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機會。老掉牙的話,寧願嘗試然後失敗,和怕失敗而不願嘗試,就是成功和失敗者的分別。── 楊安顏《我要做金融精英 》
倫敦城西。
午夜剛過,劇場的觀眾已經散去,街上都顯得冷冷清清,因為附近的餐廳酒吧也大都已經打烊──除了酒吧「捕鼠器」。
「捕鼠器」其實也不是真的叫捕鼠器,而且也不真的是酒吧。它位於上聖馬丁小路和嘉域街附近的一幢公寓的二樓。因為在上演推理劇《捕鼠器》的劇場附近,所以漸漸就有了這個名字。那是一個一房公寓,可是房間的門總是緊緊關上;而客飯廳的中央放了兩張小沙發,四個角落則放了吧檯高度的小圓桌和高凳;開放式廚房的流理臺上放滿了一瓶瓶不同的烈酒,只剩下角落放著兩張椅子前的地方是空著的。
已經沒有人知道這裡是怎麼開始營業的,這裡沒有招牌,一直只是倫敦城西一個口耳相傳的地方。在這裡混小劇團裡的人,都聽過或來過這裡,漸漸也變成了給他們在演出後來到這裡喝兩杯,歇息沉澱一下的地方。
佘栢桐就坐在流理臺前的其中一個座位,在昏暗的燈光下,聽完眼前這個中年男人說著二十五年前在大西洋另一端發生的事。為了壓住內心的悸動,他啜了口剛才羅莎推薦的雪莉酒。
楊安顏──男人交給佘栢桐的名片上印著的中文名字,頭銜是巴拿金融的行政總裁。公司的地址,正是佘栢桐父母的故鄉崗康市。
看到崗康市這個名字時,佘栢桐感到心好像揪了一下。幾年前,他還在那個地方生活著。
楊安顏的出現是在三天前。第一次是在佘栢桐當主角的小劇場,他正在演出一幕獨腳戲,謝幕時他就留意到這個中年華人。他大約五十歲,穿著白色高爾夫球上衣,外罩淺藍色的休閒型西裝外套。坐在劇場入口旁的他有點刻意不要引人注目的樣子,可是那一絲不苟的服飾、還有他的亞洲人臉孔出賣了他。這是一個很隨便的小劇場,來看戲的人都穿得很隨便,而且大多是白人。
之後他也去看了佘栢桐另一個劇目的演出。他在一場戲中當人群中的一員,主角是曾經當過偶像歌手、小有名氣的演員,整個製作也有點像演唱會。
然而那天的演出發生了一點小意外。
「巴利那個他媽的笨蛋!」後臺的經理在怒吼。他頭戴著用來和臺前主要幕後人員溝通的耳機,也不理會所有人都聽得到他在罵,除了巴利。當布景的演員是不用耳機的。
和佘栢桐一樣,巴利也是那場群戲的演員之一,不同的是,他比佘栢桐早幾分鐘出場,因為他的角色是演一個拿著啤酒瓶的路人。男主角會隨手搶了來喝,說:「我要喝一點來壯膽。」然後男主角會拿著啤酒瓶當麥克風,對著女主角唱情歌。
就像偶像歌舞劇。
問題是,這晚巴利出場時,錯手拿了其他演員的罐裝啤酒。沒有酒瓶,唱歌的戲便演不下去。
「栢桐,你拿酒瓶出場!」經理繼續用吼的。「大衛!待會是栢桐拿著酒瓶,他會在你的後面!聽到就撥一下頭髮!」
大衛就是那個男主角。他輕輕撥了一下頭髮,觀眾只會覺得那是角色在耍帥的表現。他耳內也戴著受訊器,因為演出中可能會有突發狀況,所以監製都會在演出時給主角提示。其實更多時候是因為大衛常常忘了臺詞。
因為這個機會,讓佘栢桐從原本「路人」的角色,變成站在男主角後面,還會和男主角有交流。
也因為可以看到觀眾席,讓他看到在出口旁邊,那件淺藍色的休閒型西裝外套。
這晚佘栢桐在上演《捕鼠器》的聖馬丁劇場,不過不是上臺當演員,他只是劇院內的領位員。這是他很喜歡的劇目,雖然只是當領位員,但他總會躲在一邊觀看。劇院的人都知道佘栢桐愛看戲,所以都讓他負責二樓的包廂座位,那裡的視野最好。
剛開放入場後不久,佘栢桐就看到遠遠的那亞裔中年男人。
