曾是一名駐唱歌手,在高雄的民歌西餐廳駐唱了兩年,此外也是一名跆拳道教練;後來投身社工,累積了近十年經驗。
「走啊!要不要去?」阿芬丟出一句話。
她帶著四名替代役男,準備前往弱勢老人家中打掃,當天我正好沒事,於是跟著前往。他們五人搭一部汽車前去,我則騎機車跟在後面,車子往海邊開去,然後轉進一個小村落。
「阿伯!我來啊!」阿芬向屋內喊了一聲。
屋內遲遲沒有回應,雖大門沒上鎖,但我們不能隨意入侵民宅。阿芬於是打電話給當地里長,在里長陪同下,我們進入屋內。
一踏進門的那股味道,怪異又令人反胃的味道,至今仍在腦海裡揮之不去,但我不會形容,那並非心智障礙機構內常有的味道,也不會比屍體臭,卻更令人作嘔。
我們全數戴上口罩,只有阿芬沒戴,因她已經習慣了。
不過呢,口罩只是「戴安慰的」,即使在口罩上塗抹綠油精,也無法阻擋那股味道。
門一打開就是客廳,屋裡、屋外雖只有一門之隔,卻是兩個世界,屋外是個豔陽高照的大熱天,屋內卻陰森可怖。
有個釘在牆上的神明供桌,有香爐,卻沒有神尊;客廳有一張床,放在角落,整體的擺設都很奇怪。
床上躺著一個老人,他生病了,無法自行起身。
一名替代役男先把被子掀開,不掀則已,一掀開被子,大大小小的蟑螂全數竄出,那替代役男被突如其來的景象嚇一跳,叫了一聲,把被子甩在地上。
「蟑螂又不會咬你!」另名替代役男責罵了一聲,認為學弟很沒膽,但他也不是只出一張嘴,而是上前抱起棉被,直接抱到屋外去。
之後,四名替代役男拿著器具,在屋外敲打棉被,把蟑螂打落之後,再把棉被晾曬起來,讓陽光把棉被曬乾。
阿芬一直在屋內,她把老人扶著坐起,從口袋裡掏出一把指甲剪,直接抓了老人的手,開始幫他剪指甲。
她一邊幫老人剪指甲,一邊寒暄,並檢查他的用藥狀況,兩人的互動是如此自然,雖沒有血緣關係,卻像是一對孫女。我則環顧四周,一邊詢問阿芬的工作內容,她簡單為我介紹,遇上什麼狀況的老人,應當如何處理?如何陪同老人就醫、護甲、理髮、整理環境等。
「幸好有妳,有妳真好。」我誇了阿芬一句,這個社會如果沒有社工,不知有多少生命將承受更大的苦難。
脆弱的生命稍縱即逝,不發一點聲響,沒有人注意他們的存在,事隔數月乃至數年之後,人們才在屋內找到一具具白骨。
社工,真的很偉大。
另外一頭,屋外的四名替代役男持續敲打棉被,確認上面已沒有任何一隻蟑螂後,轉身返回屋內,在阿芬的指示下開始打掃環境。
這間屋子可不是開玩笑的,常見的蟑螂、蚊蟲、蜘蛛,就不用說了,廚房角落還跳出一隻蟾蜍,那個比較沒膽的替代男又叫了一聲,同樣被學長白眼,學長把牠趕到屋外草叢,就地野放。
稍後,竟又掃出一個死掉了的蠍子,不過,蠍子比較少見,或許是民眾的寵物蠍,從飼主家中逃走之後,跑來這一戶人家。
武俠小說中提到的五毒,包括蠍子、蛇、蜈蚣、蟾蜍、蜘蛛,大概只差蛇沒有吧!
我一邊看著替代役男打掃,一邊聊到五毒的事,阿芬卻回了一句:「誰說沒有蛇,你剛才說的全部都有。」
阿娘喂!真不知這名長輩平日如何生活,又,如何在這環境中活下來?總之,有了專業社工的照顧,至少每隔幾天就可以整理一次,好讓環境品質回復正常。
而這戶「五毒之家」,後來也成為我的環境教育場所。
到二○一六年為止,我共幫報社帶了六屆實習記者,當中不乏八年級生。
每屆實習生,我都帶到五毒之家,這是我給實習記者的震撼教育,告訴他們「社會角落中有這樣一群人」。
我常告訴他們,如果未來有機會當記者,要對得起手中那支筆,要替這群人發聲,記者手中的筆,可以替他們創造資源。
同時,我也告訴他們,台灣已經富裕很久了,雖然勞工普遍低薪,但現代並沒有「餓死人」這種事,因為有一群偉大的社工遍布在各個角落,像菩薩般照顧這群人。
我再告訴他們,要學會惜福、學會感恩。
或許他們聽得懂,或許聽不懂,也或許,只當成耳邊風,但我永遠會對實習記者說這些話。
◎任何國家都有弱勢、底層與邊緣,因此社工是進步社會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多少人重視過社工?
