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蘇小妹三難新郎〉
從來大人家女眷入廟進香,不是早,定是夜。為甚麼?早則人未來,夜則人已散。秦少游到三月初一日,五更時分就起來梳洗,打扮個遊方道人模樣:頭裹青布唐巾,耳後露兩個石碾的假玉環兒,身穿皂布道袍,腰繫黃縧,足穿淨襪草履,項上掛一串拇指大的數珠,手中托一個金漆缽盂,侵早就到東嶽廟前伺候。天色黎明,蘇小姐轎子已到。少游走開一步,讓他轎子入廟,歇於左廊之下。小妹出轎上殿,少游已看見了。雖不是妖嬈美麗,卻也清雅幽閒,全無俗韻。但不知他才調真正如何?約莫焚香已畢,少游卻循廊而上,在殿左相遇。少游打個問訊云:
小姐有福有壽,願發慈悲。
小妹應聲答云: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又問訊云:
願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
小妹一頭走,一頭答云:
隨著人口吐蓮花,半文無捨。
少游直跟到轎前,又問訊云:
小娘子一天欣喜,如何撒手寶山?
小妹隨口又答云:
風道人恁地貪癡,那得隨身金穴!
小妹一頭說,一頭上轎。少游轉身時,口中喃出一句道:「『風道人』得對『小娘子』,萬千之幸!」小妹上了轎,全不在意。跟隨的老院子卻聽得了,怪這道人放肆,方欲回身尋鬧。只見廊下走出一個垂髫的俊童,對著那道人叫道:「相公這裡來更衣。」那道人便前走,童兒後隨。老院子將童兒肩上悄地捻了一把,低聲問道:「前面是那個相公?」童兒道:「是高郵秦少游相公。」老院子便不言語。回來時,卻與老婆說知了。這句話就傳入內裡。小妹纔曉得,那化緣的道人是秦少游假裝的。付之一笑,囑付丫鬟們休得多口。
話分兩頭。再說秦少游那日飽看了小妹容貌不醜,況且應答如流,其才自不必言。擇了吉日,親往求親。老泉應允。少不得下財納幣,此是二月初旬的事。少游急欲完婚,小妹不肯。他看定秦觀文字,必然中選。試期已近,欲要象簡烏紗、洞房花燭。少游只得依他。到三月初三,禮部大試之期,秦觀一舉成名,中了制科,到蘇府來拜丈人,就稟復完婚一事。因寓中無人,欲就蘇府花燭。老泉笑道:「今日掛榜,脫白掛綠,便是上吉之日,何必另選日子?只今晚便在小寓成親,豈不美哉!」東坡學士從傍贊成。是夜與小妹雙雙拜堂,成就了百年姻眷。正是:
聰明女得聰明婿,大登科後小登科。
是夜,月明如晝。少游在前廳筵宴已畢,方欲進房,只見房門緊閉,庭中擺著小小一張桌兒,桌上排列紙墨筆硯,三個封兒,三個盞兒,一個是玉盞,一個是銀盞,一個是瓦盞。青衣小鬟守在門邊。少游道:「相煩傳語小姐,新郎已到,何不開門?」丫鬟道:「奉小姐之命,有三個題目在此。三試俱中式,方准進房。這三個紙封兒便是題目在內。」少游指著三個盞道:「這又甚的意思?」丫鬟道:「那玉盞是盛酒的,那銀盞是盛茶的,那瓦盞是盛寡水的。三試俱中,玉盞內美酒三杯,請進香房;兩試中了,一試不中,銀盞內清茶解渴,直待來宵再試;一試中了,兩試不中,瓦盞內呷口淡水,罰在外廂讀書三個月。」少游微微冷笑道:「別個秀才來應舉時,就要告命題容易了。下官曾應過制科,青錢萬選,莫說三個題目,就是三百個,我何懼哉?」丫鬟道:「俺小姐不比平常盲試官,之乎者也應個故事而已。他的題目好難哩!第一題,是絕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合了出題之意,方為中式;第二題四句詩藏著四個古人,猜得一個也不差,方為中式;到第三題,就容易了,只要做個七字對兒,對得好,便得飲美酒進香房了。」少游道:「請第一題。」丫鬟取第一個紙封拆開,請新郎自看。