大概這是比之前大型得多的戲劇,男人這天穿上了正式的西裝,即使是隔了那麼遠,也看得出質料一流、剪裁完美稱身的高級訂造西裝,男人頸上繫著灰白色的絲質領巾,袋巾則是淡銀色的,一身打扮就和銀行站附近出入的那些銀行高層一個模樣。佘栢桐還留意到他拿著一支手杖。
男人的座位在二樓舞臺右邊的包廂第一排的位子。
男人坐好後,不斷緩緩地四處張望,沒多久視線便和在中間包廂的佘栢桐對上了,佘栢桐立刻裝作把目光移開,可是他眼角感到男人還是盯著他,而且這種感覺在表演期間也持續著。
謝幕時,佘栢桐溜到男人所在的包廂,當男人正要和其他觀眾魚貫地離開劇場時,佘栢桐輕聲叫住他。
彷彿彼此都知道不要引起注目,男人動作優雅地退到包廂的角落,和佘栢桐一起等觀眾散去。
「你找我?」佘栢桐用英文問。「我見過你幾次……在不同的劇場。」
「我只是一個戲劇愛好者罷了。」男人微笑著用帶有中文口音的美式英語回答。「第一次見你,是在我演的獨腳戲。」佘栢桐轉用中文說,他已不記得有多久沒講中文。他一屁股坐在包廂第一排的座位上,雙腳用力地踏上地板,發出鈍鈍「咚」的一聲。「可是會一個人來那種小劇場的,除了是我認識的朋友來捧場外,就是劇評或是星探等行內人。如果是這三類人的話我一定會認得,可是我並不記得我認識你。」
他說的時候,視線盯著空洞的舞臺。
「昨天晚上你也去看了我有演出的劇目。」他轉過臉看著男人。「你是來看我的?」
「那不可以是偶然嗎?為什麼斷定我是來看你?」
「你知道倫敦城西每天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劇目上演嗎?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戲劇,而你卻『巧合地』看了那兩場只有我是共通點的兩套劇。」
「你都是這樣對你的戲迷嗎?」男人保持著他的微笑。
「今晚你來了,不過卻選了一個這樣的座位。」佘栢桐指了一下男人剛才的座位。「這真的是最糟糕的座位。今天並不是滿座,還有比這更好的座位空著,而且你還是一個人來,大可以買好一點的位子。不過如果你是來看我的話,那就說得通了。因為知道我是領位員,只有在這裡,才可以看清楚劇院的觀眾席,方便找到我的位置。」
男人沒有說話,只是滿意地點點頭。
「好浪費呢,這麼好的劇,都沒有好好欣賞。」佘栢桐嘆著氣站起來。「我還有點善後工作,你可以在這裡等我。」
之後佘栢桐便帶他來到「捕鼠器」。
「所以,」佘栢桐瞄了一眼羅莎的方向,她背著他們在料理下酒小菜。「我就是那個小孩?你就是那個下屬?你認識我父母?」
楊安顏微微頷首。「我在雜誌看到你的訪問,才知道你原來在倫敦。」他從西裝內袋裡拿出手機,叫出一份檔案,是那本雜誌的電子版。
其中一段是佘栢桐的訪問,黑白照片映著七分臉的他,鏡頭剛好捕捉到他一臉認真地在說話的樣子。
命運,就是這麼奇妙。如果那天來幼兒園的,是我父母而不是他們的下屬,那我也不會變成遺孤。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哮喘噴霧,改變了四個人的人生。── 佘栢桐(演員),父母當時任職於南座六十二樓
在他的臉旁邊的,是這一段美術字。
佘栢桐別過臉去,再喝了一口酒,可是不小心被嗆到。
「我也想不到,我的人生也是因為這個哮喘噴霧被改變。」楊安顏看著那段字說著。「對吧?」「嗯,那是我唯一的訪問,還要是和演戲無關。」佘栢桐冷笑一下。那是一篇有關九一一事件遺孤的專題,二十五年前的小孩,現在都長大成人,那個記者找到幾個這樣的孩子,佘栢桐就是其中一個。裡面提到那天他在幼兒園,有個人替他父母來送東西,如果那天是佘栢桐的父母親自己來的話,他的一生就會改寫。「我在這裡幾年了,而且我大學還是在崗康市唸的。」言下之意,是你這個有錢人要找的話,沒理由現在才找到我。
