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各方勢力動起來 裴月明沒有那麼多時間耗了,以雷霆之勢震懾都尉曹成後,她立即下令救火,待火勢撲滅,又令暫封閉繁州城門五日,以防走漏消息。 這時天濛濛亮,她令馬上點繁州兵營兵馬,從後門悄然而出,急行軍立即奔赴通縣方向。 曹成初時還有些愕然遲疑,但沒多久就積極配合了,經過一小段時間,他已經把事情理順了,劉衡莫名的行為,還把欽差令放在懷裡,都顯示劉衡可疑,省了裴月明很多說服曹成的時間。 精神不疲,但身體已經有些倦憊的感覺了,兩天沒睡,眼睛有些發澀,但裴月明沒慢下來,一行人以最快速度趕回通縣。 曹成和幾個副將衛官隨他們先行一步,步兵行進慢,還得藏匿行蹤,在後面趕上。裴月明有點擔心,怕落在後面的隊伍出什麼問題。 這點曹成倒能拍心口保證,「王妃放心,都是多年弟兄!」 沒人想附逆的,他在繁州州兵營二十年了,劉衡想過往裡頭插手,可惜沒成功。 這就好,裴月明點點頭,又點了陳雲等六人留下,隨大隊伍一起,然後她領著鄔常等人,耗費一晝夜的時間趕回通縣。 下了暴雨,河水暴漲湍急,黑夜潛游難度大了不少,好在曹成等人出身江南,潛泳技術那是絕對過硬的,倒是裴月明有點吃力,後面還得鄔常帶了她一段,才順利抵達湖岸。 蕭遲等得心焦如焚,一聞訊立即衝了出去。 甬道盡頭傳來輕盈的腳步聲,旋即,一張嬌俏柔美的面龐出現,她略帶疲憊,眼眸卻精神奕奕。 她很高興地告訴他,「阿遲,成了!」 蕭遲握緊她的手。 不過這會兒卻不是夫妻敘離情的時候,裴月明聽見腳步聲近,立即回頭介紹道:「阿遲,這位就是曹都尉。」 曹成一抬頭,就見一個紫袍玉帶的金冠青年站在面前,高大英偉,極具威勢。 他和幾個兄弟單膝跪下,「卑職叩見寧王殿下,殿下千歲!」 「不必拘禮,起吧。」蕭遲頷首,語氣很溫和,「汝等不遠數百里前來,本王很欣慰。」 有些話,蕭遲本人說,和裴月明這個王妃去說,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曹成等人極激動,抱拳躬身道:「滅殺逆黨,乃卑職等應盡職責!」 「很好!」蕭遲親自上前虛扶,又吩咐人帶曹成等人先去稍事梳洗休息。 裴月明也得去歇一歇,三天兩夜精神體力持續消耗,繃緊的心神稍稍一鬆,人就受不了,她眼皮子打架,泡了個熱水澡喝了碗薑湯,頭髮都沒擦乾,趴在榻上就睡著了。 裴月明睡了兩個時辰左右,驚醒,桃紅大喜衝進來告訴她一個好消息——馮慎回來了! 她匆匆梳洗穿衣,奔書房去了。 馮慎渾身濕透還滴滴答答往下淌水,神色卻一掃去時凝重,露出欣喜,「殿下,已經順利知會靖王。」 馮慎一行人的任務也重要,不過整體而言,沒有裴月明這邊那麼驚險曲折。 喬裝成客商,進入矩州城,馮慎很快就鎖定目標,五公子的母家梁氏。 蕭琰在矩州嶄露頭角,可不是沒有敵人的,譬如梁鴻。 梁鴻是矩州司馬,兼任靖王府長史,是靖王的心腹加謀臣。蕭琰沒來之前,靖王最看重的就是他。 本來,因著五公子得靖王重視,被迫退居第二位的梁鴻還能隱忍,但誰知泗州一行,五公子直接落入二王之手,這就炸了。 實際上這些天,矩州內爭論攻訐也很激烈,梁家再三力諫,要召蕭琰回來說清楚事情並問責,是靖王大力壓了下去。 在這等憋屈到了極點的時候,城西的梁府迎來馮慎,聽了馮慎的話,梁家怎能不發難?而蕭琰動作這麼大,只要靖王去查,馬上就能發現端倪。 「我們離開矩州之時,靖王已火速出城趕往伏牛山了。」 伏牛山與大雁山相接,不過前者屬於文州,而後者屬於矩州。 馮慎稟報完畢,蕭遲霍地站起,「好!」 