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漫漫古典情套書【五冊盒裝版】

9特價11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摘錄自《漫漫古典情》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業錢。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業錢。
──明.唐寅 言志
有人說,「金錢是萬惡之源」,的確可信。人類犯罪,大概至少百分之八十,與錢財有關。「人為財死」、「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有錢能使鬼推磨」……在在說明了金錢的魔力可怕。「人性本貪」,恐怕真是一針見血之論。貪念一起,惡向膽邊生,於是不擇手段明爭暗奪,誣害機陷,世界再無安寧之日。人與人間,也因之猜忌疑懼,失去了信任與和諧。
可是,「錢」又為人生活所必需,否則便有凍餒之憂。為了不陷於製造罪孽的因果循環中,賺心安理得的乾淨錢是第一要務。因此,擅長繪畫的唐伯虎自白:絕不賺「不義之財」,為自己增添罪業。而寧可用畫筆畫下的青山來換取酬勞。這一份淡泊高潔,值得欽仰。
--------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夜雨剪春韮,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唐.杜甫 贈衛八處士
年輕時代的朋友,經過了流離喪亂,二十年不通音問的時空阻隔,在偶然的機緣下重逢了。有家的,殷勤地把飄泊的朋友請回家中,見見自己的妻兒,吃頓便飯。
燭光,搖曳著夢般的光彩,面對著老朋友,竟有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感覺。心中湧上的,是歡欣,是感傷,是不敢相信,今生還有這樣重逢的日子!千言萬語,全哽在喉間,又怎能任它哽住?有那麼多要問的,要說的……
二十年!彼此都老了,當年的其他朋友呢?死的死,散的散,這一見,是多麼難得!還不該多喝幾杯?明天,明天別後,又將是山隔水阻,音信茫茫。

摘錄自《漫漫古典情2:詩詞那一刻》


【南北朝】
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蘇小小)(節錄)

天下有些人與事,說起來還真是「不公平」;許多人努力奮鬥了一輩子,也未必能流芳傳名於後世。有些人卻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名垂千古」。其中最令人難以理解的人物之一是:「南北朝.南齊」的名妓「蘇小小」。一千多年來,有許多文人雅士都曾為她作詩追悼,或墓前憑弔。清代以散文和詩名重一時的袁枚(字子才,號隨園老人),還曾刻了一枚閒章隨身攜帶;閒章上刻的七個字是:「錢塘蘇小是鄉親!」
使當時的士林大為不滿;與他的故鄉錢塘(杭州)有淵源,歷史上「重量級」的人物有多少(隨便舉例:白居易、吳越王錢鏐、蘇軾、岳飛、于謙……)!他都不提,偏去認一個名妓為鄉親!他卻覺得,「蘇小小」才是錢塘歷史上最「可愛」的人物!
蘇小小究竟是何許人呢?恐怕從古至今也沒人弄得清楚。現在所傳述她的「故事」,大概也是後人拼拼湊湊、加油添醬而成的。甚至,有許多人認為她根本是無中生有「製造」出來的「傳奇人物」,而非真實的「歷史人物」。事實上,我們一般認知的所謂「歷史人物」,特別是活躍文學或舞台上的人物,許多都是「製造」出來的。他們有些真的只是「傳奇故事」裡的人物,有些雖有其人,傳述的「故事」卻經過「添油加醬」。其中有些「得天獨厚」的,經過長時間一代代文人雅士的不斷「加工」,已掩蓋了歷史的真實,越傳越像真的!
蘇小小,或許也屬這一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多少烜赫一時的歷史人物,都在歷史的長流中湮沒了。而她竟能流傳了一千多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這麼「活生生」的讓人信以為「真」,也可真是「異數」了!
蘇小小的「原始資料」非常簡單:
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成書於南朝「梁代」的《玉臺新詠》;書中有一首〈蘇小小歌〉(或名〈錢塘蘇小歌〉):
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相傳,她是「南北朝.南齊」時代錢塘的著名歌妓,並因工詩,而有「詩妓」之名。最早的記載,大約如此而已。經過不斷加枝添葉,她的「故事」就越來越完整動人了:
「據說」,因為她身材纖小,有如「香扇墜」,故名「小小」。原本出身良好家庭,因父母雙亡,無依無靠,而進入青樓為妓。與一般妓女不同的是:她可以說是自己選擇當歌妓來維生的。而不像一般青樓妓女,大都是從小由假母(鴇母)買來,經過長年的調教,到了一定的年齡,才看她們本身的條件,開始「掛牌接客」,成為假母手中的「搖錢樹」。
假母栽培這些女孩子,尤其是稟賦良好,姿色出眾的,可以說是「不惜工本」的栽培;從小請人教導琴棋書畫、輕歌曼舞。她們的衣著品味、待人接物、言談舉止、乃至一顰一笑,都是經過「訓練調教」的。假母既在她們身上下了大本錢培訓「投資」,出道之後,當然得斤斤計較「報酬率」。因此,這些青樓女子,也身不由己的得努力賣笑、賣藝、賣身的為假母賺錢。假母對她們操控甚嚴;她們從小就是假母買來的,都有一紙「賣身契」捏在假母手裡。因此,在假母手下往往是不能作主,也沒有自由的!直到自己存夠了「私房錢」買回賣身契,或遇到對她有情,願意為她贖身從良的「恩客」,才能「脫離苦海」。不然就只能等著人老珠黃,門前冷落。甚至落得貧病交迫,衣食不周的悲慘下場。事實上,青樓女子日後有好下場如〈李娃傳〉裡李娃的,恐怕真不多;後世研究歷史的人指出:在那重視門第氏族的時代,法律就不允「良賤通婚」,事實上根本不可能!因此,青樓女子能「老大嫁作商人婦」,都已經算是結局不錯的了......(未完)