楊安顏嘴角微微向上揚,他的表情總是只有那麼一點點。「我承認我沒有嘗試找過你。二十五年來,我一直避開和九一一有關的人與事,我從來不會參加每年的什麼紀念哀悼,三十歲後我更離開了美國,自立門戶開了現在的公司,實踐我的理想。」
「恭喜。」
「對不起,我應該早點找你的,畢竟佘大哥和大嫂當年那麼照顧我。」
「沒關係,我過得不錯。相信我父母當年對你好,也不是為了要你來關照我。」
「真的嗎?」
「什麼意思?」
「你真的過得好?你靠演戲賺不了多少錢吧?我看你還有其他打工。」
「我知道你有錢,可是不能只用錢去衡量生活。」佘栢桐把雪莉酒喝光。
「好,那我們不談錢。我這三天來看了你有參與的劇團,老實說,雖然我不懂戲劇,但我看得出你是個好演員,可是我不認為你在戲劇界會有什麼前途──至少在我可見的未來。如果你覺得演沒什麼人看的獨腳戲、當當小角色、或是在劇場當領位員是很有意義的生活的話。」佘栢桐沒有回答,雖然從來也沒有人這麼直接地對他這樣說,可是這個念頭很早就已經在他腦中出現過。
楊安顏把手機推到佘栢桐面前,看到自己在雜誌上的照片,佘栢桐不自覺地皺了皺眉。
「你這是真的嗎?」楊安顏突然說。
「誒?」
「你是認真的嗎?要做到這個地步?」
「你是什麼意思?」佘栢桐坐直身子。
「以正統舞臺劇演員為目標的你,竟然像半紅不黑的B級電影明星,為了讓人記得自己,在雜誌上出賣自己的過去。九一一事件遺孤這個身分,到現在才利用,想必你已有改變人生的覺悟了吧。」
佘栢桐注視著楊安顏的臉。他的雙眼看起來很清澈,兩邊嘴角微微向上,一副內斂和自信的笑容。佘栢桐不敢移開視線,也不想亂說話,只在等他接下來會說什麼。
「來我公司工作吧。」「誒?」佘栢桐還以為他會說什麼有關當年的事,沒想到楊安顏會突然轉換話題,還叫他加入他的公司。「我?你要我去你公司當個跑腿小弟嗎?那和在這裡當跑腿有什麼分別?我還不如留在這裡。」
「不,我會培訓你成為一個『金融精英』,你的薪水會是你現在的好幾倍,可能更多。」
這個大叔是認真的嗎?「你沒有調查過嗎?我大學唸的是英國文學不是唸金融,畢業後就進了戲劇界,最接近的,大概就只有在律師事務所打過工……」
「那沒關係。」楊安顏插話。「我的公司要的是人才,而我對人才的定義,並不是社會上一般人的看法。如果我和其他人一般見識的話,我的公司也不會這麼成功。」
聽起來也好像有點道理。
「我看重的是學識以外的特質,只要那個人有我要的特質,我就能培養他成為我的『金融精英』。」
聽起來有點近乎自大的言論,佘栢桐打量著楊安顏,雖然這個人自大得起,可是在佘栢桐內心某一角,隱隱感到有點不安。
「決定好回國的日子就通知我,我會為你安排。」就是這種語氣,楊安顏一直都沒有詢問的意思,而像是下命令一般。對於他這樣的態度,佘栢桐心裡有很多不同的解讀,可是他不想給楊安顏看出半分。
「羅莎,妳怎樣看?」楊安顏放下五十英鎊紙幣離開後,佘栢桐問在流理臺另一端的女人。「別說妳沒有聽到剛才的話。」
「他說得對。」羅莎轉過身來。「你來這裡已經……三年?這三年來,你覺得你的演藝事業有沒有很大的進步?你不是連大製作的配角也沒有演過嗎?」
「是的……唔……可是這個楊安顏……奇奇怪怪的……」
羅莎收起佘栢桐空空的酒杯,換了一杯冰水。「不過,看來阿桐你擔心的不是這個……啊,茱麗葉!」