少游看時,封著花箋一幅,寫詩四句道:
銅鐵投洪冶,螻蟻上粉牆。陰陽無二義,天地我中央。
少游想道:「這個題目,別人必定猜不著;則我曾假扮做雲遊道人,在岳廟化緣,去相那蘇小姐。此四句乃含著『化緣道人』四字,明明嘲我。」遂於月下取筆,寫詩一首於題後。云:
化工何意把春催?緣到名園花自開。
道是東風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臺。
丫鬟見詩完,將第一幅花箋,摺做三疊,從窗隙中塞進,高叫道:「新郎交卷,第一場完。」小妹覽詩,每句頂上一字合之,乃「化緣道人」四字,微微而笑。
少游又開第二封看之,也是花箋一幅,題詩四句:
強爺勝祖有施為,鑿壁偷光夜讀書。
縫線路中常憶母,老翁終日倚門閭。
少游見了,略不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孫權,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丫鬟又從窗隙遞進。少游口雖不語,心下想道:「兩個題目,眼見難我不倒,第三題是個對兒。我五六歲時,便會對句,不足為難。」
再拆開第三幅花箋,內出對云:
閉門推出窗前月
初看是覺道容易,仔細想來,這對出得儘巧。若對得平常了,不見本事。左思右想,不得其對。聽得譙樓三鼓將闌,構思不就,愈加慌迫。
卻說東坡此時,尚未曾睡,且來打聽妹夫消息。望見少游在庭中團團而步,口裡只管吟哦「閉門推出窗前月」七個字,右手做推窗之勢。東坡想道:「此必小妹以此對難之,少游為其所困矣。我不解圍,誰為撮合?」急切思之,亦未有好對。庭中有花缸一隻,滿滿的貯著一缸清水。少游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東坡望見,觸動靈機,欲待教他對了,誠恐小妹知覺,連累妹夫體面,不好看相。東坡遠遠站著。咳嗽一聲,就地下取小小磚片,投向缸中。那水為磚片所激,躍起幾點,撲在少游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紛紛淆亂。少游當下曉悟,遂援筆對云:
投石沖開水底天。
丫鬟交了第三遍試卷,只聽「呀」的一聲,房門大開,房內又走出個侍兒,手捧銀壺,將美酒斟於玉盞之內,獻上新郎。口稱:「才子請滿飲三杯,權當花紅賞勞。」少游此時,意氣揚揚,連進三杯,丫鬟擁入香房。這一夜,佳人才子,好不稱意。正是:
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
從來大人家女眷入廟進香,不是早,定是夜。為甚麼?早則人未來,夜則人已散。秦少游到三月初一日,五更時分就起來梳洗,打扮個遊方道人模樣:頭裹青布唐巾,耳後露兩個石碾的假玉環兒,身穿皂布道袍,腰繫黃縧,足穿淨襪草履,項上掛一串拇指大的數珠,手中托一個金漆缽盂,侵早就到東嶽廟前伺候。天色黎明,蘇小姐轎子已到。少游走開一步,讓他轎子入廟,歇於左廊之下。小妹出轎上殿,少游已看見了。雖不是妖嬈美麗,卻也清雅幽閒,全無俗韻。但不知他才調真正如何?約莫焚香已畢,少游卻循廊而上,在殿左相遇。少游打個問訊云:
小姐有福有壽,願發慈悲。
小妹應聲答云: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又問訊云:
願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
小妹一頭走,一頭答云:
隨著人口吐蓮花,半文無捨。
少游直跟到轎前,又問訊云:
小娘子一天欣喜,如何撒手寶山?
小妹隨口又答云:
風道人恁地貪癡,那得隨身金穴!