沒多久,蕭遲就接訊,靖王抵達伏牛山,路上,往大雁山連發三次命令,蕭琰被緊急召回,至於蕭遲這方,三千繁州州兵也差不多到位。 「我們已經繪製了大雁山一帶的地形圖,也粗略估算過,埋伏之地應在飛鷹峽,大約能藏五千人。」 這件事是霍參去辦的,他麾下軍旅出身的手下最擅長這個,按地形估藏兵,沒人能比他這邊準。 但壞消息也有,羅遷道:「通縣往北直達蒼縣青縣的官道,因這兩日暴雨,山體垮塌,堵塞了官道。」 這必定是人為的。 至於另一條路,霍參道:「通往文州城和安州的官道,有箭陣痕跡,對方佔據地利,我們只怕突圍不易。」 到時前阻後追,就被人包餃子了,這是兵家大忌。 東北兩個方向都不行,西邊是矩州,更不可能去,現在蕭遲只能往西南方向的大雁山。 「從大雁山過去,只要能越過群山就是繁州,這個方向比其他三面都好。」 沒有其他防線選擇,唯有往大雁山而去。 只不過,如今四千五對五千,蕭琰那邊還有一個靖王,形勢大變,蕭遲便不想著遁逃了——他們現在不是完全沒有反攻的底氣,況且直接遁離,士氣必大減,這弊端帶來的危險並不比反攻小。 「我們不去飛鷹峽。」裴月明仔仔細細看過地圖,和霍參討論了一陣子,「這裡有個峽谷,適宜設伏。」 大雁山很大,蕭逸、蕭琰肯定沒法風吹草動都掌握住,就譬如這個峽谷,距離飛鷹峽頗遠,且內部空間狹小,頂上堆了大石,他們佯作突然逃跑姿態,蕭逸肯定會急追,一旦追到這個位置,放進他本人和少許兵馬,即可回頭反殺。 「很好。我遣心腹多次勘察過,一旦巨石截住,對方的兵馬很難繞過來。」最快得一個時辰,如此足夠了。霍參也有這個想法,所以他早就派人反覆考察多次。「如此一來,這邊就不需要這麼多人,一千五百人足矣。」 剩下的三千,正好交給蕭遲。蕭琰就交給靖王了,想來他不死也殘。 在場人都不敢小看蕭琰,此人極善潛藏隱匿和私下悄然發展勢力,靖王未必能成功取他性命,不過狼狽而逃想必是免不了的。 「此處。」蕭遲往新繪製的大雁山地形圖上點了點,是個山坳。 矩州是靖王的,蕭琰逃遁,只能往大雁山逃,這個山坳,是伏牛山通往大雁山的必經之路,靖王若失手,就由蕭遲來補刀。 蕭遲冷哼一聲,他這輩子這麼憋屈、危機四伏還是第一次,他這般驕傲的一個人,怎肯放過機會? 葛賢點頭,「殿下說的是,若得時機,必須斬殺此人!」否則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沒錯!」 霍參深以為然,蔣弘也是,在座眾人俱一臉凝肅。 蕭琰這個人,無異於一條毒蛇,直至如今,也沒人能肯定已經把他隱藏的實力和身分都扒清楚了。 斬草不除根,誰也不知什麼時候春風吹又生,哪怕冒一些險,也是值得的,何況他們現在已經釜底抽薪成功了,更不能錯過。 一個蕭逸,一個蕭琰,如今蕭琰已經被召回去了,通縣就剩蕭逸,明日就是最好的時機! 蕭遲安排好各人任務,將計畫定在明日午後,他環視眾人,激勵道:「諸位,且回去養精儲銳,以待明日!」 在他堅定銳利的目光之下,眾人情緒激昂,包括裴月明。 本來她是不用應是,更不用尊稱的,但這一刻熱血在翻湧,她和大家一起,霍地站起,鏗聲道:「謹遵殿下鈞令!」 裴月明仔細交代曹成幾人,還有霍參的副將朱達及幾名郎將,諸人再深入商議一番,確定細節後,立即分頭行動。 天已經快亮了,裴月明這才回到臥房,等她洗好臉,蕭遲也回來了。 兩人躺在榻上,一時卻睡不著,蕭遲握緊她的手,「不行妳就直接走。」 裴月明和朱達負責峽谷和蕭逸那邊。 「嗯。」她笑著應了一聲,不忘叮囑道:「你也是。」須知靖王現就在伏牛山,近在咫尺。 「沒事,他不會輕易過來的。」 解決了蕭琰,靖王肯定第一時間忙著收攏私兵,汰換人手,這才是第一要務。 