當然不是只擔心那個楊安顏是個奇怪的大叔。佘栢桐想著。
等等!茱麗葉?佘栢桐猛然望著身邊的人。
「哈哈,很久沒有人這樣叫我了。羅莎,給我一杯蘇格蘭威士忌,加一點水。」
「茱麗葉不能喝那個,今晚就喝莫吉托吧。」
「羅莎,妳還是老樣子。」
佘栢桐目不轉睛地盯著他身後的這個人。「你……就是那個茱麗葉?」
「捕鼠器」酒吧不是真的叫捕鼠器,叫茱麗葉的這個人當然不是穿越時空的義大利美少女。更甚地,眼前這個人,是一個以洋人來說個子不高,還有點微胖的紅髮男人。佘栢桐只是在「捕鼠器」聽過其他人提起這個傳奇人物。十年前有個小型的實驗劇場改編了《羅密歐與茱麗葉》,可是角色都是反串演出。而演茱麗葉的是一個新人,可是他的演出驚為天人,眾人都在談論著臺上的他是那麼美得令人窒息,可是他不是只有美麗的造型,他的眼神、一舉手一投足,甚至是聲線,都把青澀的少女茱麗葉演活了。而當大家都以為這個茱麗葉不是同志就是所謂那些都市美男時,事情卻來個大反轉。現實生活的他,卸妝後是個外表平凡的紅髮愛爾蘭男孩,還有一個未婚妻。和很多小劇團演員一樣,當時的茱麗葉也有正職,他是一間資訊企業的程式員。
《羅密歐與茱麗葉》上演後,很多人也期待著茱麗葉的下一個演出,究竟那會是同類的反串角色?還是他又會給觀眾新的驚喜?
但是那並沒有發生。
《羅密歐與茱麗葉》後,他和未婚妻結了婚,然後就從戲劇界消失。
傳說是在《羅密歐與茱麗葉》上演之前,他就和未婚妻約定,那會是最後一次的演出。結婚後他會好好地當一個程式員。
佘栢桐沒想到,會在這裡遇上他。
「什麼風吹你來?」羅莎放下莫吉托。「是終於受不住當程式員的生活想回來?」
「只是突然想見見老朋友……」茱麗葉笑著說,佘栢桐知道那不是全部。
吧檯的兩個人都沒有再說話,羅莎在他們前面抹杯子。
「不過……程式員是當不了,那是真的。」隔了一會,茱麗葉再開口。「我剛被解僱了。」
羅莎抬起頭。
「十年,一句盈利不夠要精簡架構,決定把整個部門外包,公司給我們兩個選擇:過渡到外包公司,或是拿一筆遣散費走人。」
「那你要怎麼辦?」羅莎問。
「我也不知道……」
「你知道過渡到外包公司是什麼意思吧?」佘栢桐開口。「外包公司接下外包合約時和你公司有協議,一定要讓原來的員工過渡而不會失去工作。可是,隔一陣子他們就會以各種理由遣散過渡的員工。」
「可是……到時候他們還是要付遣散費不是嗎?」
「到時候遣散費就不是根據十年的年資了。」佘栢桐感到「捕鼠器」其他人的視線而有點緊張,他喝了口冰水。「當你過渡到外包公司時,應該會當是從舊公司離職。假設外包公司半年到一年後解僱你,他們只需要給你相對半年到一年年資的賠償金。」
「那……我應該怎麼辦?」「呃,很難說,以你十年的年資,賠償金也差不多有大半年的薪水吧?以金額來說可能還是差不多。所以要考慮的還有找新工作的難度,外包公司是不是有名的企業?有沒有可能留在外包公司久一點……等等。」
「哇,阿桐你為什麼會懂那麼多?」連羅莎也忍不住投向欣賞的目光。
「我曾經在律師事務所兼職,常常會接觸到合約文件之類,看得多就會發現這些都有一個模式。」
「那你看到的那些人都怎麼做的?」
「各種做法都有,所以我才說要考慮其他東西。」
「不要想了。」羅莎不知何時自己也調了杯莫吉托,她拿著輕輕和茱麗葉碰杯。「今晚,你是茱麗葉。」
「茱麗葉……」茱麗葉吞下一口莫吉托。佘栢桐發現他的眼神有點變化,由有點疲態的失意中年,變得多了一份年輕人的光芒,但又有一份哀愁。
「名字算什麼?」他唸著這句著名的臺詞。這一刻,在這個紅髮中年身上,茱麗葉的身影和他重疊。「我們稱為玫瑰的,即使換了名字,還是一樣的芳香……」