別成為A片女主角
二○一六年五月,一名二十一歲女大學生紅著眼眶,在女性友人陪伴之下走進派出所。
女大生長得很萌,看起來像高中生,但即使臉蛋再好看,也掩蓋不住疲憊的倦容。
當時季節已進入春暖花開之際,她卻把全身包緊緊,似乎一點也不怕熱。
我一位警察兄弟幫女大生製作筆錄,他對我使了個眼色,意思是「閃遠一點」。
我看狀況似乎不太單純,也很識相,沒有湊過去聽,只坐在泡茶桌區玩手機。
他們忙他們的工作,我玩我的聖鬥士星矢手機遊戲,至於到底發生什麼事?等一下兄弟們會告訴我,我不用急著現在過去,以免造成女大生的二度傷害。
女大生雙手緊抱在胸前,一邊說一邊啜泣,警察兄弟抽了一張衛生紙給她,直到問完筆錄,大概有抽了十多張。女大生做完筆錄後,仍是紅著眼眶離去。
「身體都被看光了,難怪全身包緊緊。」警察兄弟說,女大生已經連續一星期沒睡好,幾乎天天做惡夢,兩個眼眶黑得像熊貓一樣。
為何呢?男同學最近都用異樣的眼光看她,她覺得奇怪,最後才從女同學口中得知,男同學都看過她與前男友上演的真人A片。
試想,男同學、女同學、喜歡你的人、討厭你的人、認識你的人、不認識你的人等等,甚至家人親友,都看過這支影片,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女大生曾氣急敗壞去找前男友理論,前男友對天發誓沒有把私密影片外流,因他們是和平分手,沒有必要挾怨報復來做這件事。
問題來了,原來前男友曾把手機拿去送修,關鍵在此。
近年來,網傳的性愛影片有「庶民化」傾向,女孩們要當心,小心成為片中女主角!
科技越發達,人們的私密也飽受威脅,從多年前藝人陳冠希淫照外流事件開始,更多知名港台藝人、體壇明星等都受到波及。
網傳的性愛影片越來越庶民化,包含小吃店老闆娘、連鎖速食店女店員、臉書正妹等,導致當事人心神崩潰,糾紛不斷,也有不少人因此罹患精神官能症。
「別以為錄下以後,只要刪除就沒事了。」一名電子用品達人說,把影片錄下後,可能因手機設定的關係,照片或影片會被上傳到雲端硬碟,若有駭客從雲端入侵,所有的畫面一覽無遺,甚至被抓取下來。
手機或電腦實體方面呢?拍下的照片或錄下的影片,手機「表面上」看似刪除了,卻有可能儲存在內部的某一個區塊,只要有心去找,就可以找出來。
如果害怕私密外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拍攝、錄下這些照片及影片。
近期,許多臉書人氣指數超高的正妹,因男友手機送修,影片被不肖業者流出;當然,也有被前男友出賣的。被害女子中,有些疑似被男友﹁半強迫﹂拍下;有些則是大方裸露,也清楚知道男友正在拍攝。
這些臉蛋姣好、身材曼妙女子,其裸體,一個接著一個被上傳網路,讓男網友輪流意淫。
發送者多是把正妹臉書的照片擷取下來,再附上一段影片,擷取臉書照片是為了證明確有其人,提高可信度並滿足網友的偷窺慾。
最近幾年,許多派出所接獲的男女糾紛案件中,有些是因男方以裸照恐嚇女方不得分手,有些則是女子因照片、影片遭流出而報案。
男女交往時,或許因一時甜蜜而拍照、錄影,但聰明的妳,要記得!就算今天兩人濃情蜜意,明天也可能成了分飛燕。
千萬別被愛情沖昏頭,別被感覺沖昏頭。
要避免影片外流,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不要拍攝」!
而這種科技發達之下衍生的新型社會問題,有個新名詞叫「復仇式色情」,多數來自伴侶、男女朋友之間;也有遭不肖房東、損友錄下者。錄下裸露影片目的有很多種,例如要求復合、要求發生性關係、勒索金錢、變態收藏嗜好等。近年來,根據檢察官、警察與我一起探討的案例,大概可分為下列幾種:
一、個人自拍:自己拍給男友看,分手後被男友出賣,或者自拍收藏,手機送修時、操作手機一時手誤等,因而外流。也有女生傳給閨蜜,結果卻被閨蜜外流者。
二、男女自拍:男女朋友或伴侶為了生活情趣而自拍,結果因上述等各種原因而外流。
三、被人偷拍:在房內裝設針孔攝影機,房東是一種可能,另一半也有可能,此外也有視訊網愛時被側錄者。
四、強制拍攝:在暴力脅迫之下被強拍裸照,或裸露影片,通常發生在分手談判時。(因此分手談判也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方式,例如約在公眾場合,或結伴同行)
其中,鬧上警局的以男女恐嚇對方、要求復合最多,在我遇過的案例中,被害人清一色都是女性。
若是遭受恐嚇,千萬保持冷靜,與對方談判時,無論透過LINE、臉書私訊,或者電話,要記得截取畫面、錄音當作證據。
如果影片已經外流,致使被害人心神受創,可尋求民間團體協助,請記得,有社會問題,就有協會產生;任何的社會問題,無論官方、民間都可找到資源協助。
最後再提一次,如何避免照片、影片外流,最佳的辦法仍是「不要拍攝」!