摘錄自《漫漫古典情4:文人的那些事》


【晉】有笑病的陸遜之孫 —陸機、陸雲—
生具怪癖有「笑疾」

陸雲,生來有個毛病:愛笑。所以,陸機初訪張華時,就只一個人前往,不敢帶他同去。因「二陸」齊名,張華主動問:「令弟士龍,現在何處?為何不與你同來?」
陸機苦笑:「舍弟雲,有愛笑的毛病。怕尊前失禮,所以不敢前來。」
張華執意要見,立時命人去請。陸雲一進門,就笑得前仰後合,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原來,張華愛修飾,尢其珍愛他的鬍鬚,就把鬍鬚用絲繩纏起來保護。陸雲一見,視為「奇觀」。原本就有「笑疾」的他,那還彆得住呀!
他不僅平常愛笑,看到打扮奇怪的人忍不住笑。自己守喪,應該哀毀逾恆時,照樣要笑。
他曾在居喪期間,穿著麻衣,戴著麻冠的喪服出門。江南是水鄉,交通多靠船隻。他上了船,看到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便忍不住捧腹大笑。船小,重心不穩。他這一笑,致使船左右擺盪,就把他搖下水去了。幸好旁邊有識水性的人,才把他搶救上來。

急智捷才
陸雲有一次去拜訪張華,在座中遇到了荀隱。荀隱字鳴鶴,也是當代的名士。
魏晉風氣,崇尚清談,喜以口舌才辯折人。張華見兩人都是名士,又是初見,便道:「你們今日相遇,可別落了俗套!」
陸雲一拱手,大咧咧道:「雲間陸士龍!」
荀隱回敬,絲毫不讓:「日下荀鳴鶴!」
你稱雲間,是龍。我道日下,為鶴。除了表出了自己的字,也扣住了姓名。雲,是你的名,荀是我的姓;荀字正是日在下。陸雲又道:「既開青雲睹白雉,何不張爾弓,挾爾矢?」
他故意把荀隱字中的「鶴」,貶為白野雞。還問為什麼不用弓箭把野雞射下來。
荀隱從容道:「本謂是雲龍騤騤,乃是山鹿野麋。獸微弩強,是以發遲。」
荀隱毫不示弱,也把他自稱的雲中之龍,貶為有角的山間麋鹿。感嘆那麼微弱的小動物,不值得用強弓硬箭,所以遲疑,放他一馬。
文人相輕,針鋒相對,只樂得觀「戰」的張華拍手大笑。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