倫敦城西。
午夜剛過,劇場的觀眾已經散去,街上都顯得冷冷清清,因為附近的餐廳酒吧也大都已經打烊──除了酒吧「捕鼠器」。
「捕鼠器」其實也不是真的叫捕鼠器,而且也不真的是酒吧。它位於上聖馬丁小路和嘉域街附近的一幢公寓的二樓。因為在上演推理劇《捕鼠器》的劇場附近,所以漸漸就有了這個名字。那是一個一房公寓,可是房間的門總是緊緊關上;而客飯廳的中央放了兩張小沙發,四個角落則放了吧檯高度的小圓桌和高凳;開放式廚房的流理臺上放滿了一瓶瓶不同的烈酒,只剩下角落放著兩張椅子前的地方是空著的。
已經沒有人知道這裡是怎麼開始營業的,這裡沒有招牌,一直只是倫敦城西一個口耳相傳的地方。在這裡混小劇團裡的人,都聽過或來過這裡,漸漸也變成了給他們在演出後來到這裡喝兩杯,歇息沉澱一下的地方。
佘栢桐就坐在流理臺前的其中一個座位,在昏暗的燈光下,聽完眼前這個中年男人說著二十五年前在大西洋另一端發生的事。為了壓住內心的悸動,他啜了口剛才羅莎推薦的雪莉酒。
楊安顏──男人交給佘栢桐的名片上印著的中文名字,頭銜是巴拿金融的行政總裁。公司的地址,正是佘栢桐父母的故鄉崗康市。
看到崗康市這個名字時,佘栢桐感到心好像揪了一下。幾年前,他還在那個地方生活著。
楊安顏的出現是在三天前。第一次是在佘栢桐當主角的小劇場,他正在演出一幕獨腳戲,謝幕時他就留意到這個中年華人。他大約五十歲,穿著白色高爾夫球上衣,外罩淺藍色的休閒型西裝外套。坐在劇場入口旁的他有點刻意不要引人注目的樣子,可是那一絲不苟的服飾、還有他的亞洲人臉孔出賣了他。這是一個很隨便的小劇場,來看戲的人都穿得很隨便,而且大多是白人。
之後他也去看了佘栢桐另一個劇目的演出。他在一場戲中當人群中的一員,主角是曾經當過偶像歌手、小有名氣的演員,整個製作也有點像演唱會。
然而那天的演出發生了一點小意外。
「巴利那個他媽的笨蛋!」後臺的經理在怒吼。他頭戴著用來和臺前主要幕後人員溝通的耳機,也不理會所有人都聽得到他在罵,除了巴利。當布景的演員是不用耳機的。
和佘栢桐一樣,巴利也是那場群戲的演員之一,不同的是,他比佘栢桐早幾分鐘出場,因為他的角色是演一個拿著啤酒瓶的路人。男主角會隨手搶了來喝,說:「我要喝一點來壯膽。」然後男主角會拿著啤酒瓶當麥克風,對著女主角唱情歌。
就像偶像歌舞劇。
問題是,這晚巴利出場時,錯手拿了其他演員的罐裝啤酒。沒有酒瓶,唱歌的戲便演不下去。
「栢桐,你拿酒瓶出場!」經理繼續用吼的。「大衛!待會是栢桐拿著酒瓶,他會在你的後面!聽到就撥一下頭髮!」
大衛就是那個男主角。他輕輕撥了一下頭髮,觀眾只會覺得那是角色在耍帥的表現。他耳內也戴著受訊器,因為演出中可能會有突發狀況,所以監製都會在演出時給主角提示。其實更多時候是因為大衛常常忘了臺詞。
因為這個機會,讓佘栢桐從原本「路人」的角色,變成站在男主角後面,還會和男主角有交流。
也因為可以看到觀眾席,讓他看到在出口旁邊,那件淺藍色的休閒型西裝外套。
這晚佘栢桐在上演《捕鼠器》的聖馬丁劇場,不過不是上臺當演員,他只是劇院內的領位員。這是他很喜歡的劇目,雖然只是當領位員,但他總會躲在一邊觀看。劇院的人都知道佘栢桐愛看戲,所以都讓他負責二樓的包廂座位,那裡的視野最好。
剛開放入場後不久,佘栢桐就看到遠遠的那亞裔中年男人。
大概這是比之前大型得多的戲劇,男人這天穿上了正式的西裝,即使是隔了那麼遠,也看得出質料一流、剪裁完美稱身的高級訂造西裝,男人頸上繫著灰白色的絲質領巾,袋巾則是淡銀色的,一身打扮就和銀行站附近出入的那些銀行高層一個模樣。佘栢桐還留意到他拿著一支手杖。
