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馬三家來信

9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章 新收

黃昏,成群的烏鴉盤旋,把勞教所上面的一塊灰暗天空壓得更加低矮了。

一隊人,蹣跚著走過來,像是剛剛從地獄爬出的小鬼。有的揹著青黑色墓碑,有的抱著「大鬼」「小鬼」,有的扛著一大網兜骷髏頭,有的肩膀上掛著手骨頭和腳骨頭。

一隻小孩的手骨棒從編織袋耷拉出來,裡面還擠滿了小骷髏頭,像是嬰兒頭骨,空洞的眼窩透過網眼向外張望著。

孫毅嚇了一跳:難道是在加工人骨頭嗎?屍體加工廠搬到這兒來了?!

多年之後,每當回想這一幕,孫毅仍然感到陰森而怪誕。那時他剛剛被送到六大隊。

這隊人拖著腳步,離離拉拉從一座三層舊樓裡走出來,疲憊不堪,而且衣衫襤褸,滿身黑汙。

「那是八大隊,他們收工了。」旁邊一個老號說。

一、新收六大隊

1

進到房間,田貴德才抬起頭來,沒有電棍摁他腦袋了。

一個黑臉的人看著他。

「這是哪兒?」田貴德蒙裡蒙登地問。

「黑臉兒」蔫蔫笑了,點頭示意旁邊的人:「你,告訴他,這是什麼地方。」

田貴德這才知道,自己給送到瀋陽馬三家了!

從押解車一下來,腦袋就涼颼颼的,比北京冷多了。北京調遣處(註:北京勞教人員調遣處,是一個派送勞教人員到各勞教所之前的中轉機構,也是勞教所)的警察還說要把他送回河北老家呢。田貴德是河北保定人,三十九歲。

在調遣處的院子裡,突然就緊急集合了。勞教們兩手交叉抱頭,光光的腦袋都夾在褲襠裡,一排排蹲著。「不許動!老實點!」手持電棍的警察們不停地吆喝,來回巡查。

到處是警察,一直到大門外很遠的地方,道路兩側都林立著全副武裝的警察。押送車是普通的旅遊車,沒有標誌。

勞教兩人一組被銬在一起,低弓著身子上車。田貴德剛一揚頭,腦袋上就壓過來一根電棍:「低頭!」

在車上,「抬頭就打」,必須把頭窩在前排靠背下面。田貴德一直不能抬頭。

「像賣豬一樣」。車窗被拉上簾兒,四五十人就這樣被塞進去運走,他們不知道要給運到什麼地方。

2008年4月初,他們被北京調遣處賣到了馬三家勞教所,一人賣八百,這是後來聽警察說的。

田貴德沒有想到,到馬三家把頭抬起來後,就再也不許向窗外看了。時時處處,在廁所都不能看窗外,即使夜裡也不能看窗外,「發現就打!」

「早上起來望一望窗外也不行嗎?」

「不行,違反規定,任何人都不准靠近窗戶!」

2

和田貴德不同,孫毅在路上就知道去哪兒了。

透過窗簾縫,戴眼鏡的孫毅瞥到,前行路標的方向都指向東北遼寧,偶爾閃現的車牌,都標有「遼A」字樣;罵罵咧咧的警察也是東北口音,他很熟悉的口音,因為他在東北大連上的大學。孫毅估計,可能是去馬三家了。

調遣處的警察早就威脅過他:「不老實就送你去馬三家!」但他還是疑惑,馬三家真有男所嗎?他倒是聽說過馬三家女所,聽說過那裡的十八個女法輪功學員被投入男牢的事兒,但官方媒體一直堅持說馬三家就沒有關押過男法輪功學員啊。

這是四十二歲的孫毅第八次被抓、第二次被勞教。

兩次勞教,上次在中國南方,這次在中國北方。

在南方,他被無條件提前釋放。

這一次,他有種感覺,更大的考驗可能真的來了。

下了車,天都快黑了。

一群身穿迷彩服的早已等在操場。

「把頭低下!」他們揮舞著棍棒。

「不許往兩邊看!」抬頭張望的人很快就挨了棍子,「排隊上樓!」

上到三層,經過大廳進入筒道,孫毅看到了筒道口的牌子:六大隊,封閉區。

3

「離窗戶一米的距離不許停留!」

第二天清點人數,孫毅正好排在靠窗的位置。他趁機向外張望,看到的是院子和操場,遠處有一圈圍牆,圍牆外是茫茫原野。

「把頭低下!」突然一聲大喝,一個穿迷彩服的拿著木棍跑過來,再一次重申了六大隊的規矩:

「不許看窗外!」

孫毅的方位感極強,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想弄明白自己在哪個方位。

他不知道,往南兩公里,就有一條橫穿教養院的國道,叫新魯高速公路。再往南不到八公里,每隔七分鐘,就有一列火車呼嘯而過,那是中國最早的京奉鐵路,1907年就建成了,叫瀋山鐵路,從瀋陽一直通到北京正陽門,全長八百六十二公里。正是這條鐵路,使馬三家鎮成為瀋陽的門戶,成為東北和關內各地物資交流的必經之路。

據官方1999年出版的《馬三家勞動教養院院誌》記載(以下簡稱《院誌》),馬三家勞動教養院,是「新中國誕生後組建的第一批勞教場所之一」,1957年成立。當時是一個大農場,到處是墳包、荊棘和荒地。因為地勢低,容易內澇,當地人稱「蛤蟆塘」。

經過勞教人員多年的起高墊窪、平整土地,如今,馬三家勞教所總面積已近三萬畝,除多個勞教所和監獄佔地之外,還擁有一萬五千多畝耕地,它一度曾是遼寧省瀋陽市最大的農副產品基地。

《院誌》上這樣記載:

「經過四十年的辛勤耕耘,我院從穀物生產為主的小型農場發展成為以農牧工商為主體的多種經營的大型農場,現擁有耕地15600畝,……一座年出欄3萬頭商品豬的機械化養豬場,……還有年產值1000萬元的機械廠、年產20萬套(件)服裝的被服加工廠和年產20噸白酒的釀酒廠,還擁有200多輛各類機動車和以商貿為主的正在興起的第三產業。這些具有一定規模、門類齊全配套的產業,全年創總產值1億多元,居全省同行業首位,相當於全省『兩勞』(「勞改」和「勞教」的簡稱)系統總產值的1/8,佔省內18個勞教單位總產值的1/2,對繁榮全省『兩勞』事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4

「1997年以後,農產品就不值錢了,光靠種糧食根本開不出警察的工資,勞教所只好自己想辦法找活兒幹。」讓勞教們「挖管道,賣廢鐵,清理垃圾,也沒有什麼油水」。

到了1999年,勞教所「都快黃攤兒了,連電費都繳不上」。

「是薄熙來把馬三家給救了。」勞教所很多警察都感謝薄熙來。

2002年薄熙來當了遼寧省省長,批准投資十億元進行監獄改造,據說「在馬三家就投資了五、六個億」,市內的大北監獄等都遷到了馬三家,馬三家成了全國最大的監獄城。馬三家勞教所也被重新擴建,薄熙來的舉措使破爛不堪的勞教所重獲生機。

「過去勞教人員少,種地人手都不夠。」這幾年,勞教人數增多,帶來了更多的商機。「有好幾個開出租的都不幹了,開了名菸名酒店。」曹老四很健談,「外地人才會買,給警察送禮唄,本地人可消費不起。」

瀋陽人曹老四,退休後在馬三家買了房,每天拉活兒。這裡買房安居,比城裡便宜多了。

曹老四把坐他車的客人分成三類:勞教的,看勞教的,還有管勞教的,就是警察。
據《院誌》記載:

解放後,馬三家勞動教養院適合國情需要,「最開始關押的都是國民黨的殘渣餘孽,反革命,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右派分子,出身剝削階級家庭的,有歷史問題的,還有越境叛逃的」,後來,「流氓盜竊的,不務正業的,不服從工作分配的,不服從就業轉業安置的,有工作崗位長期拒絕勞動的也都給關到這裡改造」。

「八三年『嚴打』,一年就關過五千多人,『六四』之後還關押過『動亂分子』呢。」曹老四說。

「現在關什麼人呢?」

「都是犯錯兒進來的唄。吸毒耍錢的,賣淫嫖娼的,小偷小摸的,打架的,倒賣發票的,賣黃盤的(黃色光碟),搞傳銷的。這幾年勞教的人多,現在上訪的可多了。」

「對了,還有煉『法輪兒』進去的,出來還煉,又進去了。」

5

馬三家勞教所門口,是曹老四每天趴車等活兒的地方。門口牌樓上,懸掛著一個白色牌匾:遼寧省思想教育學校,旁邊的黑色石牆上,寫著「遼寧省馬三家勞動教養所」。

灰撲撲的街面上,曹老四的紅色三蹦子尤其亮麗顯眼。

大部分搭車的是「看勞教的」。教養院這條南北十公里的路,曹老四一天要跑上很多趟。

和鎮上的馬路不同,教養院裡的柏油路又平又直。往左先是警察家屬區,然後是院部、蒲河公園,再走幾公里,就是女所。穿過高速公路,繼續往前是男二所,再跑上三公里,就是男一所,再往裡去就是嶄新漂亮的瀋陽監獄城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