殺一個皇子不算什麼,又不是太子,他本人也丟了一個器重兒子,還不是那樣平靜? 這類人心裡,從來都很分得清楚主次輕重的。 蕭遲安撫道:「有哨探,不行走就是了。」 他領三千兵,群山之中,除非蕭琰手中至少有一萬兵馬,否則根本沒法分兵合圍的。 而且私兵並不好養,又要藏匿又要吃喝,還得兵甲軍械等等。矩州一帶並不產鐵,皇帝對於江南的鐵的控管非常嚴格,很不容易的,正常地方大營編制是八至十萬,靖王藏在伏牛山的私兵最多就三萬,不可能更多了。 靖王都提前來了,要是還能被蕭琰帶走一萬兵,除非靖王死了吧? 故而蕭遲並不怎麼擔心自己,他只擔心她。 「要不,妳別去了,讓朱達去就行了。」 「那怎麼行!」裴月明立刻不依了,「蕭逸這人精著呢,你和我都不在,還想誘他?」 況且一步一步過來多不容易,她費了多少心思精神,臨門一腳讓她撒手,她肯定不樂意。 她的話有道理,蕭遲語塞,且轉念一想,又覺得和兵馬同一處會更安全一些,孤身遁離,萬一被勘破了,反而更危險。 糾結了一陣子,他也就不吭聲了。 裴月明看他皺著眉頭臉色變來變去,好半晌緩下來,就知他沒意見了。 這事就定了。 她伸手揉開他皺起的眉心,「皺什麼眉,和個小老頭子似的。」她湊上去親了一下,摟著他脖子笑道:「不生氣啦?」 才不是! 也就是大事當前,他擔心她安危一時顧不上其他事兒罷了,被她一提醒,立刻想起來,他拉開她的手,翻身背對著她。 裴月明又好氣又好笑,這傢伙。 她拉起薄被蓋在兩人身上,好吧,不鬧了,還是抓緊時間養一養神吧。 闔眼沒一會,天就亮了。 裴月明還能補一會眠,蕭遲卻得起身了,今天早上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 梳洗穿戴,用熱水拍了一下臉,端詳神色,確定看不出一絲端倪,蕭遲旋即打馬往外,和蕭逸照常趕往縣衙。 從昨日下午到今天早上,先前遣出的土民勘察小隊陸續折返,至午前,已得出確切的結論,靖王糧倉就在飛鷹峽之後的馬鞍形山梁。 「很好。」蕭遲一擊案,目露厲光。 盧刺史拱手道:「二位殿下,我們當儘快進山,擒剿逆賊並繳回漕糧!」 「盧刺史所言甚是!」 「沒錯!」 多日探查終見成效,在堂諸人情緒都高昂起來。 葛賢出列拱手道:「殿下,事不宜遲。」 蕭遲點頭,「傳令下去,立即點齊護軍及欽差衛隊,午後直奔大雁山!」 「謹遵鈞令!」 利索下令後,蕭遲這才想起蕭逸,他看過去,「二哥以為呢?」 蕭遲強勢,手段雷霆,這般場景時有發生,大家低頭,眼觀鼻鼻觀心,只當不見。 蕭逸微微一笑,「三弟說的是。」 這就定下來了,隨即傳令回去,整個別院立即動了起來。 外面腳步聲紛雜,南苑卻很安靜。 蕭逸垂眸,駐足大開的窗前。 計畫直到現在,進展都很順利,但蕭逸並沒露出多少志在必得和暢快的神情,相反,他一臉沉思。 半晌,他問:「去大雁山的人回來了嗎?」 他命人重新搜尋大雁山,是昨日半夜下的令。 蕭琰突然被靖王召回,這讓他察覺到了異常,此舉有兩種可能—— 第一,真如訊報所言,梁鴻和側妃苦訴悲泣,終於打動靖王,靖王懷疑蕭琰故意捨了五公子以求脫身,當即連召蕭琰要求其自辯。 他可以捨一個兒子而就謀臣,卻不容許謀臣膽大包天用主子換取自身生機。 至於第二,那就是蕭遲了,蕭遲察覺殺機,釜底抽薪遣人煽動靖王。 可能嗎?會嗎? 假如是真的,那就意味著蕭遲已經察覺了他們的行動。 因生疑,蕭逸立即遣人連夜重新搜索大雁山,此時他攤開輿圖,細細審視,提筆圈了十幾個必經和易設伏的位置,其中就有霍參和裴月明看好的那個無名峽谷。 將輿圖往親衛隊長懷裡一扔,蕭逸連點十幾個心腹好手,讓他們各自領人,飛速奔赴指定地點察看。