男人的座位在二樓舞臺右邊的包廂第一排的位子。
男人坐好後,不斷緩緩地四處張望,沒多久視線便和在中間包廂的佘栢桐對上了,佘栢桐立刻裝作把目光移開,可是他眼角感到男人還是盯著他,而且這種感覺在表演期間也持續著。
謝幕時,佘栢桐溜到男人所在的包廂,當男人正要和其他觀眾魚貫地離開劇場時,佘栢桐輕聲叫住他。
彷彿彼此都知道不要引起注目,男人動作優雅地退到包廂的角落,和佘栢桐一起等觀眾散去。
「你找我?」佘栢桐用英文問。「我見過你幾次……在不同的劇場。」
「我只是一個戲劇愛好者罷了。」男人微笑著用帶有中文口音的美式英語回答。「第一次見你,是在我演的獨腳戲。」佘栢桐轉用中文說,他已不記得有多久沒講中文。他一屁股坐在包廂第一排的座位上,雙腳用力地踏上地板,發出鈍鈍「咚」的一聲。「可是會一個人來那種小劇場的,除了是我認識的朋友來捧場外,就是劇評或是星探等行內人。如果是這三類人的話我一定會認得,可是我並不記得我認識你。」
他說的時候,視線盯著空洞的舞臺。
「昨天晚上你也去看了我有演出的劇目。」他轉過臉看著男人。「你是來看我的?」
「那不可以是偶然嗎?為什麼斷定我是來看你?」
「你知道倫敦城西每天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劇目上演嗎?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戲劇,而你卻『巧合地』看了那兩場只有我是共通點的兩套劇。」
「你都是這樣對你的戲迷嗎?」男人保持著他的微笑。
「今晚你來了,不過卻選了一個這樣的座位。」佘栢桐指了一下男人剛才的座位。「這真的是最糟糕的座位。今天並不是滿座,還有比這更好的座位空著,而且你還是一個人來,大可以買好一點的位子。不過如果你是來看我的話,那就說得通了。因為知道我是領位員,只有在這裡,才可以看清楚劇院的觀眾席,方便找到我的位置。」
男人沒有說話,只是滿意地點點頭。
「好浪費呢,這麼好的劇,都沒有好好欣賞。」佘栢桐嘆著氣站起來。「我還有點善後工作,你可以在這裡等我。」
之後佘栢桐便帶他來到「捕鼠器」。
「所以,」佘栢桐瞄了一眼羅莎的方向,她背著他們在料理下酒小菜。「我就是那個小孩?你就是那個下屬?你認識我父母?」
楊安顏微微頷首。「我在雜誌看到你的訪問,才知道你原來在倫敦。」他從西裝內袋裡拿出手機,叫出一份檔案,是那本雜誌的電子版。
其中一段是佘栢桐的訪問,黑白照片映著七分臉的他,鏡頭剛好捕捉到他一臉認真地在說話的樣子。
命運,就是這麼奇妙。如果那天來幼兒園的,是我父母而不是他們的下屬,那我也不會變成遺孤。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哮喘噴霧,改變了四個人的人生。── 佘栢桐(演員),父母當時任職於南座六十二樓
在他的臉旁邊的,是這一段美術字。
佘栢桐別過臉去,再喝了一口酒,可是不小心被嗆到。
「我也想不到,我的人生也是因為這個哮喘噴霧被改變。」楊安顏看著那段字說著。「對吧?」「嗯,那是我唯一的訪問,還要是和演戲無關。」佘栢桐冷笑一下。那是一篇有關九一一事件遺孤的專題,二十五年前的小孩,現在都長大成人,那個記者找到幾個這樣的孩子,佘栢桐就是其中一個。裡面提到那天他在幼兒園,有個人替他父母來送東西,如果那天是佘栢桐的父母親自己來的話,他的一生就會改寫。「我在這裡幾年了,而且我大學還是在崗康市唸的。」言下之意,是你這個有錢人要找的話,沒理由現在才找到我。