小妹一頭說,一頭上轎。少游轉身時,口中喃出一句道:「『風道人』得對『小娘子』,萬千之幸!」小妹上了轎,全不在意。跟隨的老院子卻聽得了,怪這道人放肆,方欲回身尋鬧。只見廊下走出一個垂髫的俊童,對著那道人叫道:「相公這裡來更衣。」那道人便前走,童兒後隨。老院子將童兒肩上悄地捻了一把,低聲問道:「前面是那個相公?」童兒道:「是高郵秦少游相公。」老院子便不言語。回來時,卻與老婆說知了。這句話就傳入內裡。小妹纔曉得,那化緣的道人是秦少游假裝的。付之一笑,囑付丫鬟們休得多口。
話分兩頭。再說秦少游那日飽看了小妹容貌不醜,況且應答如流,其才自不必言。擇了吉日,親往求親。老泉應允。少不得下財納幣,此是二月初旬的事。少游急欲完婚,小妹不肯。他看定秦觀文字,必然中選。試期已近,欲要象簡烏紗、洞房花燭。少游只得依他。到三月初三,禮部大試之期,秦觀一舉成名,中了制科,到蘇府來拜丈人,就稟復完婚一事。因寓中無人,欲就蘇府花燭。老泉笑道:「今日掛榜,脫白掛綠,便是上吉之日,何必另選日子?只今晚便在小寓成親,豈不美哉!」東坡學士從傍贊成。是夜與小妹雙雙拜堂,成就了百年姻眷。正是:
聰明女得聰明婿,大登科後小登科。
是夜,月明如晝。少游在前廳筵宴已畢,方欲進房,只見房門緊閉,庭中擺著小小一張桌兒,桌上排列紙墨筆硯,三個封兒,三個盞兒,一個是玉盞,一個是銀盞,一個是瓦盞。青衣小鬟守在門邊。少游道:「相煩傳語小姐,新郎已到,何不開門?」丫鬟道:「奉小姐之命,有三個題目在此。三試俱中式,方准進房。這三個紙封兒便是題目在內。」少游指著三個盞道:「這又甚的意思?」丫鬟道:「那玉盞是盛酒的,那銀盞是盛茶的,那瓦盞是盛寡水的。三試俱中,玉盞內美酒三杯,請進香房;兩試中了,一試不中,銀盞內清茶解渴,直待來宵再試;一試中了,兩試不中,瓦盞內呷口淡水,罰在外廂讀書三個月。」少游微微冷笑道:「別個秀才來應舉時,就要告命題容易了。下官曾應過制科,青錢萬選,莫說三個題目,就是三百個,我何懼哉?」丫鬟道:「俺小姐不比平常盲試官,之乎者也應個故事而已。他的題目好難哩!第一題,是絕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合了出題之意,方為中式;第二題四句詩藏著四個古人,猜得一個也不差,方為中式;到第三題,就容易了,只要做個七字對兒,對得好,便得飲美酒進香房了。」少游道:「請第一題。」丫鬟取第一個紙封拆開,請新郎自看。
少游看時,封著花箋一幅,寫詩四句道:
銅鐵投洪冶,螻蟻上粉牆。陰陽無二義,天地我中央。
少游想道:「這個題目,別人必定猜不著;則我曾假扮做雲遊道人,在岳廟化緣,去相那蘇小姐。此四句乃含著『化緣道人』四字,明明嘲我。」遂於月下取筆,寫詩一首於題後。云:
化工何意把春催?緣到名園花自開。
道是東風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臺。
丫鬟見詩完,將第一幅花箋,摺做三疊,從窗隙中塞進,高叫道:「新郎交卷,第一場完。」小妹覽詩,每句頂上一字合之,乃「化緣道人」四字,微微而笑。
少游又開第二封看之,也是花箋一幅,題詩四句:
強爺勝祖有施為,鑿壁偷光夜讀書。
縫線路中常憶母,老翁終日倚門閭。
少游見了,略不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孫權,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丫鬟又從窗隙遞進。少游口雖不語,心下想道:「兩個題目,眼見難我不倒,第三題是個對兒。我五六歲時,便會對句,不足為難。」
再拆開第三幅花箋,內出對云:
閉門推出窗前月
初看是覺道容易,仔細想來,這對出得儘巧。若對得平常了,不見本事。左思右想,不得其對。聽得譙樓三鼓將闌,構思不就,愈加慌迫。
卻說東坡此時,尚未曾睡,且來打聽妹夫消息。望見少游在庭中團團而步,口裡只管吟哦「閉門推出窗前月」七個字,右手做推窗之勢。東坡想道:「此必小妹以此對難之,少游為其所困矣。我不解圍,誰為撮合?」急切思之,亦未有好對。庭中有花缸一隻,滿滿的貯著一缸清水。少游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東坡望見,觸動靈機,欲待教他對了,誠恐小妹知覺,連累妹夫體面,不好看相。東坡遠遠站著。咳嗽一聲,就地下取小小磚片,投向缸中。那水為磚片所激,躍起幾點,撲在少游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紛紛淆亂。少游當下曉悟,遂援筆對云:
投石沖開水底天。
丫鬟交了第三遍試卷,只聽「呀」的一聲,房門大開,房內又走出個侍兒,手捧銀壺,將美酒斟於玉盞之內,獻上新郎。口稱:「才子請滿飲三杯,權當花紅賞勞。」少游此時,意氣揚揚,連進三杯,丫鬟擁入香房。這一夜,佳人才子,好不稱意。正是:
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