◎妳永遠不知道愛何時變質!真愛不見得一定要「留下證據」,用心就能看見真心。
全民狗仔,眾人幫兇
小時候搭計程車,常遇見所謂的「國師」,小黃運將都有自己一套主張,罵東罵西,天南地北的罵,尤其對於政治、社會時事,滔滔不絕且不會跳針。
小時候不太懂那些,只知道計程車司機都很厲害,對於時事瞭若指掌。
隨著年齡增長,讀書了、長毛了、出社會了,在媒體圈混了十幾年,似乎一覺醒來就變成如今全民狗仔、全民國師的社會。
同時也明白了,很多小黃運將是聽廣播主持人的言論,自己不知不覺被鼓吹成某種政治傾向,把生活中的情緒發洩在批判社會、批判政治人物上。
現在呢,每天打開臉書,人人都是國師,無論什麼科系畢業、做的是什麼行業,人人都有自己一套主張,罵東罵西、吃飽罵政府,最後的標準答案大致上可分為兩個,一是怪罪政治人物,二是怪罪媒體。
其實網友、鄉民才是台灣社會最大的亂源,這個社會只是在反映人民的水準罷了,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有什麼樣的社會;有什麼樣的人民,就選出什麼樣的政治人物;有什麼樣的人民,就出現什麼樣的媒體。
網路上一大堆烏龍爆料,臉書「爆料公社」的出現,讓情況更加惡化,多數網友沒有查證的概念,有照片、影片就直接PO上去,輔以未經查證的言論,讓許多無辜者死得莫名其妙。
這幾年來,我在台南市當記者,就有好幾次因烏龍爆料而引爆的社會事件,例如警察在銀行演練搶劫,有網友PO文說「台南市有搶劫」,然後把歹徒的樣子描述出來,差點害那個扮演歹徒的警察被路人圍毆。
還有一件,永康區曾發生一樁女童遭男子劃傷脖子事件,卻被網友PO文說「台南發生女童割頸案」之類的文字,引爆大批民眾憤怒,深夜包圍派出所又毆打歹徒,同樣一件案子,在未查證之下使用如此強烈字眼,引發的結果就很嚴重。
若說爆料公社有什麼功能?行車紀錄器或可稱得上是其中一項,大量行車紀錄器的曝光,讓「製造假車禍詐財」、「馬路三寶」、「危險駕駛」、「道路糾紛」等畫面不斷呈現在世人眼中。
雖沒相關研究,卻有可能讓駕駛人行車時更加小心,以免被PO上網,成了眾矢之的。
至於其他的功能,還有嗎?或許還有,但我認為是弊大於利。即使有功能,更多流於私人恩怨、惡意攻訐,或躺著也中槍的無辜受害者。
全民狗仔文化下的台灣,網友的熱心「偶爾」會幫助警察破案,但衍生的社會問題卻更多。
全民狗仔現象之外,台灣另有全民國師的現象,網友常未審先判,一件案子都還沒明朗,還沒經過警察或司法單位調查,就先進行網路霸凌,甚至凌遲至死方休。
民主社會人人都有發表言論的權利,但台灣人很濫情,情緒很多,常因不理智的同情、不理智的憤怒,使問題一再惡化。
另有所謂的「網紅」,帥哥、正妹靠著大量人氣指數,也發揮影響力,許多不公正的言論,傷害了無辜者,粉絲們的推波助瀾更進一步成了幫凶。
網路上亂成一團,鬧哄哄,種種問題找不出答案,這時該怎麼辦?
罵政治人物、罵媒體就對了,只要罵這兩種人,就是標準答案,其他網友一定會附和,然後大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其樂融融。
在我的交際圈裡,有優秀的政治人物,也有優秀的媒體工作者,不斷遭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汙名化之後,許多人萌生退意。
政治人物或許還有利可圖,好死不如賴活著;但現代社會搞媒體的人無利可圖,不少優秀的媒體人選擇轉行,不願再當網友口中的「妓者」。
我也曾因此跟幾名老同學吵架,大家是老交情了,但我不喜歡他們凡事都怪罪媒體,且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似乎在台灣搞媒體的人都該死。
我有次忍不住而與他們爭辯,爭得眼紅耳赤,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吧!不用爭辯了,工作是一陣子,朋友是一輩子。
是是非非自有公論,我期望自己的修養能更好一些,免得又在朋友之間興起這些無聊的爭辯。
全民狗仔、全民國師的文化,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那是社會長年下來演變而成的現況,那是因緣所成,非一人、兩人在短期內能夠改變。
我持續做好份內工作,直到退休那一天到來,希望自己投身媒體界的初衷不變,當一個光榮退休的記者,始終對得起手中那支筆。
至於網友們,我也只能奉勸大家多一點自律,多一點理解,不要誤傷他人,才不會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壞事,在自己生命中埋下惡因。
◎不能只有熱心沒有尊重與理智,不能只求爆料不考慮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