楊安顏嘴角微微向上揚,他的表情總是只有那麼一點點。「我承認我沒有嘗試找過你。二十五年來,我一直避開和九一一有關的人與事,我從來不會參加每年的什麼紀念哀悼,三十歲後我更離開了美國,自立門戶開了現在的公司,實踐我的理想。」
「恭喜。」
「對不起,我應該早點找你的,畢竟佘大哥和大嫂當年那麼照顧我。」
「沒關係,我過得不錯。相信我父母當年對你好,也不是為了要你來關照我。」
「真的嗎?」
「什麼意思?」
「你真的過得好?你靠演戲賺不了多少錢吧?我看你還有其他打工。」
「我知道你有錢,可是不能只用錢去衡量生活。」佘栢桐把雪莉酒喝光。
「好,那我們不談錢。我這三天來看了你有參與的劇團,老實說,雖然我不懂戲劇,但我看得出你是個好演員,可是我不認為你在戲劇界會有什麼前途──至少在我可見的未來。如果你覺得演沒什麼人看的獨腳戲、當當小角色、或是在劇場當領位員是很有意義的生活的話。」佘栢桐沒有回答,雖然從來也沒有人這麼直接地對他這樣說,可是這個念頭很早就已經在他腦中出現過。
楊安顏把手機推到佘栢桐面前,看到自己在雜誌上的照片,佘栢桐不自覺地皺了皺眉。
「你這是真的嗎?」楊安顏突然說。
「誒?」
「你是認真的嗎?要做到這個地步?」
「你是什麼意思?」佘栢桐坐直身子。
「以正統舞臺劇演員為目標的你,竟然像半紅不黑的B級電影明星,為了讓人記得自己,在雜誌上出賣自己的過去。九一一事件遺孤這個身分,到現在才利用,想必你已有改變人生的覺悟了吧。」
佘栢桐注視著楊安顏的臉。他的雙眼看起來很清澈,兩邊嘴角微微向上,一副內斂和自信的笑容。佘栢桐不敢移開視線,也不想亂說話,只在等他接下來會說什麼。
「來我公司工作吧。」「誒?」佘栢桐還以為他會說什麼有關當年的事,沒想到楊安顏會突然轉換話題,還叫他加入他的公司。「我?你要我去你公司當個跑腿小弟嗎?那和在這裡當跑腿有什麼分別?我還不如留在這裡。」
「不,我會培訓你成為一個『金融精英』,你的薪水會是你現在的好幾倍,可能更多。」
這個大叔是認真的嗎?「你沒有調查過嗎?我大學唸的是英國文學不是唸金融,畢業後就進了戲劇界,最接近的,大概就只有在律師事務所打過工……」
「那沒關係。」楊安顏插話。「我的公司要的是人才,而我對人才的定義,並不是社會上一般人的看法。如果我和其他人一般見識的話,我的公司也不會這麼成功。」
聽起來也好像有點道理。
「我看重的是學識以外的特質,只要那個人有我要的特質,我就能培養他成為我的『金融精英』。」
聽起來有點近乎自大的言論,佘栢桐打量著楊安顏,雖然這個人自大得起,可是在佘栢桐內心某一角,隱隱感到有點不安。
「決定好回國的日子就通知我,我會為你安排。」就是這種語氣,楊安顏一直都沒有詢問的意思,而像是下命令一般。對於他這樣的態度,佘栢桐心裡有很多不同的解讀,可是他不想給楊安顏看出半分。
「羅莎,妳怎樣看?」楊安顏放下五十英鎊紙幣離開後,佘栢桐問在流理臺另一端的女人。「別說妳沒有聽到剛才的話。」
「他說得對。」羅莎轉過身來。「你來這裡已經……三年?這三年來,你覺得你的演藝事業有沒有很大的進步?你不是連大製作的配角也沒有演過嗎?」
「是的……唔……可是這個楊安顏……奇奇怪怪的……」
羅莎收起佘栢桐空空的酒杯,換了一杯冰水。「不過,看來阿桐你擔心的不是這個……啊,茱麗葉!」
當然不是只擔心那個楊安顏是個奇怪的大叔。佘栢桐想著。
等等!茱麗葉?佘栢桐猛然望著身邊的人。
「哈哈,很久沒有人這樣叫我了。羅莎,給我一杯蘇格蘭威士忌,加一點水。」
「茱麗葉不能喝那個,今晚就喝莫吉托吧。」
「羅莎,妳還是老樣子。」
佘栢桐目不轉睛地盯著他身後的這個人。「你……就是那個茱麗葉?」
「捕鼠器」酒吧不是真的叫捕鼠器,叫茱麗葉的這個人當然不是穿越時空的義大利美少女。更甚地,眼前這個人,是一個以洋人來說個子不高,還有點微胖的紅髮男人。佘栢桐只是在「捕鼠器」聽過其他人提起這個傳奇人物。十年前有個小型的實驗劇場改編了《羅密歐與茱麗葉》,可是角色都是反串演出。而演茱麗葉的是一個新人,可是他的演出驚為天人,眾人都在談論著臺上的他是那麼美得令人窒息,可是他不是只有美麗的造型,他的眼神、一舉手一投足,甚至是聲線,都把青澀的少女茱麗葉演活了。而當大家都以為這個茱麗葉不是同志就是所謂那些都市美男時,事情卻來個大反轉。現實生活的他,卸妝後是個外表平凡的紅髮愛爾蘭男孩,還有一個未婚妻。和很多小劇團演員一樣,當時的茱麗葉也有正職,他是一間資訊企業的程式員。
《羅密歐與茱麗葉》上演後,很多人也期待著茱麗葉的下一個演出,究竟那會是同類的反串角色?還是他又會給觀眾新的驚喜?
但是那並沒有發生。
《羅密歐與茱麗葉》後,他和未婚妻結了婚,然後就從戲劇界消失。
傳說是在《羅密歐與茱麗葉》上演之前,他就和未婚妻約定,那會是最後一次的演出。結婚後他會好好地當一個程式員。
佘栢桐沒想到,會在這裡遇上他。
「什麼風吹你來?」羅莎放下莫吉托。「是終於受不住當程式員的生活想回來?」
「只是突然想見見老朋友……」茱麗葉笑著說,佘栢桐知道那不是全部。
吧檯的兩個人都沒有再說話,羅莎在他們前面抹杯子。
「不過……程式員是當不了,那是真的。」隔了一會,茱麗葉再開口。「我剛被解僱了。」
羅莎抬起頭。
「十年,一句盈利不夠要精簡架構,決定把整個部門外包,公司給我們兩個選擇:過渡到外包公司,或是拿一筆遣散費走人。」
「那你要怎麼辦?」羅莎問。
「我也不知道……」
「你知道過渡到外包公司是什麼意思吧?」佘栢桐開口。「外包公司接下外包合約時和你公司有協議,一定要讓原來的員工過渡而不會失去工作。可是,隔一陣子他們就會以各種理由遣散過渡的員工。」
「可是……到時候他們還是要付遣散費不是嗎?」
「到時候遣散費就不是根據十年的年資了。」佘栢桐感到「捕鼠器」其他人的視線而有點緊張,他喝了口冰水。「當你過渡到外包公司時,應該會當是從舊公司離職。假設外包公司半年到一年後解僱你,他們只需要給你相對半年到一年年資的賠償金。」
「那……我應該怎麼辦?」「呃,很難說,以你十年的年資,賠償金也差不多有大半年的薪水吧?以金額來說可能還是差不多。所以要考慮的還有找新工作的難度,外包公司是不是有名的企業?有沒有可能留在外包公司久一點……等等。」
「哇,阿桐你為什麼會懂那麼多?」連羅莎也忍不住投向欣賞的目光。
「我曾經在律師事務所兼職,常常會接觸到合約文件之類,看得多就會發現這些都有一個模式。」
「那你看到的那些人都怎麼做的?」
「各種做法都有,所以我才說要考慮其他東西。」
「不要想了。」羅莎不知何時自己也調了杯莫吉托,她拿著輕輕和茱麗葉碰杯。「今晚,你是茱麗葉。」
「茱麗葉……」茱麗葉吞下一口莫吉托。佘栢桐發現他的眼神有點變化,由有點疲態的失意中年,變得多了一份年輕人的光芒,但又有一份哀愁。
「名字算什麼?」他唸著這句著名的臺詞。這一刻,在這個紅髮中年身上,茱麗葉的身影和他重疊。「我們稱為玫瑰的,即使換了名字,還是一樣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